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用『微小』信息成就高營業額

2020-11-16 愛普

營銷要抓住引發風暴的信息『蝴蝶』

1972年,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發展會上發表一篇演說,大意為:一隻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

因為蝴蝶翅膀的扇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

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天氣系統的巨大變化。

故事中的規律,在銷售活動中同樣存在。

曾經,人們一直認為,營銷者的水平層次越高,就越需要抓大放小,要把精力放在做大事和要事上,不做瑣屑的雜務,以高效利用時間。

然而,蝴蝶效應卻告訴我們:小事情一樣可以導致大後果,小變化可能會引起大變化。

就市場營銷而言,若能合理利用蝴蝶效應,往往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2009年5月,三星電子與百思買在中國正式籤訂了協同補貨(CPFR)協議。

根據該協議,三星電子與百思買在供應鏈上共同管理採購預測與庫存,共享客戶信息,而三星的市場部將通過匯總的銷售信息分析出大致的研發方向,如用戶在最近半年或者一個季度喜歡什麼樣的手機等。

到目前為止,三星電子已經與北美和歐洲的38家零售流通渠道進行CPFR合作。

從2004年合作開始至今,三星電子銷售額增長400%,物流庫存減少64%,預測訂單的正確率提高至93%,提前備貨周期從2005年的11周縮減至2008年的4周。

未來,中國的零售商也會成為三星信息鏈上重要的信息提供者。

在三星看來,如果高速信息流最後不能匯總到設計和專利上,那麼這些信息並沒有被充分利用。

外部的信息獲取要配合內部的積極『做功』。

信息反饋的高速戰略使三星公司從縮短產品周期中獲益。

另外,三星還實行B2B和B2C兩個市場並行,不僅生產成品還生產成本部件,加上市場信息反饋的配合,這使得三星實現了產品的多樣化、大規模化和成本領導權。


三星還成立了中國經濟研究院,分析的內容從家電到房地產,再到中國宏觀經濟。

閱讀該研究院的報告,讀者就可以發現,三星搜集了大量第三方數據,從調研機構易觀國際,到中國經濟統計數據,數據量龐大。

在三星內部人士看來,這種分析對三星內部很有幫助,如中國的房地產情況就對家電銷售有影響,而經濟的漲落也涉及高端手機消費心理。

三星中國研究院還可對外出售報告產生收入。

故事中,三星巧妙利用了信息的蝴蝶效應,使自己的營銷越做越成功。

營銷界名人熊興平在《蝴蝶效應與市場營銷——尋找引發銷售風暴的那隻蝴蝶》中曾指出:要引起一場銷售的龍捲風,關鍵是尋找到在臨界點附近那隻扇動翅膀的蝴蝶。

第一,讓產品成為蝴蝶。

利用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非線性,通過逐漸累積比競爭對手領先1%的優勢(微弱優勢),在正反饋的自我增加機製作用下,到達終點時便會領先100%,最終打敗勢均力敵的對手。

第二,讓消費者成為蝴蝶。

利用口碑營銷的病毒式傳播原理,找到一位消費者意見領袖(如種植大戶、科技示範戶),讓他成為引發產品銷售龍捲風的那隻蝴蝶。

第三,讓經銷商成為蝴蝶。

對經銷商採取表揚與批評交替結合的辦法,通過獎懲激勵,逐步把經銷商引人到混沌理論的蝴蝶模型中,最後讓經銷商『化蝶』引發風暴。

第四,讓員工成為蝴蝶。

企業員工在不同的條件下會產生天壤之別的銷售業績,若加以引導和激勵,企業將呈現積極向上的競爭氣氛,員工也可能成為銷售競賽中的那些蝴蝶。

第五,讓企業自己成為蝴蝶。

企業營銷戰略是既定戰略(領導制定、自上而下)與隨機戰略(市場引導、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混沌戰略,企業自己也能進入到混沌模型中而成為那隻蝴蝶,如果反饋不當,就可能在一夜之間轟然倒閉; 反之,企業就可能成為一夜之間崛起的黑馬。


總之,營銷中要充分抓住能夠引發銷售風暴的那隻『蝴蝶』。

避免忽略缺陷造成的惡果

根據蝴蝶效應,在企業經營中,若發現公司有不合理的現象,要立刻設法改正,否則,管理上的漏洞很快就會表現在產品和服務上。

所以,不要因為產品有毛病就諱而不宣,等到消費者發覺時,很可能會損害公司的名譽、信用。

有著百年輝煌歷史的愛立信與諾基亞、摩託羅拉並列稱雄於世界移動通信業。

但自1998年開始的3年裡,當世界蜂窩電話業務高速增長時,愛立信的蜂窩電話市場份額卻從18%迅速降至5%,即使在中國市場,其份額也從1/3左右迅速地滑到了2%。

愛立信從手機銷售頭把交椅跌落,不但退出了銷售三甲,而且還排在了新軍三星、飛利浦之後。

為什麼愛立信在中國這塊風水寶地上失去了它往日的輝煌呢?

2001年,愛立信的一款型號為T28的手機存在質量問題。這本來就是一種錯誤,但更大的錯誤是愛立信漠視這一錯誤。

『我的愛立信手機的送話器壞了,去愛立信的維修部門,很長時間都沒有解決問題,最後,他們告訴我是主板壞了,要花700塊錢換主板,而我在個體維修部那裡,只花了25元就解決了問題』。一位消費者明確說出了愛立信存在的問題。

那時,幾乎所以媒體都注意到了T28的問題,似乎只有愛立信沒有注意到。

愛立信一再地辨解自己的手機沒有問題,而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背後搗鬼。

然而,市場不會去探究事情的真相,也不給愛立信以『申冤』的機會,無情地疏遠了它。

其實,信奉『忙羊補牢』觀念的中國消費者已經給了愛立信一次機會,只不過,愛立信沒能好好把握。

1998年,《廣州青年報》從8月21日連續三次報導了愛立信手機在中國市場的質量和服務問題,引發了消費者以及知名人士對愛立信的大規模批評,而且愛立信的768、788C以及當時大做廣告的SH888,居然沒有取得入網證就開始在中國大量銷售。

至此,愛立信手機存在的問題浮出水面。

但愛立信採取掩耳盜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甚至試圖拿錢來封媒體都嘴。

愛立信廣州辦事處主任還心虛硬地狡辯:我們的手機沒有問題。

既然選擇拒不認錯,愛立信自然不會去解決問題,更不會切實去做服務工作。

正是這一系列的質量和服務中的缺陷,使愛立信失去了中國市場。

同時,也讓我們明白,即使是一個由數以百萬計的個人行動構成的公司,同樣經不起其中微小行動的偏離。

單雙號限行的『蝴蝶效應』

某一天,家住北京的董明一反常態起了個大早,因為今天他要擠公交上班。

這對習慣於開車上班的他來說頗有些新鮮,但沒有辦法,自從單雙號限行開始實施以後,董明的汽車便只能輪班休息了。

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作為北京市民,應積極響應政府的單雙號限行政策。

在北京舉辦奧運會期間,政府決定單雙號限行,即從2008年7月20日起,北京正式開始實行為期2個月的限行政策。

試行之後,北京又正式開始實行汽車的限行措施,之後,不少省市也紛紛效仿北京的做法,希望通過單雙號限行來改善交通擁堵狀況。

但是,效果似乎並沒有預期的好,到了上下班的高峰期,堵車的情況依舊如故。

董明也發現了這點,他本以為乘坐公交車只需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單位,但沒有料到,在一條路上堵了40分鐘,公交車依然沒有前行的意思,這讓董明心急如焚。

眼看上班的時間就要到了,他還在半路上,下也下不去車,走也走不了。

為什麼限行之後,依然堵得厲害呢?

董明的苦惱也是許多人的苦惱。

他聽到車上幾個人在討論堵車的事情。

『我這個月都是第二回遲到了,每次都是在這條路上堵著下不去』。一個年輕小夥子抱怨道。

一個老大爺不急不慌地說:急啥,過了早高峰期就能走動了。

『那我們也都遲到了,這個月的獎金又沒了』。小夥子沮喪地說。

董明忍不住插嘴道:以前開車堵,現在限行了,我們坐公交車也這麼堵車,真不知道以後是不是該跑步去上班。

老大爺笑著說:其實,單雙號限行只是一時限制了汽車的數量,短期內人們有可能會看到汽車流量減少,但時間長了,反而會刺激汽車的消費和使用。

看到董明一臉茫然,老大爺接著說:舉個例子,之前車輛增加,是因為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收入的增加。

倘若長期實行單雙號限行,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增多,有車族完全可以再買第二輛車,這樣,遇到限行也不必擔心會影響開車出門。

即便是現在,很多家庭也擁有兩輛車,但一般只開一輛。

結果一限行,兩輛換著開,限行對他們並沒有影響。

看來,限行政策還是沒能解決問題。

車輛限行,卻無法緩解堵車狀況,這令許多市民頭疼不已。

現在有車一族越來越多,據有關數據統計,截止2008年年底,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350萬輛,平時有大約30%~40%的車被閒置而沒有使用,而限行之後,這個庫存被充分挖掘,反而使出行車輛增加。

所以說,限行不僅對交通改善的作用有限,從另一方面來說,限行還不利於提高汽車的使用率。

根據經濟學的理論,某樣產品在需求一定的情況下,應當是使用率越高越好。

同理,汽車也應如此,否則就是社會資源的浪費。

單雙號限行政策阻礙了汽車的使用。

而且短期的社會成效不能改變和降低整個社會總的用車需求,只會降低每一輛車的使用效率。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單雙號限行這種措施並沒有預想中那麼完美。

北京市後來又出臺了限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擁堵的問題。

日後,還會有更科學的辦法出臺,提高道路和車輛的使用效率。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 什麼叫做蝴蝶效應?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那麼股市中效應是什麼意思?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
  • 蝴蝶效應會失效嗎?
    這種神秘的效應在許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都有過出現,比如電影《生活多美好》(1946),科幻小說《雷鳴之音》(1952),電影《蝴蝶效應》(2004)中等等。這種過去的一個微小變化,導致了在未來出現巨大變化的效應,並不只存在於虛擬世界中。
  • 量子世界存在蝴蝶效應嗎?
    這裡的蝴蝶便是那個影響巨大的擾動因素,「它身形雖小,卻能在漫長流逝的時間裡,打破平衡,推倒整排小片多米諾骨牌,進而觸動大骨牌乃至巨型骨牌。」Bradbury所描繪的「蝴蝶效應」——即過去的微小變化能對未來造成巨大影響——並不完全是科幻小說式的異想天開。
  • 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他稱之為混沌學。
  • 真正的「蝴蝶效應」和真的好看的《蝴蝶效應》
    後來洛倫茲正式發表演說,用蝴蝶煽動翅膀可以引起颶風的描述,說明一個微小的初始條件變化可能導致一連串逐漸放大的結果。一再表示複雜系統演化中對初始條件的極端敏感,一再表示複雜系統演化中對初始條件的極端敏感,這就是蝴蝶效應。
  • 蝴蝶效應:蝴蝶翅膀扇起的颶風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一隻蝴蝶不經心地拍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拉斯州一場災難性的颶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於是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科學家把這種現象戲稱作「蝴蝶效應」,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變化。「蝴蝶效應」的概念,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1963年提出的。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量子蝴蝶效應更令人困惑
    戴爾·杜蘭 美國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研究包括大氣層的可預測性 ※※「蝴蝶效應是真實存在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小規模的微小變化可以永遠改變天氣,但蝴蝶能否對天氣產生任何有意義的變化值得商榷。」
  • 何為蝴蝶效應?
    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微小的差別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蝴蝶效應在經濟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國宣布發射飛彈,港臺100億美元流向美國. 「蝴蝶效應」也可稱「撞球效應」,它是「混沌性系統」對初值極為敏感的形象化術語,也是非線性系統在一定條件(可稱為「臨界性條件」或「閾值條件」)出現混沌現象的直接原因.
  • 在量子領域中,存在蝴蝶效應嗎?
    一在一些科幻故事中,蝴蝶是一種神奇的小生靈,它們可以打破平衡,憑藉其微小的能量,引發一連串越來越重大的事件,製造出一場山崩地裂。這種神秘的效應在許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都有過出現,比如電影《生活多美好》(1946),科幻小說《雷鳴之音》(1952),電影《蝴蝶效應》(2004)中等等。這種過去的一個微小變化,導致了在未來出現巨大變化的效應,並不只存在於虛擬世界中。
  • 量子世界裡蝴蝶效應還成立嗎?無蝴蝶效應會讓量子世界自動修復
    混沌理論認為,微小的,微不足道的事件或情況可能會影響大型複雜系統向未來發展的方式。很多人對這種所謂的蝴蝶效應都很熟悉。這種想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科幻作家雷·布拉德伯裡1952年的小說《雷鳴》中。在那個故事中,一名穿越到遙遠的過去捕獵雷克斯暴龍的男子,無意中踩死了一隻蝴蝶。當他回到現在後發現,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 「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
    亞馬孫雨林的一隻蝴蝶振動兩下翅膀,會引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1963年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了一個名詞,將類似「蝴蝶引起龍捲風」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用來比喻初始條件的一些小偏差會帶來結果的巨大改變,其他如馬蹄鐵掌上丟失了一個釘子,會讓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秋天一片飄落的桑葉,會點燃七國混戰的戰火等等,都是「蝴蝶效應」的例子。
  • 「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
    亞馬孫雨林的一隻蝴蝶振動兩下翅膀,會引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1963年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了一個名詞,將類似「蝴蝶引起龍捲風」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用來比喻初始條件的一些小偏差會帶來結果的巨大改變,其他如馬蹄鐵掌上丟失了一個釘子,會讓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秋天一片飄落的桑葉,會點燃七國混戰的戰火等等,都是「蝴蝶效應」的例子。那麼「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呢?
  • 「蝴蝶效應」是什麼?
    生活中我們總聽到「蝴蝶效應」這個詞,那「蝴蝶效應」是什麼呢?蝴蝶效應指在長時間和大範圍內,微小的空氣系統變化可能導致連鎖反應,並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產生極大變化。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提出了蝴蝶效應這個概念,他通過電腦進行「天氣預報」的模擬,發現如果將輸入的數據進行微調,得出的計算結果差別會非常大。這個概念被形象的表述為: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發生的原因可能是一個月前一隻蝴蝶在巴西輕輕拍打翅膀。「蝴蝶效應」這個名稱也就此誕生。
  • 在量子領域中,存在蝴蝶效應嗎?-虎嗅網
    一在一些科幻故事中,蝴蝶是一種神奇的小生靈,它們可以打破平衡,憑藉其微小的能量,引發一連串越來越重大的事件,製造出一場山崩地裂。這種神秘的效應在許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都有過出現,比如電影《生活多美好》,科幻小說《雷鳴之音》,電影《蝴蝶效應》中等等。這種過去的一個微小變化,導致了在未來出現巨大變化的效應,並不只存在於虛擬世界中。上世紀60年代,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在使用電腦程式進行計算時,將初始數值0.506127省略地設置成了0.506,結果生成了完全不同的天氣場景。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
    2004年好萊塢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人類認為蝴蝶效應具有神奇的效果,小規模的事件可以產生巨大、不可預見的後果,甚至導致戰爭、核災難等……事實上,蝴蝶效應僅是一個氣象術語,源於半個世紀前,它實際是什麼對於多數人是很難理解的,我們來看看物理學家、大氣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如何分析蝴蝶效應的真實作用及意義
  • 不可思議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指的是在一個動態系統中,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奇異的量子世界裡,連蝴蝶效應都不存在
    根據蝴蝶效應,即便是微小的擾動,也能對未來造成非常誇張的影響。不過,最近一項新實驗發現,讓量子比特回到過去後,即使對其進行加擾,它仍能在未來恢復所有原始信息。Bradbury所描繪的「蝴蝶效應」——即過去的微小變化能對未來造成巨大影響——並不完全是科幻小說式的異想天開。著名數學家與氣象學家Edward Lorenz在一次研究中偶然發現,自然系統中的確存在這樣的例子:即便是初始狀態的微小變化,也能極大地影響最終結果。這種系統被稱為混沌系統,人們所熟知的很多現象,如陰晴不定的天氣,或者將不同液體混合在一起時的複雜過程,都屬於混沌的範疇。
  • 奇異的量子世界裡,連蝴蝶效應都不存在
    根據蝴蝶效應,即便是微小的擾動,也能對未來造成非常誇張的影響。不過,最近一項新實驗發現,讓量子比特回到過去後,即使對其進行加擾,它仍能在未來恢復所有原始信息。Bradbury所描繪的「蝴蝶效應」——即過去的微小變化能對未來造成巨大影響——並不完全是科幻小說式的異想天開。著名數學家與氣象學家Edward Lorenz在一次研究中偶然發現,自然系統中的確存在這樣的例子:即便是初始狀態的微小變化,也能極大地影響最終結果。這種系統被稱為混沌系統,人們所熟知的很多現象,如陰晴不定的天氣,或者將不同液體混合在一起時的複雜過程,都屬於混沌的範疇。
  • 在奇異的量子世界裡,連蝴蝶效應都不存在
    這裡的蝴蝶便是那個影響巨大的擾動因素,「它身形雖小,卻能在漫長流逝的時間裡,打破平衡,推倒整排小片多米諾骨牌,進而觸動大骨牌乃至巨型骨牌。」Bradbury所描繪的「蝴蝶效應」——即過去的微小變化能對未來造成巨大影響——並不完全是科幻小說式的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