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現場
魯東大學校長王慶致歡迎詞
7月28日,自然資源部海洋諮詢中心、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在魯東大學學術中心召開2018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大會。大會以「保護自然,修復生態,共創海洋生態美景」為主題,圍繞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技術方法、成功經驗、對策措施和工作建議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討。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專家學者以及沿海省市的代表共600餘人參加大會。會議由魯東大學和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會長周茂平在會上致辭。他要求進一步明確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總要求,為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指明了新的方向;他強調,要深刻把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生態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良好生態環境是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用嚴格制度、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方法路徑,推動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深入開展,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要堅持陸海統籌,在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規劃制度、技術標準和行業規範方面開展研究,為新時期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及時、科學、優質的技術支撐和決策依據。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各個領域的溝通交流合作,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品牌,推動海洋工程協會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及自然資源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
隨後,魯東大學校長王慶致歡迎詞。王慶代表魯東大學全體師生,向參會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說,這次會議層次很高,意義重大。魯東大學的全體職工,特別是濱海溼地生態、耐鹽草坪草、海岸環境地貌、海岸與海洋工程、海洋水產與漁業、海洋牧場規劃與信息化技術等團隊的教師將把握這一難得的機會,熱切期盼各位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不吝賜教。他指出,山東海岸線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魯東大學坐落在山東「三核引領」之一的濱海城市煙臺,將積極響應中央經略海洋的號召,積極對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搶抓重大發展機遇,扛起重大歷史責任。他強調,今後一段時期,魯東大學將積極吸收借鑑大會成果,繼續做好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研究和實踐,努力為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會上還進行了專家報告和交流活動,由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副會長、中國海洋大學原校長吳德星主持。報告會上,天津師範大學教授劉百橋、長島縣委書記劉樹軍、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滕瑤、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原所長李培英、河北省國土資源廳原總工程師肖桂珍、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正旺、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長餘興光、溫州市洞頭區海洋生態與藻類研究院院長李昌達、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陳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海洋局副調研員於海濤等10餘位專家學者先後圍繞主題作學術報告。
活動最後,大會發布了《2018中國海洋工程年報》。大會倡議,要堅持陸海統籌,出臺相關法規政策,有力支持和保障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作;要強化頂層設計,制定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科學論證、精心設計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要健全制度標準,加快出臺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管理辦法和技術標準,實施全過程跟蹤管理和效果評價,保證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質量和效果;要深化海岸帶資源環境基礎理論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修復技術研發,組建專業技術隊伍,為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提供科技支撐。
活動結束後與會專家實地考察了煙臺市濱海西路幸福岸線綜合整治修復工程、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田其珍 劉國明石少偉 李家普)
[責任編輯:徐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