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學院王應祥課題組揭示減數分裂細胞中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2020-11-28 復旦大學

染色體濃縮是細胞分裂的前提基礎,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都需要將複製後的細長染色體濃縮成棒狀的染色體,進而保證後期的正確分離。相比之下,有絲分裂中染色體從前期到中期是快速的一步濃縮,而減數分裂包括減數分裂I和II,其中減數分裂I是該細胞分裂方式所特有,前期I又包括細線期、偶線期、粗線期、雙線期和終變期,過程主要涉及到父母同源染色體之間的配對、聯會和重組。為了保證這些核心事件的有序進行,染色體的濃縮是逐步進行的。研究表明,染色體濃縮主要由濃縮和粘黏蛋白複合體控制,但真核生物減數分裂進程中如何調控濃縮蛋白複合體,從而完成染色體的逐步濃縮機制尚不清楚。王應祥和馬紅團隊2016年揭示了植物減數分裂細胞特異編碼PHD結構域蛋白MMD1,其可能通過PHD識別組蛋白H3K4me3直接調控濃縮亞基CAP-D3的表達,從而控制了染色體的前期濃縮進程(Wang et al., Plant Cell)。然而,MMD1調控CAP-D3的具體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6月22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應祥和麻錦彪課題組聯合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教授馬紅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發表了題為「Cell-type-dependent histone demethylase specificity promotes meiotic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減數分裂細胞中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底物特異性及調控染色質濃縮的分子機制。

 為了解析MMD1介導減數分裂特異染色體濃縮進程的調控機制,研究人員從2010年開始構建不同的MMD1截短蛋白並篩選文庫,於2011年鑑定到其中一個互作因子JMJ16,其編碼一個H3K4的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圖 1)。研究團隊與該領域專家、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曹曉風院士合作,證明了JMJ16體內體外只能去除H3K4me2/3。已有研究表明,啟動子區域該組蛋白修飾主要促進基因的表達,去除則抑制基因的表達,這將無法解釋與MMD1互作而促進CAP-D3基因的表達。

圖1 MMD1和JMJ16蛋白的結構域及相互作用區域

研究人員推測,MMD1可能影響了JMJ16的酶活。體內體外實驗均證明MMD1確實調控了JMJ16的底物特異性, MMD1-JMJ16複合體可以去除肽段和核小體上的H3K9me3。那麼MMD1又是如何調控了JMJ16的底物特異性呢?構建兩個蛋白質的不同截短蛋白,鑑定出MMD1的MMD結構域(自定義,植物中保守)與JMJ16的C端FYR-C結構域互作(圖 1),暗示著JMJ16的C端可能影響了其酶活結構域。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人員表達了只含有JMJ16-N端催化結構域的截短蛋白,發現JMJ16-N可以同時識別和去除H3K4me3和H3K9me3。進一步體外證明JMJ16-N和JMJ16 的C端FYR-C結構域相互作用,體內FRET實驗也支持JMJ16的兩端靠的很近或直接互作(圖2)。

圖2 JMJ16-N和-C端互作及MMD1對其互作的影響

那麼MMD1是如何影響JMJ16蛋白兩端的互作呢?通過體外競爭實驗表明MMD1可以和JMJ16-N競爭性的結合FYR-C結構域,從而解除FYR-C對於JMJ16-N的抑制效應,體內FRET-bleaching實驗揭示MMD1可以拉開JMJ16的N端和C端的距離,解除其抑制作用 (圖 2)。以上結果證明,JMJ16-C端結構域可能抑制了其N端催化結構域識別H3K9me3,而MMD1可以與JMJ16的C端競爭結合,可能通過鋅指結構域(C5HC2)解除自抑制效應 (圖 3),促進JMJ16識別和去除H3K9me3。

圖3 螢光偏振鑑定 JMJ16酶活結構域及含鋅指結構域對H3K4me3和H3K9me3的結合強度

jmj16的減數分裂細胞轉錄組測序發現,葉片中主要是抑制相關功能基因的表達,而減數分裂細胞中表現和MMD1共同促進一批基因的表達,包括染色體濃縮相關基因。分析目的基因如CAP-D3的啟動子區域組蛋白修飾,發現H3K4me1/2/3 變化不顯著,而H3K9me3顯著增加。由於動物中JMJ16的同源蛋白KDM5/JARID本身含有PHD結構域,研究人員推測JMJ16的定位可能依賴MMD1的PHD結構域識別H3K4me3,而MMD1的MMD結構域招募JMJ16,進而影響其底物特異性,最後調控了目的基因的表達。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研究人員構建了JMJ16的酶活結構域融合MMD1的PHD結構域並轉化到mmd1的突變體,發現可以部分恢復mmd1染色體濃縮異常的表型。

 圖4 JMJ16和MMD1在不同細胞微環境中調控基因表達的模型

 基於上述結論,研究人員提出了JMJ16和MMD1在體細胞和減數分裂細胞中調控基因表達的模型。在體細胞中,JMJ16的N端和C端互作,抑制了其識別H3K9me3的能力,只具有H3K4me3去甲基化活性,從而抑制包括FLC在內的基因表達(圖4 a)。而在減數分裂細胞中,MMD1的PHD識別H3K4me3,而MMD結構域與JMJ16的FYR-C互作,解除了其自身C端和N端的互作,拓展了JMJ16的H3K9me3去甲基化活性,從而促進包括CAP-D3在內的基因表達,確保減數分裂染色體的正確濃縮(圖4 b)。該結果也是第一次證明了含有JmjC結構域的去甲基化酶酶活底物特異性的調控機制,揭示了去甲基化酶在不同的細胞微環境中可能與不同互作因子協同精確調控相關基因的表達,且這種調控機制可能具有普遍性。

王應祥、麻錦彪和馬紅是本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復旦大學已畢業博士生王君和餘超逸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曹曉風院士和張率斌博士合作參與了工作。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和復旦大學遺傳工作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大力支持。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697-0

相關焦點

  • Tet1調控基因表達操控減數分裂過程
    這項成果被眾多科學家認為意義重大,對幹細胞和癌症研究非常重要,也因此入選了2011年生物通生命科學十大新聞(2011生命科學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上述研究的基礎在於一種關鍵蛋白:Tet蛋白,這是重新編程已經分化的細胞的一種重要功能蛋白,人類和小鼠都擁有Tet蛋白,研究發現這種蛋白在DNA脫甲基過程和幹細胞重新編程方面起關鍵作用。
  • 中國科大揭示α-tubulin末端去酪氨酸酶的催化機制及其在有絲分裂...
    微管是細胞骨架系統的重要組成,微管在維持細胞形態,細胞內物質/細胞器運輸,細胞區室化,有絲分裂等重要生命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微管是由α-tubulin/-tubulin異源二聚體在GTP存在下形成的由13條微管原絲環繞形成的中空管狀複合物(除鞭毛、纖毛中的特質化微管結構)。
  •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揭示致癌組蛋白突變抑制SETD2甲基轉移酶活力的...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揭示致癌組蛋白突變抑制SETD2甲基轉移酶活力的分子基礎清華新聞網8月3日電 7月31日,《基因與發育》(Genes & Development) 雜誌發表了醫學院李海濤教授課題組題為「甲基轉移酶SETD2識別致癌組蛋白的分子基礎」(《Molecular basis for oncohistone
  • 研究揭示擬南芥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13的結構功能
    研究揭示擬南芥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13的結構功能 2019-03-25 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報導新型RNA甲基化修飾的高清圖譜
    文章開發了一種新型RNA甲基化的測序新技術「m1A-MAP」,實現了全轉錄組水平上單鹼基解析度的1-甲基腺嘌呤(N1-methyladenosine,m1A)修飾位點鑑定,繪製了轉錄組中不同類型的m1A甲基化組。m1A修飾普遍存在於非編碼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中,然而高解析度m1A甲基化組的缺乏限制了我們對該表觀遺傳修飾的功能研究。
  • TPJ︱復旦大學董愛武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研究揭示組蛋白甲基化閱讀器及組蛋白伴侶在調控擬南芥開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Plant Journal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histone methylation readers MRG1/MRG2 and the histone chaperones NRP1/NRP2 associate in fine-tuning Arabidopsis flowering time 的研究論文,文章揭示了組蛋白甲基化閱讀器
  • 趙英明課題組揭示新型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並鑑定出63個組蛋白修飾位點
    比如磷酸化、乙醯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等翻譯後修飾是真核細胞生物調節蛋白質發揮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方式,對發育、代謝、疾病等眾多生理過程均起到關鍵的調控作用。過去十年來, 50%以上的重磅抗癌藥物(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作用靶點是磷酸化調節酶。組蛋白的翻譯後修飾,因其會影響基因的轉錄,是表觀遺傳調控的核心部分,對於許多生物過程和疾病發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基因與發育》發文解析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
    組蛋白甲基化,通常情況下,被認為發生在賴氨酸和精氨酸殘基側鏈上,是一類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密碼,在轉錄調控、染色質高級結構組織及DNA修復等多種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近年來才有報導表明哺乳動物中組蛋白甲基化也可以發生在N-末端的alpha氨基上。
  • 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研究再獲突破
    LSD2抑制OGT引起的腫瘤細胞生長機制示意圖 日前,復旦大學徐彥輝課題組在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研究領域獲得新進展
  • PNAS:華人科學家參與組蛋白去甲基化研究
    Biology)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獲得JHDM3A催化核心與甲基化H3K36多肽底物的複合結晶結構,加深了對組蛋白去甲基化的機制及特異性的了解。    在基因組中除了DNA和RNA序列以外,還有許多調控基因的信息,它們雖然本身不改變基因的序列,但是可以通過基因修飾,蛋白質與蛋白質、DNA和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影響和調節遺傳基因的功能和特性,並且通過細胞分裂和增殖周期影響遺傳,科學家們將這一種遺傳方式稱為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
  • 科學家揭示去甲基化酶在腫瘤中的致病機理—新聞—科學網
    該研究以「KDM4B通過激活LINE-1促進DNA損傷」為題,解析了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B)在腫瘤中所扮演的新角色,從全新角度揭示了KDM4B在腫瘤細胞中高表達的致病分子機理,並為腫瘤的預防和靶向治療提供了線索。
  • 中國科大等揭示α-tubulin末端去酪氨酸酶的催化機制
    微管是細胞骨架系統的重要組成,微管在維持細胞形態、細胞內物質/細胞器運輸、細胞區室化、有絲分裂等重要生命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微管是由α-tubulin/β-tubulin異源二聚體在GTP存在下形成的由13條微管原絲環繞形成的中空管狀複合物(除鞭毛、纖毛中的特質化微管結構)。
  • 陳月琴/張玉嬋課題組解析水稻生殖期phasiRNA調控減數分裂的機制
    減數分裂是雄配子體形成早期最關鍵的步驟之一。在減數分裂前期,有一批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會迅速改變,然而它們如何被調控還是未知的。有趣的是,在水稻等作物中,有一類特殊的小分子非編碼RNA phasiRNA在減數分裂前期短暫且大量地表達,但它們存在的意義還不清楚。
  • ...生物學科組揭示犏牛生殖細胞發育的形態學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特徵
    高原動物生殖生物學科組立足學科組的前期工作(Wang et al., J Anim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2019),利用組織形態學、免疫組織化學、細胞免疫螢光以及RT-PCR等技術,比較了3月齡、10月齡及24月齡犛牛和犏牛生殖細胞的形態學特徵,並檢測了兩種動物睪丸細胞組蛋白轉甲基酶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情況。
  • 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與合作者聯合繪製人體和小鼠m6A和m6Am...
    2019年10月29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課題組合作在此外,m6A可以被YTH家族蛋白(YTHDF1/2/3)和hnRNP蛋白(hnRNPA2B1,hnRNPC)識別,從而決定mRNA的命運並參與一系列的生物學過程調控,如調節晝夜節律、精子生成、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神經發育等生命活動。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的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2019年7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在真核生物中,組蛋白與帶負電荷的雙螺旋DNA組裝成核小體。因胺基酸成分和分子量不同,組蛋白主要分成5類:H1,H2A,H2B,H3和H4。除H1外,其他4種組蛋白均分別以二聚體形式相結合,形成核小體核心。DNA便纏繞在核小體的核心上。而H1則與核小體間的DNA結合。
  • ...衣藻中去甲基化酶CMD1催化以維生素C為底物的5mC去甲基化修飾機制
    在哺乳動物中催化5mC去甲基化主動修飾(AM,active modification)功能的是一種名為TET的雙加氧酶。如圖1所示,TET雙加氧酶可以將5mC逐步氧化為5hmC,5fC和5caC,最終在主動移除基團(AR,active removal)或是被動稀釋(PD,passive dilution)的作用下實現5mC的去甲基化。
  • 生物物理所等發現SALL4A蛋白調節增強子上的DNA去甲基化
    哺乳動物DNA的胞嘧啶甲基化修飾被認為是最穩定的表觀遺傳修飾,在維持性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親代細胞基因組的DNA甲基化信息經過有絲分裂以半保留複製的方式傳遞給子代細胞。近年來的研究發現,TET家族蛋白能夠將5mC逐步氧化成5-羥甲基胞嘧啶(5hmC)、5-醛基胞嘧啶(5fC)和5-羧基胞嘧啶(5caC),並走向最終的去甲基化。
  • Molecular plant︱復旦大學黃建勳團隊及其合作者揭示葫蘆科全基因組加倍及其關鍵的形態和分子創新
    2020年5月20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建勳副研究員團隊聯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馬紅
  • 生命學院楊雪瑞課題組通過多組學大數據分析全面闡述DNA甲基化組...
    生命學院楊雪瑞課題組通過多組學大數據分析全面闡述DNA甲基化組參與的腫瘤基因表達調控網絡清華新聞網3月27日電 3月19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雪瑞課題組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發表大隊列腫瘤多組學數據的深度整合分析工作:癌症特異性轉錄調控網絡對啟動子DNA甲基化組的依賴(Depend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