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的效應——邊際效應

2021-01-10 小痴好文推薦

邊際效應也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效應,大意是在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項投入,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

邊際效應也叫做邊際效用,這個詞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經濟學中有個學派叫邊際效用學派,他們的出現挑戰了當時的主流經濟學。而且很神奇的是,邊際效用學派的奠基者是三位幾乎在同一時間(19世紀70年代初)提出了各自觀點的經濟學家。

英國的W.S.傑文斯發表了《政治經濟學理論》,提出了「最後效用程度」價值論。

奧地利的C.門格爾出版了《國民經濟學原理》,提出物品價值取決於該物品所提供各種欲望滿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滿足對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義。

法國的L.瓦爾拉斯在他的《純粹政治經濟學綱要》中,提出稀少性價值論。

他們雖然說法不同,卻論證了同一個原理:即邊際效用遞減原理。這一原理後來被人們稱為「邊際革命」,成為經濟學中的重要理論基礎。

隨後奧地利的經濟學家 F.von維塞爾在《經濟價值的起源及主要規律》一書中把這個效用稱為「邊際效用」。到此這個概念就被正式提出,一直用到今天。(F.von維塞爾的嶽父是C.門格爾,他接替了嶽父的工作,也繼承了他的價值觀念,都以心理分析為基礎的。W.S.傑文斯和L.瓦爾拉斯則是以數學分析為基礎的)

說了邊際效應的歷史,再說說邊際效應的應用。如果拋開了數學模型的計算,很多人覺得邊際效應是來自於主觀價值的判斷。

我們國家有句古話「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出自《孔子家語·六本》)

這裡面的「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和「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就是邊際效應的一個例子。我們第一次接觸某一事物的時候,體驗應該是最為強烈的,隨著接觸的次數增多,我們的體驗感也越來越淡,到最後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

邊際效應有時候也是不同價值觀的衝突。

一個長期缺水的人看到一個從不缺水的人隨意浪費水,他心理可能是不舒服不平衡的。很多事物對某些人來說是提一次接觸,情感的體驗非常強烈,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習以為常,內心毫無波瀾了。但有時候衝突會因為雙方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產生。或許加強溝通,加強交流,選擇更多的理解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舒心,環境更加舒適。畢竟我們每個人生而不同,卻期待和諧共生。

相關焦點

  • 聊聊那些擁有「邊際效應」的產品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是邊際效應對應不同線上線下產品的不同狀態以及優勢。現如今對於大多數的網際網路產品來說,其實都大致會用到「邊際效應」這個概念,在看似華麗渲染的網際網路背後,真正支撐著的是對人的深刻認識與理解。
  • 邊際效應遞減:滿足感的加減法
    在心理學上,邊際效應遞減規律是指:人們在某事物上投入情緒時,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體驗也最為強烈,但隨著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類似的,還有貝勃定律和韋伯定律也都闡述了這種現象。
  • 邊際遞減效應:教育,更多的時候不能是錦上添花,而應該雪中送炭
    這在心理學上,其實有一個專門的說法(效應)——邊際遞減效應。01、邊際遞減效應。有人做過一個實驗,一個沒有鞋穿的人意外得到一雙鞋,讓他給這雙鞋子評分,不管它是否趕得上潮流,是否適合他,他都立刻給這雙雪中送炭的鞋子高分。
  • 加班,致使邊際效應遞減
    重複性但卻沒有能力提高的加班,沒有意義加班帶來的危害造成工作混亂無序,致使邊際效應遞減那些熱衷於讓員工加班的領導,大多是喜歡瞎折騰的人,似乎在表現他的負責與敬業,實質是因為沒有本事或本事不大。加班的時間越長,工作的效率越低,這是不得不承認的邊際效應遞減規律。傷害個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家庭和睦加班是對剩餘勞動的廉價榨取,甚至有些公司加班費都不給。 長期加班的人會過早衰老,容易患病,直到減短壽命。
  • 千奇百怪的效應——虹吸效應
    最近看文章總是見到虹吸效應或者是虹吸現象這個詞。那虹吸效應指什麼呢? 虹吸效應歷史悠久,我們先從一個物理現象說起。物理上由於液態分子間存在引力和位能差能,液體會由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壓力小的一邊。我們平常魚缸抽水時使用的虹吸管就是人類在這種物理現象的基礎上的古老發明.
  • 千奇百怪的效應——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顧名思義與螃蟹的一些習性有關係。大家捕捉螃蟹的時候,如果背簍裡只有一隻螃蟹,這隻螃蟹就很容易爬出來,如果背簍裡裝了一堆螃蟹,這下好了,每個螃蟹有八條腿一對螯,相互之間磕磕絆絆,誰都爬不出背簍,一起成為了紅紅火火的桌上餐。
  • 千奇百怪的效應——飛輪效應
    這就是飛輪效應。飛輪效應說的就是萬事開頭難當然飛輪效應可以說是應用在各行各業的初期是最難的,等品牌的知名度打開,就會有很多慕名而來的用戶了,保持良好的口碑,用戶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度過萬難的開始,飛輪效應就開始發揮作用,自我發展轉動了。
  • 邊際處理效應讓你與眾不同
    但Heckman, Vytlacil和Carneiro這三位前輩等研究所形成的邊際政策效應(MTE)方法認為,人們會根據比較優勢原理對是否參與某項政策或倡議進行抉擇。只有當參與這項政策或倡議所帶來的收益大於為此付出的機會成本,該個體才會有積極性參與該項政策或倡議。這些人根據未被觀測到的自身特徵(比如個人能力、個人態度等)選擇接受(拒絕)參與某項政策或倡議。
  • 調控「邊際效應」減弱 樓市現「暖冬」
    擠出了投機泡沫、調整了市場結構、抑制了房價過快上漲,持續了兩年多、號稱「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也隨著近期樓市「暖冬」的到來,逐漸顯露出調控「邊際效應」減弱的跡象。專家表示,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基礎尚不穩固的情況下,現行調控政策仍有必要繼續堅持,更具長效性、更具市場化的政策也亟待出臺。
  • 教育學類:既冷也熱 「邊際效應」強
    從這個角度看,教育專業存在著很強的「邊際效應」。可以說,教育學專業既利他,也利己。最後,教育學專業往往不是招生分數最高的組群,因此,心儀「教育」也是跨入名校的利器之一。
  • Tobit, Truncreg, Heckman, Probit及其邊際效應實現程序及解讀
    logit和probit模型中的交叉項, 如何求邊際效應,2.一個完整的實證程序, 以logit或ologit為例,3.混合Logit模型跨越標準Logit模型三座大山,4.條件Logit絕對不輸多項Logit,而混合模型最給力,5.
  • 雙重擠出效應下消費何去何從?
    就當下而言,當期槓桿增速下滑、償債壓力上升+地產銷售高位的組合對消費仍較不利,而消費作為三駕馬車中邊際貢獻最大的項目,其增長的乏力拖累經濟增長,我們認為基本面回落的信號支持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有望逐步下行至3.2%~3.6%區間下限附近。
  • 即便由散戶主導,美股對接連的疫苗利好的邊際利多效應也在遞減
    三次接連的疫苗利好,市場消化後邊際利多效應也在遞減上圖數字1對應的第一次利好消息的刺激,發生在當地時間9號。此前在接下來的10號的收評《這就說明了,即便近期是有情緒相對容易波動的散戶主導市場,但疫苗利好消息被美股市場逐漸消化後,邊際利多效應也在遞減。
  • 心理學:懂得了這四大心理效應,你就會越來越快樂
    1、邊際效應——不要過度用一件事情刺激我們情緒邊際效應是指我們的投入與產出關係。還記得朱元璋的故事,當他肚子最餓的時候,在民間的一碗麵被他譽為是最好吃的面,而他後來在皇宮由於天天山珍海味,對於好吃的飯菜免疫力也會逐步下降,反而會懷念曾經那碗飢腸轆轆的面來。
  • 特斯拉(TSLA.US)背後的三股力量 規模效應、網絡效應、摩爾定律
    核心要點我們認為特斯拉(TSLA.US)的背後是規模效應、網絡效應、摩爾定律三種力量的合體。現代工業文明有三種底層力量:1、整車製造業的規模效應:其本質是成本隨著規模擴張而不斷下降,從而形成了強大的規模效應護城河。2、網際網路工業的網絡效應:其本質是當用戶基數不斷增加,邊際成本遞減,同時伴隨著收益呈現遞增。
  • 智庫視點|RCEP籤署的邊際效應
    而隨著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檢驗檢疫、技術標準等統一規則落地,取消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效應的疊加將逐步釋放RCEP的貿易創造效應,顯著降低區域內貿易成本和產品價格,提升本地區產品競爭力,惠及各方企業和消費者。第四,在區域互惠方面。RCEP成員結構多元,有發展中國家,也有發達國家;有像中日這樣體量較大的國家,也有經濟規模比較小的成員。
  • 職場效應之:共生效應、投射效應、互惠效應
    共生效應——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的我們,都會互相影響職場共生效應:職場中,我們會經常有不同的分工,那就需要不同的是人做,這過程中我們需要儘可能地打開自己,與團隊合作、互相學習、探討,因為我們所有人的經歷、知識結構、技術專長、思維方式等都不一樣,只有互相合作,才能暴露出自己的短處,讓自己也能學習到別人的長處
  • 心理學效應——醞釀效應
    而這種現象被人叫做醞釀效應,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醞釀效應,看看醞釀效應和靈感的區別,以及醞釀效應的啟示。一、什麼叫醞釀效應在解決一個複雜或創造性問題時,無論怎麼努力都解決不了,這時候暫時停止對問題的積極探索,可能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而這種暫停就是醞釀效應。對此,相信不了是工作中,還是學習中,大家都遇到過吧!
  • 常見的地理效應④ | 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陽傘效應又稱微粒效應。存在於大氣中的顆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陽光,減少陽光的入射,從而降低地表溫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輻射到大氣中的熱量,起著保溫作用。兩者相比,前者大於後者,因此總的效應是使氣溫降低,這就是所謂的陽傘效應。
  • 陽傘效應與溫室效應
    陽傘效應又稱微粒效應。存在於大氣中的顆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陽光,減少陽光的入射,從而降低地表溫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輻射到大氣中的熱量,起著保溫作用。當大氣中塵埃等物質大量增加,使大氣中的氣溶膠物質增多,大氣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加強,削弱了太陽輻射,從而使地球氣溫下降,就像是一把太陽傘一樣遮擋住了太陽,影響了地面氣溫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