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內蒙古包頭昆都侖河國家溼地公園順利通過驗收。
昆都侖河國家溼地公園北起桃兒灣,南至包頭城區110國道,全長約11公裡,總面積714.93公頃,溼地面積佔總面積的54.91%。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生態環境優良,從水面廣闊的水庫,到蜿蜒的河流,整體風貌與溼地景觀及周圍環境自然協調,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教和旅遊觀光的價值。
自公園獲批試點建設以來,包頭市昆都侖區區委、區政府積極推進公園保護與建設工作。蒙草生態團隊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先後完成了河道景觀建設、溼地生態修復、室內外科普宣教體系建設以及智能監測系統等多項內容。
曾經的昆都侖河
上世紀50年代,由於氣候環境、河床地質構造等原因,使得昆都侖河一度雜草叢生、河道淤塞,溼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受到明顯損害。為了改變這一狀況,2014年開始啟動昆都侖河溼地生態修復工程。
如今的昆都侖河
百裡山原蒼翠相融,千頃水草碧藍相宜,盤旋在山巒間的猛禽巡曳著廣闊的領地,一群群石雞悠閒地享受著時光的靜謐,各種候鳥在草灘和水面忙著尋找嫩草和魚蝦,好趕快蓄積能量踏上南遷的旅途,各種開花植物給蒼莽的山原增加了格外的靈動生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獨特而典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資源,已成為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生態交錯帶,生態保護和修復的一個典型示範。
昆都侖河棲息的各類候鳥
近年來,蒙草生態先後參與修復海南海口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內蒙古烏蘭浩特洮兒河國家溼地公園等多個項目,運用生命共同體思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通過近自然的種植模式及種植總量考慮與場地用水的承載力的平衡,並選用最適宜在當地生長的鄉土植物,通過系統修復使項目區達到植被恢復、河流潺潺、草長鶯飛的良好生態效果,均獲評國家溼地公園。
來源:正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