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女科學家林蘭英的傳奇故事

2020-12-04 小文說跑車

女科學家林蘭英的家鄉在福建省莆田縣。在舊社會,女孩子上學很困難。當林蘭英上到小學三年級時,她的堂姐妹都紛紛退學,回家做家務事或外出當女工去了。媽媽也勸她:「一個女孩子家,念書有什麼用?看你堂姐,都能納鞋掙錢了。」

  女孩子讀書就真的沒有用?小蘭英心裡又是生氣又是不平。她寫信給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傾吐了自己的心裡話。爸爸的思想倒很開明,多次回信鼓勵女兒:「在外國,有出息的女孩子多著哪!好好念書吧,只要胸有大志,女孩子也能幹大事!」

  小蘭英從此發憤學習,直到小學畢業,年年成績都在前三名。可媽媽受封建思想影響,說什麼也不同意女兒上中學。蘭英對媽媽說:「中學裡有規定,考第一名的學生不用交學費。我要爭取第一名!」媽媽又氣又急,賭氣說:「好!要是交錢就別去上學!」母女倆就這樣達成了協議。

  林蘭英懷著一團火跨進了莆田縣礪青中學的大門。剛進校時,男同學都瞧不起她,還有人譏諷道:「單獨的竹子扎不成排,毛丫頭念書長不了!」林蘭英睬也不睬,只是埋頭讀書。雖然,她每天都要幹許多家務活,但上學從沒有遲到或早退過。老師布置的作業,也總是按時完成。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學期結束的時候,林蘭英果真得了第一名。一直到初中畢業,她每個學期都是第一。媽媽無可奈何,只好認輸了。

相關焦點

  • 人物:中國半導體材料科學的奠基人林蘭英院士
    二、在異國他鄉奮發進取  林蘭英讀書認真刻苦,因為是女孩子的原因,求學路上也經歷了很多磨難,但她都克服堅持了下來,最終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福建協和大學。大學畢業後,林蘭英留校任教,由於表現優異,獲得出國留學機會。  留學期間,林蘭英的導師非常賞識她,有感於人才難得,要推薦她去芝加哥大學讀數學博士學位。
  • 林蘭英:中國半導體材料科學的先驅
    世界第一塊半導體材料鍺單晶,早在1948年已被美國的物理學家研製出來了,而中國半導體材料科學發展史的第一頁,則是由林蘭英來書寫的。  林蘭英,福建莆田人,1940年畢業於福建協和大學數學系。在留校工作8年之後,1948年赴美國留學。
  • 我國半導體材料的開拓者——林蘭英
    在我國的半導體材料領域,有一位女性科學家,無人不知,她被稱為我國半導體材料先驅,她就是林蘭英。林蘭英1918年出生於福建莆田,1948年赴美國留學,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相關學業。在當時,固體物理學是剛興起的學科,它使科學家發現了處於半導電狀態的半導體,將給工業界帶來廣泛的應用前景。為此,林蘭英改變了學科,從頭學起,並於1955年成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200年來第一位女博士。
  • 史上第一位諾貝爾獎女科學家傳奇人生
    劇照史上最著名的女科學家瑪麗居禮夫人,除了是第一位拿下諾貝爾獎的女性,更是史上唯一拿到諾貝爾物理獎與化學獎的科學家,堪稱「最強理科太太」,而改編她傳奇人生的傳記電影《居禮夫人:放射永恆》(Radioactive)即將於4月17日在臺躍上大螢幕。
  • 追記林蘭英院士:那盞永恆的明燈—新聞—科學網
    隨後在技術科學學部成立了以林蘭英為組長的「半導體與微電子」專業小組,成員中除院士外,還擴大吸收了一些比較年輕的一線科學工作者。在林蘭英先生的關懷和培養下,我與電子部的俞忠鈺被提名擔任專業組秘書,從而使我有機會接受院士們深邃、嚴謹學風的薰陶。
  • 盤點50部經典的人物傳記電影,每一部都是一個傳奇!
    杜月笙在中國黑幫史上,地位不是香港的其他黑道人物所能相提並論,其傳奇經歷也堪稱黑道少有,麥當雄把這麼一個"黑道教父"級的人物提了出來,野心實在不小。  11、百年浮城   百年浮城,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一個叫黎華安、一個叫盧金泉,他們兩個是表兄弟。後來把他們的故事合成為現在的布華泉。故事橫跨50年,講述兩個漁民變成大班的奮鬥史。
  • 傳奇世界十七年歷史中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就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在傳奇世界17年的歷史中,除了無數的BOSS和讓玩家夢寐以求的道具,還有被玩家們津津樂道的傳奇玩家,他們不僅是叱吒風雲的人物,更是一個時代的印記,老玩家們的青春。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曾經在傳奇世界中被玩家們所熟知的風雲人物。
  • 澳門企業家為已故中科院院士林蘭英、林華寶立碑
    華夏經緯網7月2日訊:據中新網報導,澳門企業家黃春水日前在閩莆田市鳳凰山公園為中科院院士林蘭英和林華寶各立起了一座引人注目的碑坊。    林蘭英是中國著名的半導體專家,還被譽為「太空材料之母」;林華寶是中國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衛星回收技術的開拓者,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這兩人是黃春水心中的家鄉精英,他決定首先為他們建立碑坊,讓家鄉後人永遠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
  • 歷史:肯納威克人的傳奇故事與美洲原住民部落最接近的DNA匹配!
    歷史:肯納威克人的傳奇故事與美洲原住民部落最接近的DNA匹配!研究人員最終確定的史前人類肯納威克人的傳奇故事與美洲原住民部落最接近的DNA匹配,始於1996年在華盛頓州肯納威克的哥倫比亞河畔,幾乎是整個骨架,它的年齡保存得非常完好,從河泥中汲取。花了幾年時間才得到一些準確的答案。
  • 一口氣看完《維京傳奇》,聊聊歷史上的拉格納·洛德布羅克
    在維京人的歷史中,拉格納·洛德布羅克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很多傳奇故事都是以他為主角。作為一個傳奇人物,你一定想不到他的姓氏「洛德布羅克」的意思,是「毛褲子」(也翻譯為「毛絨馬褲」)。實際上,維京人習慣直接稱呼別人的外號,很可能拉格納的外號就叫「毛褲子」。傳說中,所謂的毛褲子指的是一條毛皮護腿。
  • 高考歷史中,被埋沒的四大天才學生,都曾是一個時代的傳奇人物
    高考歷史中,被埋沒的四大天才學生,都曾是一個時代的傳奇人物在歷屆的高考中,總會有一些學生脫穎而出,他們的優秀讓人不敢想像,因此,人們把他們稱之為天才,本身他們的未來都是一片光明,可是,很多卻在中間夭折了,變成了一個普通人,這四位天才學生就是典型代表
  • 龍珠傳奇 人物的劇情與介紹
    《龍珠傳奇之無間道》是天意影視、悅視傳媒出品的古裝言情劇,由朱少傑、周遠舟導演,楊紫、秦俊傑、舒暢、茅子俊、斯琴高娃、韓承羽、劉學義、孫蔚等主演 該劇講述明朝公主李易歡偶遇微服私訪的康熙,兩人歷經相知相許,但最終難敵家國讎恨的阻擋,決定相記於心相忘於世的故事電視劇《龍珠傳奇之無間道
  • 盛唐時期兩大人物:傳奇神算袁天罡,太史李淳風
    而歷史上的李淳風,是何許人也呢?與他同時期齊名並且共同引注而作《推背圖》的袁天罡,又流傳下來怎麼樣的風雲傳奇故事呢?李唐皇室,對道教極為尊崇,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尤為重視黃老之學。 而袁天罡和李淳風便是其中為唐太宗所重用的典範。
  • NASA「隱藏人物」的故事:幫助美國贏得太空競賽的非裔女工程師
    :美國夢和幫助贏得太空競賽的黑人女數學家不為人知的故事》引起廣泛關注,被《紐約時報》評為當年暢銷書,亞馬遜當年9月「閱讀最佳圖書」。全書始於二戰,揭開曾在NASA工作的幾名黑人女性科學家的過往,聽取她們對這段歷史的講述。雖然30多年來面對巨大挑戰,但是這些科學家運用自身智慧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乃至國家的命運,幫助美國在太空領域取得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突破。同年,由這部非小說類同名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隱藏的人物》拍攝而成,2017年1月13日上映以來廣受好評。
  • 植物的傳奇故事
    作為消費者生活在商品鏈的末端,已然沒有多少人能清楚知道這些食物是如何被我們熟知,如何改變歷史,又如何跨越了千山萬水在異域他鄉落地生根。《 人文草木》一書則通過介紹16種植物的起源、歷史、發展與馴化,為我們展現了一段段精彩的植物傳奇故事。
  • 人物故事:內馬尼亞·維迪奇,傳奇職業生涯!
    人物故事:內馬尼亞·維迪奇,傳奇職業生涯!2006年1月,曼聯以700萬英鎊的價格贏得到了塞爾維亞中衛。1月25日,內馬尼亞·維迪奇在曼聯隊與布萊克本足球俱樂部的聯賽杯半決賽中替補出場,完成在紅魔的處子演出。
  • 崩壞3聖痕故事:馬可波羅,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東遊記」
    馬可波羅,這是個聽上去霸氣側漏卻被國人「玩壞」名字的義大利人,而正是這個被譽為「中世紀偉大旅行家」的男人,據說因為出版了一部後世稱為《馬可波羅·遊記》的旅遊心得暢銷書,間接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那麼,圍繞這本「奇蹟之書」究竟發生了哪些傳奇呢?
  •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22)隱蔽戰線上的特殊犧牲
    說起二人班交通站的交通員傅文忱,可是一個傳奇人物,徐家館子就是他父親與親家合夥開起來的。1933年,傅文忱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二人班國際交通站的交通員。在這條架在中蘇邊境的紅色通道上,傅文忱以獵人的身份為掩護,出色地完成了我黨文件、共產國際指示的傳遞以及中央派往蘇聯學習的楊松、李範五、褚志遠夫婦等重要幹部的護送任務。
  • 【蘭州故事】傳奇故事從隴原走出的名將嶽鍾琪
    傳奇故事從隴原走出的名將嶽鍾琪  這座古城頗有來歷,建於明代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古城呈橢圓形,南面開門,建有甕城,東西兩面則是凸出的馬面。從空中看上去如同一隻烏龜趴在大地上,故而稱此古城為龜城。明萬曆三十年代,明政府動員數萬大軍擊潰盤踞在松山一帶的遊牧民族,忽然發現從景泰索橋渡到古浪土門一線留有漢長城殘跡,沿著漢長城舊址修建長城,要比繞烏鞘嶺明長城,少近千裡,而且易於防守。
  • 米格-25的傳奇故事
    >米格-25側面圖米格-25三視圖米格-25傳奇故事之一因此米格-25從開始設計到造原型機都交由由米格設計局的二號人物格列維奇具體負責,於60年代初開始具體研製。64年格列維奇退休,交由接班人繼續工作。米格設計局的設計人員都明白,要想飛3倍音速,上30000米,最大的障礙就是——熱障!米格的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機米格-19在零攝氏度的空氣中以馬赫1.3飛行時,機首與氣流摩擦生熱,溫度達到72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