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和毫米波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2021-01-22 電子發燒友
5G和毫米波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21IC電子網 發表於 2020-04-08 11:25:57

毫米波是今年如火如荼的話題之一,原因在於毫米波使5G技術成為可能。那麼,5G網絡是如何藉助毫米波發展自身的呢?心懷這個疑問來看看本文吧。在本文中,將通俗易懂地向大家介紹毫米波的基本知識,並闡述毫米波與5G間的「血肉」關聯。

毫米波是什麼

毫米波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其實我們翻翻高中物理課本就能清楚,其本質上就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它是波長1-10毫米的電磁波,通常來說就是頻率在30GHz-300GHz之間的電磁波。是5G通訊中所使用的主要頻段之一。

5G通訊中主要使用兩個通訊頻段,Sub-6GHz為低頻頻段,它主要使用6GHz以下頻段進行通訊。毫米波頻段則使用24GHz-100GHz的高頻毫米波進行通訊。目前5G對於毫米波的利用,大多集中在24GHz/28GHz/39GHz/60GHz幾個頻段之中。

毫米波的簡單介紹到此為止。回到最初的問題,網絡速度的提升跟毫米波有什麼關係?這裡我們不需要提及那些生澀難懂技術,只要舉個例子分分鐘就能理解。

網絡通訊速度的根本,其實就是單位時間內所能接收到的數據多少。通訊基站與手機就好比兩個物流站點之間進行貨物的傳輸,貨物就是需要傳輸的數據,連接兩個站點之間的正是我們通訊所使用的電磁波,它就好比一條高速公路一般;相互之間的數據傳輸,則如同一輛輛卡車中的貨物。

想要將全部的貨物運送到另一端,我們可以加大卡車的容量,讓其可以一次運送更多的貨物,從而在在卡車速度被固定的情況下(電磁波傳輸速度固定為光速),在更短的時間內將貨物運送完畢。簡單來說就是提高通訊電磁波中可以承載的數據量,來提高通訊效率,來加快網絡速率。

比如目前使用的256-QAM就是基於這樣的原理來提高網絡速率的,但這種做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並非能夠無限制的提升效率,這種方法一是會造成射頻信號的功耗增加,另一方面也會讓其更容易受到噪聲的幹擾,造成解碼時的錯誤。換成卡車的概念則更容易理解,一輛卡車的體積有限,你無論如何也不能將其打造成火車。

另一種方式則是提高車道,讓能夠同行的卡車數量增加,這也就是提高帶寬,來實現更快的網絡速率。這其實也不難理解,車道越多,單位時間內通行的卡車數量也就越多,也就是單位時間內能夠接收到的數據越多,反應在網速上無疑就是更快的速度了。

好了,接下來就是關於毫米波的問題了。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提高網絡速率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加強帶寬。根據通訊方面的原理,通訊信號頻率與其最大帶寬是呈正比的,其大概是頻率的5%,以28GHz毫米波為例,其理論最大帶寬就有1.4GHz,比起目前4G LTE所使用的800Mhz-2600MHz信號100Mhz左右的帶寬相比,先天性就有著十倍以上的帶寬差距。

毫米波單載波就能達到100MHz帶寬

載波聚合技術也能夠提高帶寬,它能夠將多個載波整合在一起,來實現更高的系統帶寬。但是載波聚合的使用也是受到頻譜資源的限制的,在目前的4G LTE頻譜資源上,頻譜資源十分稀缺,國內頻譜資源最豐富的中國移動也只有130MHz的頻譜資源。相比較之下,毫米波的頻譜資源十分豐富,能夠被分配給運營商的頻段極為廣闊,甚至可以分配出諸多連續的優質頻段。

帶寬高、資源好、速度快,這就是毫米波的優勢所在,也是5G為何要使用毫米波作為載體的根本原因所在。目前毫米波技術已經表現得比較成熟了,高通方面就曾經為我們進行了這方面的展示,其通過利用8個100MHz信道組成800MHz的高帶寬,網絡速率上已經接近5Gbps,比起Sub-6GHz的最高速率還有著成倍的提升。

毫米波使用也有難度

毫米波其實並非是新技術,早在很久之前就出現了,只是沒有被廣泛應用。因為其在通訊中受到環境因素的很大制約。由於其波長較短,因此衍射能力不強,對於建築物的穿透力幾乎等於沒有,稍有障礙物就會導致信號傳播受阻。空氣中的水分子也能夠吸收毫米波,造成其能量的衰減,傳播範圍極為有限。甚至是人體本身也會對毫米波產生致命的幹擾,人手就能夠完全阻斷毫米波信號。對於毫米波應用的技術方案,現在的通訊行業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4G信號的傳輸,是屬於區域覆蓋,類似於水波紋,沒有十分精準的方向性。毫米波信號的傳輸,則可以看做是點對點的動態傳輸,它能夠精準的識別基站與手機之間的位置和距離,將毫米波信號集中在一起,形成一道高能量的波束,再運用波束追蹤技術直接進行定向傳輸。這種傳輸方式的能量集中,具有較好的抗幹擾性,完美的彌補了毫米波先天性的不足之處,使其能夠支持商用環境。

在手機終端中接收與發射毫米波,同樣是需要解決的難題。毫米波的波長短,相應所需要的天線長度也要短,可以減少手機內部的天線佔用空間,這是毫米波的優勢。不過毫米波在手機終端的使用上,也面臨著射頻發射、天線、放大、接收等全方面的設計難題。

好在目前在手機終端的毫米波使用上,也有了完備的解決方案。這其中以高通的方案最具代表性,其所打造的新一代毫米波天線模組QTM525,集成了毫米波傳輸中的天線、信號收發、放大等一系列功能,將這些功能集合在了一個十分「袖珍」的模組之中。手機終端只要運用該模組,就能夠直接解決毫米波通訊的問題。QTM525毫米波天線模組,能夠在一部手機中部署四個,全方位覆蓋手機的四邊,讓用戶無論是橫置還是單手握持,總能夠保證有一組天線的通暢,確保毫米波通訊的可靠。

QTM525毫米波天線模組的體積控制極佳,搭載該模組的手機,能夠將手機的厚度控制在8mm,這個厚度與目前的4G手機相當,能夠延續手機設計纖薄特性,它能夠讓5G手機有著如同4G手機版的精美纖薄設計。

QTM,525實際上已經是高通的第二代5G毫米波天線模組。早在去年7月,高通就發布了首代毫米波模組QTM052,與驍龍X50數據機配合為全球首批5G手機提供毫米波支持。鑑於今年上市的5G手機絕大部分都將採用驍龍855移動平臺+驍龍X50的組合,對於其中數家廠商推出的支持毫米波的5G手機終端而言,毫米波不再是難題,只待運營商的網絡建成後,用戶即可體驗到毫米波所帶來的疾速體驗。

毫米波是5G不可或缺的部分

開頭我們就已經明確了,毫米波是5G通訊中的一部分,是5G通訊中的兩大主要頻段之一,它所帶給5G的不止是極快的網絡速度,更是5G差異化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5G網絡是一個複雜的網絡環境,毫米波是最為閉環中處於圓心周圍的最核心體驗,它所呈現的是極限的速度,但是網絡信號的覆蓋範圍有所局限;Sub-6GHz頻段兼顧了速度與信號覆蓋範圍,有著均衡的表現;除此之外,千兆級LTE網絡在5G環境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有著最優秀的信號覆蓋,能夠在5G信號覆蓋不到的地方,保證用戶不出現斷崖式的糟糕體驗。

無論是毫米波、Sub-6GHz,都是5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米波作為其中技術難度最高的,或許在5G初期不太被重視,但缺了毫米波的5G,借用一句現在的流行用語,那就是沒有靈魂的5G了。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毫米波與5G之間有哪些「血肉」聯繫?
    其實我們翻翻高中物理課本就能清楚,其本質上就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它是波長1-10毫米的電磁波,通常來說就是頻率在30GHz-300GHz之間的電磁波。是5G通訊中所使用的主要頻段之一。5G通訊中主要使用兩個通訊頻段,Sub-6GHz為低頻頻段,它主要使用6GHz以下頻段進行通訊。毫米波頻段則使用24GHz-100GHz的高頻毫米波進行通訊。
  •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iphone12來襲之後,用戶又了解到一個新東西——毫米波,這個毫米波是幹什麼用的?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有什麼區別?小編帶你了解下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的對比分析~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5G 網絡的支持自然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點。
  • 5G毫米波有什麼好處?
    打開APP 5G毫米波有什麼好處? 數碼控 發表於 2020-11-23 17:17:37 11月23日消息,高通在昨天談到了5G毫米波的好處,它認為5G毫米波能夠助力縮小「連接鴻溝」。
  • 毫米波雷達的應用場景是怎樣的
    打開APP 毫米波雷達的應用場景是怎樣的 21oic 發表於 2020-04-16 08:30:15 其中,最為火熱的應用之一為毫米波雷達技術。本文中,將從兩大方面對毫米波雷達加以闡述:1.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劃分以及發展趨勢解析,2.介紹毫米波雷達的幾個應用場景。如果你對毫米波,疑惑對毫米波雷達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 一、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劃分 (一)頻段介紹 從頻段上來看,比較常見的車載領域的毫米波雷達頻段有兩類。
  • 毫米波:5G部署跳不過的一道坎 - 行業動態_數據通信頻道 - 企業網D...
    通信行業有有線/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有線電視和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無線運營商和超高層應用提供商。消費者和企業可以從各種運營商和不同平臺上獲得連接,這些平臺往往不能互相交流。用戶在網絡中存在巨大的開銷,並且運營商需要分配大量資源來處理這些需求,因此信令、計費和設備管理系統應運而生。
  • 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我們知道,5G毫米波存在信號衰耗大、易受阻擋、覆蓋距離短的「天然缺點」。而2019年華為推出5G後,高通就毫米波還與華為有過一場口水仗,說華為是「假5G」,那麼5G毫米波到底有哪些問題呢?我們來看看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 華為的釐米波和高通的毫米波到底哪個才是主流5G?
    未來的5G頻段主要是以「釐米波為主,毫米波為輔」的主要應用場景。至少在我國當下是以Sub 6Ghz釐米波頻段為主,毫米波不是沒有,只是一直處於測試中,預計在兩年後才能在國內開始啟用毫米波頻段。華為,中興,愛立信和諾基亞均都是以釐米波為主當下國內華為和中興的5G基站都是以釐米波為主,一方面是因為兩者都有這方面的技術優勢,可以將優勢擴大,另一方面我國在Sub 6這個5G頻段資源比高通的選擇空間大,更重要的是釐米波比毫米波覆蓋面積更廣且信號穿透力強,總體成本建設價格也比毫米波少很多。我國要覆蓋的省份太多,低成本更有利於加快5G網絡的部署。
  • 6GHz以下和毫米波,對於5G頻譜資源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個頻段因為波長較長,穿透力和覆蓋範圍都很有優勢,也被稱為移動通信的「黃金頻段」。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手機運營商在使用以外,還有很多其它業務都擠在了這裡,非常擁擠。 於是呢就有工程師掏出了「傳聲筒」,直接把「聲波」約束到一個很窄的方向,近乎點對點地傳遞。這就是「波束成形」。 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首先聲音可以傳得更遠更清晰,大大降低了路徑損耗;小聲說話也能聽得見,節約了發射功率;還不用擔心旁邊路人偷聽,也就是降低了同信道用戶之間的幹擾。
  • 支持毫米波5g?
    看起來明年的新iPad Pro會有新的技術,當然在蘋果平板等級最高的產品上使用新的技術是對的,因為畢竟這是現在最好的平板產品了,那麼下一代的新技術是什麼呢?讓迷你led屏幕使用,這個材質的屏幕顯示色彩很好,所以可以期待,當然,可能還有支持毫米波5g的技術,然後這個是集成的,所以這部平板未來集成5g,然後使用現在最新的屏幕?
  • 美版iPhone 12獨佔的5G毫米波 ,和國行版有何不同?
    今天就來談談 5G 毫米這個話題,這篇文章試圖弄清楚幾個問題:一、美版iPhone 12獨佔的5G毫米波 ,和國行有什麼不同?儘管已經有不少技術方案來解決毫米波信號衰減和阻擋的問題,但商用中的表現依然不夠理想。
  • 沒有毫米波參與,5G只能算玩具
    毫米波究竟是什麼,為什麼這麼重要?在介紹我們的主角之前,先對無線通信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這樣便能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我們都知道,「高傳輸速率」是5G的一項關鍵技術指標。那麼怎樣提高傳輸速率呢?這裡的傳輸速率,即單位時間裡通過信道的數據量。所謂的無線通信是利用無線電磁波進行通信。
  • 5G毫米波頻段的劃分將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其中,特別提到要適時發布5G系統部分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毫米波通訊具有高傳輸速率、可短距高頻應用等特點,是實現5G超高速率的殺手鐧。2018年年底,工信部已給三大運營商分配了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拿到了不同頻段的頻譜資源。5G商用,頻譜劃分先行,接下來的5G毫米波頻段劃分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 5G有「釐米波」和「毫米波」之分,你用的是哪種?
    因為這個頻段的波長,大部分都在10mm以下,所以這個波段又被人們叫做毫米波。注意,是大部分波長,不是所有的波長都小於10mm。 FR1 頻段的頻率範圍是:450MHz-6GHz,又叫Sub-6GHz頻段。
  • 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發布
    斯寒表示:「希望通過白皮書能夠總結5G毫米波的技術優勢,闡述5G毫米波的創新解決方案,講解5G毫米波的產品實現方案和測試方案,描述5G毫米波的應用場景,推動產業形成對5G毫米波的共識,促進5G毫米波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毫米波的應用已經提上日程。5G毫米波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運營商滿足行業能力要求的必要手段。
  • 5G毫米波輻射對人體危害大?不必擔心!
    但與3G、4G通信相同,傳輸的介質無一例外的都是電磁波,因此要獲得更快的傳輸速率,就需要增加頻譜帶寬,在5GHz以下頻段十分擁擠的情況下,毫米波技術成為了很好的突破路徑。何為毫米波?它與我們日常熟悉的微波爐的波段類似,都屬於微波的一種。其中,毫米級的微波,通常指頻段在30~300GHz,相應波長為1~10mm的電磁波。它的工作頻率介於微波與遠紅外波之間,因此兼具兩種頻段的使用特點。
  • 5G毫米波頻譜劃分 毫米波終端技術測試方案分析
    終端側使用大規模天線陣列可獲得更多的分集增益,提高毫米波終端的接收和發射性能,能夠在一定程度彌補毫米波覆蓋不足的缺點,終端側大規模天線陣列將會是毫米波得以商用的關鍵因素之一。 雖然氮化鎵被認為是未來毫米波終端射頻的主流製造工藝,但由於成本、產能等因素,基於氮化鎵工藝的高性能射頻前端器件多用於軍工和基站等特殊場景。毫米波射頻前端技術的發展將會成為毫米波終端實現的關鍵,預計到2020年之後,毫米波移動終端射頻器件的技術和成本才可能達到大規模商用的要求。
  • 毫米波頻段是5G發展的重要方向 附5G毫米波晶片概念股名單
    據科技日報,6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製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同時,他們封裝集成1024通道天線單元的毫米波大規模有源天線陣列。晶片與天線陣列力爭2022年規模商用於5G系統。
  • 5G的新武器毫米波,那為什麼是毫米波?
    毫米波在通信、雷達、遙感和設點天文等領域有大量的應用。要想成功地設計並研製出性能優良的毫米波系統,必須了解毫米波在不同氣象條件下的大氣傳播特性。毫米波頻段沒有太過精確的定義,通常將30~300GHz的頻域(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它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 5G毫米波劃定意味著什麼?
    在移動通信發展的30年間,毫米波因其傳播距離短,穿透性差等缺點一直被視為移動通信的「荒蕪之地」,但隨著技術的進步與5G的到來,毫米波的有頻譜寬、穩定性高、方向性好等優勢也逐漸被移動行業發現與利用,並且,5G時代,給予移動行業足夠與合適的5G頻譜將是賦能長期的社會經濟效益的重要抓手,也為5G未來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 毫米波與釐米波兩種5G技術對比,中國方案有何與眾不同
    為了爭奪5G這塊大蛋糕,擁有標準話語權,各國相繼推出自己的5G方案,3GPP在最終確定的5G標準中提及,5G通訊主要使用兩個通訊頻段,即Sub-6頻段和毫米波頻段。Sub-6頻段是指頻率在450MHz-6GHz之間的無線電波,屬於中低頻段,這一頻段是目前我們國內主推使用的關鍵波段,俗稱5G釐米波技術。而毫米波頻段是指頻率在24GHz-100GHz之間的無線電波,屬於高頻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