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地震,她最先將消息傳出去,救了無數人,名字聽著耳熟

2020-12-05 騰訊網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正處於深夜的河北唐山,在一陣天崩地裂的地震中被驚醒,而緊接著24萬人從此陷入了永遠的長眠之中。這場強度為芮氏7.8級的大地震,讓整個東方都為之震動了。一座巨大的城市被瞬間摧毀是非常可怕的,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地震之後全國各地都紛紛伸出了援手。其中因為一名女英雄的犧牲,卻讓救援能夠來的更及時更快一些。

這名女英雄名叫高東麗,1954年8月出生在北京豐臺區一個革命的軍人家庭中,從她很小的時候開始,身邊的長輩就經常和曾經在戰場上的故事,那些為了保衛祖國而英勇就義的烈士們,給予了高東麗極大的震動,在她的心裡也種下了從軍的理想。

1972年12月,18歲的高東麗光榮的加入了人民解放軍,被分配到同行連當守機員。在剛剛進入部隊後,高東麗便開始了緊張的技術訓練,她憑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技術得到了飛速的提升,成為了第一個參加戰備值班的人。

1976年春天,在戰備訓練考核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的高東麗,被調到了唐山某空軍部工作,來到值班室高東麗就知道自己的任務很艱巨,在她值班的總極面板上,有180個孔號,還有幾十條迂迴線路,上面有首長姓名和部隊代號、番號等數百個勤務符號。

原本部隊給她半個月的時間熟悉守機勤務,但高東麗僅僅用了四五天就記熟了。不過高東麗身子比較弱,經常生病。有一次她拖著病體,依舊堅持戰備值班。由於太累她最後昏倒在了機房裡,經檢查她患了十二指腸潰瘍。

才住院後沒多久,高東麗便想著要出院繼續參加工作了。和高東麗同醫院的病人都很捨不得她,因為高東麗在住院期間還不停的照顧其他的病號,打水送飯比患者的家人還勤快。高東麗說這是為人民服務。

不久後高東麗重新回到了連隊,生活一如既往的繼續著,一直到1976年7月27日凌晨,唐山萬籟俱寂,而連隊的總機房裡卻依舊動火通明。隨後一聲悶雷般的響聲傳來,總機房裡的高東麗也感受到了劇烈的搖晃。

是地震!高東麗面對這一突發的情況,她第一時間並不是自己的人身安全,要知道機房有一個很大的總機臺,如果她及時的躲在總機臺的空隙間,那麼還是有很大的逃生可能的。但高東麗率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地震的情況傳遞出去,向全國各地呼叫救援。

高東麗首先抓起三副塞子,疾速插向指揮所、作戰部門的號孔裡,向航行調度和氣象值班室等部門按響了報警,隨後高東麗又接通了4個部隊首長、一個陸軍單位和空軍機長。在高東麗準備連接其他的號孔時,機房已經轟然倒塌了。

正因為高東麗及時把消息傳遞了出去,才讓救援能夠來得更快一些,救了無數的人,而為此而犧牲的女英雄高句麗被追記了一等功,並授予了她雷鋒式的女戰士和革命烈士稱號。雖然高東麗已經犧牲了44年,但她並不該被遺忘,她英勇無畏的精神更值得人們永遠的銘記。

相關焦點

  • 1976年,大地震前夕的唐山
    1976年,大地震前夕的唐山唐山得名源於一個女人的死亡,這個人是唐王李世民心愛的老婆曹妃。話說645年,李世民打朝鮮得勝回朝,走到唐山這個地方,忽然之間,曹妃死了。但這裡的空氣品質不是非常好,今年的一到八月份,唐山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榜第167位。而很多人們對唐山熟悉,是源於1976年的那場大地震。今天我們介紹的,是大地震前夕的唐山市容市貌。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唐山,一場7.8級地震,瞬間造成有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遭受滅頂之災,24.2萬人死亡,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數第一。
  • 揭秘:1976年唐山陰兵過路事件!
    有科學家解釋說,是因為大批兵將死亡時恰好遇到雷雨天氣,所以將這一景象保存了下來,等到遇到類似的天氣,就會重新顯示出來。  同時甘肅與陝西的一些大山深處,也經常發生陰兵過路事件這種現象,當地人叫做山響。雲南陸良縣因為這種現象多發,路過的騾馬受驚不敢路過,還得了一個「驚馬槽」的名字。有傳言說唐山大地震後,當地發生過大規模的「陰兵借道」。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今天的唐山地震,我們應該明白什麼
    今天得知唐山再次發生地震,這次地震不由得讓我想到三十八年前唐山發生的大地震,唐山地震的爆發是我新中國建國以來遭受的最大的災害,這種災害像饑荒一樣可怕。一座工業城市盡在23秒內變為廢墟,至今會想起來都十分不適,今天的地震再次發生在唐山,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不要害怕,祖國和人民是你們堅強的後盾,一起抗震一起加油。
  • 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災難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由馮小剛執導的一部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電影。電影由華誼兄弟公司出品,由馮小剛執導,再由徐帆、張靜初、陳道明、李晨、陸毅、張國強、王子文等知名演員參與演出。電影改編自女作家張翎的小說《餘震》,講述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發生的地震,將唐山市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一位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也讓倖存者陷入一個難以彌合的情感困境,但一家人終究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時重逢且釋懷。
  • 為啥1976年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解釋
    同日,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為何44年前一場7.8級的大地震,至今還會產生餘震?12日下午,中國地震局一名地震專家告訴澎湃新聞,根據餘震判斷依據,古冶區位於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帶上,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因此,這次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較強的遠期餘震」。
  • 唐山市應急管理局:今早地震屬1976年唐山大地震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震源深度10公裡。河北、天津、北京、遼寧等地均有震感。【此前報導】▲微博截圖本次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餘震 針對此次地震,據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消息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祭:願逝者安息 生者無畏
    今天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位於唐山市南湖東側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內,天未亮就有市民陸續趕來悼念。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唐山市發生7.8級地震,造成242769人遇難。2008年7月28日,高7.28米、長500米,設計容量24萬個名字的唐山地震紀念牆在唐山地震遺址公園落地,成為唐山人祭奠、憑弔地震罹難者的永久場所。55歲的張新國將一束鮮花放在紀念牆下,懷裡仍捧著一束鮮花,怔怔地望著牆壁上的四個名字。
  • 唐山4.8級地震是否屬於1976年餘震尚且存在爭議
    -專家解析首都圈3月內應無5級以上地震據中國廣播網報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研究員劉傑判斷,此次地震系唐山1976年大地震的餘震,並非新發地震。劉傑說,餘震持續年限與大地震發生前積累能量的時間密切相關,引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能量至少積累了上千年,所以緩慢釋放能量的餘震會持續上百年,而未來幾十年內唐山還會發生4級左右的地震。對於網友更為關注的首都圈,劉傑說,目前首都圈小震不斷,但沒有明確跡象表明近3個月內會發生5級以上地震。該不該叫唐山大地震「餘震」?
  • 1976年的餘震到今天?唐山地震要更注意這一點
    唐山5.1級地震已過去數天,但看到這晃動的畫面,森森還是在心裡捏了一把汗。最新官方消息也說了,此次發生的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為何44年前一場7.8級的大地震,至今還會產生餘震?中國地震局地震專家認為,根據餘震判斷依據,古冶區位於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帶上,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因此,這次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較強的遠期餘震」。
  • 今早唐山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餘震!
    ↓↓↓屬於1976年的餘震針對此次地震,記者採訪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方面得知,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的餘震。根據目前掌握情況,震中無人員傷亡,僅個別老舊房屋有開裂現象。「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個正常的起伏。
  • 唐山發生4.5級地震,回憶起1976年揪心的23秒,那讓人淚奔的電影
    12月05日08時02分在河北唐山市豐南區(北緯39.31度,東經118.04度)發生4.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新聞的發放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有不少網友說感覺想起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紛紛為唐山人民擔心,並且懷疑這是當年的餘震。經專家分析並非餘震。
  • 唐山大地震後,醫院出現一大群「人」…
    她媽媽每天都跟同學爸爸的奶奶睡。 奶奶很大年紀了,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就叫她媽媽去看村頭的石頭是不是裂開了。 有一天她媽媽回來告訴奶奶石頭裂了很大一條縫,奶奶好像知道了什麼,沒過幾天就走了,當時是晚上,她媽媽還小,嚇得蜷在床下。半夜也不敢出去叫人。
  • 唐山大地震後,西方媒體一度斷言,唐山將從地球上被「抹掉」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7.8級大地震,頃刻間將一座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夷為平地。他探進身子,先將女兒抱出。當他又要回身救孩子的母親時,強烈餘震突然發生,眼前塌落的碎石又要把洞口裡面的人埋住,老黃不顧一切地用身體擋住了塌落的碎石,最後把女青年的母親救出洞口。 就在黃師傅救人的同時,他老伴也去搶救另一家人。在廢墟亂石上,她不知摔了多少跟頭,用驚人的力量搬開一塊塊壓在遇難者身上的沉重水泥板和大石頭,實在搬不動的,就用木棍撬開。
  • 今早唐山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餘震?專家詳解
    據河北省應急管理廳介紹,目前沒有接到人員傷亡報告,地震帶來的影響和損失正在統計當中。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此次地震依舊屬於1976年唐山地震的餘震。蔣海昆:「這次唐山4.5級地震是發生在唐山老震區裡邊的一次地震,位於唐山老震區的南部,那麼大家知道唐山地震是在1976年7月28日發生的7.8級地震,7.8級地震發生之後,這個地方,就是老震區一直在持續活動。在早期5-6級地震是頻繁發生的,到了80年代之後開始減弱。」蔣海昆說,儘管從80年代後唐山老震區餘震有所減弱,但這一區域的地震活動還是要高於周邊區域。
  • (唐山大地震·反思)慘痛教訓:地震預測沒有預報
    1975年12月距唐山地震7個月地質部地震隊上報給國家地震局的《1976年地震趨勢意見》中將唐山圈進危險三角區,並明確指出:「1976年可能發生大於6級的地震。」1976年初距唐山地震6個月楊友宸在唐山市防震工作會議上作出中短期預測:唐山市方圓50公裡內,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將有5~7級強震發生。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唐山1976年大地震後為何地震起伏活動不斷?專家解讀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地震老震區繼1995年10月6日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的又一次正常起伏活動。老震區有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此次地震是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級地震之後河北省內發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華北地區近些年最大的一次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介紹,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級別大,餘震區地震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屬於正常狀態。
  • 唐山大地震:多數女性罹難者是因為救孩子
    鳳凰衛視7月27日《鳳凰大視野》,「為了忘卻的紀念——回望唐山大地震」,以下為文字實錄:陳曉楠:在東經118.2度,北緯39.6度的中國,誰也不曾想到若干年來,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腳下的地殼,其實正在發生著可怕的變動。唐山和唐山以西地區上地幔和下地殼的巖漿和熱物質向上,地殼加速遷移引起了垂直作用力。
  • 河北唐山古冶發生5.1級地震 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餘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12日下午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當天早晨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的5.1級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短期內再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劉傑研究員表示,該中心組織專家進行專題研討分析認為,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發生在1976年7月唐山7.8級大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大地震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也是繼1995年10月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又一次5級以上餘震。
  • 《唐山大地震》痛苦的選擇,堅強地活下去,成功後不忘家裡那個人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一部劇,無意中看到了這部電影,我去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當年的唐山大地震,雖然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生,但是在家裡聽老人提起過,那次的地震死傷無數,唐山瞬間變成了廢墟,那個時候全國人民都團結起來一起幫助唐山人民抗災,在災難的面前我們人類是渺小的,災難來臨的時候不給我們任何的提示,讓我們沒有任何的準備,但是只要我們團結起來,什麼樣的災難我們總能抗衡過去,單人的力量雖然不強大,但是千人百人萬人全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