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的領域被人類侵佔,到底是人類更危險還是熊更危險?

2020-10-13 養寵那些事

熊與人類的衝突

近幾十年來,隨著遠足、捕鳥、魚、覓食、徒步以及野外劃獨木舟等活動的進行,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熊的領地。人類的居住地擴展到了熊經常出沒的地方,而且熊也來到了城郊和鄉村住宅區域,那裡的食物有時比自然環境中的更加充足,尤其是在成片的野生堅果和漿果沒有豐收的年份裡。每一年,人類和熊之間的接觸都在逐漸增加。

人類比熊更加危險

如果熊想要殺人,大多都輕而易舉。但實際上熊很少會傷人。導致熊不會傷人的因素有許多。第一,就在大約10000年前的更新世時期,有許多其他更加強有力的敵人要與黑熊和灰熊競爭,在這樣的環境裡,為了健康地生存下去,它們變得更加警陽。第二,因為人類有高端的武器,所以人類的殺傷力更大。許多年來,我們殺死了許許多多的熊,所以對人類的恐懼在熊中代代相傳,以至於很有可能已經深入到它們的基因裡了。第三,人類殺死了有攻擊性的熊,留下的都是非常膽小的;可以確定地說,是人類塑造了熊,尤其是在北美洲以及北極極地地區,那裡人熊矛盾更加尖銳。

被熊殺死的人很少

加拿大生物學家史蒂芬・赫雷羅在《熊的襲擊》引言中說,20世紀90年代,美國及加拿大有29人被熊殺死。其中,灰熊殺死18人;黑熊殺死11人。相比之下,在美國,每年狗會殺死約15人,有80萬人受傷,需要進行醫療救助。數據表明,在進行戶外活動的同時,人更容易被閃電擊中,而不是被熊襲擊。而且人在去戶外遊玩的路上,更有可能在旅行時死於車禍,誤入小路或者魚小溪,而不是與熊發生衝突。每年,北美洲的熊平均殺死3個人。而每年美國有156000被謀殺,44000死於車禍。

熊類的攻擊性

通常,當熊看見人類、聽見人類的聲音或者聞到人類的味道時就會很快逃跑。然而,有些熊卻不會那麼輕易跑掉。熊如果吃過垃圾,被喜歡看熊的人餵過食,或者居住在徒步路線縱橫交錯的地方,那麼熊逃跑的可能就比較小,因為經驗告訴它,人類並沒有直接危險或威脅。些熊通過接近人類逐漸認識到了這一點,它們有時能得到一頓免費的午餐。少數吃垃圾的熊完全喪失了對人類的恐懼。它們會變成危險的動物,也就是在某種情況下會襲擊人的動物。在黑熊已經習慣人類的食物或垃圾的發達地區,有證據表明,如果是母熊帶著幼崽,那麼危險性就會增加。

熊的性情各不相同。一隻熊可能對熊和人都具有攻擊性;而另一隻就可能溫馴和藹。當熊發現自己處在某種特定的條件或環境之中時或許會表現得咄咄逼人,比如一隻母熊發現自己的熊崽有危險的時候;一隻貪婪的熊剛剛獵殺了一隻獵物時,或者在春天發現了一具遺骸,剛要飽餐頓卻突然撞見人的時候;又或是當一隻熊受到驚嚇或遭到包圍,發現自己無路可逃的時侯。總體來說,黑熊沒有灰熊那樣好鬥。因為黑熊主要待在林地裡,各個年齡段的黑熊通常都能通過爬樹來躲避危險。與黑熊相反,灰熊則進化成了曠野動物,那裡樹木稀少或者根本沒有;因為爪子是直的,所以它們通常無法爬樹,除非樹枝排放得像梯子一樣,恰到好處。在更新世時期,在灰熊那開闊的高平原棲息地上,母熊必須有非常強的攻擊力、才能保護自己的幼不會受到眾多其他捕食者的傷害。

當熊遇到人

熊的許多社會行為實際上是裝模作樣和虛張聲勢。當熊遇見人的時候,它對待人的態度就跟對待另一隻熊一樣,尤其是當熊已經習慣了吃垃圾和被人類餵食,因此也習慣了人類的時候。當一個人離這隻熊過近時,熊也許會通過抓撓、揮掌或者咬人來保護私人空間和它們見到另一隻熊時的反映一模一樣。那種熊與人的交流在露營的地方最容易發生,在這裡,熊已經習慣了人給它們餵食—於是熊就得寸進尺,開始將人類的食物據為己有。有時,熊會通過虛張聲勢來嚇唬人,讓人類遠離它們的食物,這種行為類似於一隻熊將另外一隻熊從片茂盛的漿果地或某具殘骸邊趕走一樣。

人熊矛盾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人類侵佔了熊的棲息地,在北美和亞洲,這種情況更多,當人類遇到熊的時候,往往會爆發衝突,大多數情況下熊都會被趕走或者殺死。人類侵襲熊類棲息地,讓野生熊類的數量大大減少。

相關焦點

  • 海克:「北極熊」,是危險還是更危險
    這個地區居住著棕熊,這是我離開俄羅斯人類文明區域的第一晚,暴露在西伯利亞的荒野中。一輛車,那天唯一一輛車向我走來。兩個老人向我微笑,問我今晚住在哪裡。「帕拉特卡」是我的回答,意思是俄語中的帳篷。他們大聲笑出聲來,對我做出熊的手勢,把我嚇得魂不附體,車開過去後,我趕快用巧克力棒治安撫我的心,然後對自己說。
  • 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在與人類相遇100年,也爭論了100年
    德國人將大熊貓稱為「竹子熊」,認為它是熊的一種,英語國家則稱之為「熊貓」(panda),將它與小熊貓並列。是害羞的貓熊總是躲著人類遠遠的,還是古代中國人無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動物?另外,熊貓或者說貓熊,到底是熊還是貓?為什麼又有人說它其實是浣熊,而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又只愛吃竹子?它真的是性冷淡,需要人類播放春宮片看嗎?人類為貓熊所做的最重要的保育是什麼?人見人愛的熊貓又如何為其「老東家」打開新世紀的外交大門?
  • 羅馬尼亞女子冒生命危險和熊拍合照,不料熊突然憤怒地撲向她
    我們知道熊是很危險的,如果單獨在野外被它盯上,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羅馬尼亞一名女子在遊玩時看到一隻熊之後,卻不顧生命危險想要靠近和它合個影,沒想到這隻向她撲了過來。不過還好她沒有受傷。她似乎沒有意識到危險,也沒有集中注意力看著熊的舉動,而是回過頭望著車子,和同伴說話,不過她好像也有點顧慮。就在她再次轉過頭,準備靠近熊的時候,這隻熊突然向她撲過去,像是要對這名女子發動攻擊。所幸這名女子躲避得及時,沒有任何危險。
  • 《熊出沒》這些地方好危險,還好熊大有小狼女,太羨慕了
    在《熊出沒之原始時代》裡,光頭強和熊大熊二穿越到原始時代以後,遇到了好多的危險,還好有小狼女的幫助,最後熊大和光頭強、熊二終於重新回合,一起面對困難,只要光頭強和熊大熊二齊心協力,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夠順利解決,會合以後,光頭強和熊大熊二、小狼女就更像是去冒險了,為了尋找勇氣果,他們一起遇到了好多的東西,光頭強爬到可以當坐騎的水晶龜身上都不知道多開心
  • 熊為什麼可以冬眠,遇到意外怎麼辦?人類可以和熊一樣嗎?
    拋開青蛙烏龜這些變溫動物不談,我們來討論一下和人類類似的哺乳動物是怎麼做到冬眠的,畢竟對於人類來說,是無法長時間不進食還可以保證正常的生命體徵的,現代人類在研究「人體冷凍」技術,為今後可能出現的星際旅行做準備,哺乳動物冬眠的例子,或許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 熊的嗅覺是人類的2100倍,有人用它評測「蜂蜜好壞」!
    因為狗熊的視力不好,也被人們叫做「熊瞎子」或者「黑瞎子」,黑熊在熊類當中屬於中等體型,體長很少超過1.9米,體重也很難超過200公斤。與普遍體長2米以上,500公斤左右的棕熊完全不在一個重量級。但不管是黑熊還是棕熊,只要是熊,那就是力量和兇猛的象徵!它們的一個熊掌拍下來,就超越了人體可承受的範圍,而且熊領地意識很強且好鬥,它們的牙齒更是非常危險。
  • 闢謠:戰鬥民族不怕熊?別逗了,就數他們被熊殺得多
    有4次襲擊是發生在房屋或汽車內(西伯利亞佔了3起),據稱肇事熊不是習慣於人類存在的個體,也沒有把人與食物聯繫起來,遇襲者更沒有挑釁熊,但是這幾頭熊仍然表現出了對人類的捕食行為。與西歐一樣,歐俄地區的棕熊在歷史上曾經遭受過沉重的狩獵壓力,因此那裡的熊會儘可能避開人類。西伯利亞和太平洋沿岸的棕熊就不同了,它們與人類的接觸更少,因此在行為上更加大膽,這兩地的攻擊事件也就更頻繁。
  • 在野外遇到熊,應該逃跑還是裝死?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積累了無數的求生經驗。從人猿到直立行走的高等生物,我們人類不僅深受環境的影響,也面臨其他野生動物的威脅。而在許多野獸中,熊無疑是極具攻擊性的一種動物,如果在野外不小心和它碰上,自身孤立無援且沒有防身武器和保護措施,我們該怎麼應對呢?小編來給大家支幾招。
  • 黑熊吃人,令人震驚但並不罕見,人類一直在熊的食譜上
    人類,本身就在熊的食譜上。熊,是一種機會主義的動物。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只要時機合適,它們食物是來者不拒,即使面前的是的飼養員也不例外,因此在參觀野生動物園時遊客們都會被反覆警告:千萬不要手伸出欄杆外!我個人認為允許遊客自由投餵食物的動物園都是不合格的。
  • 如果被熊攻擊,人類應該裝死還是瘋狂地逃跑?
    熊襲擊人類事件鮮有發生,如果被熊追應該裝死還是逃跑?我們知道,熊是一種大型哺乳類動物,力氣極大,如果人類碰上熊,想要跟他搏鬥是幾乎不可能的。近年來,熊襲擊人類事件鮮有發生,那麼如果真的不幸被熊追應該裝死還是逃跑?
  • 上海野生動物園那隻吃人的熊,你們支持槍斃它還是放生
    動物園相信很多人都去過,那裡面什麼動物都有,但是最受人們歡迎的還是裡面的那些沒有被馴化的野生動物熊在裡面非常常見,而人們也非常的喜歡看這個動物,但是誰又能想到,人們一向喜愛的熊竟然能夠把一個活生生的人給吃了進去了呢。近日在上海動物園發生了一起熊吃人的事件,讓人們感到非常的後怕。
  • 野外遇到熊,該裝死還是爬樹呢?
    由於內容清奇,我猶豫了好幾天到底要不要寫它,因為它更像是那種奇奇怪怪沒啥用的知識。正糾結著呢,昨天就突然爆出一則「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傷人致1人死亡」的新聞。新聞一出,我覺得這個新選題不再是沒啥用的知識了。不糾結了,寫它!如果我們在一個有足夠防護的動物園,並且嚴格遵守園內規定的話,是不太可能與熊有什麼交集的。
  • 眼鏡熊:和大熊貓對調了配色,你就不愛我了嗎?
    熊,是對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各類動物的通稱。雖然熊在遇到危險或遭到挑釁時,容易暴怒,在打鬥過程中產生巨大的殺傷力,通常被人們視作危險的猛獸,但是由於外形可愛,也賺了一大波人氣。長期以來,熊都是一種十分受人喜愛的動物,許多兒童玩具也通常以熊為原型。
  • 俄羅斯攝影師徒手嚇走北極熊:事實上,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熊
    事實上,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熊據了解,北極熊們雖然看上去憨態可掬,但屬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對人類存在一定威脅。因此,當地管理人員也提醒人們最好不要私自投餵北極熊,以免造成危險。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新浪編輯:TF003
  • 還有比蚊子更危險的物種
    相比之下,人類這邊的數字要可怕得多——美國平均一個月就要殺死7.5億隻雞。在理想的狀態下,沒有人會因為熊的攻擊而斃命,或者因為接觸野生松鼠而感染狂犬病,一些動物專家就哪種動物對人類的殺傷力最大(或者說,動物界中哪種動物最可能意外地殺死我們)的問題作了解答。關於哪種非寄生和非微生物的動物殺死最多人,以及哪種動物最具有潛在危險的問題,最終的答案是蚊子。
  • 世界上最小的熊是什麼熊?馬來熊體型最小
    馬來熊也是熊類中唯一一個不需要冬眠的熊,它們食物比較廣泛,從腐肉到白蟻都是它們的盤中餐,但是因為人類的捕殺,目前已經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來熊和別的熊在外貌方面更佔優勢,它的嘴巴和鼻子非常有亮點,不僅生長著於其他地方不同的淺棕色絨毛,眼睛還特別深邃。很多人都說他是大黑熊,因為它全身都長滿了黑色的絨毛,非常有光澤非常可愛,是世界上最小的熊。
  • 一豬二熊三老虎由來,一豬二熊三老虎啥意思?
    一豬二熊三老虎下一句是什麼,為什麼野豬會排在老虎和熊上面,其實這裡所說的並不是戰鬥力的排名,而是對人類威脅程度的排名。野豬之所以分布較廣,數量較多,正是因為它頑強的生存能力,作為雜事動物的它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和地形,一般它們會三四隻同行,公野豬則在發情時期才會加入野豬群,和家豬比起來,野豬的戰鬥力更強,兇猛程度完全不能相比,很多時候豹子都會成為它的手下敗將,不過相對於老虎和熊還是差得很遠。
  • 用這種方式可以避免被熊攻擊
    熊不是邪惡的生物,它們的襲擊極為罕見,平均而言,每年只有大約三起致命攻擊,這使熊的危險性遠遠落後於鯊魚和狼。實際上,當我們靠近熊時,熊通常會儘量避開人類。徒步旅行者和露營者接近熊的幾百英尺範圍內,卻毫不知情是很常見的。但是比起你害怕熊,它們更害怕你。當熊變得暴力時,通常是因為他們感到驚訝,害怕或試圖保護他們的幼崽。
  • 獅子和熊,你認為哪個更厲害
    雄獅01體格首先,我們先從體格上來比較。而熊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分布最廣泛的是棕熊 ,分布於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但數量並不多。不同地方的棕熊體型習性有一定的差距,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體重可達600~800公斤。相比於獅子而言,一隻棕熊的體重可就相當於好幾頭獅子了,所以體格方面棕熊可是要比獅子高出好幾個檔次了。
  • 如果我們在野外遇到熊,該怎麼辦?
    其實不僅是老虎這種兇猛的動物,幾乎所有野生動物對人類來說都是危險的。但是現代人親近大自然又是必不可少的,那我們要如何對待野生動物呢?美國科普作家謝弗認為人類必須尊重野生動物,他通過繪本《隱藏的危險》向人們傳遞這種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