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套理論雲泥之別,兩個世界即將轉換(振奮人心)

2020-12-05 思想者王建平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五部》(128)

《兩套倫理邏輯的運行與比較》

感知倫理邏輯運行的前提是我們放棄了生存倫理邏輯,我們不可能在生存競爭邏輯模式下運行感知倫理邏輯。我們不為生命而存在,這已經是另一種性質的存在,我們當然得為這種存在建立並運行一套相應的倫理邏輯。這套邏輯體系的運用者仍然是我們,這有點像我們原來趕著牛車,現在坐在了飛機上,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相提並論。

我們人類沒變,世界也沒變,但是我們存在的目的與方法變了,這就是說,我們原來往北走,現在轉過身往南走,南轅北轍被改正了,我們還是奔了幸福愉悅之地而去,過去走錯了方向,現在終於走對了。走對了意味著我們的一切行為活動的目的都是達到幸福愉悅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在幸福愉悅之中。感知倫理就是幸福愉悅過程的保證,它杜絕別的可能的發生,它規範著感知生活中人的行為,它使得我們的感知生活有理性可循。

以生存為目的與以感知愉悅為目的確實不同,目的決定過程,以生存為目的的過程是痛苦的,因為生存的結果是死亡。而以感知愉悅為目的的過程是愉悅的,因為感知的結果就是愉悅。這些愉悅的過程在生存倫理邏輯中只是痛苦,因為它們與生存的目的無關,生存是不需要愉悅不愉悅的,比如進食就是為了存活。感知存在卻在處處經營和收穫著愉悅,進食就是感知愉悅的主要體驗活動之一。這樣,進食的倫理意義就大不相同了,在生存倫理中,進食與個人的生死相關,即誰無進食誰得死,誰能進食誰得活,有食無食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在感知倫理中,進食與感知愉悅相關,即味覺對於對於食物的感知體驗是進食的主要內容。那麼,食物的色香味,即好吃不好吃是進食的主要意義。好吃是一種精神性的愉悅感知,我們人與人的交流和品嘗的過程會得到這種愉悅的感知。這與誰吃誰不吃,誰死誰活的倫理意義完全不同。

兩套倫理邏輯下的性愛意義更是迥然不同,生存倫理下的性愛目的是繁殖後代,兩性互相挑選是在選擇有利於生殖繁衍的最佳對象,所有的談情說愛、海誓山盟都是在為生育後代作準備,複雜的性愛過程其實只有一個簡單的目的,傳宗接代、繁衍子孫。生存倫理決定了性愛的性質,所以,性愛與生活責任、與生存利益、與社會關係等等複雜的生存關係聯繫到一起,因此,不可能有純粹的性愛關係發生,不顧所有的生存關係發生性愛就違背了倫理道德,就會到嚴厲的懲罰。

在這樣的倫理邏輯中,性愛產生的快樂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是對生存秩序的幹擾,所以,歷來我們都將淫樂視為天下第一罪惡,萬惡淫為首之說體現的就是生存倫理觀。在感知倫理邏輯中,性愛是純粹的愉悅行為,兩情相悅,兩性相悅是天經地義的正當行為,性愛除了愉悅目的,再無其他目的。因此,再沒有任何其他因素介入到性愛活動當中,人們注重的是:是否性愛雙方都從行為活動中獲得愉悅,如果不以共同的愉悅和相互的愉悅為目的,這個行為就是違背倫理的,是不容許存在的。在這種倫理邏輯中,人的愉悅感知是唯一的目的,我們這才可能在純粹的性愛過程中,感知到無盡的愉悅。

食和性這人間最重大的存在內容在兩套倫理邏輯有了截然不同的目的和意義,這就是生存和感知作為存在目的的不同區別。食和性在生存倫理下,引發了人間最尖銳的矛盾衝突,兩者作為生存最主要的資源和最稀缺的資源,是人類競相爭奪的目標。這種爭奪給人類帶來的負面作用使得食和性的意義改變,它們變成了人間的兩大禍源。而在感知倫理邏輯中,食和性才真正成為我們感知存在愉悅的兩大源泉。食歸於其味美,性歸於其愉悅,這才是存在本來該有的狀態。

我們難免要問,食和性兩大緊缺資源到了感知倫理邏輯中,它們就豐富了?就不再緊缺了?這是因為它們的用途變了,用法變了。我們進食的目的變了,對食物的要求也就變了,如果因食物問題造成不愉悅的感知,我們知道怎樣來調整,但絕不會以得到不愉悅的感知結果來調整,這就是倫理要求的不同所致。也就是不會以自私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只會導致不愉悅的結果,是與我們的目的背道而馳的行為。兩性問題更是如此,在雙方愉悅的前提下的兩性交往,只會更理性更智慧地進行,此活動中的任何引起不愉悅的情況發生,都是不符合倫理道德標準的行為,都會受到倫理道德的譴責。

兩套倫理邏輯的比較,不發人深省嗎?(接下)

相關焦點

  • 《錦衣之下》之今夏,就算你我之間雲泥之別,我也要跨越這道鴻溝
    文:《錦衣之下》之今夏,就算你我之間雲泥之別,我也要跨越這道鴻溝作者:遲姐侃娛樂我承認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我,突然有些自卑,我怕我配不上大人你,你的身份太高貴了,而我實際上是一個孤兒。當我確定我喜歡你的時候,卻很幸運地發現原來你也喜歡我,其實我有些不敢相信兩情相悅的事會發生在我的身上,一度覺得我是在做夢,幸福得不能自已,就連表情都沒有辦法很好的控制。
  • 陰陽師:化鯨不僅要6星,速度沒超238,打出的傷害是雲泥之別
    化鯨的速度有沒有超過238,打出來的傷害簡直是雲泥之別。何況大家也別覺得不好做。有人提問,化鯨的速度提升上去了,那傷害怎麼夠呢?傷害不夠,就算速度高了那麼多,打出來的傷害還是足夠的嗎?所以,只有化鯨的速度足夠高,在對面式神行動一回合之內,我方式神行動兩個回合,才能讓這個空白期大大剪短。這對任何一個需要速度的式神來說,都是這樣的道理。
  • 兩套腦部「時鐘」可預測毫秒之內的未來
    北京時間11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人腦有兩套內部「時鐘」,能夠預測近在須臾、毫秒之內的未來。但我們要想在世間從容遊走,這兩套「時鐘」都必不可少。有了這兩套內置時鐘,我們才能在紅燈即將變成綠燈時,知道何時該踩下油門。
  • 雙光子上轉換太陽能電池的理論效率達63%
    [據雷射電子世界網站2017年4月17日報導]
  •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格格不入,是因為我們的宇宙有兩套物理法則嗎?
    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被譽為「現代物理學之父」,他提出的相對論這一理論改變了從本質上對空間和時間的概念。而量子力學的提出,更是讓整個科學界產生了革命性的變革,促進了科學社會的進步。什麼是相對論呢?
  • 未來世界有兩套系統:一套中國的,一套美國的!
    來源 | 製造界(ID:baixiu01)世界正在進入中美對立又呼應的階段,未來的世界將有兩套系統
  • 19年後,《重案六組》演員雲泥之別,有人自毀前程,還有人逆襲
    在電視劇編劇那一欄,我們看到王茜的名字被放在第一位,雖說有可能只是演員改劇本的隨口之談,在王茜在編劇方面的天賦,此後一直被證明。他們皆成於《重案六組》,現狀卻如此雲泥之別,不由讓人唏噓。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把握成名的大好時機。不過,又有幾個演員能做到董勇的成就呢?關注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
  • 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理論能否解釋空性?
    在微觀世界中,科學與佛的見解稍微有些相似,但這還不是佛的境界。雖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國學者,不論出家與在家人都有,曾用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理論來解釋空性,但都不是很恰當的,因為這種解釋實際上是一種斷見:質量轉換成能量後,質量就消失了——原來存在的變成空無,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空性。
  • 「能量轉換理論」助我一做期貨就賺錢
    3月13日晚王宗洪同學分享《勤奮、自律、簡單、堅持——轉戰期貨市場的學習及實戰體會》  江蘇嘉禾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宗洪同學是寧金山老師的忠實的「信徒」,作為一名「寧粉」,這是他第六次來上寧金山老師的課程,勤奮好學、天資聰慧的他從現貨貿易轉作期貨投資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學習運用寧金山老師的「能量轉換理論
  • 各國發來賀電,馬斯克:非常振奮人心
    隨後,包括美俄等國航天局在內的世界各國發來賀電,祝賀「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特斯拉CEO,執掌龍飛船的馬斯克也表示:非常振奮人心!雖然這只是一小步,但是世界各國還是發來賀電祝賀,並祝願我國接下來的火星項目一切順利。
  • 大腦可能有兩套短期記憶系統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11月9日發布新聞公報說,他們的研究表明,傳統理論對人類大腦中長期記憶系統和短期記憶系統的區分可能不正確
  • 愛因斯坦之兩個重要結論
    由狹義相對論得出的兩個重要結論,涉及質量和運動、質量和能量的相互關係。顯然目的就是闡述這些問題的辯證關係。愛因斯坦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其意義遠遠超出窄狹的學術專業範圍。在愛因斯坦之前,慣性質量,即物體對運動的慣性阻抗被認為是一個不可改變的量。
  • 一個人擁有兩套生命系統,你敢信嗎?
    DNA是識別一個人的重要特徵,可是你聽過一個人擁有兩套DNA嗎?別忙著否定,在美國有一美女模特一個人就有兩套DNA,是不是覺得很神奇,感覺有點不可思議?直到有一次她因為自己的免疫性疾病去看一生的時候,才被查出來她身體中原來是有兩套DNA的,是一個嵌合體,這嵌合體是怎麼個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她媽媽在懷孕的時候並不是只有她,還有雙胞胎的姐妹,她吸收了雙胞胎姐妹的胚胎,如此她就擁有了兩個人的DNA,還有兩種血細胞,以及兩套的免疫系統,也就是說,她有兩套生命系統,不得不說這個奇蹟啊。
  • 世界的始基(下)(宇宙系列之四)
    但他面臨兩個難題:一是,輻射是一種電磁波,而維恩是用分子假設的方法分析的,讓人隱約地感到一些不對勁;二是在短波的範圍內,維恩公式與實驗值相當吻合,但在長波的範圍內,偏差很大,基本失效。另一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從電磁理論的理念出發,得出自己的公式。它與維恩分布公式相反,在長波範圍內符合實驗值,但在短波範圍內非常失敗,波長趨於零時,其能量趨於無限大。
  • 兩個文藝「講話」的話語意義分析
    這一點在兩個「講話」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延安講話》中的理論主句是「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務」「為人民服務」[1],《北京講話》中的理論主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人民為中心」[2],兩個理論主句中的名詞「人民」「民族」無疑是兩個「講話」理論主句中的主導性語彙,兩個「講話」的敘事結構與敘事語法無不圍繞之展開。為了證實上述結論,筆者對兩個「講話」理論主句中的核心名詞做了一下量化統計。
  • 別被忽悠了,那是板端轉換率
    想了解充電寶的真實轉化率,需要先了解兩個概念,一個是板端轉換率,一個是額定容量。大家在電商平臺選購充電寶時,商家經常會在詳情頁中會提到一個板端轉化率,這個數值甚至會高達90%。但別被忽悠了,其實板端轉化率指的電流在電路板上的轉化,超過90%再正常不過了,它並不能代表充電寶的轉化率。那什麼又是額定容量呢?
  • 世界不是連續的: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動搖了經典力學的根基
    量子講堂第十二期:世界不是連續的,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動搖了經典力學的根基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世界不是連續的及量子等相關概念,這篇文章會採用較為通俗的語言為大家講解,儘可能少使用讓大家頭疼的數學公式。
  • 小指頭VS八爪蜘蛛:陰謀家的雲泥之別
    瓦裡斯和貝裡席都沒有過人的體魄及高貴的出身,但兩人都從低微之處發端。從第一集開始就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貝裡席起步於一個弱勢家族,但一路扶搖直上,直至成為勞柏·拜拉席恩的財政大臣。瓦裡斯出生於狹海對岸,自幼被賣成為奴隸,他的生存之道在於建立起龐大的間諜網,最終被封為情報大臣。
  • 從萬有引力到廣義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宇宙的終極定律即將揭曉
    人類探索宇宙過程中科學文明不斷發展遞進,每種理論都有其領域適用性,又都有局限性,從萬有引力到電磁場理論,從廣義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宇宙的終極定律正在逐漸完善,等待在未來某天某個天才洩露天機!愛因斯坦完美解釋了此現象提出光電效應理論,將牛頓光的粒子學說結合惠更斯、麥克斯韋光的波動學說和電磁波理論統一為光的波粒二象性!
  • 教師招聘考試信息技術學科—進位轉換知識點匯總
    二、不同進位之間的轉換(一)R進位轉換為十進位數R進位轉換為十進位數,只要將各位數字乘以各自的位權求和即可。轉換規則:採用R進位數的位權展開法,即將R進位數按「位權」展開形成多項式並求和,得到的結果就是轉換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