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那些擁有「邊際效應」的產品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文章介紹了邊際成本的概念以及對應的不同線上線下的產品,並分析了這些產品的狀態和優劣勢。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是邊際效應對應不同線上線下產品的不同狀態以及優勢。

現如今對於大多數的網際網路產品來說,其實都大致會用到「邊際效應」這個概念,在看似華麗渲染的網際網路背後,真正支撐著的是對人的深刻認識與理解。

當然,現如今的產品很多都有規律可循,包括商業模式、變現方式等等,那麼這次我們就來說說那些在網際網路中產品的邊際成本遞減效應的設計。

一、邊際成本是什麼?

首先呢,在這裡我要先為大家解釋一下何為邊際成本。

從概念性角度解釋: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個單位新增的產品(或購買的產品)所帶來的總成本增量。

舉例

比如說現如今的共享單車,在僅生產第一輛的時候,其公司花費的成本是極大的,它包含:設計費、電話費、路程費、人工費等等等等……

但是,在生產第100輛的時候,單車的成本就低很多了,在不創新的前提下,只要複製就可以了,而如果在生產第1000輛的時候,那成本就更低了,這就是經濟規模帶來的效應。

那麼,同樣的複製,為什麼越複製越便宜呢?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對等的增產量對比,由於小車數量的增多,遍布區域的擴大,所以,也就導致公司的機會成本增高,也就是成本更低,所以,考慮邊際成本遞減的同時,也要考慮機會的增多。

二、邊際成本遞減

剛才說到的其實就是邊際效應裡成本遞減的模式,也是我們這次討論產品的核心,所謂的邊際效應遞減,就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的等量增加,當增加到一定產值後,所提供的產品增量就會下降,同時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就會遞減。

我在舉個例子:日常的滴滴打車,就是遞減的模式,因為滴滴大多數的供給側平臺用戶就是私家車出來接單,所以,當平臺每多接入一輛車,那麼對於滴滴平臺來講邊際成本就越趨於零。

其實,類似於滴滴打車這樣的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性平臺,更加符合網際網路的經營模式。

這是因為網際網路在21世紀,就是以免費為前提的,隨著用戶的增多,邊際成本的下降,無非就是在完善經營的條件下,多開一些伺服器和寬帶罷了,其他的成本幾乎已經可以忽略不計,而這也正是網際網路產品成為霸主的必要因素之一。

供給側:經濟學術語的一種,意思是指供給方面,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取決於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供給顯示了隨著價錢升降而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賣出的某貨物的數量。在某一價格下,消費者願意購買的某一貨物的總數量稱為需求量。在不同價格下,供給量會不同。供給和需求也就是說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若以圖像表示,便稱為供給曲線。

三、邊際成本的線下產品案例1. 奶茶案例

在我們逛街購物時,幾乎都會買一杯奶茶飲品,而這裡面就運用到了邊際效應的負效應模式,他們運用第二杯半價的手段來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第一次的貪婪程度,也就是「欲望值」,同時也提升了產品的銷售,但邊際成本不變。

當消費者購買後,負效應可能就會產生,因為消費者不一定能喝完。這裡就體現的是商品價值取決於人的欲望和欲望被滿足的程度比例。

2. 服裝案例

再比如商場內大牌服裝都寫著全場8折,其實仔細想想,8折的價格真的很划算麼?

他們這麼做也同樣是在運用了邊際效應的同時調取了消費者心理的欲望值,在消費者第一次購買時,單純考慮的爽點而非負效應,但隨著商品購買完的數量,才真正會產生負效應。

3. 電影票案例

還有一個是關於電影票的,我的一個朋友會經常去看電影,之前去看電影的時候是在現場買的票,那次售票員給他推送了一個非常超值的套餐,就是單買一張票是原價48元,但是近期有一個限量套餐,這個套餐裡包含:5場電影+1桶爆米花,價格是149元,但是需要一次性消費,聽起來是不是非常超值?

我的朋友考慮反正也沒事,那就多看幾場,還便宜。

但是如果按照邊際成本遞減與負效應來講,這絕對是一件虧本的買賣,誰能一直做著看十幾個小時的電影不走?我想電影院也一定有這樣的數據才會推出這樣的套餐吧。

但隨著消費者購買人數越多,邊際成本遞減,其他人也會紛紛模仿,這裡面包含一個人類固有的「羊群效應」,也就形成了商業價值,但隨著消費者看電影時間的延長,負效應也隨之而來。

羊群效應:羊群效應理論,也稱羊群行為、從眾心理。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

四、邊際成本的線上產品案例1. 微信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微信了,這個傳奇產品堪稱邊際成本做的最好的一個。

在我們之前都是運用簡訊電話的時候,每發一條簡訊,每打一個電話都要考慮不同的費用,但由於微信的出現,極大的解決了用戶的這個痛點,微信已最核心的打字聊天、語音/視頻通話為主要支點,並賦予各種特色產品輔助。

在微信最大化的邊際成本趨於零的同時,迅速擴大了用戶使用產品的範圍區,所以,作為網際網路的邊際成本,我想微信的在這方面確實做的很好。

2. GoFun出行

這款產品為共享汽車類型,屬於線上+線下產品。

Gofun出行的邊際成本做的比較合理是,首先是他的供給側能力較足,因為依託了首汽集團的優勢資源,極大的降低了邊際成本,並通過對用戶的日常作息將碎片打車時間、坐公交時間、出遊時間等需求作為整體分析,提供了這一種出行服務;

並且現在的產品裡還融合了長時間租車服務,這就極大的又一次挖掘了一批潛在用戶,在邊際成本遞減並趨於零的同時,反響的用戶群體範圍也在逐漸擴大。

同時這個產品還在登陸時跳出有廣告提示,「分享可得免費時長開車券等優惠」,這種手法也是除了在邊際成本遞減的同時,運用的用戶酬賞機制,目的是通過用戶引流用戶。

3. 摩拜單車

在文章開篇的時候我拿共享單車舉過例子,其實摩拜單車的性質與共享汽車的性質大體一致,主線路相似程度可達到80%。

這裡我要和大家說一個定律,關於用戶的定律。當產品開發者抓區並成功解決掉某幾種目標用戶的痛點後,其相等模式可無限制複製,並形成範圍值生產從而解決掉這幾種用戶對等的群體用戶痛點。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應該就徹底明白了,就像醫藥行業診斷,當醫生遇到一種從未遇見過的病毒時,其第一次需要花費的成本是極其昂貴的,但只要一旦得到解決,那麼當再次遇到同類型病毒時,就可以快速複製解決,其邊際成本迅速降低,反之收益增高,同時同類型病毒則可批量解決。

共享汽車和單車產品正是邊際成本與複製的這一體現。

總結

邊際成本在20世紀時是非常難得的一個概念,因為在20世紀的成本裡,幾乎都是建立在「原子經濟」上的,而直到21世紀網際網路形體的出現,邊際成本將真實的成倍數下降,這是因為21世紀的成本發生了轉移,建立在了「比特經濟」上。

所謂原子經濟的本質就是需要以大規模生產取勝,它所遵從的是絕對的單一化、標準化、格式化創造。

這種創造,並不能形成邊際成本的遞減,甭別說是趨於零,它需要的是逐漸遞增服務,就像和滴滴打車對抗的線下計程車,隨著消費者的增多,它能做的不是整合,而是新增計程車和司機進行匹配,如果不加入網際網路行業,他們將很難維持下去。

而比特經濟,則正好是多元化、個性化、小眾化、扁平化的。它所崇尚的就是一種主客一體、多元共生共存的理念、可以使使用者分享滿足感和快樂感。這樣的好處是在快速擴大用戶群體區值的同時還能使邊際成本下降。

 

作者:西瓜,公眾號:西瓜雜文,ID:XG531116092

本文由 @西瓜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千奇百怪的效應——邊際效應
    邊際效應也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效應,大意是在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項投入,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邊際效應也叫做邊際效用,這個詞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經濟學中有個學派叫邊際效用學派,他們的出現挑戰了當時的主流經濟學。
  • 邊際遞減效應:教育,更多的時候不能是錦上添花,而應該雪中送炭
    輕而易舉就能獲得,亦或者已經擁有很多,那麼,這些東西所能帶給這個人的幸福感只會越來越少。錢,能帶給馬雲幸福感麼?馬雲曾說過,「我對錢沒有興趣」、「我從沒有碰過錢。」這話,有人認為是馬雲在炫富。這在心理學上,其實有一個專門的說法(效應)——邊際遞減效應。01、邊際遞減效應。有人做過一個實驗,一個沒有鞋穿的人意外得到一雙鞋,讓他給這雙鞋子評分,不管它是否趕得上潮流,是否適合他,他都立刻給這雙雪中送炭的鞋子高分。
  • 邊際效應遞減:滿足感的加減法
    在心理學上,邊際效應遞減規律是指:人們在某事物上投入情緒時,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體驗也最為強烈,但隨著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類似的,還有貝勃定律和韋伯定律也都闡述了這種現象。
  • 加班,致使邊際效應遞減
    重複性但卻沒有能力提高的加班,沒有意義加班帶來的危害造成工作混亂無序,致使邊際效應遞減那些熱衷於讓員工加班的領導,大多是喜歡瞎折騰的人,似乎在表現他的負責與敬業,實質是因為沒有本事或本事不大。加班的時間越長,工作的效率越低,這是不得不承認的邊際效應遞減規律。傷害個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家庭和睦加班是對剩餘勞動的廉價榨取,甚至有些公司加班費都不給。 長期加班的人會過早衰老,容易患病,直到減短壽命。
  • 調控「邊際效應」減弱 樓市現「暖冬」
    擠出了投機泡沫、調整了市場結構、抑制了房價過快上漲,持續了兩年多、號稱「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也隨著近期樓市「暖冬」的到來,逐漸顯露出調控「邊際效應」減弱的跡象。專家表示,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基礎尚不穩固的情況下,現行調控政策仍有必要繼續堅持,更具長效性、更具市場化的政策也亟待出臺。
  • 教育學類:既冷也熱 「邊際效應」強
    教育學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廣泛,其中教育學大類本科生主要在中小學、幼兒園或教育培訓輔導機構從事教師工作,體育大類本科生主要在中小學從事體育教師或在體育健身類公司、俱樂部從事健身教練或體育健康類產品銷售工作。教育學研究生主要在高等職業學校從事教學和教務管理、學生管理等崗位的工作。教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主要在高校和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從事教育學相關專業的教研和管理工作。
  • 邊際處理效應讓你與眾不同
    但Heckman, Vytlacil和Carneiro這三位前輩等研究所形成的邊際政策效應(MTE)方法認為,人們會根據比較優勢原理對是否參與某項政策或倡議進行抉擇。只有當參與這項政策或倡議所帶來的收益大於為此付出的機會成本,該個體才會有積極性參與該項政策或倡議。這些人根據未被觀測到的自身特徵(比如個人能力、個人態度等)選擇接受(拒絕)參與某項政策或倡議。
  • 日耳曼車輪 聊聊車標那些事(德系·下)
    雖然亨利·福特讓汽車變成了流水線生產的產品,成本和門檻都大大降低,但是對於歐洲尤其是經歷了一戰,已經精疲力盡的德國民眾來說,汽車還是高不可攀的物件。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上臺了,他的口號之一就是「讓平民也擁有自己的汽車」,這個時候剛從奔馳離開的費迪南德·波爾舍(波爾舍也譯作保時捷,不過作為人名更多採用前者)博士找到了機會——1938年初,位於沃爾夫斯堡(也稱狼堡
  • 探測太陽系邊際,中國有自己的構想
    如果說帕克在與太陽親密接觸方面刷新了歷史,太空探測的另一前沿熱點恰恰是遠離太陽——太陽系邊際探測。在近日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上,專家們提出了中國進行太陽系邊際探測的構想。  吳偉仁在會議報告中提出了中國的「兩步走」太陽系邊際探測構想:近期目標是2049年實現對100AU以遠的太陽系邊際探測,開展日球層大尺度三維空間特性及外太陽系典型天體探測、太陽風邊際及鄰近恆星際空間物質特性探測;遠期目標是突破1000AU,抵太陽引力透鏡焦點區域開展太陽引力透鏡效應觀測和廣義相對論驗證。  圍繞近期目標,吳偉仁設想從三個方面著手。
  • HiFi設備雜談 聊聊膽機和石機那些事兒
    1聊聊膽機和石機那些事兒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電子管,這種最早期發明的電信號放大原件已經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了,我們不妨首先來看看電子管的發展史。雖然愛迪生沒有去細心研究這個現象,但卻為此申請了專利「愛迪生效應」。1904年,世界上第一隻電子管在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手下並申請了這項發明的專利,這隻二極體使得愛迪生效應產生了實用價值。1907年,美國發明家德福雷斯特在二極體燈絲和板極之間巧妙地加入了一個柵板,成就了世界上第一隻電子三極體。
  • 米塞斯:邊際效用法則
    可以外作同一級的那些部分究竟有多大,這要看人在行為時的個別情況。行為不涉及抽象的學術研究中所重視的自然科學的或玄學的那些單位;行為總是面對一些不同的選擇。必須在某些量的手段中加以選擇。我們可以把那作為選擇對象的最小量叫做一個單位。但是,我們切不要犯了一個錯誤的想法,以為這些單位的總值是來自這些單位的評值,或以為它是代表對於這些單位評值的總和。
  • 即便由散戶主導,美股對接連的疫苗利好的邊際利多效應也在遞減
    部分引用一下該報導:「據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數據顯示,在今年這個市場劇烈波動的年份裡,那些新手交易員最喜歡的股票飆升了56%,回報率比標普500指數高出45個百分點,同時也幾乎比對衝基金青睞股票的回報率高出一倍。」、「Zerohedge的另一組數據則顯示,今年以來,美國散戶已經賺了55%。這意味著,美國散戶的收益和對衝基金的收益比居然達到了10:1。」。
  • 謝作詩:貨幣的邊際效用遞減嗎?
    雖然價值是主觀的,但是在邊際上所有人的評價一樣,都等於市場價格。  邏輯上,只要假設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那麼,假如你對物品的評價超過了市場價格,你就會「買買買」,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下,直到最後一單位的效用正好等於市場價格,你才會停下來。這樣,不管什麼人,也不管東西買來做什麼用途,產品的邊際效用都等於市場價格。
  • Tobit, Truncreg, Heckman, Probit及其邊際效應實現程序及解讀
    logit和probit模型中的交叉項, 如何求邊際效應,2.一個完整的實證程序, 以logit或ologit為例,3.混合Logit模型跨越標準Logit模型三座大山,4.條件Logit絕對不輸多項Logit,而混合模型最給力,5.
  • 聊聊解碼耳放的那些事兒
    對於現在很多耳機發燒論壇上,不乏很多針對耳放、解碼器的討論貼子,不論是討論搭配還是單純的議論一款產品的好壞。而在這些論壇上也經常能夠看到很多初燒們盲目的想要購買耳放來驅動自己的耳機甚至耳塞產品,隨身耳放對於耳塞來說也一直都擁有著不小的銷量,甚至很多發燒友已經購買了像HiFiMAN、七彩虹、iBasso這樣的發燒級播放器,依然再幻想著是不是購買一款隨身耳放就能有更加優秀的聲音表現。
  • 寥曠宙海暗黑未來 《邊際啟示錄》劇情解析
    《邊際啟示錄》 是杭州黑巖網絡正在主推的原創科幻題材自主智慧財產權項目,通過漫畫、動畫、小說、遊戲、手辦周邊等產品的多線研發,打造最具震撼力的熱血科幻IP,目前影視及遊戲研發正開放合作。
  • 邊際效用:為什麼說有些用戶需求不該被滿足
    每個產品其實都是一個約束條件的系統,那麼產品經理自然就是這個系統的制度設計者,如何追求產品內效率的最大化是可以從經濟學中獲得啟發的。今天這篇是經濟學啟示錄的第三篇,討論的概念是邊際和效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 行星邊際2
    行星邊際2開發者表示PS4可提供媲美高端PC的畫質  《行星邊際2》的開發人員日前高度讚揚了PS4的非凡技術,表示索尼的這款次世代主機可以提供足以媲美高端遊戲PC的圖像畫質。
  • 聚合理論:平臺產品的基本邏輯
    從百度淘寶微信,到美團滴滴今日頭條,當今絕大部分對中國用戶與行業產生廣泛深遠影響的網際網路產品都是平臺型產品。這些平臺型產品在對行業產生影響的方面擁有共同之處,對這些共性進行追本溯源的歸納,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平臺產品的基本商業邏輯,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當下和展望未來。
  • 聊聊與過濾有關的那些事
    一方面膜是我初入生物製藥行業時最先接觸到的產品,另外,也是因為膜,我才有機會接觸到生物純化的兩大技術,在此領域謀生發展。多數人也許會從膜只是聯想到過濾,但實際上,膜在二十多年前就已被用於層析。所以,與膜結緣就使我不僅涉足了過濾,也參與了層析。鑑於此文的動因是過濾,我就還是集中聊聊與過濾有關的那些事吧。剛開始接觸到「膜」,首先學習的是膜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