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講科學第八季第三期 | 中國鳥類多樣性及其保護

2020-11-02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鳥類的保護任重而道遠。認識到鳥類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學會保護鳥類多樣性的意義和措施尤為重要。

本期講座邀請北京師範大學張正旺教授,解析鳥類的形態、行為,介紹我國在鳥類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效。


時間:2020年10月23日18:00-19:00

主講人:黃乘明、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動物博物館首任展示館館長,中國動物學會監事、北京動物學會會員、中國科協脊椎動物學科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和中國科協靈長類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以我國珍稀瀕危動物為研究對象,開展行為學、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的研究。

出版學術著作和科普著作11部,其中翻譯作品《希望-拯救瀕危動植物的故事》一書榮獲第七屆文津圖書獎、第二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作品獎和吳大猷科普著作銀籤獎,發表研究論文160多篇。榮獲「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生命探秘

京津冀蒙四地聯動播出地址


1.北京科技教育創新研究院

http://course.bjkjcloud.com/course/live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


2.北京科學中心

關注「數字北京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號

即可找到相關視頻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


3.知識就是力量

播放連結:http://www.zhili.org.cn/

(複製網址到瀏覽器打開)


4.騰訊新聞(知識)

(在平臺搜索「北京科技教育創新研究院」 即可找到相關視頻)


5.雨課堂

播放連結

https://www.yuketang.cn/web

(班級邀請碼:RF4QTB)

複製網址到瀏覽器打開

輸入班級邀請碼觀看


6.科普中國

(在平臺搜索「北京科技教育創新研究院」即可找到相關視頻)


7.天津

①科普天津雲播放連結

https://cloud.keputj.cn/indexCont

(複製網址到瀏覽器打開)

②「天津科普說」微信公眾號

③「天津科學技術館」微信公眾號

④「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微信公眾號


8.河北

①河北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

服務平臺播放連結:
http://hebei.xiaoxiaotong.org/index.aspx

(複製網址到瀏覽器打開)

②「河北青少年科技中心」 訂閱號

「河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服務號


9.內蒙古自治區青少年科技教育服務平臺

播放連結

http://neimenggu.xiaoxiaotong.org/

(複製網址到瀏覽器打開)


觀看完整視頻,寫下你的講座觀後感,發至郵箱:zl@cast.org.cn,註明「院士專家講科學」觀後感,即有機會獲得《知識就是力量》科學小記者稱號及證件,成為「知力科學少年團」成員,參加知力舉辦的各類科普活動、採訪活動、特別企劃活動等,和科學家面對面。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已擁有64年歷史是由中國科協主管的青少年科普雜誌

相關焦點

  • 精彩回顧 | 院士專家講科學第八季完結,探秘生命,尊重自然
    院士專家講科學第八季主講人:黃乘明,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動物博物館首任展示館館長、中國動物學會監事、北京動物學會會員、中國科協脊椎動物學科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科協靈長類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講座內容:白頭葉猴是一種全球範圍唯一分布在廣西喀斯特石山環境的靈長類。
  • 院士專家講科學第八季第五期 | 如何快速辨識不同鳥類?這堂課乾貨滿滿
    中國現有鳥類1400多種,是世界上鳥類多樣性最多的國家之一鳥類具有形態各異、行為多樣、善於鳴叫、飛行能力突出等特點。每種鳥類的棲息習慣、形態都不一樣,那麼,怎樣能快速認識這些不同的鳥類呢?如何能做到文明觀鳥?本期講座跟隨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科學顧問胡若成老師,認識中國的鳥類,學習鳥類基本知識。
  • 院士專家講科學第六季 | 豪華陣容帶你探秘氣象科學
    8月21日,「豪華版」院士專家講科學科普講座第六季特邀三位院士、三位專家帶給你一場意想不到的氣象科學盛宴!時間:2020年8月21日主題:全球氣候變化:科學與可持續治理主講人:丁一匯,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氣與氣候學家
  • 院士專家講科學第五季 | 奇趣大自然,等你探險,就在今晚
    院士專家講科學它擁有最強大的能量最嚴酷的環境和最豐富的資源2020年8月5日「院士專家講科學專家將帶您走進南海可燃冰探採現場。蜜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花朵授粉昆蟲,蜜蜂的授粉對於果園、農作物、瀕危物種保護、城市園藝以及生態恢復都具有重要意義。那麼蜜蜂是否也會帶來「蝴蝶效應」呢?本期講座,跟隨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姚軍老師一起,更深入地解讀蜜蜂。
  • 院士專家講科學第六季收官!氣象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中國的可持續性發展治理應走低碳、清潔能源之路。就是要淘汰化石能源以及落後產能,讓煤、石油、天然氣等退出能源歷史舞臺,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清潔能源。為遏制逐漸失控的全球變暖,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持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氣候和環境,堅持綠色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 首份中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發布暨加強鳥類保護的倡議書
    來源: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2018年5月21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發布會。徐海根副所長出席並主持發布會,部分觀測參與單位代表、有關媒體參會。自2011年以來,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以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為主要技術支持單位,在全國31個省(市、區)建立了648個觀測樣區,設置1萬餘條樣線和樣點,以鳥類、兩棲動物、哺乳動物和蝴蝶為指示生物類群,開展生物多樣性觀測。
  • 激勵大家講科學、愛科學 季維智院士為昆明中學生普及科學知識
    7月17日,第77期雲南科學大講堂在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禮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非人靈長類與生物醫學研究」為題,向在座的師生們普及了科學知識,激勵引導學生們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走科學之路。
  • 激勵大家講科學、愛科學 季維智院士為昆明中學生普及科學知識
    7月17日,第77期雲南科學大講堂在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禮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非人靈長類與生物醫學研究」為題,向在座的師生們普及了科學知識,激勵引導學生們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走科學之路。
  • 大自然保護協會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大自然保護協會目前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項目有:1、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遠景規劃項目:項目背景:大自然保護協會與合作夥伴一起,對中國的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狀況進行全面而綜合的評估;確定需要優先保護的區域、生態系統和物種,並提出關鍵的保護行動和策略,以充實並更新現有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
  •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新書發布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青文指出,中央十九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是生態建設的主要舉措,更是我們留給子孫後人的生態寶庫,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國林業出版社適時策劃出版《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下了一場及時雨。該書的作者聶延秋先生,是出自行家裡手,1453種鳥種齊全,圖片的生物學特徵性強,圖文並茂,文字說明言簡意賅,填補了我們國人自己系統地用圖示方式展示我國鳥類及其分布的空白。  我國是世界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超過1400種,約佔世界鳥類的16%。
  • 立足遙感數據共促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 | 中科院空天院專家到訪
    8月29日至30日,第一屆植被病蟲害遙感大會成功召開,來自各界的政府部門領導、院士專家、學者同仁、企業代表等近2萬人參加大會,引起社會強烈反響與關注。會上,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就《生態文明:生物多樣性與植被病蟲害》作精彩報告,進一步闡述了維護各物種之間的平衡對保障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至關重要。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一起學習《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2018年9月21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八號)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已由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18年9月21日審議通過,現予公布
  • 專家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中國智慧
    、博士生導師生物多樣性議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隨著近期《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第5版)的發布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的召開,以及中國將主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等一系列信息的爆棚,生物多樣性議題被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55、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態保護沒有終點 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
    (攝影 方建兵)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及其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但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一些動植物等生物資源遭到了過度開發和利用。據專家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滅絕的境地。生物鏈一旦斷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 周晉峰: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的根本 | 周道第78講
    這就是我今天報告要講的重點。我們是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國家一級學會。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的根本。生態文明起源於生物多樣性、截止於生物多樣性。墨西哥蠑螈作為現代生命科學很重要的「小白鼠」,全球開始大量人工繁殖,但是,墨西哥野生蠑螈就成為了瀕危物種。由於研究需要,大量的抓捕,使得野外種群數量岌岌可危。編訂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根本目的,不是保護瀕危物種,而是要保護人類棲息地。2019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宣布:未來10年將有100萬物種瀕臨滅絕。
  • 灰翅鶇種類刷新鳥類紀錄 專家解讀江西新增20種鳥類
    後經省內眾多專家並經查閱文獻認定,該鳥類屬灰翅鶇,成為江西省鳥類新紀錄。    灰翅鶇種群數量稀少遇見率不高    記者從採訪中獲悉,該鳥類在中國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四川、貴州和雲南東南部及廣西有分布,種群數量稀少。
  •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今年5月出版
    本報訊 記者焦玉海報導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審稿暨中國鳥類調查研究現狀高級研討會3月7日在京舉行。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廣受鳥類專家和觀鳥愛好者關注的鳥類專著《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將於今年5月出版。    我國是世界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超過1400種,約佔世界鳥類的16%。
  • 中國首次發布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 兩棲動物和鳥類等物種生存...
    寬帶青鳳蝶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21日,中國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在北京首次發布了《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這也是中國官方首次發布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報告顯示,由於環境汙染、商業捕捉、化肥農藥過度施用等人類活動的影響,兩棲動物和鳥類等一些物種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多樣性下降。生物多樣性觀測是在一定區域內對生物多樣性的定期測量,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於掌握生物多樣性動態變化趨勢、識別致危因素具有重要意義。
  • 講好多樣性的中國荒漠故事
    生態攝影集《多樣性的中國荒漠》終於趕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前正式出版了,真讓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當前,中國的生態保護事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國家林業局承擔著我國生態保護和建設主戰場的重任,充分利用這個時機,竭力宣傳中國荒漠生態系統的保護及荒漠化防治成就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