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1調控基因表達操控減數分裂過程

2020-12-05 科學網

 

幾年前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旗下《科學觀察》(Science Watch)選出了高影響力論文的數量最多的研究人員,其中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領域高影響力論文的數量最多前十位頂級科學家之一就是北卡羅萊納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系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HHMI)研究員的張毅教授(現就職於哈佛醫學院),其實驗室2001年到2007年間發表5篇Cell,4篇Science,4篇Nature和4篇Nature子刊,是表觀遺傳學DNA甲基化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之一。

 

去年張毅教授研究組發現了第7種,和第8種DNA鹼基:5-胞嘧啶甲醯(5-formylcytosine),5-胞嘧啶羧基(5-carboxylcytosine),並在人體胚胎幹細胞和實驗鼠器官染色體組的DNA中發現了這兩個鹼基的蹤跡。這項成果被眾多科學家認為意義重大,對幹細胞和癌症研究非常重要,也因此入選了2011年生物通生命科學十大新聞(2011生命科學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上述研究的基礎在於一種關鍵蛋白:Tet蛋白,這是重新編程已經分化的細胞的一種重要功能蛋白,人類和小鼠都擁有Tet蛋白,研究發現這種蛋白在DNA脫甲基過程和幹細胞重新編程方面起關鍵作用。張毅教授研究組近年來都在圍繞這一蛋白展開研究工作。

  

在最新這篇文章中,張毅研究組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張坤(Kun Zhang,音譯)合作,發現了Tet蛋白的又一新功能——Tet1能通過調控減數分裂基因表達來操控減數分裂過程。

 

減數分裂是生殖細胞特有的細胞分裂過程,能通過單倍體配子實現有性繁殖。在減數分裂啟動之前,小鼠的原始生殖細胞會發生一系列的表觀重編程步驟,比如CpG富集的DNA上,5mC位置會出現DNA甲基化的全面清除。雖然目前科學家們已經了解了減數分裂過程中關鍵的幾個表觀遺傳調控因子,如DNMT3L,組蛋白甲基化轉移酶G9A和Prdm9,但對於這一過程中基因的表達受到什麼調控,以及如何控制正常減數分裂進行,知之甚少。

 

這一研究團隊在小鼠中採用基因功能喪失方法(Loss of function),發現Tet1這一5mC特定雙加氧酶,在小鼠卵母細胞減數分裂調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研究顯示,小鼠如果缺乏Tet1,雖然並不會對原始生殖細胞的全基因組範圍內去甲基化造成極大的影響,但是卻會導致DNA去甲基化出現缺陷,並且降低一組減數分裂基因的表達。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發現揭示出了Tet1在減數分裂,以及雌性生殖細胞減數分裂基因活性調控中的重要作用。

 

去年張毅教授研究組也發表了Tet蛋白的相關研究成果:他們發現Tet蛋白能將受精卵中的5hmC氧化成5caC。研究人員還通過一系列的實驗,證明雖然5mC向5hmC轉變的過程是一個酶催化過程,但是在胚胎植入前,5hmC的丟失可能是依賴於DNA複製的被動過程。

 

這項研究揭示了去甲基化的一個關鍵步驟,有助於幹細胞研究人員在治療中應用體細胞重編程技術,以及對於幹細胞自我更新特性的了解。

 

張毅教授表示,「雖然目前這一分子事件的生物學作用是什麼,我們還不了解,但是我們會嘗試分析這一過程」,「而且我們相信這對於發育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因為這一事件發生在細胞分化成其它任何特異細胞類型之前」。(來源:生物通  張迪)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陳月琴/張玉嬋課題組解析水稻生殖期phasiRNA調控減數分裂的機制
    減數分裂是雄配子體形成早期最關鍵的步驟之一。在減數分裂前期,有一批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會迅速改變,然而它們如何被調控還是未知的。有趣的是,在水稻等作物中,有一類特殊的小分子非編碼RNA phasiRNA在減數分裂前期短暫且大量地表達,但它們存在的意義還不清楚。
  • 研究發現特異調控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細胞周期蛋白
    在此過程中,細胞經過一次DNA複製後進行兩次細胞分裂,最終產生單倍體配子。同有絲分裂一樣,減數分裂的精確完成離不開細胞周期蛋白(Cyclins)與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s)之間的共同調節。Cyclins的周期性降解與合成以及CDKs激酶活性的動態變化,是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周而復始的重要物質保障。
  • 減數分裂過程詳解
    一、減數分裂詳細過程(見下圖,核心部分)。        如沒有交換時,AaBb這1個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得到四個子細胞,兩種基因型:AB、ab;        若發生交叉互換,AaBb這1個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得到四個子細胞,四種基因型:AB、aB、Ab、ab。)
  • 動物所發現特異調控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細胞周期蛋白
    雖然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中的細胞周期蛋白的種類幾乎一致,但是減數分裂中是否存在不同的細胞周期調控機制尚不清楚。>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可能具有對中後期轉換或同源染色體分離至關重要的激酶活性。這一研究結果詳細揭示了Cyclin B3對於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重要作用並分析了可能的內在分子機制,為探究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雌性與雄性減數分裂在細胞周期調控方面的異同及其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PLoS Gene:周榮家等減數分裂表觀遺傳調控研究獲進展
    近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周榮家教授和程漢華教授實驗室在減數分裂表觀遺傳調控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論文「DNA demethylation and USF regulate the meiosis-specific expression of the mouse Miwi」,在線發表於遺傳學領域著名學術期刊《PLoS Genetics》(IF:9.543
  • 關於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異同
    二、關於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異同 不同點在於:減數分裂時,連續進行 兩次核分裂,其中染色體DNA只復 制一次,結果染色體的數目減少一 半,染色體由2n減到n。在配子形 成過程中或在配子形成前減數分 裂,因此配子具有單倍染色體(n)。
  • 生命科學學院王應祥課題組揭示減數分裂細胞中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染色體濃縮是細胞分裂的前提基礎,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都需要將複製後的細長染色體濃縮成棒狀的染色體,進而保證後期的正確分離。相比之下,有絲分裂中染色體從前期到中期是快速的一步濃縮,而減數分裂包括減數分裂I和II,其中減數分裂I是該細胞分裂方式所特有,前期I又包括細線期、偶線期、粗線期、雙線期和終變期,過程主要涉及到父母同源染色體之間的配對、聯會和重組。
  • 項目文章PC:水稻 RDR6 在減數分裂DNA雙鏈斷裂形成中的作用機制
    Osrdr6-mei 中small RNA的表達變化表明,水稻減數分裂過程中small RNA的合成調控依賴於RDR6。此外,WGBS分析還發現OsRDR6對small RNA的調節作用顯著影響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水平。在 Osrdr6-mei 中,small RNA表達差異導致與DSB形成相關的三個基因下調,這可能就是突變體中減數分裂DSB形成異常的原因。
  • 研究揭示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中的新機制
    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之間的交互作用極大的豐富了兩種翻譯後修飾功能的複雜程度,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在基因調控、維持基因組穩定性、胚胎發育、癌症等多種生理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然而蛋白質的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過程發揮何種功能,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如何參與減數分裂調控目前還知之甚少。
  • ...三院喬傑團隊在Mol Cell發文報導人類卵泡發育過程基因表達調控...
    )」的研究論文,系統解析了人類卵泡發育過程中轉錄組動態全景圖及卵母細胞-顆粒細胞相互作用的基因表達調控規律。喬傑團隊與合作者圍繞生殖細胞的發生、發育與成熟機制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揭示了人類胎兒生殖細胞發生、育齡男性精子成熟等多個關鍵發育階段的基因組特徵、DNA甲基化重編程及其對基因表達的調控關係(Cell 2013,2015;Cell Stem Cell 2017,2018),此成果主要針對育齡女性卵泡發育和成熟過程開展研究工作。
  • 拓展:有關減數分裂的過程和特點解析
    試題1:研究人員對某二倍體動物(2n)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細胞中的染色體形態、數目進行了觀察分析。圖1為其細胞分裂中某一時期的示意圖(僅示部分染色體),圖2是不同細胞中的染色體與核DNA含量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1細胞處於有絲分裂後期,它屬於圖2中類型c的細胞B.若某細胞屬於圖2中的類型a,且取自睪丸,則該細胞的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C.若圖2中類型b、c、d、e的細胞屬於同一減數分裂,則出現的先後順序可為b、d、c、eD.在圖2的5種細胞類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類型有a、b、c解析:圖
  • 有絲分裂、減數分裂解析
    2.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相互配對(聯會)的兩條染色體,它們的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不同的一般指性染色體,如X、Y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即形態相同、大小相同、來源不同、能夠配對。【姐妹染色體經著絲點分裂形成的兩條子染色體不是同源染色體,而是相同染色體。】
  • 辜雪硯、林海帆共同綜述:PIWI蛋白及piRNA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非編碼RNAs包括長鏈非編碼RNA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和小非編碼RNA (small non-coding RNAs, sncRNAs)。
  • 遺傳發育所在植物減數分裂著絲粒配對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減數分裂是真核生物配子形成過程中一種特殊的細胞分裂方式,是生殖細胞產生的前提。同源染色體之間正確的識別、配對是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相互作用的開始,對於後續染色體的正確分離至關重要。目前,同源染色體相互精確識別並完成配對的過程和分子機理尚不十分清楚。
  • 高中生物 | 減數分裂全攻略
    一、細胞的減數分裂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每個物種的染色體形態、數目和結構都能保持恆定,與細胞的減數分裂有關。1、概念:減數分裂(meiosis)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細胞(配子)的過程中所特有的細胞分裂方式。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複製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減少一半。
  • 專題複習:如何區分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圖像?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像的區分是難點,只要抓住它們的特點就可以區分。總結規律,可以用以下方法區分:要區分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基礎就是要對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進行比較,掌握他們各自的特點:結論:A為有絲分裂後期,B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C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
  • 張亮然/王順心/陳子江合作在減數分裂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山東大學高等醫學研究院張亮然教授和生殖醫學研究中心王順心教授、陳子江教授合作在減數分裂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減數分裂過程中生成的大量的程序性DNA雙鏈斷裂需要以同源染色體為模板進行修復。目前認為,同源重組修復由同源染色體間形成的重組橋介導完成,需要核心重組酶DMC1、RAD51來完成同源搜索和隨後的修復。但是關於重組橋和DMC1/RAD51-ssDNA核纖絲的形成機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 中科院/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合作發表生殖細胞減數分裂的研究成果
    責編 | 兮減數分裂為生殖細胞所特有的生物學事件,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礎。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配對、聯會和重組交換,而非同源染色體分配時自由組合,從而使配子呈現遺傳多樣化,增加了後代的適應性【1】。
  • 北醫三院喬傑團隊在Mol Cell發文報導人類卵泡發育過程基因表達...
    )」的研究論文,系統解析了人類卵泡發育過程中轉錄組動態全景圖及卵母細胞-顆粒細胞相互作用的基因表達調控規律。生殖細胞是個體發育過程中一類特殊的細胞,是種族繁衍的載體。喬傑團隊與合作者圍繞生殖細胞的發生、發育與成熟機制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揭示了人類胎兒生殖細胞發生、育齡男性精子成熟等多個關鍵發育階段的基因組特徵、DNA甲基化重編程及其對基因表達的調控關係(Cell 2013,2015;Cell Stem Cell 2017,2018),此成果主要針對育齡女性卵泡發育和成熟過程開展研究工作。
  • 生物醫學研究院藍斐團隊與合作者揭示減數分裂同源重組命運決定的...
    減數分裂為生殖細胞所特有的生物學事件,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礎。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配對、聯會和重組交換,而非同源染色體分配時自由組合,從而使配子呈現遺傳多樣化,增加了後代的適應性。因此,減數分裂是保證物種繁衍、染色體數目穩定和物種適應環境變化而不斷進化的基本前提。遺傳變異是否與表觀遺傳調控有關?這是學術界長期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