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5日,人民法院報頭版頭條、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法院報官方微信相繼以「記者手記」形式記錄下記者參與【大江大河-雅安站】採訪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敬請大家關注!
「嚯!」
穿出悠長的隧道,車上的三位記者不約而同發出了驚異的叫聲。
隧道的一頭是滎經縣,細雨連綿,鬱鬱蔥蔥的森林在滾滾雲霧間若隱若現;而隧道另一頭的漢源縣卻乾燥晴朗,公路兩側高山環繞,植被也明顯稀疏了許多,露出大片的巖土。
「雅雨、雅魚、雅女」——雨城雅安有「三雅」,「雅雨」居其首,多數縣年降雨量達1000-1800毫米,民間因此稱其為「雅安天漏」;一峰之隔的漢源縣卻雨量偏少,因而得了個「攀西陽光城」的名號。這是因為大相嶺和二郎山的高峻遮擋了東部季風帶來的水汽,造就了神奇的「氣候分水嶺」,令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奇妙。
但最奇妙的還是人。帶領記者「穿越時空」的這個「魔術師」叫大相嶺泥巴山隧道,全長約10公裡,穿越17條大斷層,最大深埋1650米,是我國西部複雜山區高難度公路隧道的典型工程。貫通之後,車輛從「翻山越嶺」變為「一路暢行」,大大節約了時間。
為了更便捷地走向外面的世界、加快經濟發展,人們硬是用渺小的身軀,克服重重困難,遇水搭橋、逢山開路,與巖爆、冰雪、湧水、瓦斯、深海等高難度挑戰作鬥爭,讓一道道天塹變通途,讓自然的磅礴力量為人類服務。新中國成立以來,「基建狂魔」「徵服自然」的超級工程遍布華夏大地。
但人們沒有因此而傲慢。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擺正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生態保護,字字振聾發聵。
雅安被稱為「天府之肺」,是長江中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其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重要性可見一斑。此次雅安之行,剛一下飛機,便被當地的清新空氣徵服,沿途山水林草更令人感慨「金山銀山」的潛力。
作為全川唯一「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實踐基地」,雅安法院環資保護工作豐富多樣;在各方引領下,老百姓自動自發保護環境、主動參與環資保護普法活動。雅安生態環境本就得天獨厚,如今越發山清水美、魚躍鳥飛。
「客」從他鄉來
「大江大河」雅安站Vlog1
看海鷗?這裡怎麼會有海鷗?
2020年11月11日,由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策劃的「法護綠水青山·大江大河」融媒體報導第二站四川雅安站開啟,我們來到了雅安市的漢源縣。
翌日,我們懷著遇見海鷗的期冀從漢源縣碼頭登船前往大樹鎮月亮灣,此時的漢源湖上略帶水汽。行了一程,遠遠地就看見一群精靈——海鷗飛來,大家瞬間興奮起來,在行船上和遠道而來的海鷗搖手呼應。
圖為漢源湖海鷗。高夕傑 攝
這些海鷗,身體大部分的羽毛是白色,尾羽黑色,體型跟鴿子差不多大,因為喙部呈紅色,所以叫做紅嘴鷗。每年秋冬季節,它們便離開北部的繁殖地遷徙到南方。
提到海鷗,我們一般會想到是在更南部的水域,就像比較熟知的雲南昆明,每年秋冬都有大批海鷗入駐,引來無數遊客駐足欣賞。所以,在蒼山雪、洱海月之後,昆明另一個出名的名片就是「海鷗之鄉」。
但是,最近,它們也來到了漢源湖,這是為什麼呢?我們試圖從此次行程中得到答案。
圖為被電線纏住腳和羽翼的海鷗。高夕傑 攝
就在我們到達月亮灣碼頭不久,一位當地誌願者跟漢源縣法院幹警說,在漢源湖大樹鎮月亮灣段,有一隻海鷗被電線纏住了腳和羽翼。
隨後,一場營救小海鷗的行動就開始了。
「放流」之路
「大江大河」雅安站Vlog2
11月12日,在驅車來到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縣城的時候,我們發現,整個縣城的建設都很新。後來得知,這是漢源的新縣城,而老縣城已經「沉睡」在了海鷗徜徉的漢源湖湖底。
圖為資料圖片
這讓我們一行人十分好奇。據當地人講,漢源湖又叫做瀑布溝水電站水庫,因以前在此地選址修建水電站,2008年汶川大地震,老縣城建築物受到影響,加速了老縣城搬遷的進程。最後,通過移民搬遷將漢源縣城搬至山坡蘿蔔崗。
建起水電站後,湖蓄水設計最高蓄水位達到850米的高程,最後,在漢源、石棉、甘洛三縣境內形成了這個擁有84平方公裡水面的西南最大人工湖。因主庫區在漢源,又被命名為「漢源湖」。
「高峽出平湖,碧水照蒼山。」這句話,說的就是漢源湖。現在,依山而建的漢源新縣城和碧波萬頃的漢源湖水,組合成了一幅相得益彰的山水畫。湖光山色,無不讓人為此著迷。
而這中間,司法的護佑不可或缺。
據雅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庭庭長王強表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的環境資源司法實踐基地,雅安市8個縣區成立了分支基地。在8個分支基地的基礎之上,每個縣根據各地的情況,分別成立包括:增殖放流點、補栽補種點、旅遊環保法庭、巡迴辦案等等在內的司法實踐點,因而,雅安中院和轄區法院也就形成了現在努力打磨的「1+8+N」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基本形態。
現在,就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看看雅安中院環境資源司法實踐基地的分支——漢源縣金鐘山腳的補栽補種點、大渡河漢源湖段生態修復放流點。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原標題:《【大江大河】雅安,「天府之肺」水清鳥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