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8月26日,與觀眾們相伴24年的北京音樂廳「打開音樂之門」再次如約而來。在全新的「藝奇玩」、「人聲美」、「國粹趣」和「古典樂」四大版塊中,涵蓋了傳統古典樂、視聽類音樂會、民樂、聲樂、戲曲等形式的60場音樂會和4場公開課將繼續帶領孩子們一起走進藝術的殿堂。
在今年演出的四大版塊中,為小觀眾量身打造的「藝奇玩」系列有相當一部分演出是可以「看」見的音樂會。口碑極佳的「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德國原版繪本交響音樂會、「哆唻咪和大灰雞·親子故事音樂會」等王牌項目繼續推出「續集」:7月13至14日,連演3場的《擊樂精靈開派對——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將從打擊樂入手,為孩子們開啟音樂啟蒙;7月29日,「哆唻咪和大灰雞」將上演充滿歡樂的英文版演出;8月4日和12日,據德國五星級音樂啟蒙繪本改編的兩臺共4場音樂會也將與小朋友見面。與此同時,新的演出項目也在不斷登場。在7月6日開幕式演出上,胡詠言將執棒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以一組充滿幻想的霍爾斯特「行星組曲」為暑期演出季揭幕,激發孩子用藝術感悟科學;7月7日的《吉他音畫》和8月11日的《喬薩和魔法小提琴》則會兩臺帶來充滿想像力的兒童繪本故事音樂會。
在「人聲美」版塊中,除了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際合唱藝術盛會中國國際合唱節的加盟,來自英國、德國、俄羅斯、西班牙等國的優秀童聲團體都將登臺一亮歌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8月4日晚,英國童聲合唱團將邀請國內一個由聾啞兒童組成的「無聲合唱團」共同表演。無聲合唱團的小團員們雖然聽不到、說不出,但他們可以用感情和肢體動作來表達歌曲的節奏旋律,為此,他們付出了比正常孩子多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努力。
一直以來,「打開音樂之門」都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保留著一席之地。今年,除了傳統民樂,「國粹趣」還將引入崑曲、呼麥兩種古老的藝術形式。7月27日,北方崑曲劇院將帶來一場由名家領銜的經典劇目《牡丹亭》。7月28日,蒙古族原生態組合扎木契的「呼麥」專場音樂會將帶領觀眾共同感受濃烈的草原特色。8月19日,北京民族樂團將帶來一場名為「瘋狂動物城」的互動體驗音樂會,音樂家們將精選中國民族器樂作品中以動物為主題的曲目,用手中的樂器描繪經典動物形象,向觀眾普及傳統民族音樂和器樂知識。
「古典樂」版塊將在不同的演出中通過獨奏、二重奏、四重奏、交響樂團合奏等多樣的形式,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演奏形式所產生的效果差異。7月15日,法國獅子座弦樂四重奏將用他們特有的幽默感,把音樂幻化成各種類型,以四重奏的形式混搭多種音樂風格,讓人耳目一新。在8月26日的閉幕式上,中國電影樂團將用音樂幻化成畫筆,為觀眾描繪出一場瑰麗的圖畫展覽會。
在演出進行的同時,「打開音樂之門」還準備了一系列豐富的場外活動。為了更好地引導小觀眾對音樂藝術的興趣,今年「打開音樂之門」將有4場不同內容的趣味公開課和互動工作坊陸續開展,其中既有面對低齡兒童的「豆莢寶寶陪你玩音樂」公開課,也有普及英語的趣味「哆唻咪和大灰雞·快樂ABC互動活動」,還有面向傳統藝術愛好者的崑曲工作坊和呼麥演出後臺大探秘。往年反響強烈的旨在提高小觀眾音樂常識的「線上音樂作業」、培養良好觀劇習慣的「手機大作戰」、觀劇集印章等活動也將繼續舉行,新增的周六讀書活動將在每周推薦一本好書,帶領小觀眾們從小培養看讀書的好習慣。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