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毫米波頻段的劃分將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2021-01-07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5G毫米波頻段的劃分將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發表於 2019-02-21 08:48:54

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發布《2019年全國無線電管理工作要點》,明確了2019年的工作重點。其中,特別提到要適時發布5G系統部分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毫米波通訊具有高傳輸速率、可短距高頻應用等特點,是實現5G超高速率的殺手鐧。2018年年底,工信部已給三大運營商分配了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拿到了不同頻段的頻譜資源。5G商用,頻譜劃分先行,接下來的5G毫米波頻段劃分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2017年6月,工信部曾面向社會廣泛徵集24.75-27.5 GHz、37-42.5 GHz或其他毫米波頻段用於5G系統的意見,並將毫米波頻段納入5G試驗的範圍,推動5G毫米波的研究及毫米波產品的研發試驗。近日發布的《2019年全國無線電管理工作要點》中,提到要適時發布5G系統部分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由此推斷我國5G毫米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5G毫米波的頻率部署已提上日程。

《2019年全國無線電管理工作要點》全文如下:

2019年全國無線電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作要點要求,圍繞建設製造強國、網絡強國,著力提升頻譜資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強無線電臺(站)和無線電發射設備事中事後監管,維護良好空中電波秩序,保障重大活動無線電安全,強化技術設施建設和提高技術手段能力,維護我國頻譜資源使用權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以優異的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一、全面提升無線電監測能力,夯實無線電管理技術手段基礎 
     (一)在全國組織開展提升無線電監測能力專項行動。建立無線電監測能力評估體系,開展各地自評和抽查,促進監測能力提升。提高監測隊伍人員素質,在全國分區域開展無線電監測演練,提升機動監測和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完善監測工作制度,規範監測流程,提高監測數據分析處理能力,提升監測工作整體水平。 

     (二)加強無線電監測工作組織領導。發布《全國無線電監測工作指導意見》。以「加強統籌規劃、提升核心能力、確保順暢高效」為原則,切實履行法定職責,堅持專業能力提升與工作機制完善並重,推動實現無線電監測工作全方位支撐無線電管理。 

    二、提升頻譜資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服務「兩個強國」建設 

     (三)為加快5G商用步伐做好頻譜資源使用保障。發布5G中低頻段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臺站幹擾協調指南、5G中低頻段基站設備射頻技術要求,做好5G基站協調、許可工作,服務加快5G商用步伐大局。適時發布5G系統部分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四)加強重點頻率規劃和許可相關工作。加強頻譜資源規劃的頂層設計,做好頻譜資源中長期規劃。制定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頻率使用指南,研究制定無線充電、汽車雷達等頻率使用管理規定。提高頻率使用效率,開展230MHz、350MHz、450MHz和800MHz等頻段專網頻率使用規劃調整或許可,保障能源網際網路、下一代鐵路無線通信及應急通信等行業的頻率需求。鼓勵各地通過無線電頻率使用率評價,加強對重點頻率使用的監管。 

     (五)做好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申報、協調和管理。全力組織做好低軌寬帶衛星網際網路頻率和軌道資源國際申報、協調等工作。做好北鬥、載人、探月等重大航天工程和空間科學研究、深空探測等國家重大任務衛星無線電頻率資源的協調和管理。推動《衛星無線電頻率和空間無線電臺管理辦法》《衛星通信網無線電頻率使用和地球站設置使用管理規定》出臺。 
    三、加強無線電臺站和無線電發射設備管理,提高事中事後監管水平 

     (六)改進完善無線電臺(站)管理。推動出臺《地面無線電業務臺(站)管理規定》。啟動《業餘無線電臺管理辦法》修訂,建立業餘無線電臺操作能力證書和業餘電臺資料庫。修訂地面、空間無線電業務臺(站)申請表,全面啟用新版無線電臺執照,大力推行電子執照。研究制定定期對在用的無線電臺(站)進行檢查和檢測的實施辦法。 

     (七)強化無線電發射設備管理。規範無線電發射設備的生產、進口、銷售和使用,研究制定無線電發射設備管理規定,發布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繼續做好購買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准測試服務相關工作,制定檢測經費支出標準。加強對無線電發射設備生產、銷售的監督檢查,做好無線電發射設備銷售備案工作。 

    四、維護良好電波秩序,有效保障無線電安全 

     (八)維護良好的電波秩序。進一步加大無線電監測力度,加強查處無線電幹擾和未經許可設置使用的無線電臺(站)等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做好航空、鐵路等專用頻率保護。配合做好防範打擊利用無線電設備進行考試作弊行為。持續開展打擊治理「黑廣播」「偽基站」專項行動,加大技術手段能力建設,跟蹤研究新情況、新問題,組織開展重點打擊和防範。 

     (九)保障重大活動無線電頻率使用安全。全力做好建國70周年慶祝活動無線電安全保障,重點做好「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世界軍人運動會、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等重大活動無線電安全保障。繼續做好冬奧會籌備工作,建立冬奧會無線電管理專項小組。做好涉外臨時無線電頻率指配工作。 
    五、推進無線電管理法治建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十)繼續完善無線電管理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繼續開展《無線電頻譜資源法》立法研究。推動無線電管理相關規章出臺。研究制定無線電技術阻斷設備使用管理,微小衛星無線電頻率資源申報、協調管理,無人駕駛航空器頻率使用管理,涉外臨時無線電頻率使用管理,無線電管理不良名單和失信名單管理等規範性文件。 

     (十一)大力推進無線電管理依法行政。深入貫徹「放管服」要求,紮實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適時發布規範執法文書的指導意見。加強行政執法分類指導,完善行政執法信息報送系統,定期通報執法情況。鞏固2018年提升全國無線電管理機構執法能力專項行動成果,持續提升行政執法能力,不斷加強執法力度。 

    六、進一步加強涉外無線電管理工作,維護我國頻譜資源使用權益 

     (十二)做好2019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9)參會及準備工作。協調做好大會重點議題中國提案準備、參會策略制定、與重點國家雙邊協調溝通等相關工作,組織參加國際電信聯盟和亞太電信組織WRC-19相關籌備會議、WRC-19大會等會議,積極參與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規則》修訂、衛星無線電頻率和軌道資源國際管理。修訂完善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國內對口研究組工作制度,進一步提高我國參加各研究組活動的能力和水平。 

     (十三)深化國際協調與合作。組織開展中俄、中蒙、內地與香港等地面無線電業務協調會談及中阿主管部門間衛星網絡協調會談,維護國家權益。主辦中韓無線電主管部門局長級會談。邀請國際電信聯盟專家來華,舉辦衛星頻率申報協調研討會。認真做好國際電聯482號決定修訂,以及國際無線電協調信函處理、臺站國際申報登記、國際電聯周報處理、國際無線電幹擾申訴處理等工作。 

    七、抓好無線電管理技術設施建設,嚴格頻佔費資金使用管理 

     (十四)繼續加強無線電管理技術手段和標準規範建設。按照無線電管理「十三五」規劃要求,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建設質量。開展無線電管理「十四五」規劃預研。推動發布《無線電管理標準工作指南》,協調推動國標、行標、團標的制定和審查,推進邊海工程相關規劃任務落實。提升技術設施使用效率,在部分省(區、市)開展使用率評估試點工作。推動出臺省級監測設施建設規範和技術要求,組織開展監測設施及其互聯互通測試驗證工作。 

     (十五)做好頻佔費管理相關工作。嚴格資金使用管理,對部分省(區、市)頻佔費資金財務檢查整改落實情況進行抽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全國開展頻佔費資金支出績效評價,並適時組織抽查。升級完善頻佔費資金管理信息系統,加大對地方資金申報和項目管理的培訓和指導,繼續做好無線電管理基礎和技術設施固定資產核查工作,進一步加強規範化管理。配合開展頻佔費收費標準研究修訂等工作。  

    八、強化統一領導和協同配合,形成無線電管理合力 

     (十六)推進無線電管理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加強軍地需求對接,加快推進軍民融合工程建設。配合做好預備役改革各項工作,指導預備役部隊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無線電管理領域國防教育工作。 

     (十七)強化與地方、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堅持分工管理、分級負責,進一步密切國家、地方、國務院有關部門無線電管理機構的協作配合,加強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對國務院有關部門無線電管理機構的業務指導,強化各省(區、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對各省(區、市)無線電監測站的領導和統一指揮調度,充分發揮無線電管理技術機構、支撐機構和協會組織作用,增強無線電管理工作合力,提升無線電管理整體能力和水平。 

    九、持續加強無線電管理業務培訓和宣傳,夯實管理基礎 

     (十八)紮實做好宣傳和培訓工作。舉辦無線電管理高層次人才能力建設高級研修班和無線電管理業務培訓班,不斷提升無線電管理專業人才隊伍素質。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組織開展無線電管理宣傳月等宣傳活動,不斷增強社會公眾無線電管理法治意識。梳理總結無線電管理歷史資料,開展《中國無線電管理志》籌備和無線電管理視頻資料編制工作。做好《無線電管理動態》和《中國無線電管理年度報告》編制工作。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5G毫米波頻譜劃分 毫米波終端技術測試方案分析
    1、引言 隨著移動通信的迅猛發展,低頻段頻譜資源的開發已經非常成熟,剩餘的低頻段頻譜資源已經不能滿足5G時代10Gbps的峰值速率需求,因此未來5G系統需要在毫米波頻段上尋找可用的頻譜資源。
  •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iphone12來襲之後,用戶又了解到一個新東西——毫米波,這個毫米波是幹什麼用的?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有什麼區別?小編帶你了解下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的對比分析~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5G 網絡的支持自然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點。
  • 毫米波頻段是5G發展的重要方向 附5G毫米波晶片概念股名單
    據科技日報,6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製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同時,他們封裝集成1024通道天線單元的毫米波大規模有源天線陣列。晶片與天線陣列力爭2022年規模商用於5G系統。
  • 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發布
    10月13日,由GSMA主辦,信通傳媒·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的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論壇圍繞5G毫米波產業成熟度、技術發展、產業生態等話題,共同探討了5G毫米波發展方向。同時,論壇上發布了《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
  • 5G毫米波劃定意味著什麼?
    在移動通信發展的30年間,毫米波因其傳播距離短,穿透性差等缺點一直被視為移動通信的「荒蕪之地」,但隨著技術的進步與5G的到來,毫米波的有頻譜寬、穩定性高、方向性好等優勢也逐漸被移動行業發現與利用,並且,5G時代,給予移動行業足夠與合適的5G頻譜將是賦能長期的社會經濟效益的重要抓手,也為5G未來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 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gFfednc華為5G毫米波爭議「華為5G基帶晶片巴龍5000不光支持Sub 6G C-Band頻段,還支持毫米波26GHz和28GHz頻段,最大支持帶寬可以達到800MHz,充分利用毫米波大帶寬的優勢,理論速率最大可達6.5 Gbps。配合華為的毫米波RFIC和毫米波模組,華為具備全形態的毫米波終端解決方案能力。」gFfednc這是華為的官方介紹。
  • 5G頻段之爭!我國為什麼採用Sub-6GHz,而放棄毫米波
    據悉蘋果公司將於2020年發布至少5款新的IPhone手機,這些IPhone將支持毫米波也就是MMwave和Sub-6GHz,這也意味著蘋果繼安卓之後終於開始涉足5G。消息稱蘋果將會同時發布兩款支持5G的產品,其中一款只支持Sub-6GHz,而另一款會兼容毫米波和Sub-6GHz。
  • 只有美版iPhone 12才支持的5G毫米波,在我國發展如何?
    與5G中低頻系統不同的是,5G毫米波系統通過波束賦形技術不但可提高目標對象信號增益,還可利用波束定向的特點將信號能量聚焦在特定方向來減小對其它非目標對象的幹擾,保證鄰近鏈路或者鄰近小區通信質量。因此,與5G中低頻系統相比,5G毫米波系統更容易實現密集小區部署。這使得5G毫米波系統很適合在大型場所如會議室、音樂會、體育館、地鐵站等人口密集區域進行部署。
  • 美版iPhone12支持5G毫米波優勢是什麼?國內發展如何?
    從前一陣子舉辦的「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上可以看出,我國在5G毫米波上的相關技術已經成熟,相關配套設備的研發建立已經蓄勢待發,只不過是並沒有美國商用的早而已。
  • 沒有毫米波參與,5G只能算玩具
    前面說了,頻率是電磁波的重要特性,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有不同的特性,也就意味著有不同的用途,所以我們在電磁波這條「大路」上進一步劃分車道,分配給不同的對象和用途。毫米波就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其實它也是兼有兩種波譜特點的。FR2頻段的頻率範圍是24.25GHz——52.6GHz,也就是毫米波(mmWave)。
  • 毫米波雷達
    2005~2013年,歐盟將24GHz、79GHz作為車載毫米波雷達的頻譜,而美國使用24GHz、77GHz頻帶,日本選用了60~61GHz的頻段。隨著世界範圍內76~77GHz毫米波雷達的廣泛應用,日本也逐漸轉入了79GHz毫米波雷達的開發中。各大國的車載雷達頻段主要集中在在23~24GHz、60~61GHz和76~77GHz(79GHz)3個頻段,而世界各國對毫米波車載雷達頻段使用的混亂情況使得汽車行業車載雷達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 中國的5G頻段為何選擇Sub-6G,而非傳輸更快的毫米波(mmWave)?
    毫米波和Sub-6GHz是目前全球採用的兩種不同5G頻段,美國和俄羅斯使用了毫米波技術,我國三大運營商、歐洲國家及地區則普遍採用Sub-6GHz頻段。一、什麼是毫米波和Sub-6G?毫米波是指波長在1-10mm之間的電磁波,毫米波頻率高(30-300GHz)在傳輸信號時速度快,存儲容量也更大;而Sub-6GHz是指頻率低於6GHz的電磁波,相比毫米波頻段低了很多,在傳播速度和帶寬容量上比毫米波遜色不少。
  • 5G的新武器毫米波,那為什麼是毫米波?
    毫米波在通信、雷達、遙感和設點天文等領域有大量的應用。要想成功地設計並研製出性能優良的毫米波系統,必須了解毫米波在不同氣象條件下的大氣傳播特性。毫米波頻段沒有太過精確的定義,通常將30~300GHz的頻域(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它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 在5G mmWave毫米波的發展帶動下 天線封裝技術逐漸受到關注
    在5G mmWave毫米波的發展帶動下,天線封裝(Antennas in Package,AiP)技術逐漸受到關注,該名稱主要由系統級晶片(SoC)、系統級封裝(SiP)功能上的差異衍生。現階段晶片與天線應用雖有相對應的天線整合晶片(Antennas on Chip,AoC)技術方案被開發,但由於成本與頻段考量,大多只有學術單位採用。 SiP技術主要藉由封裝技術,將以不同材料為基礎的功能元件結合於單一系統中,提升系統性能性並減少能耗;而AiP技術則是由此延伸,嘗試將射頻前端等元件與天線整並在一起。
  • 任正非都說好的5G毫米波 為何在中國部署比歐美晚?
    在全球範圍內,5G部署的頻段有且只有兩種,一種是sub-6GHz,指的是6GHz以下的頻段,一種是毫米波。毫米波系統的典型使用場景就是自回傳,一個5G空口通過一跳或多跳提供多個接入和傳輸,而不需要光纖鏈路。日前高通也發布了其面向毫米波的Qualcomm QTM052毫米波天線模組,包含了從收發器到所有射頻前端器件,還有電源管理IC以及天線,高通方面介紹,根據對手機性能不同的要求,可在一部手機中安裝3到4個此模組,該模組覆蓋的頻譜也是比較主流的毫米波頻段。
  • 毫米波與5G之間有哪些「血肉」聯繫?
    毫米波是今年如火如荼的話題之一,原因在於毫米波使5G技術成為可能。那麼,5G網絡是如何藉助毫米波發展自身的呢?心懷這個疑問來看看本文吧。在本文中,將通俗易懂地向大家介紹毫米波的基本知識,並闡述毫米波與5G間的「血肉」關聯。毫米波是什麼毫米波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 毫米波(mmWave):頻段之戰
    這 3 個頻段脫穎而出是有原因的。首先,與 60 Ghz 會因氧吸收[7]產生約 20 dB/km 損耗不同,如下圖所示,這些頻段的氧吸收率要低得多,更適用於長距離通信。這些頻率在多通道環境中也表現良好,可用於非視距通信。毫米波將高度定向天線與波束成形和波束追蹤相結合,可提供極為安全可靠的鏈路。
  • 5G和毫米波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5G和毫米波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21IC電子網 發表於 2020-04-08 11:25:57 毫米波是今年如火如荼的話題之一,原因在於毫米波使5G技術成為可能。那麼,5G網絡是如何藉助毫米波發展自身的呢?
  • 毫米波遇上5G測試問題應如何解決?
    毫米波與5G之間的關係5G包含兩大頻譜範圍,分別是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早期主要聚集在新的3.5-4.5 GHz頻率範圍內。對於5G技術來說,毫米波則對5G 更具有革命性意義,目前最主要代表頻段是28GHz 和39 GHz 。
  • 毫米波的發展_毫米波通信優點及獨特作用
    毫米波的發展_毫米波通信優點及獨特作用 佚名 發表於 2018-03-12 18:39:00 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簡稱5G)離正式商用(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