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遇上5G測試問題應如何解決?

2020-11-28 東方財富網

相對於目前4G使用的中低頻,5G在中高頻及毫米波頻段的速度和帶寬上具有天生的優勢。於是,毫米波就成為了5G的重要頻段之一。工信部今年6月份正式向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廣電發放5G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毫米波與5G之間的關係

5G包含兩大頻譜範圍,分別是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早期主要聚集在新的3.5-4.5 GHz頻率範圍內。對於5G技術來說,毫米波則對5G 更具有革命性意義,目前最主要代表頻段是28GHz 和39 GHz 。據相關消息稱,智慧型手機中的毫米波與6GHz以下頻段有不同作用。預計到2025年,將有三分之一的5G智慧型手機可能具有毫米波能力,其他三分之二是採用6GHz以下頻段。

為了滿足海量數據在傳輸上的需求,很多服務運營商已經開始著手研究5G毫米波技術。目前,針對毫米波可用的通信頻段,國際電信聯盟(ITU)和3GPP就5G標準研究的2個階段規劃達成了共識:根據3GPP 38.101協議的規定,5G NR主要使用兩段頻率:FR1頻段和FR2頻段。FR1頻段的頻率範圍是450MHz——6GHz,又叫sub-6GHz頻段;FR2頻段的頻率範圍是24.25GHz——52.6GHz。

5G毫米波在測試上遇到的挑戰

5G移動通信關鍵技術主要體現在無線傳輸技術和網絡技術兩方面,前者主要包括大規模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新型多址和全頻譜接入等技術。新技術的引入打造了全新的5G晶片。而這些晶片的誕生也為測試測量帶來了挑戰。

首先是大規模天線陣列帶給了測試測量極大的挑戰——射頻前端器件封裝把天線包在裡面,因而,器件上沒有射頻接口和端子來連接到測試設備上。因此,傳統的測試測量方式並不適用於5G毫米波測試。於是,使用OTA(Over The Air)輻射測試方法來進行設備特性分析的測試系統,成為5G毫米波測試測量的新希望。

其次,5G產品在量產前的研發、驗證測試和量產後的整個過程中,要進行多次的大批量測試,這就對效率和成本提出了更苛刻要求。

NI的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需求,NI推出了半導體測試系統(STS)系列產品,適用於半導體生產測試環境。STS在完全封閉的測試頭裡整合了NI PXI平臺、TestStand測試管理軟體以及LabVIEW圖形化編程工具。它採用「集成到測試頭」的設計,把產品的所有關鍵測試資源整合在儀器,這些測試資源包括系統控制器、直流交流電源、射頻儀器、待測設備接口以及分揀儀器和探頭接口。

據悉,STS配置的一個主要優點是毫米波射頻前端的模塊化特性,相同的軟體以及基帶/IF儀器可復用於不同的射頻前端,從而輕鬆滿足當前和未來的毫米波頻帶需求。 旨在解決與5G毫米波封裝件測試相關的技術挑戰,可幫助5G毫米波IC半導體製造商降低產品推遲上市帶來的成本和風險。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STS系統中NI還配置了公司最新推出的5G毫米波測試重磅力作——mmWave VST(毫米波矢量信號收發儀),來解決5G毫米波RFIC收發儀和功率放大器帶來的測試挑戰。據悉,mmWave VST補充了NI的模塊化儀器產品組合,其中涵蓋600多種 PXI 產品,從DC到毫米波,以及用於 2G、3G、LTE Advanced Pro、Wi-Fi 802.11ax、Bluetooth 5 等的NI測量軟體,支持包括 LabVIEW 和 C#。NET 在內的多種語言。

(文章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相關焦點

  •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iphone12來襲之後,用戶又了解到一個新東西——毫米波,這個毫米波是幹什麼用的?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有什麼區別?小編帶你了解下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的對比分析~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5G 網絡的支持自然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點。
  • 5G要用毫米波,需要解決這兩個問題
    不過,5G和4G最明顯的區別是,前者不僅支持6GHz以下低頻段,還能延伸到26.5~300GHz的毫米波頻段。這一變化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4G之前,帶寬資源極其稀缺,增加頻譜利用率幾乎是提高傳輸速度的唯一選擇,而5G利用毫米波則解決了帶寬資源有限的後顧之憂。
  • 5G毫米波頻譜劃分 毫米波終端技術測試方案分析
    但隨著毫米波終端側的大規模天線陣列的使用,終端的無線收發器都將集成到天線形成天線模塊,未來毫米波終端可能不會存在射頻測試埠,而且高頻率下進行耦合帶來的高插損等因素使傳統的傳導連接測試的方案更不可行,因此OTA(Over The Air)測試將成為毫米波終端測試的主流方案。
  • 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發布
    斯寒表示:「希望通過白皮書能夠總結5G毫米波的技術優勢,闡述5G毫米波的創新解決方案,講解5G毫米波的產品實現方案和測試方案,描述5G毫米波的應用場景,推動產業形成對5G毫米波的共識,促進5G毫米波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毫米波的應用已經提上日程。5G毫米波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運營商滿足行業能力要求的必要手段。
  • 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我們知道,5G毫米波存在信號衰耗大、易受阻擋、覆蓋距離短的「天然缺點」。而2019年華為推出5G後,高通就毫米波還與華為有過一場口水仗,說華為是「假5G」,那麼5G毫米波到底有哪些問題呢?我們來看看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 與5G毫米波完美配合的大規模晶片級天線陣列技術:測試如何做?
    page 2 在片天線的測試挑戰 隨著毫米波陣列天線的大規模應用,在片天線測試作為天線設計與封裝測試中的一個環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環旭電子5G毫米波實驗室落成 推進5G天線模塊測試服務
    基於封裝材料與工藝的微小化天線模塊(Miniaturization Antenna Module)技術,將天線與晶片集成在封裝內,為系統級無線晶片提供了良好的天線解決方案,也是目前智能移動裝置毫米波天線的主要方案,具備縮短路徑損耗、符合小型化需求等優點。因此,5G毫米波天線模塊對5G毫米波智能移動裝置是一個全新而必要的部件。
  • 高通亮出新技術,解決毫米波最大難題,美國5G有望彎道超車
    加碼5G毫米波,美國騎虎難下  2019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重點鋪設Sub-6頻段5G網絡時,美國因為被軍方佔用了Sub-6頻段,所以選擇以5G毫米波為建設重心。在部署毫米波網絡的過程中,美國也發現了這個難題。就連美國媒體也直言,美國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5G手機的普及速度。  伴隨此難題出現的還有在最新國際網絡性能測試中,美國5G網絡在八國排行中倒數第一。根據Opensignal公布的測試結果顯示,美國的5G網速僅相當於4G網速的1.8倍,還不及WiFi網速快。
  • 毫米波:5G部署跳不過的一道坎 - 行業動態_數據通信頻道 - 企業網D...
    毫米波鏈路傳播和鏈路預算商用的無線頻率(包括wifi)一般都低於6 GHz,很多設計工具可以實現這些頻帶的特性,但部署毫米波頻帶可以提供UE(設備)和基站(BS)之間的鏈路,為此帶來了很多的技術挑戰。首先要了解的是毫米波路徑損耗屬性,並構建可預測的數學模型。
  • 碩貝德:可以為客戶提供5G毫米波天線解決方案,毫米波射頻晶片尚處...
    投資者問:你好,公司毫米波射頻技術研究到底如何了?研究此技術美國2個分公司現在近況如何,是不是由於中美關係惡化,從而已經停止美國分公司運營,請答覆。
  • 5G毫米波技術使哪些行業受益?
    為了解決問題並提高性能,當今世界的技術所採用的頻率不斷提高。毫米波(mmWave)頻率為應對通信和防務等眾多行業中的嚴苛要求帶來了希望。5G通信系統受益於防務公司多年的研究成果,雖然它們針對的應用不同,但需求類似。在電信鏈路中需要更高的數據速率,不斷超出現有技術能力,其解決方案正在向28 GHz和39 GHz發展。
  • 只有美版iPhone 12才支持的5G毫米波,在我國發展如何?
    然而,相信很多人都留意到了一個小問題,那就是只有美版的iPhone 12系列新機支持5G毫米波,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版本都不具備對毫米波的支持。難道說,在美國毫米波發展得真的領先其他國家很多嗎?其實不然。 前不久,由GSMA主辦、信通傳媒·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高通公司作為技術合作夥伴的以「釋放5G全部潛能」為主題的「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正式召開。
  • EPP吸波材料應用於0TA測試 5G終端毫米波不再難測
    與此同時,5G在技術、架構以及應用等方面的顛覆性創新,也為急迫需要解決的創新型方案帶來了新的挑戰。 ,並需要通過符合5G NR標準的解決方案來進行測試與測量。 5G時代的測試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OTA測試測量方法已經慢慢成為了主流。OTA測試作為實現毫米波終端測試的必選方案,在毫米波新型吸波材料上面臨研究壓力。
  • 沒有毫米波參與,5G只能算玩具
    Ookla最近在美國進行了5G網絡速度測試。測試結果表明,5G毫米波系統的下載速度大約是4G LTE的二十倍,是未接入毫米波頻段的5G手機下載速度的五倍除了速率高,毫米波還有不少其他的好處,毫米波的波束很窄,相同天線尺寸要比微波更窄,所以具有良好的方向性,能分辨相距更近的小目標或更為清晰地觀察目標的細節。
  • 5G通信技術來襲,電磁幹擾問題如何解決?
    如何有效利用電磁信號傳播,同時抑制有害的電磁輻射,進而實現「兼容並畜」,成為通信技術發展革新的一項重要挑戰。天線作為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核心部件,其所處的電磁環境一直備受關注。要達到 5G 通信系統的高速率、低延時、高可靠性和高容量等性能目標,首先要解決天線系統中的電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問題。
  • 美版iPhone12支持5G毫米波優勢是什麼?國內發展如何?
    很多網友都會發現,美版的iPhone 12系列手機是支持5G毫米波的,而國行版本並不支持,難道是美國在5G毫米波上技術領跑?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也就是說如果要想保障5G的千兆連接能力,那麼毫米波是必須要使用的。並且,毫米波因為波段高、波長短的特性很容易與波束賦形技術結合,效果還很不錯,能在保證降低幹擾的同時增強性能。
  • 毫米波頻段是5G發展的重要方向 附5G毫米波晶片概念股名單
    據科技日報,6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製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同時,他們封裝集成1024通道天線單元的毫米波大規模有源天線陣列。晶片與天線陣列力爭2022年規模商用於5G系統。
  • 5G和毫米波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5G和毫米波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21IC電子網 發表於 2020-04-08 11:25:57 毫米波是今年如火如荼的話題之一,原因在於毫米波使5G技術成為可能。那麼,5G網絡是如何藉助毫米波發展自身的呢?
  • 數十億臺5G設備將面世,如何有效降低5G測試成本?
    Q9VEETC-電子工程專輯此外,由於電子設備和天線的集成更為緊密,5G毫米波(也稱為5G FR2)的傳導測試不再可行。如圖1所示,毫米波的標準測試方法需要對手機組裝和模塊層級的最終產品進行無線(OTA)測試,而非2-4G以及5G中6 GHz以下頻段(也稱為5G FR1)常用的板載晶片測試。
  • 5G毫米波頻段的劃分將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其中,特別提到要適時發布5G系統部分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毫米波通訊具有高傳輸速率、可短距高頻應用等特點,是實現5G超高速率的殺手鐧。2018年年底,工信部已給三大運營商分配了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拿到了不同頻段的頻譜資源。5G商用,頻譜劃分先行,接下來的5G毫米波頻段劃分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