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踐行者】31年研究搭建全球資料庫 中大新晉院士戴永久...

2020-11-28 金羊網

【中國夢·踐行者】31年研究搭建全球資料庫 中大新晉院士戴永久:「堅持,砥礪前行,永遠奮鬥」

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2019-12-03

近日,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創新與發展論壇在中大珠海校區舉行。

戴永久

文/圖 金羊網記者 張璐瑤

近日,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創新與發展論壇在中大珠海校區舉行。在論壇上,廣東新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戴永久分享了他和團隊近期的科研成果,以及當選院士的感受。來自中山大學、珠海市、國家氣象中心、廣東省氣象局、中國民用航空局、海洋局南海分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以及師生、校友代表出席。

31年研究搭建全球資料庫

「圈外人」可能不太了解這位低調的新晉院士。記者了解到,31年來,戴永久一直堅持做好一件事——數值天氣/氣候/地球系統模式的陸面模式研究。

這項研究要用極其複雜的數學物理模式、數值來描述地球陸地表面的物理、化學、生物、水文等的所有過程。這些模式和數據,與天氣預報/氣候預測的準確性息息相關。

「堅持,砥礪前行,永遠奮鬥。」戴永久說,「這就是我當選院士的體會。」

記者了解到,戴永久用了8年,建立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陸面模式;用了6年,建立了通用陸面模式;用了17年,建立了陸面模擬系統……為了搜集儘可能詳盡的資料,他騎著一輛自行車,幾乎尋遍了北京城。

讓戴永久引以為傲的是,他和團隊關於高解析度陸面過程模式的研究,其模式和數據被中科院、哈佛、劍橋、NASA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國際組織等採用上萬次,並產生了一系列發表在《自然》《科學》等知名期刊上的高影響分子的文章以及一系列重要創新成果。部分研究數據還為我國目前自主研發的天氣預報系統進行精準預測提供了重要支撐。

未來,戴永久還將深入挖掘全球土壤信息,搭建全球高解析度土壤物理系統,為更高解析度、更精準的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提供更精細的數據。

戴永久說,當下科學研究迎來了一個好時代,中山大學這個集體的團結、奮進也一直鼓舞著他。他勉勵年輕學生、學者們,要珍惜這個奮進的環境,心懷感恩。「無論做任何事情,選擇了,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做到世界最頂端。」

中大大氣科研「成績單」亮眼

論壇上,廣東省教學名師、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黎偉標,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副院長袁文平,廣東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環珠江口地區氣候環境與空氣品質變化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範紹佳,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楊清華等專家也「組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科研「初心」。

袁文平介紹,目前,學院正重點建設兩個重點實驗室和一個開放實驗站。實驗室圍繞全球天氣-氣候一體化模式,泛南海氣候變化及其與全球變化的關係,水文氣象災害發生機理及預警預測,空間天氣,全球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等領域展開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

範紹佳介紹了2018年成立的廣東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研究進展。該觀測站研究環珠江口颱風、暴雨、高溫等天氣過程和PM2.5、臭氧、二氧化氮汙染過程等機理,為改善環珠江口、粵港澳大灣區的環境空氣品質提供技術支持。

楊清華則分享了自己開展北極海冰預測研究的經歷。他在報告中指出,過去40年,北極海冰厚度和範圍顯著減少,北極航道通航顯著減少從東亞到歐洲的航程,這迫切需要準確的北極海冰預測信息。

編輯:alan

相關焦點

  • 廣東新增兩位院士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當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經過全體院士投票選舉,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名。新當選外籍院士共來自12個國家,其中美國8人,法國2人,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基斯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荷蘭、加拿大、瑞典、義大利、英國各1人;哈薩克斯坦、義大利2國首次有科學家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20名中科院外籍院士中,有5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候選人當選。
  • 廣東新增兩位院士!都是中大的!
    備受矚目的中國科學院201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終於官宣! 此前,從廣東醫療戰線走出的兩院院士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專家鍾南山(1996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臨床解剖學家鍾世鎮(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鼻咽癌專家曾益新(2005年當選)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腎病專家侯凡凡(2009年當選)。
  • 【中國夢·踐行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讓名貴魚「遊」進尋常...
    【中國夢·踐行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讓名貴魚「遊」進尋常百姓家金羊網  作者:吳曉嫻  2018-11-17 幾十年來,他不斷前行,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石斑魚等名貴魚兒紛紛「遊」進了尋常百姓家。1950年9月,未滿16歲的林浩然入讀廣州嶺南大學(後來被併入中山大學)生物學系。在著名魚類學家廖翔華教授的引導下,他迷上了種類繁多、經濟價值巨大的魚類,之後留校任教,與魚類結下不解之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林浩然在農村參加「家魚的人工催產」的研究。
  • 兩院新晉外籍院士名單相繼公布 外籍院士能為中國做什麼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日前相繼公布了新晉外籍院士名單,引發社會關注。那麼,外籍院士是否只是個頭銜?什麼樣的外籍專家可以當選?他們將對中國的科技發展發揮哪些作用呢?  外籍院士 如何當選  什麼樣的外籍專家可以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中國夢·踐行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劉耀光紮根研究:解碼雜交稻 育...
    劉耀光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當選院士更是對自己的鞭策,要繼續努力探索,爭取科研新發現。 劉耀光是恢復高考後的首批大學生,他在華南農大開始大學生涯,在國外求學工作幾年後回到華南農大。多年來,他紮根植物育性發育的分子遺傳基礎和基因工程研究,相當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雜交水稻為何能在生產上成功利用雜種優勢背後的原因。 隨著劉耀光當選院士,華南農業大學「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開始流傳。
  • 邵陽五人新當選兩院院士
    2019年11月22日,同時從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傳來喜訊,有五名邵陽籍科學家當選為兩院院士,他們分別是中科院院士王赤、謝道昕、戴永久、戴宏傑(外籍院士),工程院院士劉少軍。
  • 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科學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
    家莊鐵道大學工程科學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通訊員/供圖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 通訊員鐵風)11月24日,科睿唯安公司(原湯森路透)更新了ESI全球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數據,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Engineering)學科、論文數和他引數新晉全球前1%,該校相關學術成果持續獲得國內外學術界認可,學術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陳新滋院士落戶中大
    曾在中大附中讀書 「很早之前就是中大人」陳新滋院士是廣東臺山人,1975年畢業於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1979年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先後任職美國孟山都(Monsanto)公司、臺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2007~2010年任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2010~2015年任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和中山大學早有淵源。
  • 港中大(深圳)兩位教授入選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原標題:港中大(深圳)兩位教授入選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深圳特區報2019年12月3日訊 日前,2019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公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張大鵬教授、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黃憲達教授入選,其中張大鵬教授已連續六年入選。
  • 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
    11月24日,科睿唯安公司(原湯森路透)更新了ESI全球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數據,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學科、論文數和他引數新晉全球前1%,表明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學學科持續獲得國內外學術界認可,國內外學術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新一期ESI數據公布:廣東4高校5學科新晉全球前1%
    11月24日,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了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8月31日的統計數據。廣東高校學科建設又有新突破,4所高校的5個學科新晉全球排名前1%。從新增情況來看,中國大陸一共318所高校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本期新增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州師範學院、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5所,無高校退出。本期新晉1‰學科5個,分別為西安交通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北京科技大學及四川大學的工程科學、浙江大學的生物與生化、武漢大學的臨床醫學,無高校1‰學科退出。
  • 中科院曲久輝院士新晉美國工程院院士
    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美國國家工程院於2019年2月7日公布了新晉院士的名單,此次當選者共包括86名院士以及18名外籍院士。
  • 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新社合肥12月20日電 題: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新社記者 吳蘭  2013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19日正式對外發布,中科院新增選院士53名,中國工程院新增選院士51名。
  •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9新院士名單公布!50所高校新晉...
    備受矚目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9年新院士名單同在今天(11月22日)公布。中國科學院共選舉產生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75名院士和29名外籍院士。
  • 新晉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顯示:蘭州理工大學化學學科全球排名前1%
    7 月 10 日,記者蘭州理工大學獲悉,根據科睿唯安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最新數據顯示,蘭州理工大學化學學科新晉 ESI 全球排名前 1%。這是繼 2016 年 7 月該校工程學,2017 年 3 月材料學進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 之後,第三個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的學科。至此,蘭州理工大學共有 3 個學科進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是省屬高校之最。
  • 2020年最新ESI數據出爐 四川5個學科分別新晉全球前1‰和1%
    本報訊 (記者 王李科) 7月11日,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科睿唯安對外公布了2020年最新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數據,統計數據覆蓋時間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
  • ESI公布最新一期統計數據:廣東4高校5學科新晉全球前1%
    24日,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了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8月31日的統計數據。廣東高校學科建設又有新突破,4所高校的5個學科新晉全球排名前1%。中國大陸318所高校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本期新增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州師範學院、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5所,無高校退出。本期新晉1‰學科5個,分別為西安交通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北京科技大學及四川大學的工程科學、浙江大學的生物與生化、武漢大學的臨床醫學,無高校1‰學科退出。
  • 達夢全棧數據解決方案盛大發布 開啟國產資料庫新徵程
    原標題:達夢全棧數據解決方案盛大發布,開啟國產資料庫新徵程   面向新時代創新變革,順應
  • 【中國夢·踐行者】專攻小白鼠的基因改造 廣州這個企業做到全球第...
    【中國夢·踐行者】專攻小白鼠的基因改造 廣州這個企業做到全球第一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  2019-01-25 實驗用小白鼠 受訪者供圖金羊網記者  陳澤雲近年來,靶向藥、PD-1單抗藥等「救命藥」在中國密集上市,為更多的腫瘤患者帶來了希望。
  • 2019年新晉兩院院士本科畢業院校統計,中科大實力盡顯,C9大豐收
    院士,又稱學部委員,是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又分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當選院士是對學者、科學家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最高認可,而高校本科校友院士當選情況又是反映高校高端人才培養能力的最直觀指標,因為目前院士就是國家的最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