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上將陳士榘率10萬人進入羅布泊,秘密為原子彈做窩

2021-01-13 適說新史

1958年6月21日,毛澤東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表示,原子彈就是這麼大的東西,沒有那東西,有人就說你不算數。那麼好吧,我們就搞一點吧。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飛彈,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毛澤東率領我軍,憑藉著「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敵人的飛機大炮,他堅信,戰爭中的決定因素是人。然而到了朝鮮戰場上,在與強敵的較量中,毛澤東愈加強調現代武器裝備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韓戰及後來臺灣海峽的問題中,美帝國主義多次肆無忌憚地用核武器威脅中國。雖然毛澤東用政治手段一一瓦解,強調「美國的原子訛詐,是嚇不倒中國的」,他也深感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性。這也就是毛澤東常說的,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關於核武器的問題,毛澤東曾用辯證的思想跟外賓闡述,他指出:「誰也沒有原子彈是上策,他們有、我們也有是中策,只有它一個國家有是下策。」當美蘇列強擁有了原子彈時,上策顯然已不可行,不願居於下策,那就唯有求中策了。

在這種情況下,飛彈研究院成立了,中央任命聶榮臻為兩彈一星工程總指揮。與此同時聶榮臻任命錢學森為院長,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抽調科學家。除了人員儲備外,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修建實驗基地,這個任務落在了開國上將陳士榘身上。

陳士榘是湖北武昌黃土坡人,18歲跟著毛澤東走上革命道路,先後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長徵、廣陽戰鬥、山東抗日根據地歷次戰鬥、孟良崮戰役等戰役戰鬥。建國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員兼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軍事建築部部長,修建兩彈基地這個任務,陳士榘當仁不讓。

1958年4月11日,中央軍委秘書長黃克誠主持0029工程建設會議,決定工程兵成立特種工程指揮部,代號為7169部隊,陳士榘被任命為司令員兼政委,負責原子彈試驗場和飛彈綜合試驗靶場的建設。

7169部隊是兵團級單位,以剛剛從朝鮮撤軍回國的志願軍19兵團機關、志願軍工程指揮部和志願軍後勤部為基礎組建而成。加上全國各地調來的大批施工部隊,一共10萬人的大部隊,秘密開進了新疆塔裡木盆地東部的一處神秘之地——羅布泊。

這是一項絕密任務,10萬人都不能告訴自己的家人去了哪裡,就像憑空消失了一般。一位剛剛跟妻子結婚的連長,洞房花燭的第二天早上就這樣消失了,甚至連一句話都沒有留給新婚妻子。任憑這個年輕的女人怎麼打探,誰也不知道自己丈夫去了哪兒。

陳士榘說,這樣的故事,在7169部隊太多了。這支部隊裡,既有鼎鼎大名的開國將軍,也有科研工作者、解放軍戰士,一頭扎進沙漠,毫無怨言地為祖國建設付出自己的汗水,甚至是生命。

沙漠的環境實在太惡劣了,地質隊的一位女技術員在帳篷門口看報紙,一陣風把報紙吹跑了。她提著裙子去追,誰也沒有想到她再也沒有活著回來。

當陳士榘坐著吉普車來到羅布泊時,油漆一夜之間就被風沙磨了個精光,成了個光鐵皮車,風擋玻璃基本上也變成一塊板子了,坐在車裡,可見距離也就只能到玻璃了。最後出現的「奇景」是,人只能放下風擋敞著篷裹著被子坐在車裡。

這就是羅布泊的環境,陳士榘形容為「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吃水貴如油,四季穿棉襖」。風沙是讓人難以忍受的,一陣沙塵暴刮過,遮天蔽日如蝗蟲過境,人的衣服、嘴巴、鼻子、眼睛,但凡有孔暴露的地方,都會灌滿沙子。

最難熬的還是沒有水的問題,沙漠裡的水要供應這十萬大軍,肯定是難以為繼的。最開始的時候,每人每天限量兩杯水,不夠的時候,大家就想辦法收集雨雪水。沙漠裡的蚊子特別多,雨水雪水裡面那都是成堆成堆的。

陳士榘還搞不清楚狀況時,就大口喝了一杯蚊子水。水到口中,總覺得水裡有什麼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杯子裡有厚厚的一層蚊子,因為已經煮熟都沉到了水底,但又不好把它撈出來。蚊子太多了,如果把蚊子都撈出來,水就所剩無幾了。為了珍惜水,還是連蚊子帶水一起往肚子裡灌。

陳士榘是經歷過長徵的老革命家了,有道是說,什麼樣的苦難沒經歷過。可當他來到這沙漠時,還是不由感嘆,「長徵爬雪山過草地那樣艱苦也不曾沒有水,現在戈壁灘連水都沒得喝。」

羅布泊這個地方,恰恰是陳士榘將軍親自選定的,當他受命擔任7169部隊司令員兼政委時,還被賦予了另外一個職責,就是特種工程兵的勘察設計組組長。

本來,蘇聯專家幫忙選定的地點是在甘肅敦煌,但那個地方離敦煌石窟太近,原子彈帶來的爆炸威力要是毀掉了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那就成千古罪人了。此外,甘肅的場地只能實驗2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顯然不能滿足中國核事業發展的需要。

於是,陳士榘上將親自率領參謀班子,乘坐飛機,從北京到大西北,進行實地考察。在一次長達三個小時的飛行中,一條大峽谷映入眼帘,陳士榘仿佛受到了什麼召喚,執意要去峽谷看一看。飛行員表示太過危險,不能去。陳士榘就一再強調核試驗基地建設的重要性,飛行員才勉強答應。

進入峽谷後,光明一下子就被昏暗代替,眾人難免緊張起來,沒一會兒,前面出現一座山崖,中間開有口子,但是由於光線的原因,口子後面是什麼情況根本無法看清。

「衝進去!」隨著陳士榘一聲大喝,飛行員猛地推桿,飛機衝出了山崖口,眼前不是懸崖峭壁、怪石嶙峋,而是廣闊的盆地,一眼望不到邊。這個地方太適合做核試驗了,報請中央核准後,試驗場地確定,10萬人建築隊駐紮大西北。

當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陳士榘和戰友們不但要克服艱難的自然環境,還要跟物資短缺作鬥爭。全體官兵靠挖野菜,摘駱駝刺補充,大多都營養不良。被稱為共和國第一任核司令的張蘊鈺將軍回憶:

「剛來的時候,樹枝被我們砍了,細的編筐子用,粗的做扁擔使,現在連皮都被我們扒了,填我們的肚子。你們都記住這些樹,今後誰也不許再動它們,活著長在這兒,死了、倒了就讓它躺在這兒。」

就這樣,7169部隊的戰士們在陳士榘的指揮下戰天鬥地,克服重重困難,爭分奪秒不分晝夜地施工。歷經兩年艱辛,終於在1960年8月提前3年完成工程任務。

1960年11月,我國自己製造的第一枚飛彈在羅布泊試驗基地發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4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試驗基地爆炸成功!

在1965年的新春聯歡會上,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他指著陳士榘將軍跟張愛萍將軍說,「祝賀你,你們(指工程兵)立了功,他們(指國防科委)出了名;你們做窩(建成的兩彈基地),他們下蛋(成功爆炸原子彈),我們中國人說話算數了!你們都立了大功!」

當中國的兩彈一星計劃公布後,大家都知道了周恩來、陳毅、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如何秘密籌劃,知道了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愛國科學家的無私奉獻,卻很少有人知道,還有一支7169部隊,默默地為原子彈造了個窩。

從這支隊伍1958年4月份默默進入戈壁灘,到1964年的9月又默默撤出來,10萬人消失了6年。因為執行著絕密任務,10萬人在戈壁灘沒有留下過一張照片,撤出時,每個人身上片紙不許留,所有工作記錄本和資料一律上交或銷毀。就像從來沒有在這片戈壁上出現過。

部隊撤出來後,由第十九兵團改編的7169部隊也隨之從解放軍的編制序列中撤消。陳士榘在他的回憶錄中提到這支部隊,表達了深深的愧疚:

由於當時的特殊背景和嚴格的保密制度,這支部隊默默地開進戈壁灘,又默默地撤出戈壁灘。他們的名字和他們的業績從來沒有人提起過。在當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只知道從事兩彈研製的科技工作者和發射試驗部隊,而未聞那個特殊的名字,即代號為 7169部隊的特種工程指揮部。想到這裡我內心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內疚和懷念。無論是已故的,還是活著的,我們都不應忘記他們。因為他們代表了一個時代,一個艱苦創業的時代;他們也開闢了一個時代,一個巨龍騰飛的時代。

7169部隊主要成員包括,司令員兼政委陳士榘,副司令員譚友林、曾旭清,副政委黃文明,參謀長趙東寰,副參謀長林乃清,政治部主任姚國民,後勤部長李基,後勤部政委袁福生,器材部部長王雲,衛生部部長彭雲生,以及無數個沒被記住的無名英雄們。他們沒有被遺忘,向他們致敬。

相關焦點

  • 揭秘建國後為何十萬大軍神秘進出羅布泊?
    我使勁地做了個深呼吸,透過機窗玻璃,鳥瞰大地......」1958年盛夏,陳士榘將軍率30多人在北京西郊機場乘飛機飛向祖國的大西北。同行者不是那些跟隨將軍身經百戰的將士,而是一批彬彬有禮的專家學者。他們是二機部、科學物理研究所和工程兵勘察設計部門的專家,還有幾位負責核試驗基地的蘇聯專家。這是一次擔負重大使命的秘密飛行。1958年4月的一天。
  • 神秘靈異事件頻發,探訪原子彈爆炸地點死亡之海——羅布泊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在我國西部地區新疆羅布泊上空,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羅布泊歷來被傳說成「惡鬼熱風」之地,是死亡之海。懷疑新疆羅布泊出現的大量的殭屍,就是殭屍把殺死的人拖入深淵裡,然後機器把死人製造成殭屍的。毛澤東主席當時命令說,我們就搞一點原子彈和氫彈。1964年,正是在羅布泊,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當時蘑菇雲一經升起,舉世震驚!讓外界離奇的是,那時候衛星定位什麼的都沒有,但原子彈爆炸恰恰就那麼準,就正好引爆在大耳朵眼裡!其實就是把那個耳眼深淵給炸了。
  • 37年前的今天,三次進入原子彈爆炸區羅布泊的彭加木離奇失蹤
    37年前的今天,1980年6月17日,三次進入原子彈爆炸區羅布泊的彭加木離奇失蹤彭加木(1925——1980年6月17日(失蹤)),從事植物病毒研究及防治工作的科學家。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前,他曾進入羅布泊地區進行科學考察。15年後,因電視節目再次進入。
  • 程開甲在羅布泊為何被尊稱核司令?揭秘馬蘭基地與原子彈研發始末
    從1963年到1985年,他被雪藏在羅布泊深處的核試驗基地——馬蘭,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我只是代表,功勞是大家的。」1958年,程開甲改變專業,參與到南京大學核物理教研室的創建中,又接受任務創建江蘇省原子能研究所,第二年,他出版了《固體物理學》一書。同年,程開甲接到命令,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院)副所(院)長,參加原子彈的研製,從那時起,他和馬蘭基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 揭秘為原子彈造窩的感人故事!電影《絕密工程》映前觀摩會10月16日...
    (56年前的這一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年後的這一天,10月16日14時59分40秒,在同一時間點,電影《絕密工程》向觀摩嘉賓揭秘10萬工程兵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為原子彈造窩的故事。視頻由出品方提供)  星辰在線10月14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電影《絕密工程》映前觀摩會將於10月16日在湖南音樂廳舉行。  56年前的這一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年後的這一天,10月16日14時59分40秒,在同一時間點,電影《絕密工程》向觀摩嘉賓揭秘10萬工程兵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為原子彈造窩的故事。
  • 第一顆原子彈研製在青海,試爆卻在羅布泊,沿途運輸動用了三萬部隊
    運輸時兵分兩路,空中運送先行 1964年7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二二一廠組裝成功。其實,我國為首次核試驗一共準備了2枚原子彈,都是在青海二二一廠完成總裝的。其中596-1是正式產品,596-2是備用彈。如前所述,為了安全起見,原子彈運輸時要分解後再分別包裝。
  •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4•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羅布泊蘑菇...
    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中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彈技術,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原子彈的研製和爆炸是一個系統工程,這一工程凝聚了當時核工業「三礦五廠」的集體智慧。湖南作為擁有「兩礦一廠」的核工業功勳之地,為原子彈的成功爆炸提供了合格的原料保障。
  • 聲震九天——紀念我國原子彈爆炸50周年(組圖)
    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改名為第二機械工業部,簡稱二機部),具體領導全國的核工業發展建設和核武器製造。1956年,聶榮臻,陳雲,薄一波組成三人小組,負責指導原子能事業的發展工作。同年,中央在二機部下設立了一個核武器局,對外稱九局,大批擁有世界尖端科學知識的高級人才都匯集到了這裡。
  • 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的靶場羅布泊和馬蘭基地是什麼關係
    看一部電影時候,發現說羅布泊核試驗我國第一顆原子彈?但一會兒又扯到青海有去了。羅布泊原子彈爆炸與青海有什麼關係呀?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都是在新疆羅布泊爆炸的。它與青海的關係是:這些個嚇死人的大傢伙都是在青海生產製造的。
  •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彈技術,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
  • 我國羅布泊首次核爆前:輻射區現神秘恐怖人群
    : 第2頁: 第3頁:  1964年10月13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三天。  此時此刻的羅布泊天高雲淡,茫茫大漠上荒無人煙,只有陣陣涼風掀動著層層沙浪,不時向高高聳立的原子彈託架湧來。  擔任試驗場總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張愛萍上將,正在忙碌指揮著。此時,一份意外的秘密情報火速地送到他手上:偵察員發現,有一支一兩百人的雜色隊伍,突然出現在早已禁控的試爆區附近,而且鬼鬼祟祟地向試爆區靠近。情報中有一組伊爾偵察機從800米高空拍攝的照片。
  • 31年前的今天,設計原子彈氫彈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因輻射致癌病逝
    僅9天後,就決定回國效力,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核武器研究的秘密工作中。在蘇聯專家撤出的極度困難下,他領導設計了原子彈和氫彈,獲得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顆氫彈,美國用了7年零3個月,蘇聯用6年零3個月,法國是8年零6個月,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中國只用了2年零8個月。他生前共參與了32次核試驗,親自去羅布泊指揮試驗隊達15次。在一次試驗中,不慎受輻射影響,患上了直腸癌。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杭州日報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內幕  1964年10月16日15時,在中國西部的戈壁灘羅布泊地區傳出一聲巨響,中國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中國成為了繼美國、蘇聯、英國 、法國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那麼,中國大地上這前所未有的爆炸後面究竟隱藏著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 美國軍方解密檔案:無人機四次偵察羅布泊核爆基地,最終鎩羽自毀
    前言羅布泊的一聲巨響,宣告中國擁有了戰略核武器,但這也引起了美國等國家的重視。隨著中國在羅布泊試驗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羅布泊也成為中國核試驗的重要場所。而對中國核武器的探測也成為了美國遠東軍隊的重要任務。為此,美軍也派出偵察機在我國羅布泊附近執行偵察任務。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究竟在什麼地方爆炸成功的?
    我國的原子彈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初,那時候的我們科技跟經濟都比較落後。基本上國內的局面就是百廢待興,但在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下,終於在1964年10月16日發射了第一個原子彈。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場偉大的勝利。原子彈的發射,意味著國力的增強,那個時候我國要自主研發原子彈是十分困難的,蘇聯又剛好撤走一批專家。
  • 羅布泊曾發現乾屍,是50年前在四川失蹤的男子,他經歷了什麼?
    由於地理環境相對比較複雜,羅布泊地區吸引了一大部分探險愛好者,幸運的話可以解開羅布泊的秘密,而不幸的則永遠的被留在了羅布泊地區。2016年,一位探險家在進入羅布泊地區之後發現了一具乾屍。根據李中華的家人稱,他在1958年的夏天突然從家中神秘消失,這自此就沒了音信,他的妻子多年來一直在苦苦尋找。 關於李中華的突然失蹤還流傳著各種說法,有人說他穿越了,有人說他被小鬼擄走了等等。 李中華和妻子在1949年結婚,後來進入部隊參軍,1953年,因為受傷不得不回家靜養。
  • 神秘莫測的沙漠幽靈羅布泊,原子彈在這裡爆炸,古絲綢之路橫穿
    古往今來,為揭開幽靈湖泊羅布泊的真面目,無數探險者捨生忘死深入其中,很多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無數經驗豐富的探險家死在這裡,就連飛機飛到羅布泊上空都會失蹤……從建國以來,羅布泊發生過無數匪夷所思的離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