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Hz以下和毫米波,對於5G頻譜資源都是不可或缺的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6GHz以下和毫米波,對於5G頻譜資源都是不可或缺的

MEMS 發表於 2020-12-02 09:48:42

從無線通信被發明的那天起,你給朋友打的每個電話,發的每條簡訊,在網上看到的每篇文章和每支視頻都被搭載在無線電波上,在空中傳輸著。

從2G到4G,移動通信都被部署在 6GHz 以下的中低頻段。這個頻段因為波長較長,穿透力和覆蓋範圍都很有優勢,也被稱為移動通信的「黃金頻段」。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手機運營商在使用以外,還有很多其它業務都擠在了這裡,非常擁擠。

現在我們迎來了5G時代,除了要繼續「榨乾」6GHz以下的頻段之外,還往上開闢了一塊無比寬廣的大陸——波長在1到10毫米之間的毫米波頻段。6GHz以下和毫米波,對於5G頻譜資源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我們把電磁波頻譜比作高速公路的車道,那數據就像車一樣,在一條條信道上行駛。而在毫米波頻段的高速路上,不僅車道變多了,每條車道也寬了,數據傳輸速度自然更快了。你所聽到的8K VR、自動駕駛、大型演唱會現場連接等等典型的5G應用場景,都必須依靠毫米波的大帶寬、低時延、高容量特性才能更好地實現。

那問題來了,毫米波既然這麼好,為什麼到了2020年,我們還沒用上呢?因為它不好做呀!基站和手機的通信,就像是兩個人隔空喊話。隔得近,聲音就很清晰。但隨著距離越遠,聲音也就越弱,辨識度也會降低。

這種隨著距離增加而衰減的特性,就像是電磁波的「路徑損耗」的理論一樣。在自由空間裡,頻率越高,路徑損耗就越大。

毫米波工作在很高的頻率,所以它的傳播距離,天然地比中低頻段要短。通俗來說就是,原來能吼到的地方, 現在吼不到了。怎麼辦呢?這時候就要講到一個關鍵技術,波束成形。

2G、3G時代的基站,就像是大喇叭,無差別地向四面八方發射信號。距離太遠聽不清怎麼辦?那就大點聲咯,也就是加大發射功率。但是功率也不能無限加大吧。

於是呢就有工程師掏出了「傳聲筒」,直接把「聲波」約束到一個很窄的方向,近乎點對點地傳遞。這就是「波束成形」。

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首先聲音可以傳得更遠更清晰,大大降低了路徑損耗;小聲說話也能聽得見,節約了發射功率;還不用擔心旁邊路人偷聽,也就是降低了同信道用戶之間的幹擾。

聽起來很棒對不對?但是一拉進現實環境裡,問題就出現了。首先,現實環境不像自由空間,它有各種各樣的障礙物。而毫米波因為波長更短,它比中低頻段更容易受到阻擋。當人走到障礙物後面,引發非視距通信,就算用上傳聲筒,信號也過不來了。

怎麼辦呢?我們還可以利用建築的反射,讓傳聲筒「轉彎」。或者直接無縫切換到新的基站。利用波束追蹤、波束導向、波束切換技術,我們就能輕鬆實現毫米波的非視距通信。

這樣一來,無論環境多麼複雜,人怎麼移動,基站和終端之間都可以相互配合完成波束掃描配對,選出一條最優的路徑用來通信。

幾年前,在移動終端上用毫米波通信,曾被許多人認為是絕不可能實現的。而今天,市面上已經有許多一線廠商,推出了支持毫米波的商用智慧型手機,比如我們熟知的一加8 Pro。

從今年Speedtest相關數據可以看到,今年全球手機平均下行速率只有35Mbps左右;而在已經部署毫米波的地區,搭載驍龍5G毫米波解決方案的手機平均下行速率是900Mbps,峰值則達到了2Gbps。

除了手機之外,驍龍5G毫米波解決方案正支持一大批CPE、模組甚至是PC進入我們的生活。可以預見的是,在成功克服覆蓋範圍、非視距通信等幾大致命問題之後,毫米波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5G毫米波頻譜劃分 毫米波終端技術測試方案分析
    1、引言 隨著移動通信的迅猛發展,低頻段頻譜資源的開發已經非常成熟,剩餘的低頻段頻譜資源已經不能滿足5G時代10Gbps的峰值速率需求,因此未來5G系統需要在毫米波頻段上尋找可用的頻譜資源。
  • 5G和毫米波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5G通訊中主要使用兩個通訊頻段,Sub-6GHz為低頻頻段,它主要使用6GHz以下頻段進行通訊。毫米波頻段則使用24GHz-100GHz的高頻毫米波進行通訊。目前5G對於毫米波的利用,大多集中在24GHz/28GHz/39GHz/60GHz幾個頻段之中。 毫米波的簡單介紹到此為止。回到最初的問題,網絡速度的提升跟毫米波有什麼關係?
  • 讓5G拒絕木桶效應,Sub-6GHz與毫米波缺一不可
    而這一數據只是基於目前部署的400MHz帶寬毫米波頻譜測試得出,未來毫米波部署還會將帶寬擴展至800MHz,到時候速率還可以再提升一倍,驍龍5G產品已經能夠支持800MHz帶寬的毫米波連接。隨著運營商對於網絡帶寬的擴展,消費者的5G手機屆時可以實現峰值速率的再次翻倍。
  • 從中國實踐看全球5G頻譜治理 GSMA關於5G頻譜資源最佳組合的建議
    因此,授權頻譜對於面向公眾提供價格合理的移動寬帶服務至關重要。作為產業發展的關鍵節點,WRC-19將會決定今後十年5G毫米波頻譜在全球的落地與商用進展,必須予以高度關注,而我國將會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5G頻譜分配避免碎片化:統籌考慮多頻段GSMA認為,5G需要三個關鍵頻率範圍內的頻譜,以提供廣泛的覆蓋範圍,並支持所有用例:低於1GHz的頻譜,主要用於5G移動寬帶覆蓋,並助力支持物聯網(IoT)服務;1-6 GHz的頻譜,為5G服務提供良好的覆蓋範圍和容量組合;6 GHz以上的頻譜,則面向超高帶寬業務。
  • 毫米波:5G部署跳不過的一道坎 - 行業動態_數據通信頻道 - 企業網D...
    通信行業有有線/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有線電視和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無線運營商和超高層應用提供商。消費者和企業可以從各種運營商和不同平臺上獲得連接,這些平臺往往不能互相交流。用戶在網絡中存在巨大的開銷,並且運營商需要分配大量資源來處理這些需求,因此信令、計費和設備管理系統應運而生。
  • 5G毫米波劃定意味著什麼?
    業界對6GHz以下頻段已非常熟悉,當前4G LTE網絡都運行於該頻段。對於毫米波則相對陌生,但在5G網絡的建設過程中,毫米波技術的推進將會是關鍵。據了解,毫米波帶來了大帶寬和高速率。基於sub 6GHz頻段的4G LTE蜂窩系統可使用的最大帶寬是100MHz,數據速率不超過1Gbps。
  • 美國最大規模 5G 毫米波頻譜拍賣
    在此之前美國最大的頻譜拍賣交易的最高成交記錄是24GHz和28GHz兩個波頻段的27億美元,所以從本次近76億美元的天價交易中,可以看出美國對於5G等高新技術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十分渴求的。下面筆者為大家做一下5G毫米波拍賣背後的技術解讀。
  • 任正非都說好的5G毫米波 為何在中國部署比歐美晚?
    在全球範圍內,5G部署的頻段有且只有兩種,一種是sub-6GHz,指的是6GHz以下的頻段,一種是毫米波。可以看出我國的三大運營商最少都有100M連續帶寬資源來開展5G,反觀之,4G時代三大運營商的頻譜資源並不是連續的,而且帶寬資源還有不到100M的。從4G到5G,是數據的又一次爆炸式增長,就需要更快的傳輸速度。無線傳輸速率增加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增加頻譜利用率,二是增加頻譜帶寬,增加頻譜帶寬簡單且直接,只需要有充足的帶寬資源就行。
  • 毫米波與5G之間有哪些「血肉」聯繫?
    5G通訊中主要使用兩個通訊頻段,Sub-6GHz為低頻頻段,它主要使用6GHz以下頻段進行通訊。毫米波頻段則使用24GHz-100GHz的高頻毫米波進行通訊。目前5G對於毫米波的利用,大多集中在24GHz/28GHz/39GHz/60GHz幾個頻段之中。毫米波的簡單介紹到此為止。回到最初的問題,網絡速度的提升跟毫米波有什麼關係?
  • Sub-6GHz和毫米波到底指什麼 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但有消息顯示,四款新機中可能只有兩款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另外兩款就只支持Sub-6GHz 頻段,不支持毫米波。Sub-6GHz和毫米波到底指什麼,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有人說,國行版iPhone12有沒有毫米波都不受影響,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帶著疑問我們來看一下。
  • 沒有毫米波參與,5G只能算玩具
    實際上5G是多種技術的集合,光是頻段上就分為兩部分——FR1和FR2,前者頻率範圍是450MHz——6GHz,又叫6GHz以下頻段,這是最常見的,也是目前的主流。 FR1就是我們常說的sub 6GHz,低於6GHz的部分,這部分將是5G當前的主流應用範圍。
  • 毫米波遇上5G測試問題應如何解決?
    毫米波與5G之間的關係5G包含兩大頻譜範圍,分別是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早期主要聚集在新的3.5-4.5 GHz頻率範圍內。對於5G技術來說,毫米波則對5G 更具有革命性意義,目前最主要代表頻段是28GHz 和39 GHz 。
  •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iphone12來襲之後,用戶又了解到一個新東西——毫米波,這個毫米波是幹什麼用的?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有什麼區別?小編帶你了解下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的對比分析~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5G 網絡的支持自然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點。
  • 5G毫米波頻段的劃分將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其中,特別提到要適時發布5G系統部分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毫米波通訊具有高傳輸速率、可短距高頻應用等特點,是實現5G超高速率的殺手鐧。2018年年底,工信部已給三大運營商分配了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拿到了不同頻段的頻譜資源。5G商用,頻譜劃分先行,接下來的5G毫米波頻段劃分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 新裡程碑:美國5G頻譜大拍賣進行中!「黃金頻段」軍用改商用
    報導稱,預計2022年中期開始將原本用於軍事的這100MHz中頻段頻譜,用於商業用途,以擴大美國的5G網絡覆蓋。一直以來,我國重點發力5G中低頻段,而美國此前更多專注於使用毫米波頻段(6000MHz以上)發展5G,且中低頻段(6000MHz以下,又稱Sub6G頻段)的部分優質資源主要由美軍方掌控。媒體報導稱,此舉為美國,為5G之爭當初出錯的牌「亡羊補牢」。
  • 5G想要達到最高速率,就必須使用毫米波技術
    毫米波波長短,覆蓋範圍小,它最大的優勢在於速度高,且頻段很寬、資源豐富,在一些如會議室,大型體育場館、中心或者音樂廳,以及各類交通樞紐如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人流集中的地方,有一定優勢。 高通是推動毫米波最積極的廠商。在徐晧看來,毫米波的帶寬是6GHz以下頻段無法企及的。
  • 5G頻段之爭!我國為什麼採用Sub-6GHz,而放棄毫米波
    不管這個消息是否屬實,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毫米波和Sub-6GHz。5G技術的核心實際上是使傳播頻率達到更高水平,全球的5G方案分為毫米波和Sub-6GHz。毫米波,顧名思義是指波長在1-10mm之間的電磁波,那麼波長在1-10cm之間的電磁波是不是就叫釐米波呢,答案是肯定的。
  • 美版iPhone 12獨佔的5G毫米波 ,和國行版有何不同?
    美版iPhone 12獨佔的毫米波,和國行版支持的sub-6GHz ,其實就是目前全球5G網絡頻段的兩大分支。顧名思義,毫米波的頻率波長小於10mm,一般指的是24 GHz以上的頻段。而Sub-6 GHz則是6GHz 以下的網絡頻段,因為波長為釐米級,又被稱為「釐米波」。
  • 是什麼讓 5G 的峰值速度高達 20Gb/s?一文看懂毫米波技術
    這些技術包括毫米波、小基站、Massive MIMO、全雙工以及波束成形。今天的無線網絡遇到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越來越多的人和設備正在消耗比以前多得多數據,但是他們依舊擁擠在電信公司一直使用的與無線電頻譜相同的頻段上。這意味著每個人被分配到的帶寬有限,導致速度下降、掉線情況時有發生。隨著連接到無線網絡設備的數量的增加,頻譜資源稀缺的問題日漸突出。
  • 是什麼讓5G的峰值速度高達20Gb/s?一文看懂毫米波技術
    至少就現在而言,我們還只能在極其狹窄的頻譜上共享有限的帶寬,這極大的影響了用戶的體驗。而毫米波技術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什麼是毫米波?與以前用於行動裝置的5Ghz以下的頻段相比,毫米波在30GHz和300GHz之間的頻率進行傳輸。它們被稱為毫米波,是因為這些頻段的波長在1毫米到10毫米之間,而如今用於智慧型手機的無線電波的波長大多為幾十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