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可達1800公裡,專家確定,早期太陽系出現一顆未知星球

2021-01-07 網易

2020-12-23 21:34:34 來源: 趣味探索

舉報

  46億年前,銀河系的一個偏遠空間漂浮著一團詭秘的塵埃雲,厚達幾光年,其溫度低至零下200攝氏度。

  突然一顆超新星爆發的衝擊波撲面而來,於是,這團塵埃雲不再安分,藉助衝擊波的能量,產生了不可思議的現象,塵埃之間出現碰撞、吸引、彈射、旋轉、集結,數億年後,一個完整恆星系在塵埃中形成了。

  

  根據新星雲假說的觀點,這大概就是我們太陽系的形成過程。

  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太陽系內部比較混亂,跟現在不太一樣,除了八大行星圍繞太陽旋轉外,一定還存在著很多未知的大型天體漂浮在太陽系內。

  最後它們去了哪裡?是被大型行星引力捕捉,成為行星的守護衛星,還是變成一顆流浪星球,翱翔在星際空間之中?

  現在,科學家終於確定,在早期太陽系中,存在一顆直徑約1800公裡的未知星球。

  2008年,非洲蘇丹迎來了一個巨大的火球,隨後在努比亞沙漠廣闊上空發生了爆炸,這顯然是一顆來自外太空的隕石。

  

  隨後,研究人員陸陸續續在努比亞沙漠找到大量隕石碎片,一共600塊。

  對於天文學家來說,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是根據隕石來尋找母體,於是研究人員對小行星碎片進行了分析,根據化學成分來尋找這位訪客的起源。

  科羅拉多博爾德西南研究所行星地質學家維奇·漢密爾頓在50克的隕石樣品中發現了一種極為罕見物質閃石。

  閃石可不是普通的水晶類礦物,需要長時間的極高熱量和極大壓力才能形成,所以它絕對不可能存在於碳質球粒隕石(CC)隕石中。

  

  這意味著隕石隕石的母體應是一個體積非常大的未知星球,至少和穀神星屬於同一個級別,屬於矮行星之列,直徑或可達到1800公裡。

  研究到這裡,也給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這顆巨大的未知星球最終去了哪裡?

  

  答案可能有3種。

  第1種可能性,這顆未知星球成為了行星的一顆衛星,要知道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衛星,直徑達到5000公裡以上。

  第2種可能性,這顆未知星球與其他行星或者矮行星發生了碰撞,最後變得支離破碎,或者成為其他行星的一部分。

  第3種可能性,擺脫了太陽系的束縛,進入了星際空間,成為了一顆真正的流浪星球。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直徑只有3100公裡,液態水卻比地球多,這顆星球可能存在生命
    因為迄今為止,地球是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茫茫宇宙存在數以億萬計的星球,可是卻始終沒有發現除了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億萬年來人類隨著地球在宇宙中孤獨的漫無目的地飛行,不僅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來的,甚至連自己最後是怎麼沒的都不知道,而此時在地球上出現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絕症病毒、戰爭等讓人類苦悶不已,可是人類又找不到傾訴的對象,所以只能在地球上不斷地內耗,導致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非常緩慢
  • 太陽系半徑可達一光年,有這麼大的星球嗎?
    太陽的半徑約為70萬公裡,但是我們所在的太陽系的半徑就大了,如果將奧爾特雲也在包括在內的話,那我們的太陽系的半徑就可以達到一光年
  • 太陽系最大的星球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恰好,它以羅馬神話中眾神之王的名字命名。以類似的方式,古希臘人將這個星球命名為希臘萬神殿之王宙斯。它實際上將成為一顆恆星,而不是一顆行星。木星巨大的體積可以容納1,300多個地球。這意味著,如果木星的大小與籃球相當,那麼地球就像一粒小小的葡萄。木星具有不確定成分的緻密核心,周圍是富含氦的流體金屬氫層,這些物質讓木星的直徑延長了80%至90%。
  • 如果地球直徑達到上百億公裡,人類還能知道地球是圓的嗎?
    從古代的天圓地方、視地球為宇宙中心的認知,演變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圍繞其運行的球體,再到現在的包括太陽系和整個銀河系,都在圍繞著巨大的引力源作周期性運動,這種認識上的變化,一方面取決於人類對未知事物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得益於科學技術水平的飛躍。
  • 直徑只有3100公裡,液態水卻比地球多,這顆星球極有可能存在生命
    因為迄今為止,地球是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茫茫宇宙存在數以億萬計的星球,可是卻始終沒有發現除了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億萬年來人類隨著地球在宇宙中孤獨的漫無目的地飛行,不僅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來的,甚至連自己最後是怎麼沒的都不知道,而此時在地球上出現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絕症病毒、戰爭等讓人類苦悶不已,可是人類又找不到傾訴的對象,所以只能在地球上不斷地內耗,導致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非常緩慢
  • 確定了!直徑3138千米的天體發現水羽,第1個地外生命在它上面?
    現如今,科技的發展推動著人類探索的腳步,帶給了我們很多不一樣的認識,但是同樣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對於未知世界迫切探索的心,也在推動著技術的進步,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想要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現在我們也一直在探索,當然也有不少發現,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這件事,確定了!直徑3138千米的天體發現水羽,第1個地外生命在它上面?
  • 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充滿神秘色彩,隱藏著許多未知星球
    後期根據對冥王星的研究分析,發現其軌道不同尋常,人們對太陽系認識又有了一次變更,同時整體的範圍也擴大了許多。當時的天文學家猜測,海王星以外,還有一個遙遠距離的並擁有著行星的空間在圍繞著太陽的引力公轉。冥王星的出現,逐步證實了他們的猜測。因為當時的冥王星被分類為行星,由於技術原因遲遲無法發現新的星體,一直被擱置。
  • 它是一個充滿冰的星球,直徑達到3100公裡,冰下海洋可能存在生命
    由於人類科技的限制,我們現在還無法走出太陽系,因此科學家尋找地外生命的首要目標也是放在太陽系內,而太陽系目前發現的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雖然科學家目前還沒有在太陽系發現任何地外生命的存在,但是科學家卻堅信地外生命是存在的,人類之所以還沒有找到,一個原因是我們的科技還相對非常落後,另一個原因就是尋找的方向可能錯了。
  • 太空旅行號帶你遨遊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表面溫度 約 6000 ℃離開太陽,我們來到太陽系最小的一顆美麗巖石星球,水星。水星直徑約為4878公裡,表面的空氣非常稀薄。正因為如此,水星表面的晝夜溫差非常大,白天陽面可達500 ℃,晚上陰面可達- 200 ℃。
  • 小行星帶總質量相當於一顆多大的星球?
    因為:小行星帶的寬度接近2億3000萬公裡,從寬度上看,它就不可能存在於水星到金星、金星到地球以及地球到火星之間,因為小行星帶的寬度遠超過了這些星球之間的距離,而火星到木星之間的寬度則達5億多公裡,足夠放下小行星帶了。這麼多小行星能夠被凝聚在小行星帶中,除了太陽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起著更大的作用。小行星帶的位置本該是有一顆行星的。
  • 早期太陽系可能有三個「地球」,為什麼現在變成了孤獨的一個?
    太陽系誕生於50億年前的太陽星雲中,當恆星太陽在星雲中誕生之後,剩下的邊角料開始不斷形成其它的行星以及各種小天體。最初的太陽系可能有上百顆行星,在後來不斷的撞擊融合之後,只留下了八顆。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目前的太陽系只有地球這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可是科學家通過大量的研究認為,早期的太陽系可能有三個「地球」,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現在變成了孤獨的一個?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還飛行著大量其它天體,矮行星和大石頭,尤其是大石頭,數量多得不計其數,只怕要以百萬來作為基本單位,但由於太陽系直徑過大,至少有一百多億公裡但不知道因何緣故,幾乎每天都有大石頭造訪地球近地軌道,這也許是受到地球強大引力的牽引,也許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的召喚。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還飛行著大量其它天體,矮行星和大石頭,尤其是大石頭,數量多得不計其數,只怕要以百萬來作為基本單位,但由於太陽系直徑過大,至少有一百多億公裡,所以空間看起來極其空曠,極少見到其它天體。但不知道因何緣故,幾乎每天都有大石頭造訪地球近地軌道,這也許是受到地球強大引力的牽引,也許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的召喚。
  • 一顆巨大的「掃把星」已進入內太陽系,大氣層直徑可達太陽的一半
    彗星是太陽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小天體,因為彗星的造型與我們常見到的掃把很是相似,所以人們常常將慧星形象地稱為「掃把星」。在前段時間裡,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的「掃把星」已進入內太陽系,這顆「掃把星」的編號為 「C/2019 Y4」,最早是由位於夏威夷群島的「小行星地面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簡稱ATLAS)於2019年12月28日發現的,因此也被人們稱為「ATLAS」彗星。
  • 「9號行星」即將出現?科學家發現一顆巨型星球,處於太陽系邊緣
    從最早的地心說,再到後來的日心說,人類的天文知識從0開始一點點的進步,人類對於地球和太陽系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太陽系有多少顆行星?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說是8顆,在2006年之前,我們學到的知識告訴我們,太陽系一共有9大行星,不過,後來冥王星被除名了。不過,科學家卻仍然相信,在太陽系的邊緣,還存在著一顆「9號行星」。
  • 太陽系半徑可達一光年,有這麼大的星球嗎?這星體半徑已達其2%
    太陽的半徑約為70萬公裡,但是我們所在的太陽系的半徑就大了,如果將奧爾特雲也在包括在內的話,那我們的太陽系的半徑就可以達到一光年,其最遠可以延伸到距離比鄰星的1/4處,而比鄰星距離我們約4.22光年。不過,我們雖然能將奧爾特雲看作太陽系的外殼,卻不能把它看作星球這樣的天體,奧爾特雲中的物質是非常稀疏的,天文學家們認為那裡只有100個地球左右的質量,所以實際上那裡的物質是極其稀疏的。 那麼我們且不論疏密宇宙中有沒有像太陽系這麼大的星球呢?
  • 太陽系最像地球的星球,地球失散多年的姐妹星球找到了,不是金星
    雖然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中發現不少星球具備了生命產生的基本條件,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在這些星球上發現有生命存在。不過在太陽系中有一顆星球卻與地球非常的相像。和地球很像的星球?不少人覺得金星就和地球很相似啊!金星被稱為是地球的姐妹星球。金星的質量和體積都和地球非常的相似。金星和地球有多像呢?金星的半徑是6073公裡,只比地球半徑小了300公裡,體積是地球的88%,質量是地球的80%。
  • 太陽系的早期碰撞十分頻繁,所有的巖石星球上都留下了碰撞痕跡
    這些巨大的冰雪球,都是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冰庫——「柯伊伯帶」。早期太陽系裡的彗星比今天多得多,它們不停地給各個行星送去凍結的水資源,宇宙並不缺少水,宇宙有很多冰庫,但宇宙缺少「遊泳池」,那就意味著要把水分子融化在一個星球上形成液態水,這似乎是一個特別難解決的問題。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非常年輕的氣態星球,其直徑是地球的十倍
    人類對行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理解是基於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但是在過去的25年中,天文學家們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這一切都改變了。在這些星球中,最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被稱為熱木星。這些氣態星球的大小與木星相似,它們的軌道極其靠近其母恆星,相較而言,它們可以在18小時內就繞行恆星一圈。現在,天文學家們發布了一項新研究報告,本次觀察研究的目標是系外行星HIP 67522b,這似乎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年輕的氣態星球。它繞著一顆恆星運行,該恆星大約有1700萬年的歷史,這意味著熱木星的年齡可能只有幾百萬年,相較來說,最著名的熱木星的年齡超過了十億年。
  • 太陽系邊緣可能存在一顆迷你黑洞,直徑只有一個柚子那麼大?
    近些年科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中尋找一顆未知的大型天體,由於科學家發現柯伊伯帶有多個天體出現軌跡異常的現象,似乎受到一個神秘引力的影響,能產生這種影響的可能是有一顆質量較大的行星,美國科學家正在建造「時空遺產調查」(LSST)望遠鏡專用來觀察宇宙中的小型天體,未來能通過L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