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1M
世界那麼大,你想看看嗎?
用小視野,看大世界!
策劃:孟秋 | 講述:梁優
輻射
被認為是數碼時代
電子產品帶給人類最大的傷害
然鵝,真的如此嗎?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請注意
自然界中
一切絕對零度以上物體
都·有·輻·射!
而
絕對零度 = -273.15℃
也就是說
四下看看,所有東西都有輻射
包括你自己
不以量計
防輻射就等於是
防自己!!!
既然萬物皆有輻射
該防哪一種?
歡迎來到「誰輻射?我輻射!」
大賽現場
首先為您介紹輻射「家族」的
兩大類主要成員
高能量的電離輻射
和
低能量的非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可以電離有機物分子使細胞內的分子結構被破壞或者帶上電荷,受電離輻射影響最大的是人體遺傳物質DNA,核輻射就是電離輻射的一種。
電離輻射標誌
記住這個標識
看到它立刻有多遠走多遠
非電離輻射:沒有電解物質的能力,能量小,很難對人體造成損害。(是你發出的輻射,沒錯了)
ok,問題來了!
究竟該腫麼區分
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咩?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
這張圖告訴我們
波長越短
波的頻率越高
能量也就越大
排在紫外線之前的
就是通常所說電離輻射的範圍了
總而言之,記住這句話
波長與能量成反比
防輻射,防的就是那些
向我們發出短波射線的物品
下面,就讓我們用科學來鑑定一下那些被「妖魔化」的東東,到底有多「嚇」人。
有請1號選手:微波爐
既然都叫微波爐了
用的當然是——微波
微波波長比可見光還長
能量小的自然不會給人體帶來啥傷害
當然,喜歡把頭伸進微波爐
或者把微波爐當熱水袋
抱著取暖的不算
2號選手:Wifi&手機
這兩位絕對是輻射界炙手可熱的明星
它們發出的是啥波呢?
答案是——電磁波
差不多都在這個位置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
波長依舊比可見光長
甚至超越微波
能量自然就更小
根據權威機構規定
人體接受輻射的安全值為1.6 W/kg
而wifi的輻射值則是0.0057W/kg
看到這麼多個0都知道了
從輻射角度來說
它們對人體傷害值幾乎不存在!
但是!
評委老師依然不建議
大家把wifi放在距離身體太近的地方
因為,它會帶來比輻射更可怕的殺手
——熬夜!
並且,工作久了還會
——燙手!
3號選手:通信基站
前邊的靠邊站
BOSS來了
就是它!
在輻射界
通信基站說自己第二
就沒人敢說第一
只有它
能讓整個小區結成
「統一戰線,一致對外」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隨著5G時代來臨,
越來越多通信基站的建立
更是大大增加基站輻射有害論
但是,BOSS真有這麼大威力咩?
吃瓜群眾:有,必須有
信號這麼好,視頻一點不卡
遊戲6666,想不熬夜都難啊!
表開玩笑,說話要講科學
首先,通信基站所產生的輻射
是空間範圍內的電磁波輻射
沒錯,就是上邊提過連可見光都不如的那個。
其次,5G的輻射會比4G大嗎?
答:不會。
真實的情況是
距離基站越遠
信號越不好
信號越不好
手機就得越不斷嘗試發射尋找
越不斷嘗試發射尋找
發出的輻射就越大
電沒的也越快
所以,結論是
5G通信基站的建設反而是會使輻射變小
最後,離通信基站越近輻射越大?
要知道
輻射是水平面展開的
本身輻射值就很小
垂直輻射就更很小
所以根本不存在越近輻射越大的問題
點擊播放 GIF 0.0M
(三位選手感謝你們的參與,遺憾的是,並沒有評委老師為你們轉身。比賽繼續)
點擊播放 GIF 0.0M
四號選手:X光片&CT
這兩位厲害了
輻射的非常直白
看名字就知道
它們都是用X射線給身體拍照
區別在於:
X光一般拍一張,CT要拍很多張
而X射線是屬於電離輻射範疇的
會有一定的輻射
打算把他們從體檢項目中刪除的朋友
請等一下!
因為,拍片用的劑量並不高
根據數據研究顯示
當一次輻射劑量
低於100mSv(毫希沃特)時
基本無害
超過100mSv時
才開始對人體產生危害了
大於2000mSv時
這個答案還是不知道為妙。
正常來講,普通人
每年攝入的空氣食物等自然物中
受到的輻射≈0.25mSv
而一次X光檢查≈0.1mSv
一次CT掃描≈0.7mSv
所以只要聽從醫囑,
不天天拼命照X光,掃CT的話
任何問題都不會發生。
同理,使用X光的各種安檢機
實際功率更小
輻射劑量<0.005mSv
還附加金屬外殼和鉛簾
其他
屏蔽安檢門
金屬探測器
都是電磁感應
因此人們常說的
「安檢三件套」
經鑑定都很安全
5號選手:B超&核磁共振
同樣來自醫療系統的五號選手
B超用的超聲波
核磁共振用的是電磁波
都不在電離輻射的範疇
都是比較安全的!
看來今天的比賽讓人非常失望,我們並沒有找到身邊的「輻射殺手」
一些看臺上的吃瓜群眾已經無聊的點起香菸,準備退場了~~~
等等,香菸?
差點忘記了我們的6號選手
沒錯,就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香菸。
菸草中含有放射性釙
雖然一支的劑量不高
但是長期吸菸
釙在肺部常年累積
平均下來,
每年菸民的肺部受到的輻射約是
160mSv!!
約等於一年內照了160次X光!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
(看,所有評委老師都為6號選手憤怒的轉身了,冠軍產生了!)
沒有爭議,就是它!
真正潛伏在每個人身邊的
「輻射之王」就是香菸
吸菸或「二手菸」都不例外
(相關推送:我戒不掉你,就戒菸了)
感謝大家全程關注本次賽事直播。
編輯:阿俊
素材來源:科普中國、朕說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攝圖網、新浪微博
吉林廣播電視臺 | 吉林大喇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