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帕丁頓熊是什麼熊,在電影的第一集裡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線索。
當博物館的人員想要「展出」帕丁頓熊時,牌子上寫了「Ursa marmalada」,這樣的書寫方式是比照了林奈二名法的命名規則。二名法規定,生物的學名由兩個部分構成,前面是以大寫字母開頭的屬名,後面則是全部小寫的種加詞,標示時使用斜體,並且要使用拉丁化的詞。
「Ursa marmalada」中Ursa是熊的拉丁文詞根,而marmalada則是由果醬(marmalade)拉丁化而來,翻譯起來則是「果醬熊」。不過現在生物學中熊屬用的是「Ursus」,因此帕丁頓熊的發現應該屬於新屬新種,當然也可能只是電影拼錯了。但就算用的是「Ursus」,那也是個新種。以大型哺乳類還能發現新種這件事來說,的確是個重大發現,難怪博物館的人員會如此急切渴望他。
既然是新種,這種熊可能跟現生的什麼熊是親戚呢?這就要看第二個線索了。
第二個線索同樣來自第一集,電影中說到這種熊來自「神秘秘魯」。目前在南美洲只有一種熊,叫眼鏡熊。眼鏡熊是現存唯一一種短面熊,主要居住於安地斯山脈,分布範圍狹長,委內瑞拉西部、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西部和阿根廷都有其分布。
日本天王寺動物園中的眼鏡熊。圖片來源:Kuribo|Wikipedia
眼鏡熊的祖先發現於北美,包括如佛羅裡達眼鏡熊和巨型短面熊等等,現今都已滅絕,僅存於南美。它們的食性也從早期的肉食到現今以草食為主,日常食糧包括仙人掌、菠蘿科植物和一些水果等等。所以,就地理位置來看,帕丁頓熊有可能是眼鏡熊的一個演化分支。
不過眼鏡熊並不是熊屬(Ursus),而是熊科眼鏡熊屬(Tremarctos)。所以,若是回到「Ursa」是「Ursus」拼錯的可能性來看,帕丁頓熊就不是眼鏡熊了,可能是某種遷徙到南美而尚未被發現的熊屬成員。
聽到這裡大家可能有點混亂,那現今到底都還有哪些熊,又怎麼分類的呢?就讓我們來簡單捋一捋。
如今全球共有8種熊,分成三個屬。
第一個屬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分布於亞洲的熊貓屬。該屬之下僅現存一種,即萌點十足,風靡全球的大熊貓。
「是在說我嗎?」圖片來源:Ipanda.com
順便提個軼聞,大熊貓明明是「熊」,為甚麼要叫做「貓」呢?有一個傳聞說是1940年代於重慶舉辦博覽會展出大熊貓標本時,其中文名稱順應底下的拉丁文標,由左至右寫下了「貓熊」二字,但當時的中國人還習慣由右往左讀,就以訛傳訛變成「熊貓」或「大熊貓」。
第二個屬是我們前面介紹的眼鏡熊屬,同樣在其下只有一種,即分布於南美的眼鏡熊。
第三個屬其下包括6個種,包括整個熊科中體型最大的北極熊和最小的馬來熊,其他還有棕熊、美洲黑熊、亞洲黑熊和懶熊。懶熊及馬來熊的形態特徵與另外四種差異較大,所以早期將二者另外分成懶熊屬和馬來熊屬,但基於進一步基因組和染色體的研究顯示,這兩種熊與其他四種的親緣關係並不遠,因此現今的分類一般都歸入熊屬之中。
懶熊(左)和馬來熊(右)。圖片來源:Postdlf 和Tambako The Jagu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