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滻灞溼地公園改善區域小氣候

2020-11-30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7月1日消息:6月20日,中省市媒體走訪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感受這片神奇的溼地在改善區域小氣候環境中所貢獻的力量。

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地處渭灞交匯區域,將渭河生態景觀帶與灞河生態景觀帶的黃金集合完美承襲。公園沿灞河兩岸東西分布,其中灞河以西面積4.27平方公裡,以東面積1.54平方公裡,總規劃面積5.81平方公裡,是滻灞生態區乃至西安市溼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11月,國家林業局正式批覆西安滻灞溼地公園為國家級溼地公園,是西北地區首批列入國家溼地公園項目之一,項目計劃總投資15.7億元。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擁有水域面積遼闊、溼地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優美等先天優勢,以河流溼地為主體,囊括了荷塘溼地、村落溼地、池塘溼地、島嶼沼澤溼地、沙灣溼地、旱溝溼地、溪澗溼地在內的七大溼地類型。區域內已探明有植物種類48科180種,溼地動物有27目50科約150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13種,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既是西安地區重要的物種庫和基因庫,更是一座演繹多物種相輔相成,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和諧舞臺。

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設,產生有巨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大面積綠地和水面的形成,顯著地改善了區域小氣候環境,空氣品質優於全市平均水平。水體淨化功能顯現,經過溼地公園千畝溼地的淨化,水體質量明顯提升。區域生物多樣性已經逐步得到恢復,鳥類種群和植被群落恢復和增加速度明顯加快。

推薦閱讀:

常州首個溼地公園—丁塘河溼地公園7月開放

青海將再建三處國家溼地公園

四川彭山縣:建成千畝溼地公園

江西:國家林業局專家組來修水縣指導溼地公園建設

(來源:陽光報)

相關焦點

  • 今年西安將修復河道溼地4000畝 呼籲共同參與
    本報訊 (記者 郭旭) 溼地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促淤造陸等生態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5月6日是第三個「西安溼地日」,市林業局在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舉辦溼地保護宣傳活動,並發出保護溼地倡議書,呼籲廣大市民一起關注溼地、保護溼地。
  • 珍稀鳥類黑翅長腳鷸再現滻灞溼地
    原標題:珍稀鳥類黑翅長腳鷸再現滻灞溼地   近日,西安藍天如洗、空氣清新,讓市民們非常高興好天氣還吸引了珍稀鳥類趕來湊熱鬧——時隔5年之後,黑翅長腳鷸(yù)在灞河入渭處的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被再次發現。   4月13日下午1點多,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李贇和同事觀測到十餘只從未見過的鳥兒,又驚又喜。「當時不太確定叫什麼名字,第二天上午9點多我們又來到溼地公園東南方向的湖邊,再次發現正在棲息、覓食的鳥兒,還拍了照。」
  •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來滻灞啦~
    >就在昨天(3月19日)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首次發現了"鳥類中的大熊貓"中華秋沙鴨3月19日上午,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監測中心工作人員根據觀鳥愛好者提供的線索,在溼地公園成功發現並拍攝到了1此次中華秋沙鴨的發現,是在滻灞生態區範圍內的首次記錄。
  • 滻灞生態區多盤均價超3萬的秘密
    區域建設滻灞兩河四岸功能性生態廊道,有西安世博園、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桃花潭公園等6個生態公園,新建堤防及濱河景觀帶52公裡,新增溼地2.3萬畝,區域鳥類增加到206種。從目前全西安市生態環境來看,滻灞生態區有絕對的先天優勢,生態環境又像一張王牌,為區域的營商、居住和休閒旅遊打下堅實的基礎。
  • 滻灞珍稀鳥類花名冊 看看到底都有啥!
    滻灞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吸引著中華攀雀、黑翅長腳鷸、大天鵝等珍稀鳥類來這裡生活,它們由之前的「客人」變成了這裡的「主人」。其中,火烈鳥等世界級珍稀鳥類的到訪,更是刷新了滻灞鳥類的觀測記錄!這裡已經成為了西安市民最喜愛的觀鳥勝地,鳥兒們的生態家園。十多年間,滻灞生態區新增水域溼地面積近1.7萬畝,新建河流親水岸線53.6公裡,河岸植被修復長度68.3公裡。
  • 西北郊溼地的核心區域——翠湖溼地公園
    溼地是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它與人類發展息息相關。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它位於海澱區上莊鎮,是北京市唯一一個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北京西北郊溼地的核心區域,是京城上風上水的黃金地段,曾是歷史上著名溼地,而今仍是山清水秀,景色優美。
  • 生生不息的溼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家園
    近日,陝西衛視《陝西新聞聯播》欄目播出《生生不息的溼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家園》將西安滻灞生態區作為陝西省5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代表之一進行了報導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而現在,在我們身邊已經有很多人感受到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好了
  • 西安5座超冷門的公園!連導航都會迷路,知道3個就算西安通
    最近幾年隨著西安綜合環境的提升,市民逛公園的速度趕不上建設公園的速度,隔三岔五就有一座新公園冒出來。因為建設得太多太快了,很多公園西安人都沒有逛過,有些甚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所以我們很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新建的公園,不管您是西安人還是外地遊客,都歡迎來這些新公園裡逛一逛,感受一下新西安建設的速度!1、五臺楊樹林郊野公園地址:長安區西甘村南側(化龍溝大橋附近)這座公園聽名字很陌生對吧,因為的確是新建成的!
  • 西安U Plaza城開優享+購物中心開業,填補滻灞CBE商業空白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呂雷)8月28日,由上實城開西安公司打造的商業項目——西安U Plaza 城開優享+購物中心盛裝亮相。該購物中心的開業,最大化程度升級了西安滻灞CBE區域商業配套,營造了豐富的商業場景及消費體驗,全面提升了滻灞區域客群的消費便利性及居住樂趣,使滻灞CBE區域真正告別了商業空白。
  • 西安灞渭交會處又將多一座跨灞河新橋
    隨著全運會的臨近,灞河上正在建設多座橋梁和隧道,而滻灞生態區香槐六路跨灞河橋將率先通車,這座橋很有特色:橋上過車,橋下走人。項目位於西安市滻灞國家溼地公園以南,灞河入渭口上遊2.3km,與西安市地鐵十號線共用廊道。總體線路沿啟源三路及水流路東西向敷設,西起灞河以西廣運潭大道與啟源三路交叉口,跨越灞河,直達灞河以東鶴翔路與水流路交叉口,道路全長約1.4km。項目的建設對完善國際港務區路網結構、加強灞河兩岸協同發展、助力大西安國家中心城市東部區域發展建設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 2.18萬億,772個重點項目西安開建!
    總投資丨828200萬 項目概況丨主要對區域內的小雁塔遺址區域進行保護提升,新建薦福寺博物館、西安博物院二期,遊客服務中心、文化展示中心、美術館、地下停車場、道路、廣場、綠地及商業等配套設施,對小雁塔公園進行提升改造。
  • 2020西安城市觀鳥指南
    360度觀鳥的城市保護區,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得名於「長安八水」著名的滻、灞水系,這裡不僅有距離西安市區最近的溼地公園,還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每年的冬天,各種鳥類來到這裡過冬,成為西安市民觀鳥的好去處。溼地公園有冬候鳥30餘種,常見的有白琵鷺、斑嘴鴨、綠翅鴨、白眼潛鴨、琵嘴鴨等。
  • 溼地公園的環境功能與規劃
    溼地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在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促淤造陸、降解環境汙染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三是加強溼地建設過程中專家的介入……詳細閱讀濟南:濟西溼地公園明年國慶開園 可旅遊能度假隨著濟南建設向西部推進,濟西溼地公園也加快了建設步伐。記者了解到,濟西溼地公園定位於國家級溼地公園。建成後將有效保護小清河源頭,改善濟南西部生態環境。記者12日獲悉,濟西溼地一期工程已開工。
  • 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
    溼地內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3.7℃,年降水量760mm。  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吸引著大批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不遠萬裡來到這裡,成為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所以這片美麗純淨的溼地還有著「鳥類的樂園」之稱。
  • 溼地公園鳥類年度調查報告出爐
    去年,梁鴻國家溼地公園委託第三方對園內鳥類開展調查,希望通過專業、持續的鳥類調查,掌握公園內不同季節、不同生境的野生鳥類資源狀況,從而為持續改善公園的溼地生態和生物多樣性提供科學依據。據介紹,梁鴻國家溼地公園於2011年10月正式入選國家級溼地公園,是全國首批12家國家溼地公園之一。
  • 溼地公園景觀設計要注意保持溼地的生態功能
    近年來,不少城市新建了溼地公園,在設計溼地公園時,應儘量保證水系相連、水陸連通。如果道路必須穿越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應當採用架空棧道的形式,為野生動物留下綠色生命通道。
  • 西安驚現孔雀滿地跑的公園,超近距離看鳥是一種什麼體驗?
    如果不是看到這樣的TITLE,可能沒想著跑一趟滻灞溼地公園,畢竟現在城中有花有樹有鳥的公園太多了。然而去過之後才發現,滻灞溼地公園這中國候鳥三大遷徙路線,當真不一般!不過如圖所示,灰雁有自己的小團隊,雖然同在一片水域,卻不屑與野鴨們廝混,有自己族群的獨特嗜好。這張小灰雁對著水面凝視沉思的樣子,像極了某個時刻我們對鏡自省的瞬間,你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有這樣面對靈魂拷問的時刻。
  • 青島溼地可分為四類 七大溼地公園揭面紗(圖)
    溼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 ,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汙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溼地被專家們譽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
  • 減河溼地公園躋身「國家隊」
    經開區管委會城市管理辦公室主任郜立興說,自公園建設以來,減河的水岸形狀沒有發生改變,自然水岸佔到溼地公園水岸的98%以上。溼地野生動物棲息環境越來越好,經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及公園組織的專項科考調查對比顯示,溼地公園所在區域有高等植物151種、野生脊椎動物123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8種,山東省重點保護鳥類11種,包括中華結縷草、大天鵝、蒼鷹、紅隼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