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安將修復河道溼地4000畝 呼籲共同參與

2021-01-19 騰訊網

  本報訊 (記者 郭旭) 溼地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促淤造陸等生態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5月6日是第三個「西安溼地日」,市林業局在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舉辦溼地保護宣傳活動,並發出保護溼地倡議書,呼籲廣大市民一起關注溼地、保護溼地。

  據悉,國際上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溼地日,西安也將每年農曆的立夏確立為西安市溼地日。今年5月6日是第三個西安溼地日,今年主題為「呵護溼地資源,大家共同參與」。

  西安有著「八水繞長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溼地特點非常突出。近年來,保護溼地越來越得到關注,如今我市已初步形成以溼地自然保護區和溼地公園為重點,重要溼地為補充的溼地保護體系。設立了西安涇渭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和周至黑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建成了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和灞橋生態溼地公園,溼地面積逐年擴大,退化生態功能逐步得到恢復,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溼地水質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今年我市還將修復河道溼地4000畝。

  本次活動還評選出了一批優秀的溼地攝影作品。這些優秀作品將在溼地保護宣傳活動和科普宣傳進校園活動中展出。

(西安晚報)

相關焦點

  • ...建溼地5800畝 有效消納氨氮總磷排放量,璧北河等河庫水質改善明顯
    重慶日報記者11月28日從璧山區生態河長辦了解到,該區通過建生態溼地修復水環境,對於治理農業面源汙染、促進河庫水質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璧山區已在15個鎮街建設生態溼地5878畝。「以前河裡的水又髒又臭,村民建房子都不願靠近河邊。今年,河邊的農房成了『搶手貨』,大家爭著開農家樂!」璧山區七塘鎮將軍村三組村民江朝德說。
  • 璧山建溼地5800畝 有效消納氨氮總磷排放量,璧北...
    璧山區大興鎮丹鳳汙水處理廠外的生態溼地綠意盎然。特約攝影謝捷視覺重慶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具有過濾水流中雜質、淨化水體的作用。重慶日報記者11月28日從璧山區生態河長辦了解到,該區通過建生態溼地修復水環境,對於治理農業面源汙染、促進河庫水質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讓溼地與農業更好地融合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李苑  在江蘇崑山天福國家溼地公園,有一大片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補償棲息地,8個深淺不一的池塘外,環繞著300畝水稻田。乍暖還寒的時候從高處遠望過去,一格一格的波光粼粼,間或有三兩水鳥掠過,靜謐中又有一抹靈動。
  • 今年確定為「溼地名錄年」 將分期發布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一、溼地保護恢復工作取得新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是我國溼地工作發展最快、成效最突出的5年。各級黨委政府全面履行溼地保護主體責任,林業部門充分發揮組織和指導監督職能,多部門形成合力,真抓實幹,開拓奮進,共同推進溼地保護恢復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 ...增金山銀山成色——天津市七裏海溼地功能修復實現環境改善與高...
    為此,天津市堅決關停「4A」級景區——七裏海溼地公園,在短短一年時間內拆除違建點位230處、遷出墳塋856座、恢復溼地1582畝,緊鑼密鼓實施保護區內5個村、2.5萬人生態移民工程。將34條通往溼地核心區道路全部封堵,並修建了49公裡長的環海圍欄,構築起守護野生動植物的堅實壁壘。
  • ...增金山銀山成色——天津市七裏海溼地功能修復實現環境改善與高…
    同時,下大力氣保葦增綠,流轉核心區6.84萬畝、緩衝區5.56萬畝土地,全面拆除堤埝和種養設施,結束了長達30多年的「村自為戰、割據管理」局面。恢復溼地植被2萬畝,營造淺灘1.5萬畝,新建改造鳥島20餘處,放流魚苗及成魚200萬尾,豐富了溼地生態結構。
  • 多點開工 同步推進 24小時施工作業 西安高新區「三河一山」建設...
    灃河梁家灘溼地運動公園三期項目位於灃河西岸,西漢高速以南,西戶路以北,佔地約1432畝,建設內容包括景觀綠化、運動場地及設施、配套建築及設施等,未來將以城市文脈和城市生態為核心,打造成集生態修復、溼地保護、綠色防洪、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生態廊道,這是西安高新區「三河一山」綠道建設工程的三大項目之一。
  • 河道生態修復國際案例和對策建議
    1998年,美國聯邦河溪生態修復組織制訂了《河溪廊道修復原則手冊》,將河流視為一個生態系統,系統地闡述了河流廊道的特點、過程、功能,河流廊道的幹擾因素以及修複方法,並提出,美國在今後水資源開發管理中必須優先考慮河道生態恢復。
  • 深圳河入海口將啟動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3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局)10月30日發布公示,將啟動對深圳河入海口紅樹林溼地的生態修復,提升溼地生態價值。項目定位為溼地生態修復,主要通過治理外來紅樹植物,以降低其對廣東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香港米埔和后海灣國際重要溼地和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內鄉土紅樹的影響,減緩外來紅樹在深圳灣擴散,限制其對深圳灣灘涂的持續侵佔,為冬季候鳥提供更多的棲息空間。
  • 滇池溼地獲修復 絕跡鳥類重返春城
    滇池溼地獲修復 絕跡鳥類重返春城   中新社昆明在滇池、河道、城市公園裡,鳶、紅筍、喜鵲、烏鴉等鳥類隨處可見。但由於上世紀90年代以來,滇池環境嚴重汙染、水質變差,這些早期能見到的鳥類物種紛紛遷徙外地,在昆明絕跡。  近年來,昆明滇池治理舉全民之力,成效顯著。5萬畝滇池湖濱生態溼地環境明顯改善,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昆明「安家落戶」。消失已久的喜鵲、烏鴉,又重新翱翔在滇池湖面上。
  • 北京溼地面積已達5.87萬公頃 溼地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
    今年全市還將恢復溼地1600公頃,新增溼地600公頃,實現「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北京圍繞構建「一核、三橫、四縱」的溼地總體布局,遵循宜林則林、宜溼則溼、林水相依的高質量發展理念,將溼地恢復與建設任務納入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計劃,結合河流流域生態綜合治理、中小河道生態治理以及海綿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大溼地保護修復工作力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2016年以來,全市已累計恢復建設溼地8921公頃。
  • 富錦:建立聯動協作機制 構築「三位一體」溼地保護法治屏障
    富錦市地處三江平原腹地,擁有溼地103萬畝,建有黑龍江三環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AAAA級富錦市國家溼地公園等保護區,原生態溼地使富錦獨具魅力。二、公益+恢復 助力溼地生態修復富錦市檢察院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全面推進溼地修復工作。兩年來,監督保護區管理部門推進生態修復補償機制還溼900多公頃,溼地修復取得了可人的成績。
  • 綜述:湖北洪湖成為中國溼地生態修復典範
    郭曉瑩 攝  中新網武漢11月7日電 題:湖北洪湖成為中國溼地生態修復典範  記者?郭曉瑩  11月的洪湖,在幽靜與閒適中休養生息。湖面上,碧波蕩漾,銀鷗紛飛。  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泊,中國七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積53萬餘畝,是江漢平原重要的調蓄湖泊和生態屏障,也是許多珍稀動植物的棲息、繁殖和越冬之地,被譽為「中南之腎」。
  • 京北將添溼地公園
    溼地生態修復工程 主要包括初雨排口截流、北岸和南岸邊灘溼地修復,將設置防腐木樁、新植挺水植物16.8萬平方米、沉水植物1萬平方米等。其中邊灘溼地修復採用滲濾堤和多級生態池塘的形式,結合水流流程,在過水通道中設置木板樁導流隔板和生態跌水壩,控制進入溼地的地表徑流流速,同步種植水生溼生植物,進一步提高溼地水質淨化能力;對10處初雨排水口進行截流控制,有效削減雨汙合流混合水溢流入庫量,降低雨天入庫汙染負荷,保障庫區水體水質。
  • 三門峽:要新建四個溼地公園,在這些地方
    消息發出後,朋友們紛紛諮詢好陽河溼地公園在什麼地方?小編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好陽河溼地公園位於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境內黃河灘涂,面積6000畝,正在興建。公園將重點圍繞如意湖、柳園、千畝荷塘、楊樹林等主要景觀點,規劃配植美人梅、金枝槐、欒樹、白皮松、金絲垂柳、金葉榆等20餘種觀賞樹種,苗木40餘萬棵。
  • 海口東寨港溼地生態修復工程完工
    這是12月23日在海口三江紅樹林省級溼地公園拍攝的栽種好的紅樹林(無人機照片)。近日,記者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東寨港溼地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已經完工。據了解,該項目於2019年3月18日開工建設,共退塘2550畝,新增紅樹林面積1950畝,合計栽種桐花樹、紅海欖、秋茄等紅樹苗100多萬株。該項目將有效修復東寨港海岸線及沿岸紅樹林生態系統,保障海口江東新區的生態安全,為我國候鳥遷徙提供良好的越冬棲息地。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 蒙草生態:運用生命共同體思維保護、修復溼地生態
    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生態環境優良,從水面廣闊的水庫,到蜿蜒的河流,整體風貌與溼地景觀及周圍環境自然協調,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教和旅遊觀光的價值。自公園獲批試點建設以來,包頭市昆都侖區區委、區政府積極推進公園保護與建設工作。蒙草生態團隊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先後完成了河道景觀建設、溼地生態修復、室內外科普宣教體系建設以及智能監測系統等多項內容。
  • 「十三五」我國新增溼地300多萬畝 溼地保護率過半
    中國網訊(記者韓琳)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採取政策、法律、科學等綜合措施,統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溼地生態功能,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5年來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 汙水處理、垃圾分類、溼地修復,建世界級生態島崇明超拼的
    除此之外,在生活垃圾分類及東灘溼地生態修復項目上,崇明也不斷探索,取得了較大的成效。小小「貨櫃」竟是汙水處理站3月26日下午,記者來到崇明區的陳家鎮,看到在陳家鎮花漂村的公共綠地上小型「貨櫃」,走近之後並沒有什麼異味,只聽到輕微的設備運作聲。
  • 荒山披綠裝 溼地鳥飛翔
    河道上遊部分,我們從直排口源頭將汙水截流到市汙水處理廠汙水幹管,下遊部分建設小型汙水處理廠,用截汙泵站的方式將汙水導入截汙幹管,全部進入市汙水處理廠進行淨化處理後再排入河道。「今年年底,我們投資1000萬元的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將建成,通過很多儀器,氣象、地下水、巖層變化、土壤變化等數值會定時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