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氧高壓氧艙:從氧氣到氧感知,DNA端粒讓這些老人的身體年輕了25歲

2021-01-13 中國財經信息網
優氧高壓氧艙:從氧氣到氧感知,DNA端粒讓這些老人的身體年輕了25歲

來源:榕城網時間:2021-01-12 13:39:39

導語:「高壓氧艙」,或許是一個讓人們既陌生又略感熟悉的名詞。近年來,高壓氧艙作為一款新興的保健產品,正在逐步從醫院和實驗室裡走出來,成為保健品市場的一匹黑馬。毋庸置疑,這是一款與氧氣有關的產品。而氧氣,又是我們人類一時一刻都離不開的「救命稻草」。2019年,隨著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研究氧氣的三位學者,悄然間,世界範圍內又掀起了對氧氣重要性的重新思考。我們一生的時間裡,大量的氧氣竟都被我們「浪費」了。反之,我們只要充分、高效地利用好氧氣,很多疾病都可以被有效預防和治療。就連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一些患者在高壓氧艙的配合治療下,竟都逐漸痊癒。

1777年,一位瑞典籍的藥劑師——卡爾·舍勒,在一次將二氧化錳與濃硫酸共熱的實驗中,意外的發現了一種奇怪的 「火氣」。後來,經過舍勒進一步的實驗論證,發現這種「火氣」就存在於空氣中,並且約佔空氣的五分之一。年僅32歲的舍勒,一個連大學文憑都沒有的年輕人,卻在兩年前就已榮獲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頭銜。是年他發現的這個「火氣」,後來被正式更名為:氧氣。

僅管我們都知道氧氣的重要性,但如何用科學證明氧氣對人體的必要性,這個過程依舊漫長而又複雜。兩個半世紀以來,科學家對氧氣做了很多研究,但要拿出令人信服的數據,科學家得從基因和細胞與氧氣的關係著手,這絕非易事!

在舍勒發現氧氣後的第242個年頭,英國和美國的三位科學家不約而同地發現了細胞和氧氣之間微妙的關係,即:細胞是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的可用性。這個看似簡單的實驗耗費了三位科學家畢生的心血。他們的研究成果解答了「當生命體缺氧以後,細胞是如何通過調節基因活動來提高攝氧能力」的問題,為我們理解氧氣水平如何影響細胞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2019年10月7日,為了表彰三位科學家在氧氣研究方面的貢獻,向他們頒發了諾貝爾醫學獎。諾獎評審委員稱此項成果為人類開發出「有望對抗貧血、癌症以及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其實早在1931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德國生理學家奧拓‧沃爾伯格(Otto Warburg)就發布過這樣的言論:「幾乎所有的癌症都是慢性病導致的,而絕大部分慢性病都是缺氧造成的。」這種觀點也被諾貝爾醫學獎提名的日本醫生野口英世認同:他說,缺氧乃萬病之源。比如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老年痴呆,失眠,頭暈,胸悶心慌,氣短,體力不佳,精神不振等,都是由於身體缺氧引起的。

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人會說,我們天天呼吸空氣,既便是在封閉的空間裡,也有空調、抽風機交換空氣,怎麼可能缺氧?如果缺氧,不就是沒法呼吸了嗎?

這是對缺氧的一種狹義的理解。從醫學角度來看,只要吸入的氧氣不足以供應身體所需,就是缺氧。這種缺氧,大腦可能並不會在短時間內給我們發出提示信號。比如說,我們長期處在密閉擁擠的空間,像地鐵、公車、辦公室、教室、廚房、KTV等,空氣中的含氧量會下降到19%,甚至18%。而空氣正常含氧量應為21%,19.5%就已經是人體能夠承受的臨界值,低於這個量,人就會變得呼吸加速、感覺到疲勞和無力感。那麼,如果去到開闊的地方,空氣含氧量達到21%,然後大口大口地呼吸,氧氣就可以進入身體消滅疾病的細胞了嗎?

當然沒有這麼簡單。若如此,生活在遠古時代的人們天天處在原生態的環境裡,為什麼平均壽命還那麼低呢?因為我們能整整吸進肺裡並為身體血液所吸收的氧氣,實在是太少了。我們的每一口呼吸都會吸收一定量的氧氣進到肺動脈,但是每「一口氣「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氧氣又被肺部排出,因為我們吸收不了。而這」一口氣「裡不到三分之一的氧氣,到達組織末端的時候,連我們吸入胸腔的氧氣的一成還不到。

深處都市之中的我們,不僅處在全球性生態缺氧的環境裡,而且每天都處在極大的個人壓力、過勞、忙碌、焦慮、情緒起伏、大量用腦的生活裡;人們都存在慢性缺氧的問題。另一方面,缺乏運動也使得我們心肺機能下降,又會導致我們的吸氧不足,身體過敏。再加上如果我們還有抽菸的習慣,或存在呼吸循環、血液循環的基礎性疾病,這更是對本就不足的氧氣進一步過量消耗,久而久之,勢必會帶來對健康的傷害。

那麼,怎麼才能有效解決普遍性的缺氧問題?

答案是要提高氧分壓,藉助外力幫助我們提升血氧含量,讓營養物質轉化為能量推動組織細胞正常工作。

援引南方都市報的報導,以色列進行的高壓氧療法實驗,「扭轉了生物衰老的兩個關鍵指標——端粒縮短和功能失常的衰老細胞的積累。特拉維夫大學醫學系教授薩伊·伊弗拉迪(Shai Efrati)教授認為「端粒縮短被認為是衰老生物學的『聖杯』,許多藥理和環境幹預措施正在被廣泛探索,希望能夠使端粒拉長」。這次實驗中,他們分別讓35位60歲以上的健康老年人每天90分鐘每周五次,持續三個月進行高壓氧療後,這些老人的衰老細胞減少37%,端粒重新生長20%以上。而這兩個數據意味著:這些老人的身體年輕了25歲!由此證明老化確實可以在基本的細胞生物學水平上逆轉。而實現這一逆轉的工具就是高壓氧艙。

從國內高壓氧科技發展的情況看,成立於2016年的珠海優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應該是國內在民用高壓氧艙研究生產方面的領先者,他們旗下的珠海優氧研究院就這些國際獲獎論題及觀點展開詳細研究,發明優氧健康艙,讓高壓氧艙不僅僅只是在生物醫學界被論證,而是讓高壓氧實實在在進入普通人的日常保健保養,據了解優氧在全國七個地區設立了直營體驗店,也有不少消費者從2017年就開始購買優氧健康艙在家中使用,目前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忠實用戶和數據,這些用戶也是高壓氧應用於生命健康日常保健的第一批受益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成立僅三年,佔據家用高壓氧艙行業40%市場份額,優氧健康是怎麼做到...
    雖然高壓氧艙發展如火如荼,但是幾乎所有的氧艙都是用於醫院,家用可攜式氧艙還處於起步階段,市場基本處於空白期。  「目前,國內成規模生產家用氧艙的企業只有十來家,國內的家用氧艙也不超過1000臺。」珠海市優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氧健康)創始人之一,市場部負責人張皓然表示,「對氧氣的重要作用認知不夠,是限制家用氧艙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3個月讓人年輕25歲?新臨床試驗取得重大突破:人類端粒可延長20%
    不過最近,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一項新的臨床試驗,卻成功逆轉了老年人的衰老過程,將控制人類生命的端粒平均長度增加了20%,讓衰老細胞減少了37%,相當於讓這些接受試驗的老人年輕了25歲。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一種經過科學驗證的方法,標誌著衰老研究的重大突破。這項研究已發表在11月18日的《衰老》雜誌上,論文標題附後便於大家搜索參考。
  • 《衰老》期刊:高壓氧艙待3個月,細胞青春25歲?
    近日,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以色列科學家,在《Aging》期刊發文聲稱,在一系列「高壓氧」研究中,他們通過吸氧逆轉了一組老年人的人體衰老過程。參與研究的Shai Efrati教授在論文中描述:氧氣療法改變了老年人的身體細胞,使其狀態恢復到25年前。
  • 《衰老》期刊:高壓氧艙待3個月,細胞青春25歲?
    近日,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以色列科學家,在《Aging》期刊發文聲稱,在一系列「高壓氧」研究中,他們通過吸氧逆轉了一組老年人的人體衰老過程。參與研究的Shai Efrati教授在論文中描述:氧氣療法改變了老年人的身體細胞,使其狀態恢復到25年前。
  • 90天,細胞回到25年前?以色列科學家:減齡或許僅需換換氧
    一起變老固然非常浪漫,但對於耿直的科學家們來說,「一起變年輕」或許才是屬於他們的另類浪漫。近期,沙米爾醫學中心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團隊聯合在權威期刊《Aging》上發表刊文:64歲以上老人通過「高壓吸氧」實驗,端粒長度增加了20%以上,功能失常細胞數量減少了37%。
  • 90天,細胞回到25年前?以色列科學家:減齡或許僅需換換氧
    一起變老固然非常浪漫,但對於耿直的科學家們來說,「一起變年輕」或許才是屬於他們的另類浪漫。  近期,沙米爾醫學中心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團隊聯合在權威期刊《Aging》上發表刊文:64歲以上老人通過「高壓吸氧」實驗,端粒長度增加了20%以上,功能失常細胞數量減少了37%。
  • 科學家「不講武德」,讓60多歲「老同志」端粒延長20%
    一起變老固然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但對於科研工作者們來說,能夠「一起變年輕」或許才是屬於他們的另類浪漫。 近期,沙米爾醫學中心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們聯手在權威期刊《Aging》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通過一種名為「高壓氧療法」(HBOT)的方式,35名64歲以上老同志的端粒長度增加了20%以上,老化細胞數減少了10~37%。
  • 嘉興一院啟用高壓氧艙,患者不再望「氧」興嘆
    最近,該院高壓氧艙通過驗收並於春節前試運行。過去由於市本級醫院高壓氧治療項目稀缺,不少患者望「氧」興嘆「求治難」的狀況將被改寫。  高壓氧艙是啥模樣?  市一院高壓氧艙獨立於住院樓東側一隅,執行封閉式管理,內有候診大廳、診療室、安檢室、氧艙治療區、值班室、更衣室等區域。
  • 高壓吸氧3個月,細胞年輕25歲
    在給健康老年人連續進行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後,短短三個月,就能顯著停止、甚至逆轉細胞衰老過程。根據兩個關鍵的生物學指標,這些老年人的血細胞變得比實際年齡更加年輕。
  • 高壓吸氧3個月,細胞年輕25歲!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試驗中逆轉衰老
    在給健康老年人連續進行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後,短短三個月,就能顯著停止、甚至逆轉細胞衰老過程。根據兩個關鍵的生物學指標,這些老年人的血細胞變得比實際年齡更加年輕。
  • 吸氧3個月減齡25歲?背後機制被揭示,我們能否活到理想年齡?
    11月20日《老齡化》雜誌刊載的一項科研成果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關注,35名老人接受「高壓氧療」,也即每天吸入氧氣90分鐘,3個月後,端粒平均延長了20%,衰老細胞平均減少了37%,相當於機能回到25年前水平。據報導,這35名老年志願者年齡都超過了64周歲,此次氧療都在高壓氧艙中完成,志願者通過面罩呼吸高純氧。
  • 吸氧療法讓人年輕25歲
    以色列科學家以高壓氧艙療法逆轉人體衰老進程取得初步效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老齡化》學刊上。科學家們在尋找導致細胞死亡的基因時,發現了一種存在於染色體頂端叫端粒的物質。在新細胞中,細胞每分裂一次,染色體頂端的端粒就縮短一次,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細胞衰老是指細胞在執行生命活動過程中,隨時間的推移增殖與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漸發生衰退的變化過程。
  • 氧自由基是什麼東東
    什麼是氧自由基我們要活著,就需要不斷地呼吸來獲得氧氣,然而當人體利用氧氣進行某些代謝反應時
  • 每周5天,僅靠氧氣就能逆轉人體衰老過程
    一旦端粒達到一定長度,細胞便無法複製,導致細胞衰老,而衰老、功能失調的細胞最終引起人們出現認知障礙或其他與年齡相關的殘疾,甚至還會導致癌症等疾病。有35位年齡在64歲以上的健康志願者參加了實驗,他們接受的是高壓氧療法。實驗中,研究人員在加壓室內給參與者提供的是壓力高於一個絕對大氣壓的純氧,以增加他們身體組織中氧氣量。每隔20分鐘,要求他們摘下口罩5分鐘,讓氧氣恢復正常水平。
  • 研究人員稱利用高壓氧治療艙逆轉了衰老過程
    據外媒報導,在醫療領域,有許多大型設備被稱為高壓氧治療艙。它們可以用來治療傷口、可以將人體置於足夠的壓力下從而使氧氣可以直接進入組織,而無需血液流動。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35名64歲以上的人在壓力環境下的氧療是否能逆轉衰老的影響展開了研究。在為期三個月的時間裡,這些上了年紀的參與者每周需要工作五天,每天工作90分鐘。在這個過程中,研究小組研究了衰老細胞--跟組織和器官退化有關--受到的影響。另外,研究人員還測量了每個參與者的端粒長度,端粒是一種跟細胞過早老化有關的分子。
  • 以色列科學家首次逆轉人類衰老,年輕25歲?
    1990年起,凱文·哈裡(Calvin Harley)就把端粒與人體衰老掛上了鉤:第一、細胞愈老,其端粒長度愈短;細胞愈年輕,端粒愈長,端粒與細胞老化有關係。衰老細胞中的一些端粒丟失了大部分端粒重複序列。
  • 【疾病科普】高壓氧艙對腦部疾病患者的治療有什麼幫助?
    認識高壓氧艙 我院高壓氧艙 高壓氧艙是進行高壓氧療法的專用醫療設備,按加壓的介質不同,分為空氣加壓艙和純氧加壓艙兩種。
  • 以色列科學家逆轉人類衰老過程:加壓吸氧3個月,身體年輕25歲?
    在這項獨特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氧氣療法,逆轉了生物衰老的兩個關鍵指標「端粒縮短」和「衰老細胞積聚」。據相關研究人員稱,這樣的療法可以改變老年人的身體。內容顯示,研究員找到35名64歲及以上的健康老年人參與研究,他們被置於以色列的加壓氧氣室內,佩戴氧氣罩吸入純氧。按照這樣簡單的操作,每次90分鐘,一周5天,一共持續三個月。據研究人員表示,相關原理是,參與者所處的加壓室模擬缺氧狀態,使組織細胞能溶解更多的氧氣,從而促進細胞再生。
  • 走進神奇的「太空艙」——高壓氧治療
    近年來,高壓氧治療在提供醫學輔助治療、提高患者治癒率的同時,「吸氧」逐漸走進市民生活工作。高壓氧提供專業醫學輔助治療在恩澤醫院路橋院區新高壓氧艙治療中心內,呈現在記者面前的這個龐然大物,外觀像個潛水艇,其實這是一套兩艙四門大型空氣加壓氧艙。患者走入高壓氧艙,背靠艙壁坐好,關閉艙門,醫生通過操作臺的電腦控制,給艙內空氣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