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裡行雜誌社記者王黎明
市場上,正規廠家生產的綠豆粉絲價格多在7元/斤左右,但記者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市場粉條銷售區發現,這裡的綠豆粉絲只賣1.2元/斤,這是為什麼呢?記者決定探個究竟。
低價粉絲暢銷省城
橋西市場是河北省會石家莊市的主要農副產品供應地之一,當記者4月13日下午趕到這裡時,這裡依然人頭攢動,一派繁忙的景象。根據事先了解到的情況,記者徑直來到市場粉條銷售區。
一張桌子一把椅子,背後像山一樣的粉條、粉絲直接堆積在地上,門面一個挨著一個,不用說,這就是粉條銷售區了。一秦皇島籍老闆還未等記者選定走進哪家門面,就大聲招呼起來,記者順勢走了進去。「粉絲有嗎?」「有,這不是!」邊說話,老闆邊用腳踢了踢旁邊的包裝,「有白色的,有藍色的,要哪種?」記者看了看包裝,上有「精製粉絲,秦皇島昌黎」字樣。
老闆告訴記者,藍色的和白色的價格一樣,都是1.2元/斤。「這粉絲夠便宜的呀!」記者裝著不懂的樣子問道。「可不是,都是玉米澱粉做的,能不便宜嗎?」見記者很是好奇,老闆乾脆給記者交了底,藍色的是冒充綠豆粉絲的,白色的是冒充米線的,這兩種其實都是玉米澱粉做的。「包裝上寫這粉絲是秦皇島產的,是嗎?」「才不是呢?包裝都是隨便寫的,這粉絲其實是欒城產的。」老闆還告訴記者,市場內的這種粉絲大多是欒城縣產的。當問到具體產地,老闆卻不肯實言相告,她最後建議記者去旁邊攤位問問,「那幾個攤位是欒城人開的」。
在旁邊的攤位,記者發現這裡的便宜粉絲存貨更多。老闆熱情地告訴記者,自己就是欒城人,所以粉絲的價格還可以優惠。可無論記者怎樣套近乎,他還是不願說出粉絲的具體產地。
在粉條銷售區轉了一圈下來,記者發現,這種便宜粉絲幾乎在每個門面都有銷售,而且量非常大。用商戶的話說:「粉絲價格便宜,顏色又好,賣得可好了!」
價格便宜,賣得不錯的粉絲產地到底是哪呢?既然從商戶那裡得不到答案,記者決定直接趕到欒城,希望有所收穫。
粉條美容「硫磺」燻蒸
4月14日中午,記者趕到欒城縣。按照以往到陌生地方採訪的經驗,記者找了輛計程車,讓司機帶著記者去找粉絲產地。
的哥載著記者首先來到了段幹村,果然,立在莊稼地裡的木樁間掛滿了晾曬的粉條。「有粉條還能沒粉絲?」記者走上前去,昏暗的屋子裡工人正在製作粉條,機器轟鳴,汙水橫流,毫無衛生條件可言,典型的小作坊。老闆得知記者要買粉絲,連忙搖頭,「我只做粉條!」從屋裡出來,旁邊的一個棚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工人正在把剛做好的粉條往棚子裡擺,記者向工人問:「放在這裡面做什麼?」「燻一下。」工人回答道。「用什麼燻?」「硫磺。」果然,在棚子裡,記者發現了3個小坑,坑裡能依稀看到硫磺的痕跡,工人告訴記者,那是昨天未燃盡的硫磺。硫磺燻竟成了這裡加工粉條的必需工序。工人告訴記者,硫磺燻粉條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粉條變質,另外還有美容的作用,燻後的粉條顏色明亮,沒燻的則顏色灰暗。
記者來欒城本是為尋找粉絲的產地,沒成想卻發現燻硫磺竟成了這裡粉條加工的一道工序。隨後,記者又走訪了附近的幾家粉條加工作坊,場面依然不堪入目,而燻硫磺依然是粉條加工的必須。
在任家莊,一村民對粉條作坊裡每日散發出的嗆人硫磺味表示了不滿。「好好的東西,幹嗎用硫磺燻,燻壞了東西不說,那味道也讓人受不了。」記者在任家莊發現,這裡的近十家粉條作坊同樣用硫磺燻粉條。
據了解,段幹村、任家莊以及東郄(音)村近20家粉條作坊都在用硫磺燻制粉條,然後再銷往石家莊以及河北其他縣市。
粉絲村巧用染色劑
在任家莊,一粉條老闆告訴記者,大任莊有做粉絲的。通往大任莊的鄉路正在維修,的哥對車輛能否通過表示懷疑。記者心知肚明,雙方又是一陣討價還價,夏利繼續前行,記者的代價是追加20元車費。
又是一個看上去極其普通的村莊,就像記者以前經歷過的麻醬村、糖果村、香菸村……不容多想,一問便知。「大哥,這村有賣粉絲的嗎?」「你是哪的?」一中年漢子警惕地問道。有戲,記者心中暗想。果然,一陣對話後,漢子直言道,你算找對啦!這村是欒城生產粉絲最多的地方了。
由他引路,記者走進了一家粉絲廠,其實就是作坊。老闆田書凱講話直白:「粉絲統一價,1.08元/斤。」他還刻意強調:「送橋西市場也是這個價。」「我就是從橋西過來的!」記者很快與他找到了共同語言。
在庫房裡,記者終於找到了橋西市場記者見到的低價粉絲:包裝上寫著「精製粉絲,秦皇島昌黎」字樣的藍色和白色粉絲。「包裝上怎麼寫著秦皇島呀?」「包裝都是隨便寫的。」田老闆告訴記者,之所以把產地寫為秦皇島,是因為那裡的粉絲比較有名,「如果寫上大任莊產的,誰還買呀?」原來,田老闆對自己產的粉絲在市場上沒有信心。
對自己產品沒有信心的田老闆為了使粉絲好賣,還有很多招數。他告訴記者,藍色粉絲可以當作綠豆粉絲賣,而白色的可以當米線賣,「我們都那麼賣,很受客戶歡迎。」「這粉絲裡有綠豆嗎?」「肯定沒有綠豆呀!」田老闆給記者算了筆帳,綠豆粉絲的原料綠豆現在要1萬元/噸以上,就是裡面加入部分豌豆粉,做成粉絲後也要賣到5元/斤以上才有利潤。「這粉絲用啥做的呢?」記者繼續問道。「全是玉米粉做的。」據他介紹,玉米澱粉現在0.86元/斤,通常情況下1斤澱粉能做粉絲0.9兩,這樣下來,玉米粉絲的成本在1.03元/斤左右,所以賣1.08元/斤,自己賺的也不多。
在倉庫裡,記者見到了大量產自河北趙縣的玉米澱粉。據了解,玉米澱粉顏色發黃髮暗,而田老闆做出來的粉絲又白又亮,這是為什麼呢?儘管記者多次把話題引到這方面,可田老闆卻有意迴避記者。無奈,記者把突破口放在工人身上。車間裡,粉絲機嗡嗡作響,幾個工人正在生產。窗臺上一個瓶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仔細觀看,原來是過氧化苯甲醯。「這是幹什麼用的?」記者指著瓶子問道,「就是增白的。」原來,玉米澱粉由黃、暗變白靠的就是過氧化苯甲醯。在車間裡兩個鐵桶同樣引起記者的注意,桶裡盛滿了藍色液體,液體的顏色正與藍色粉絲一樣,難道這就是染色劑?記者的想法很快得到證實,工人告訴記者,藍色液體是色素與水勾兌的產物,「用它,粉絲就變藍了。」工人神秘地對告訴記者。
至此,記者明白了低價粉絲的全部奧秘:玉米澱粉作為原料配上增白劑和色素打造出綠豆粉絲或米線,再配以「秦皇島產」字樣的包裝,就可在市場上暢通無阻了。
告別田老闆,記者又暗訪了其他幾家粉絲作坊,情況與田老闆大致相同:巧用染色劑使玉米粉絲變身為綠豆粉絲。
有毒粉絲損害健康
據了解,大任莊現在生產的粉絲作坊有7家。當記者感嘆這裡的粉絲廠太少,挑選餘地不大時,一田姓村民忙上前解釋道:「你現在來的不是時候,進入臘月,我們村有20多家都在生產。」田書凱告訴記者,這位田姓村民可謂是大任莊生產粉絲的大戶。大戶向記者炫耀道:「別看現在生產的戶數不多,產量可不小。」他給記者算了算,村裡現在每天可出粉絲8噸。
「告訴你吧,大任莊的粉絲現在是壟斷了石家莊市場。」見記者一臉的驚奇,他繼續炫耀道:「知道嗎,現在橋西市場的粉絲只有一家是藁城的貨,其餘全是大任莊的,如果我們不想讓它賣,只要每家輪流和他打價格戰,不用一個月,他自己就賣不下去了,你信不?」
善打價格戰的大任莊粉絲作坊主們,現在已深刻地體會到惡性競爭給自己所從事的這個行業帶來的災難。「看見那棵樹沒?我們村做粉絲時,還沒它呢。」一村民告訴記者,村裡加工粉絲已有20年的歷史,以前大家做粉絲,全是地瓜粉,從不添加其他物質,村民們靠雙手獲得了穩定的收入。可最近10年來,由於大家相互壓價,成本低取代好吃和營養,成為了粉絲的生產標準。所以,現在色素、增白劑和玉米澱粉全用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的粉絲早已不是以前的粉絲了」說到最後,大戶不由得感嘆道。已經變味的粉絲,通過這個小村莊已經進入石家莊、河南、山西等地的市場。
大戶或許已經意識到了粉絲如此下去的前景,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如此做粉絲會給消費者帶來怎樣的損害。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陳芳博士告訴記者,做粉絲以綠豆澱粉最好,其他也可做粉絲,但品質不如綠豆澱粉做的粉絲。在製作粉絲的過程中如果使用硫磺則很可能導致二氧化硫超標。二氧化硫可產生毒性,長期小劑量接觸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會導致人的嗅覺遲鈍、慢性鼻炎、支氣管炎和免疫功能下降,嚴重者可引起肺部瀰漫性間質纖維化和中毒性肺硬化。經口攝入二氧化硫的主要中毒表現為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等。此外,可影響鈣吸收,促進肌體鈣丟失。而工業硫磺裡有重金屬,像鉛或砷會對人的肝臟或腎臟造成嚴重的破壞。
此案例中,具有明顯的假冒綠豆粉絲傾向。增白劑、色素都是不允許添加的。此外,手工作坊的生產環境容易導致產品被有害微生物汙染,如果產品沒有必要的滅菌環節,在消費者食用後會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