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亮出新技術,解決毫米波最大難題,美國5G有望彎道超車

2020-11-23 網易新聞

2020-11-22 23:14:29 來源: 權威科技控

舉報

  蘋果iPhone 12系列終於追上友商,支持雙模5G組網,而且還支持5G毫米波頻段。

  但要知道,目前大多數國家都重點推進Sub-6頻段5G網絡的建設,對於將來才會廣泛應用的5G毫米波涉及不多。


  所以,素來不會輕易嘗試新技術的蘋果公司,選擇讓新機支持5G毫米波一事很難不讓人認為,這是美國想要藉助5G iPhone推行毫米波。

  加碼5G毫米波,美國騎虎難下

  2019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重點鋪設Sub-6頻段5G網絡時,美國因為被軍方佔用了Sub-6頻段,所以選擇以5G毫米波為建設重心。


  相比釐米波技術,5G毫米波的確擁有更強的信號解析度、傳輸速度以及傳輸安全性,否則也不會被任正非視為5G成熟形態。但在擁有種種優勢的同時,5G毫米波也存在難以忽視的缺點——傳輸距離太短。

  為了讓基站與基站的網絡覆蓋面無縫銜接,鋪設5G毫米波的運營商就必須增加5G基站的建設密度


  如此一來,運營商建設5G網絡的成本將大幅提升。在部署毫米波網絡的過程中,美國也發現了這個難題。就連美國媒體也直言,美國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5G手機的普及速度。

  伴隨此難題出現的還有在最新國際網絡性能測試中,美國5G網絡在八國排行中倒數第一。根據Opensignal公布的測試結果顯示,美國的5G網速僅相當於4G網速的1.8倍,還不及WiFi網速快。


  但此時木已成舟,再想回頭已經不可能,更何況美國還捆綁住了本國科技力量,可謂騎虎難下。

  故而,美國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推進5G毫米波網絡的建設,並試圖讓其他國家也跟著「下水」。


  高通亮出新技術,美國5G柳暗花明

  目前的形勢來看,美國依舊處於偏離世界主流的狀態。但問題總要解決,還好美國有高通這家通信巨頭,近日高通就亮出了一項新技術,有望幫助美國5G實現彎道超車。

  據筆者了解,高通的這項新技術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讓毫米波的傳輸距離達到3.8Km。


  數據顯示,一般情況下毫米波的傳輸距離能夠達到1-2公裡,非視距的話整體覆蓋在100-200米之間。而高通這項技術直接讓毫米波的傳輸距離提升了20倍左右,而且這個傳輸距離比Sub-6還要遠。


  如此一來,將大大降低毫米波基站對密度的高要求,從而降低5G毫米波網絡的建設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技術還能夠幫助網絡運營商利用現有行動網路資產提供固定無線服務,從而輕鬆實現從城市到農村等新區域的服務擴展。

  同時也能夠為5G網絡基礎設施實現城市、城郊與農村環境的廣泛覆蓋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這項增程毫米波技術由高通、愛立信和Casa三大巨頭聯合完成,並進行真實測試。

  測試結果便是,5G毫米波實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傳輸距離,這對於全球5G領域而言堪稱裡程碑式技術突破。

  同時,這意味著被全球唱衰的美國5G毫米波將為美國引領5G時代帶來絕佳機遇。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國家手機當中使用的晶片,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只是在以前事情還沒有到緊急關頭,所以大家都還是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在大部分選擇臺積電以及高通的晶片。但現在不同,隨著美國方面華為進一步禁令升級,我們已經明顯感覺到晶片上存在的短板,並且在今後可能受到影響的還不只是華為。晶片發展緩慢的原因目前我們國家的晶片還暫時處於14nm這樣性能落後的階段,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國內的科技企業無法獲得ASML的高端光刻機。
  • 高通5G落敗!美國5G網絡建設不再堅持毫米波:改為中國所使用釐米波
    眾所周知,隨著全球各國紛紛加快5G網絡部署,似乎在華為、高通之間也是再次爆發了一場「真·假5G」論,此前高通一度宣傳「唯有支持Sub-6和毫米波才是真5G」,對此也是引發了一眾國產手機廠商對華為5G「嘲諷」,我們回顧3GPP的相關規範,目前5G網絡建設共有兩個頻率,其中一個就是Sub-6,頻率範圍是
  • 彎道超車!我國艦艇技術突破了,「天才人物」肖飛破解世界難題!
    中國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中國的科學技術實力明顯有了巨大的增長,特別是國家實力都增長,使中國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特別是在軍事方面的實力有了質的提高,比如中國的艦艇技術的發展,其中肖飛最有代表的變流器技術就是一個實現中國艦艇技術的彎道超車,那肖飛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呢?
  • 華為的釐米波和高通的毫米波到底哪個才是主流5G?
    未來的5G頻段主要是以「釐米波為主,毫米波為輔」的主要應用場景。至少在我國當下是以Sub 6Ghz釐米波頻段為主,毫米波不是沒有,只是一直處於測試中,預計在兩年後才能在國內開始啟用毫米波頻段。華為,中興,愛立信和諾基亞均都是以釐米波為主當下國內華為和中興的5G基站都是以釐米波為主,一方面是因為兩者都有這方面的技術優勢,可以將優勢擴大,另一方面我國在Sub 6這個5G頻段資源比高通的選擇空間大,更重要的是釐米波比毫米波覆蓋面積更廣且信號穿透力強,總體成本建設價格也比毫米波少很多。我國要覆蓋的省份太多,低成本更有利於加快5G網絡的部署。
  • 5G要用毫米波,需要解決這兩個問題
    5G擁有數千兆的傳輸速度,這是5G最大的特點之一,但高傳輸速度並非憑空而來。不過,5G和4G最明顯的區別是,前者不僅支持6GHz以下低頻段,還能延伸到26.5~300GHz的毫米波頻段。這一變化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4G之前,帶寬資源極其稀缺,增加頻譜利用率幾乎是提高傳輸速度的唯一選擇,而5G利用毫米波則解決了帶寬資源有限的後顧之憂。
  • 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我們知道,5G毫米波存在信號衰耗大、易受阻擋、覆蓋距離短的「天然缺點」。而2019年華為推出5G後,高通就毫米波還與華為有過一場口水仗,說華為是「假5G」,那麼5G毫米波到底有哪些問題呢?我們來看看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iphone12來襲之後,用戶又了解到一個新東西——毫米波,這個毫米波是幹什麼用的?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有什麼區別?小編帶你了解下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的對比分析~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5G 網絡的支持自然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點。
  • 5G和毫米波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好了,接下來就是關於毫米波的問題了。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提高網絡速率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加強帶寬。根據通訊方面的原理,通訊信號頻率與其最大帶寬是呈正比的,其大概是頻率的5%,以28GHz毫米波為例,其理論最大帶寬就有1.4GHz,比起目前4G LTE所使用的800Mhz-2600MHz信號100Mhz左右的帶寬相比,先天性就有著十倍以上的帶寬差距。
  • 拒絕美國籍!助力中國晶片彎道超車?網友提醒:注意安全!
    然而,危機危機危中有機,特別是在美帝借華為卡脖中國晶片、阻礙中國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22歲攻克世界百年難題、拒絕加入美國籍的中國天才曹原的出現,讓國人倍受振奮!22歲攻克百年難題震驚世界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國天才曹原更是應了這句古語。2020年5月6日,年僅24歲的曹原在美國《Nature》雜誌上連發兩篇重磅論文,再次成為全球科學界關注的焦點。
  • 不僅要彎道超車,還要勇於換道超車 | 長江評論
    賴鑫琳 攝 圖片源自解放日報)石墨烯單晶晶圓與目前半導體電路所用的矽晶圓的最大不同,就在於所用材料,一個是碳基,一個是矽基。現在的半導體晶片無論大小,都是基於矽晶圓而製造的矽基晶片,從晶片設計、封裝、製造到材料、製造設備,相對於世界最先進水平,我國還是追趕者。
  • 中國的5G頻段為何選擇Sub-6G,而非傳輸更快的毫米波(mmWave)?
    毫米波和Sub-6GHz是目前全球採用的兩種不同5G頻段,美國和俄羅斯使用了毫米波技術,我國三大運營商、歐洲國家及地區則普遍採用Sub-6GHz頻段。一、什麼是毫米波和Sub-6G?由於美國軍方佔用了大量的Sub-6G頻段,美國無法分配給運營商足夠的5G頻段,因此使用毫米波技術方案。根據美國的5G部署,其採用了毫米波(為主)和Sub-6G結合的方案,採用毫米波在熱點地圖提供高帶寬,而Sub-6G在非熱點地區保證覆蓋。
  • 關鍵技術彎道超車,有望解決晶片的燃眉之急
    而前不久,中科院再次傳出一個好消息,我國的材料領域又獲得了新的突破,一種新型的石墨烯材料被我國的科研人員給發現了,而不少的國家都還在好奇我國是如何做到在這樣的領域上彎道超車的。而最近這段時間也是我國最真切的感受到將晶片技術國有化重要性的一段時間,所以還是希望這個新型的石墨烯材料能夠儘快的從實驗室走出來,可以進行工業化的生產,解決我國的燃眉之急。
  • 沒有毫米波參與,5G只能算玩具
    這時候,人們想到了過去一直沒太關注的毫米波頻段。毫米波的最大特點是高頻率,但在30-300GHz之間也不是所有頻段都可以隨意使用的,因為有些頻段效能比較差,所以目前很難被使用。解決技術短板,成就千億美元大市場如今看來目前國內運營商以Sub-6GHz作為5G網絡的主力,很少用到毫米波,原因很簡單,因為5G毫米波存在一個硬傷——信號。
  • 美國最大規模 5G 毫米波頻譜拍賣
    在美股一周雙熔斷的「活久見」背景下,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拍賣毫米波頻譜,加速推進5G建設的舉措,就有頗有點抄中國「新基建」作業的味道了。不過「天下文章一大抄」,我們知道在上個世紀初的金融危機中,美國就是靠著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走出困境的,而面對本輪危機,美國把希望寄託於5G等新興信息化建設領域,也算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 高通的5G RAN平臺解決Open vRAN生態系統所面臨的挑戰
    這三款SoC分別包括高通射頻單元平臺、高通分布式單元平臺和高通分布式射頻單元平臺。高通推出這三款SoC,意在幫助在Open vRAN解決方案和目前主導市場的封閉式專用解決方案之間實現性能和功能的對等。這種性能和功能的對等性將擴大5G Open vRAN解決方案的潛在市場,並為運營商在構建5G網絡來支持不斷擴大的性能要求時提供更多選擇。高通將於2022年上半年開始提供這些SoC的樣品。
  • 華為賭贏了,美國放棄5G毫米波,採用華為使用的釐米波!
    由於5G網絡對電的消耗十分巨大,華為根據目前技術的實際情況主推Sub-6技術,但在與其他國家合作時,部分國家表示想要推行毫米波這種技術,其中最具代表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日本等。難道Sub-6就比毫米波差嗎?其實真相併不是這樣,毫米波和Sub-6各有各自的優缺點,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為什麼華為會主推Sub-6。
  • 中國芯彎道超車的關鍵技術-碳基晶片
    最近國產八英寸石墨烯晶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似乎又給國產晶片換道超車打了一劑興奮劑。因為理論上來說,只要在石墨烯晶圓上繼續進行切片、刻蝕、離子注入等操作,就能夠繞過光刻機做出碳基晶片。 我們國產晶片終於不用再被別人卡脖子了,石墨烯會成為國產晶片換道超車的一張王牌嗎?
  • 北鬥如何彎道超車GPS?
    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有望超4000億元。華測導航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在珠峰GNSS 同步觀測點作業高精度導航或為北鬥彎道超車
  • 要超就超美國!中科院這次彎道超車,新型石墨烯晶片讓美優勢不再
    而5G技術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國眼看著我們的5G技術已經大大超過了美國,所以讓諸多國家都限制華為5G技術在各國的建設,雖然美國使用卑劣手段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美國不得不承認自己的5G技術已經被超越!但是媒體再次帶給了我們非常好的消息,中科院宣布成功研製出了8英寸石墨烯晶圓片,對於我們晶片來說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創舉,這一偉大成就足以彎道超車美國,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要知道我們在半導體領域一直缺乏核心技術,所以一直依靠外國的晶片,但是這樣一來我們就很容易被別人卡住脖子,所以包括中芯國際、海思等高科技公司都在大力研發晶片,這樣就可以減少對他國的依賴,但是短時間內這種差距依然存在
  • Omdia:高通5G RAN平臺解決了Open vRAN生態系統挑戰
    來自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報告稱,高通在其於2020年10月20日舉行的5G峰會上宣布,將推出三款專為5G宏基站和微基站設計全新SoC。這三款SoC分別包括高通射頻單元平臺、高通分布式單元平臺和高通分布式射頻單元平臺。高通推出這三款SoC,意在幫助在Open vRAN解決方案和目前主導市場的封閉式專用解決方案之間實現性能和功能的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