【精研篇】深入了解格式塔原理

2021-01-13 阿門教你PS

看了那麼多的格式塔科普文章,仍然不懂?有這篇就夠了!想要在界面排版、網頁設計中讓整體視覺井然有序,舒服協調,格式塔就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咯,今天的教程用深入淺出的方式給同學們科普格式塔原理以及在設計上的運用,包含大量實例,新手也可以輕鬆看懂!

在界面排版,網頁廣告設計等視覺傳達設計工作中,視覺上的畫面瑣碎,零散,信息混亂無序總是視覺設計師無可避免的問題。

視覺的整體感做不好,會給人不舒服,不協調的心理感受。這些問題來自人們的主觀感受(「不舒服」,「奇怪」),通常難以描述清楚。

同時,設計師們也意識到:表現作品的整體感與和諧感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設計師本人或是觀者,都不欣賞那種混亂無序的形象。但是,「有毛病,不舒服,奇怪」等直觀感受的詞彙卻很難幫到設計師修改方案。設計師需要明確的知道「WHY」

多年以來,心理學家們一直想確定,在知覺過程中,人的眼和腦是如何共同起作用的? 而視覺感知,是其中的重點。

格式塔理心理學述及了這樣一個觀念,即人們的審美觀對整體與和諧具有一種基本的要求。簡單地說,視覺形象首先是作為統一的整體被認知的,而後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認知,也就是說,我們先「看見」一個構圖的整體,然後才「看見」組成這一構圖整體的各個部分。

我們可以從格式塔中了解到視覺形象對人的心理影響,這裡也包括了對界面,廣告等視覺信息的感知;

網上有許多格式塔文章,但觀念不盡相同。在這裡寫下我並不成熟的思考,歡迎大家拍磚斧正;

格式塔觀念

格式塔心理學派斷言:人們在觀看時,眼腦並不是在一開始就區分一個形象的各個單一的組成部分,而是將各個部分組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更易於理解的統一體。此外,他們堅持認為,在一個格式塔(即一個單一視場,或單一的參照系)內,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數幾個不相關聯的整體單位。這種能力的強弱取決於這些整體單位的不同與相似,以及它們之間的相關位置。如果一個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關的單位,眼腦就會試圖將其簡化,把各個單位加以組合,使之成為一個知覺上易於處理的整體。如果辦不到這一點,整體形象將繼續呈現為無序狀態或混亂,從而無法被正確認知,簡單地說,就是看不懂或無法接受。格式塔理論明確地提出:眼腦作用是一個不斷組織、簡化、統一的過程,正是通過這一過程,才產生出易於理解、協調的整體。

格式塔理論和研究述及了這樣一個觀念,即人們的審美觀對整體與和諧具有一種基本的要求。簡單地說,視覺形象首先是作為統一的整體被認知的,而後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認知,也就是說,我們先「看見」一個構圖的整體,然後才「看見」組成這一構圖整體的各個部分。

註:本段文字摘自百度文庫 《格式塔原理及應用》

整體的統一感知:大腦會將複雜的視覺內容簡化為容易理解的整體,如圖所示;

那麼,怎樣的視覺表達,使人們更容易理解,更協調,易於人們接受呢?

請看下面格式塔的研究結論。

格式塔研究結論

創始人提出的5項基本法則:

1. 簡單:

「我們的眼睛在觀看時,眼腦並不是在一開始就區分一個形象的各個單一的組成部分,

而是將各個部分組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更易於理解的統一體。」

個人認為:簡單原理暗合構圖法則,例如最常見的三角形構圖,均衡構圖,對陣構圖,向心式構圖(圓形)、

對角線,X型,構圖等,其目的都是為了在複雜的信息環境中,構建更易懂的整體。

三角形,X形,斜線在運動廣告中經常用到,均衡適合電商產品展示,產品圖片+文字;

2. 相似:

「我們的眼睛很容易關注那些外表相似的物體,且不管它們的位置是不是相鄰,總是把它們聯繫起來」

對應的實例;

從上面的實例可以看出,色彩的差異心理感受更強烈,

大小相似:

根據相似原則,那個方案更合理?

利用色彩的相似,電梯提示合理優化方案。

(註:此範例來自IXDC2015高峰會《極簡設計之路》);

根據酷友的反饋,增加電梯案例說明:

我的理解,黃色代表危險,根據相似率,建議人站的位置如果也用黃色,用戶也許會困惑,黃色的腳印能踩嗎?

中間那個方案,使用了不同顏色,既表明危險的地方,也表明安全的位置,非常容易分辨,似乎是合理的,但為什麼一定要傳達危險的信息呢? 一定要強調「不能」的行為呢?

是否只強調 正面的引導就好? 感覺第3個方案提示會更友好;

3. 接近:

「單個視覺元素之間無限接近,視覺上會形成一個較大的整體。距離近的單個視覺元素會溶為一個整體,

而單個視覺元素的個性會減弱;」

整體看來,距離近的關聯緊密,距離遠的形成各自獨立的組…

整體上單個圓的特徵已不明顯,但圓球之間的接近組合形成了清晰的矩形整體

利用接近原則,信息組之間用留白區分,頁面元素會更簡潔,閱讀信息時的幹擾也少,相近信息的關聯也更緊密;

相同的信息展示,大家覺得哪種形式更合理?

4. 閉合:

「人們在觀察熟悉的視覺形象時,會把不完整的局部形象當作一個整體的形象來感知,這種知覺上的結束,稱之為閉合。如果局部形象過於陌生或者簡略,則不會產生整體閉合聯想。」

形狀閉合:大腦會將形狀趨於完整的形狀閉合,多使用在字體,圖形設計中;

「負形閉合」:畫面中的負形(留白)會形成用戶熟悉的形象,被當做整體感知。

但有時並不直觀,需要多花費精力領悟,多用在LOGO,海報等藝術設計中;

「經驗閉合」:數位化界面不斷進化,迫使人們不斷累積新的認知習慣,更簡潔的閉合呈現利於內容的傳達,

右圖是形狀閉合,左圖是利用人們已有的實際經驗,

用更少的視覺元素表達,減輕人在圖形識別上的精力消耗,

經驗閉合需要關注到趨勢變化;

註:「形狀閉合」,「負形閉合」,「經驗閉合」 分類純屬個人見解,歡迎拍磚。

5. 連續:

「人的視覺有追隨一個方向的延續,以便把元素聯接在一起,使它們看來是連續向著特定的方向;

連續與閉合併存的情況很多,為了好區分,放一個閉合的例子做比較;」

連續典型的例子;

通常,2種或以上的規律會同時存在,例如數據可視化,同時用到了連續+閉合;

======================================

原文地址:piooo

============================================

其它精華帖子請回復以下關鍵詞:

新手、火玫瑰、光影粒子、爆裂效果、多邊形、線框風格、圓點效果、雙重曝光、畫毛髮、畫蘋果、工具圖標、相機圖標、機器貓、火箭、星空、鉛筆、石頭、甜甜圈、盾牌、石頭、牛奶、小人國、水晶、手繪、漂浮、漫畫、波紋線、表情

如果你有認真看每一帖

你會發現

底部多了一條廣告圖

它已經帶了進步祝福光環

戳它!


相關焦點

  • 【乾貨】視覺篇-格式塔原理
    我們可以從格式塔中了解到視覺形象對人的心理影響,這裡也包括了對界面,廣告等視覺信息的感知;網上有許多格式塔文章,但觀念不盡相同。在這裡寫下我並不成熟的思考,歡迎大家拍磚斧正;二.格式塔觀念:格式塔心理學派斷言:人們在觀看時,眼腦並不是在一開始就區分一個形象的各個單一的組成部分,而是將各個部分組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更易於理解的統一體。此外,他們堅持認為,在一個格式塔(即一個單一視場,或單一的參照系)內,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數幾個不相關聯的整體單位。這種能力的強弱取決於這些整體單位的不同與相似,以及它們之間的相關位置。
  • 如何運用格式塔原理進行攝影創作?
    一、文章綜述在攝影的創作中,格式塔原理在攝影的構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要了解攝影的構圖,就必須注意了解這些注意事項這些概念和這些原則。這些規則往往幫助攝影者,如何把線條、形狀、形式、形體、色彩、節奏、韻律、紋理、動感和運動等,以最簡潔的方式進行安排,處理各種景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和組合效果。攝影人必須有能力在局部與整體之間調動他們的注意力,以決定是否可以通過局部變化來改善整個攝影畫面。
  • 設計師必須懂的基本原理——格式塔原理
    前言:最近在從新梳理學習過設計原理,無意中翻看到這個經典基本設計原理。可能平時都已經有意無意在實際工作中都已經用到了,但就是沒有一個可靠理論支撐或是叫說法,所以現有重新整理並且發布這個格式塔原理。什麼是格式塔原理 (Gestalt)格式塔心理學誕生於1912年,是由德國心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試圖解釋人類視覺的工作原理。他們觀察了許多重要的視覺現象並對它們編訂了目錄。
  • 格式塔原理—超實用設計基本原理
    本文分享的格式塔原理,就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設計原則。什麼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音譯自德文Gestalt,誕生於19世紀德國的心理學家研究人類視覺而形成的心理學派。該學派認為:人類對於任何視覺圖像的認知,是一種經過知覺系統組織後的形態輪廓,而並非所有各自獨立部分的集合。
  • 格式塔原理,教你如何合理的布局設計界面
    APP頁面設計布局最關鍵的是為用戶展現層次清晰的視覺傳達,格式塔原理可以有效地指導界面設計中的用戶交互,它能夠幫助設計師準確對界面進行組織和架構,從而設計出用戶友好型界面。格式塔原理的五個基本原則1、接近原則物體之間的相對距離會影響我們感知它們的關係。相互靠近的物體被認為比相互距離較遠的物體更有關聯性。2、相似原則格式塔原理中的相似和接近兩個原則一起運用在產品設計中。它指出了影響我們感知分組的另外一個原則:有共同視覺元素的物體看起來更有關聯性。
  • 格式塔原理對視覺/互動設計師有多重要?
    而界面設計背後的這個原理則來源———格式塔原理支撐其實產品設計所有的這些界面設計準則是很相似的。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在於,所有設計準則都基於人類心理學:人們如何感知、學習、推理、記憶,以及把意圖轉換為行為。許多設計準則至少有一些心理學背景,應用在軟體系統設計上。
  • 白話格式塔原理
    那麼跟我一起來了解下格式塔原理吧。其實對于格式塔早有耳聞,甚至在工作中已經不知不覺的用到,但是對於其中的具體概念和應用場景沒有一個系統的學習與分析。於是決定對此做一個小小的總結,以便更清晰的解決工作中的一些不確定問題。格式塔原理源於心理學,它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整體大於各個部分的總和,給不完整的視覺信息找尋最直接最簡單的解讀方式。
  • 格式塔原理!
    格式塔心理學的原理就是知覺的組織,組織的過程就是將一些元素統一在一起,而我們能夠感知到完整的單位,這不單單是組織過程的結果,元素之間發生著某些相互聯繫,由此而產生完形整體。格式塔原理告訴我們視覺形象首先是作為統一的整體被認知的,而後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認知,也就是說,我們先看見整體,然後才看見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即是一個不斷組織、簡化、統一的過程,正是通過這一過程,才能產生出易於理解、協調的整體。要想設計出優秀的標誌就應該從視覺心理學的角度,對圖形元素加以組織,創作出傳情達意的標誌作品。
  • 格式塔視覺規律-我在實戰中的碎碎念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文章是格式塔視覺規律,本篇文章作者如是說:「這篇文章是寫給大多數人看的關于格式塔心裡學規律我在項目裡面的碎碎念。當然這會是全網最容易看懂的格式塔原理。」共同命運視覺系統會將運動規則一致的物體感知為一個整體。
  • 徹底搞懂格式塔原理先!
    這就牽涉到我們今天要聊的主題了,格式塔原理。人類的大腦天生就能把規律性的散點連接起來,並對目之所及的事物賦予意義。設計是一個創造性的領域,是形式和空間的相互融合,並隨之創造各種各樣的體驗。無論我們接觸到什麼樣的設計作品,我們的大腦都會本能地將作品解構為更簡單的各個組件,這些組件由基本的形狀和不同的形態組成,而這些形狀和形態則與空間息息相關。
  • 格式塔在界面中的使用思考
    這其實這就是因為你的大腦總是試圖通過對比以前的經驗或者視覺模型和以及其關聯的點來了解世界。了解大腦如何運作對成為一個理性的設計師,成為視覺傳達的主導者,有很大的幫助。 : 相似格式塔相似性原理是影響我們感知分組的另一個因素:如果其他因素相同,那麼相似的物體看起來歸屬於一組。
  • 運用格式塔心理學做設計
    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利用好格式塔心理學,很可能你的設計就能吸引別人的眼球,從眾多設計中脫穎而出。格式塔心理學,又叫完形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重要的概念便是「整體不等於並且大於部分之和」而我們在做設計時就要利用格式塔心理學 「整體不等於個體之和」 這一重要概念人類的大腦有一些神奇的功能,因為世界是如此複雜,所以我們的大腦會聰明地嘗試組織各類視覺元素,將他們組成「完整個體」。
  • 引人注目的「格式塔」設計技法!
    文/鳳鳴 格式塔是一個不斷組織、簡化、統一的過程,正是通過這一過程,才產生出易於理解、協調的整體,如果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關的元素,我們的大腦就會試圖將其簡化,把各個單位加以組合,使之成為一個知覺上易於處理的整體。
  • 神奇的「格式塔」理論~《視覺思維》讀書筆記二
    一、什麼是「格式塔」格式塔心理學誕生於1912年,是由德國心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試圖解釋人類視覺的工作原理。他們觀察了許多重要的視覺現象並對它們編訂了目錄。其中最基礎的發現是人類視覺是整體的:我們的視覺系統自動對視覺輸入構建結構,並在神經系統層面上感知形狀、圖形和物體,而不是只看到互不相連的邊、線和區域。
  • 談談格式塔團體的那些事兒........
    巴林特小組的模式有哪些區別,今天王叫獸帶大家聊聊格式塔團體的那些事兒……….Simkin(1976)認為格式塔治療師不一定要強調團體的動力,治療師要將所有的注意集中在當下與熱椅子成員的互動過程之中。「注重雙重焦點工作模式」Harman(1989)認為一對一的團體工作與強調團體動力的格式塔團體二者可並行不悖,於是整合了Simkin和Zinker兩種極端的團體模式。
  • 格式塔設計原理,你知道多少?
    1.  個人認為:簡單原理暗合構圖法則,例如最常見的三角形構圖,均衡構圖,對陣構圖,向心式構圖(圓形)、  對角線,X型,構圖等,其目的都是為了在複雜的信息環境中,構建更易懂的整體。
  • 格式塔學習理論—頓悟
    格式塔心理學派最早產生於德國,之後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展。格式塔心理學派否認了建構主義的元素主義和行為主義的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主張應該研究人的經驗及行為,強調經驗與行為的整體性,認為整體並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格式塔學派代表人物苛勒把格式塔原理應用到發展心理學,並且研究了頓悟學習,認為學習是一種完整的過程,是學習者對情景的重新分析之後得到的。
  • 廣告設計中的格式塔心理!
    文/韓斌 格式塔源於德文「Gestalt」一詞的音譯,是指形狀、形式或一種用視覺分離出來的整體,包括兩種含義:①事物具有獨有的形狀或者形式;②指一個實體部分對知覺所表現出的整體特徵,就是完形。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在視知覺過程中,會自然地有一種自我完善事物的結構整體或完形的行為,當外界的一個事物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內心會有一個格式塔與之相對應,如果內心的格式塔與這個事物不相符時,格式塔就出現「缺失」,這時我們的內心就表現出彌補缺失的活動傾向,活動的結果讓我們內心的格式塔本身達到完善化,形成良好的「完形」。這個理論讓我們能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廣告設計。
  • 格式塔原則之——「圖底關係」
    製作的幾乎所有圖形設計作品都能夠在我們所知道的格式塔原則的認知中找到一些列的方式和原則。在一個設計師的圖形處理中沒有比全方面的掌握這些原則更有效的方法了。由此類推,對於那些沒有很好的掌握這些原則的人,當他們面對一一個個設計項目和去設計畫廊網站瀏覽的時候就會理解不透徹,因為只能做出過時的陳腐的主題和布局。但是客戶相比我們(對設計)模糊的理解,他們值得更好的對待。
  • 什麼是格式塔的頓悟論
    把學習看作是一個有認知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的過程,最早形成理論的是格式塔的頓悟論,以及後來在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論,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論等等。格式塔的頓悟論格式塔(Gestait)是德語中「完形」的譯音,其理論也稱為完形心理學,1912年誕生於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