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上,邊際效應遞減規律是指:人們在某事物上投入情緒時,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體驗也最為強烈,但隨著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類似的,還有貝勃定律和韋伯定律也都闡述了這種現象。
19世紀的經濟學家為了解決價格的基本經濟意義,提出了邊際效應,又叫邊際效用或者邊際收益,指的是消費者從一單位新增商品或服務中得到的效用(滿意度或收益)。而隨著商品和服務的增加,人們的滿意度或商品發揮的效用卻不斷減少。
經濟學上的邊際效應,與投入的固定要素和可變要素有關,而心理學上的邊際效應遞減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心理刺激。怎麼理解呢?
神經元對等量外界刺激的條件反射強度,隨刺激次數的增加而遞減,也就是說人的滿足程度取決於人神經的興奮,外部給一個刺激,人的神經興奮就有滿足感,但是反覆刺激後,人體的生理變化和心理逐漸適應,滿足感降低。
你可能會想到自己第一次領到薪水,第一次吃到的美食,第一次看到的新裝備,那種滿足和快樂是無法比擬的,如果接二連三地來同類事物,你很快就膩了。
歷史上的名人同樣有這種心情。
我們所熟知的羅斯福總統,將美國從經濟大蕭條中拉出,國內聲望極高,連任四屆總統。
記者採訪他問四次連任有什麼感覺,羅斯福什麼也沒說,微笑著請記者連吃了四個三明治。吃了一個還行,記者吃到第四個的時候,臉上已經有了不耐煩,羅斯福這時候才說,現在記者的感受,就是他數次連任後的感受。
明武宗則是因為滿足感的衰退,不斷的升級玩樂模式。
先是即位之初,他在奉天殿常常讓猴子坐狗背上,用爆竹嚇得動物奔逃,群臣被鬧得人仰馬翻。寵臣們陪著鬥雞走犬的日子乏味了,他就在宮中模仿街市建了許多店鋪,讓太監扮做老闆、百姓,武宗自己扮做富商消費,之後玩樂的程度越來越刺激。
還有貪官從小貪到大貪的轉變,往往也是邊際效應減弱的規律在推動。
最有名的大貪官和珅,早在乾隆四十一年就任職戶部侍郎,同年三月授軍機大臣,接著又被授總管內務府大臣,基本就是乾隆的大管家,但是在這段時間可能和珅的貪汙都比較小。而漸漸地,和珅拿的越來越多,在被派往雲南查辦雲南總督李侍堯貪汙案件後,和珅貪墨的程度上了一個臺階。最後和珅家被查抄時,他累積的財富比清朝15年的收入還多(可以看看和珅抄家清單)。
對於個人來說,因為心理刺激反覆,感覺鈍化是不能改變的,但是可以根據邊際平衡規律來分配時間、金錢、精力、資源,從而使總效用達到最大,在出現邊際效應減弱時,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或方向。對於企業來說,有重大改革舉措時,可以先進行同類事件的個別「嘗試」,在人們對衝擊有所習慣後,能更快抵達原定目標。
文章轉載自-全歷史
「讓決策人和員工同頻,讓團隊推動企業發展」大商匯願與你一起共渡難關。
· END ·
聲 明
文章由【大商匯】編輯轉載,意在傳播價值,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註作者及來源;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小編,我們將協助進行版權保護。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