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歸於平淡?來看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給出的答案

2020-12-05 騰訊網

你有沒有發現:

談戀愛時間越久,你們之間的喜歡度會越來越低?

從一開始的早安晚安,到後面連消息也不及時回復?

你一直對一個人好,時間久了ta反而不領情了?

在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做「邊際效用遞減」,意思是,當消費者連續消費某種物品時,他對該物品的邊際效用呈遞減趨勢。

例如,你在沙漠迷路之後覺得很渴,這時給你第一瓶水,它能給你帶來十分的滿足感,第二瓶水會給你帶來九分滿足感,第三瓶水只能給你帶來六分滿足感,越到後面,水給你帶來的滿足感越低,甚至為零。這時即使再給你一百瓶水,你對水的需求程度也為零,也不會像得到第一瓶水那樣激動。

其實談戀愛也是一樣,談戀愛第一天,歡天喜地,談戀愛第二天,恨不得天天膩在一起,談戀愛第一百天,日常問候,談戀愛第二百天,距離產生美。

隨著戀愛時間的增長,對彼此的熟悉度增加,對對方的新鮮感越來越低,所以談戀愛會從熱戀期回歸於平凡。

那麼如何突破這種狀況呢?

講這樣一個故事:

小麗和男朋友大華在一起三年了,隨著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兩人之間的吸引度也越來越少,生活一片黯然,毫無樂趣可言。

後來,小麗在上班之餘喜歡上了讀書,每次看完書,小麗都會和大華交流書上的知識點或者有趣的故事。剛開始的大華覺得無聊,但到後面,大華突然發現小麗像變了個人,他甚至開始期待小麗和他分享她在書上得到的知識點,在他看來,那時的小麗變得又聰明又知性。

在小麗的帶動下,大華也開始喜歡上看書,而且每天看完書後,兩人都要在一起交流彼此的觀點,進行思維碰撞,他們的日子也變得越來越有趣。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邊際效用遞減雖然存在,但找到突破點,就可以打破這種現狀。

豬肉水餃吃膩了,可以試著在裡面加些別的配料,打遊戲打膩了,可以選擇看會書,新鮮感沒有了可以增加新鮮感。

有句話叫做「別愛太滿。」一對戀人,在前期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感情去對待這份戀愛,然而隨著投入的感情增多,佔據了大量的時間,戀愛帶來的滿足感就會逐漸減少,甚至比不上一局遊戲帶來的快樂。

所以,當戀愛進入平淡期,可以試著從別處找到效用。

相關焦點

  • 謝作詩:貨幣的邊際效用遞減嗎?
    雖然價值是主觀的,但是在邊際上所有人的評價一樣,都等於市場價格。  邏輯上,只要假設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那麼,假如你對物品的評價超過了市場價格,你就會「買買買」,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下,直到最後一單位的效用正好等於市場價格,你才會停下來。這樣,不管什麼人,也不管東西買來做什麼用途,產品的邊際效用都等於市場價格。
  • 邊際效應遞減:滿足感的加減法
    在心理學上,邊際效應遞減規律是指:人們在某事物上投入情緒時,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體驗也最為強烈,但隨著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類似的,還有貝勃定律和韋伯定律也都闡述了這種現象。
  • 米塞斯:邊際效用法則
    如果行為人必須在不同類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手段之間作一決定,他就把它們每一個的個別部分加以分級,使各歸於自己的那一級。他這樣做的時候,並不必要把同一手段的各部分,一個接一個地連續排起來。靠評值來分等級,只有在行為中而經由行為才做得到。可以外作同一級的那些部分究竟有多大,這要看人在行為時的個別情況。
  • 生活中的經濟學:邊際效用遞減
    吃第一個蘋果時他非常高興,心中充滿感激之情連聲謝天謝地,吃第二個時雖然仍然很激動但程度略有遜色,就這樣越吃感激之情也隨之不斷遞減,吃到第十個時已經很不以為然了。 為什麼這樣?他已經把林中迷路忍飢挨餓八天後發現的這棵蘋果樹視為天經地義,手裡捧著第十個蘋果感到理所應當。
  • 邊際效用:為什麼說有些用戶需求不該被滿足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事物發展規律,並追求一個系統下最大效率的學科。每個產品其實都是一個約束條件的系統,那麼產品經理自然就是這個系統的制度設計者,如何追求產品內效率的最大化是可以從經濟學中獲得啟發的。今天這篇是經濟學啟示錄的第三篇,討論的概念是邊際和效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 古典經濟學:實用主義對邊際效用學派的——影響(上)
    但它在對經驗的解釋上表現出自己的「獨特風格」。因為它繼承了叔本華、尼採、柏格森等人的反理性主義,主張把非理性的心理本能活動當作人的一切認識的基礎。它給經驗規定了特殊的意義,認定經驗的全部內容在於其效果。由此引出第二個特點,它注重效用,具有強烈的實用性和實利性。實用主義自稱是「行動哲學」、「實踐哲學」。
  • 邊際遞減效應:教育,更多的時候不能是錦上添花,而應該雪中送炭
    但是,馬雲需要通過炫富來獲得自我滿足麼?炫富那是暴發戶的行為,而馬雲顯然不是、也不需要。唯一的解釋是,錢對於馬雲來說,已經太多了,並不是求不得或者難以求得的東西;錢能帶給馬雲的幸福感已經微乎其微。他確實對錢沒有興趣。這在心理學上,其實有一個專門的說法(效應)——邊際遞減效應。
  • 李楠:手機參數已不是特別重要,科技進步邊際效用遞減越來越明顯
    所以,參數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科技進步的邊際效用遞減正越來越明顯。此外,李楠還提到,殘餘的技術,諸如電池技術的進步實在太難突破,瓶頸十分明顯。鏡頭本身的技術進步也非常有限,並非貼個徠卡LOGO就能解決光學問題。李楠還表示,在電池和鏡頭技術之外,關於網絡基礎設施的相關技術,諸如5G、藍牙標準正不斷取得突破。
  • 加班,致使邊際效應遞減
    重複性但卻沒有能力提高的加班,沒有意義加班帶來的危害造成工作混亂無序,致使邊際效應遞減那些熱衷於讓員工加班的領導,大多是喜歡瞎折騰的人,似乎在表現他的負責與敬業,實質是因為沒有本事或本事不大。加班的時間越長,工作的效率越低,這是不得不承認的邊際效應遞減規律。傷害個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家庭和睦加班是對剩餘勞動的廉價榨取,甚至有些公司加班費都不給。 長期加班的人會過早衰老,容易患病,直到減短壽命。
  • 用經濟學定律來回答,有趣有料,來看看吧!
    為什麼說感情裡,當你付出越多可能結果越壞【邊際效應遞減原理】 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也就是說,當增加的投入超過某一水平之後,新增的每一個單位投入換來的產出量會下降。
  • 職上網:經濟師一個例子告訴你邊際遞減效應是什麼
    吃第一個蘋果時他非常高興,心中充滿感激之情連聲謝天謝地,吃第二個時雖然仍然很激動但程度略有遜色,就這樣越吃感激之情也不斷遞減,吃到第十個時已經很不以為然了。經濟學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邊際效用遞減」。第十個蘋果和第一個的味道沒什麼不同,唯一缺失的是老獵人在林中發現蘋果那一刻時的感恩之情。第十個蘋果同樣甜美,而且即使它不能像第一個蘋果那樣帶給我們同樣的快感。
  • 千奇百怪的效應——邊際效應
    邊際效應也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效應,大意是在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項投入,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邊際效應也叫做邊際效用,這個詞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經濟學中有個學派叫邊際效用學派,他們的出現挑戰了當時的主流經濟學。
  • 地產業以價換量邊際效用遞減 龍頭搶跑集中度再提升
    低基數下9月銷售增速回落,以價換量邊際效用遞減9月進入數據低基數區間,但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單月同比回落1.7pc至2.9%,前期拉動增長的主力中部、西部地區分別回落4.1pc、1.8pc。Q2以來一線樓市持續降溫,9月旺季成交面積同比-22%,預期管理成效明顯。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經濟學二真題答案解析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 「微觀經濟學」消費者行為理論:無差異曲線和特殊的效用函數
    即這條曲線上的所有消費組合能帶給個人相同的效用。如上圖中消費組合(x1,y1)和(x2,y2)均在一條無差異曲線U1上,那麼這兩個消費組合對個人來說是無差異的。根據無差異曲線我們定義了邊際替代率。邊際替代率為無差異曲線上某一點斜率的負值,記為MRS(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聊聊那些擁有「邊際效應」的產品
    當然,現如今的產品很多都有規律可循,包括商業模式、變現方式等等,那麼這次我們就來說說那些在網際網路中產品的邊際成本遞減效應的設計。一、邊際成本是什麼?首先呢,在這裡我要先為大家解釋一下何為邊際成本。從概念性角度解釋: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個單位新增的產品(或購買的產品)所帶來的總成本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