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名詞解釋全整理:效度/表面效度/準則效度/結構效度/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信度與效度的關係

2021-02-20 小豪新傳考研

1.效度(Validity)

2.表面效度(Fact validity)

3.準則效度(Criterion validity)

4.結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5.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6.信度與效度的關係

1.效度(Validity)

即測量的有效度或準確度。它是指測量工具或測量手段能夠準確測出所要測量的變量的程度,或者說能夠準確、真實地度量事物屬性的程度。

 

2.表面效度(Fact validity)

表面效度也稱內容效度或邏輯效度,它指的是測量內容或測量指標與測量目標之間的適合性和邏輯相符性。也可以說是測量所選擇的項目是否「看起來」符合測量的目的和要求。由於表面效度基於個人主觀判斷之上,因而這種效度缺乏標準的、可重複性的程序保證。

 

3.準則效度(Criterion validity)

準則效度也稱為實用效度或經驗效度,它指的是用一種不同以往的測量方式或指標對同一事物或變量進行測量時,將原有的一種測量方式或指標作為準則,比較二者測量結果的相關程度。

 

4.結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結構效度也稱構造效度或建構效度,它通過利用現有的理論或命題來考察當前測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結構效度涉及一個理論的關係結構中其他概念或變量的測量。

 

5.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如果在一項具體研究中,對上述三種效度(內容效度、準則效度、結構效度)的檢查沒有問題的話,就可以認為這一研究具有內在效度,它的資料和結論可以有效地解答所研究的問題。但是,這一研究結論的有效性能否用於其他時間、地點和對象就要涉及到外在效度的檢驗,這就要考慮樣本的代表性和特殊性,以及研究的時間、地點、情境和研究內容的普遍意義。可以說,內在效度是指一項研究的資料和結論的有效性,而外在效度是指這種研究結論的普遍有效性。

 

6.信度與效度的關係

對於同一種對象,人們常常會選用各種不同的測量方法和測量指標,這些方法和指標沒有對錯之分,但他們一定會在信度和效度兩個方面存在程度上的差別。我們的選擇標準是:越是在準確性和一致性上程度高的方法和指標,就越是好的測量方法,就越是高質量的測量指標。

測量的信度與效度之間存在著某種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的關係。測量的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無信度必然無效度,但有信度未必有效度;反之,效度是信度的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有效度必然有信度,但無效度未必無信度。另一方面,研究中在追求測量信度時,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測量的效度;反之,當研究者努力提高測量效度的時候,測量信度同樣也會受到影響。

由信度和效度的關係可知,所有影響信度的因素也必然影響效度。此外,除隨機誤差外,效度還受到系統偏差和其他變量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即測量工具和樣本的代表性。要提高研究的外在效度,就有必要採用概率抽樣的方法,而且當研究總體的異質性較高時,還應加大調查的樣本量。

相關焦點

  • 信度和效度的關係和區別
    信度是什麼?效度是什麼?信度和效度的關係和區別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一一介紹:【什麼是信度】信度指測驗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內部一致性來加以表示該測驗信度的高低。信度係數愈高即表示該測驗的結果愈一致、穩定與可靠。
  • 測驗的效度和信度
    一、效度(一)效度的涵義測驗的效度指的是測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換言之,效度指的是測驗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測驗的目的。效度是科學測驗工具最重要的質量指標。能測出來想測量東西的程度,則效度高;測不出來,則效度低。例如:想要測量小明的身高,測量工具是秤,那麼,測量不出想要測量的東西,則效度低。
  • 信度與效度的理論溯源
    一、測驗的效度(一)效度的涵義測驗的效度指的是測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換言之,效度指的是測驗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測驗的目的。效度是科學測驗工具最重要的質量指標。(二)效度的類型考察效度的方法很多,根據測量的問題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即內容效度、構想效度、實證效度。
  • 問卷信度效度之間有什麼關係如何分析
    內部與外部可靠性信度可分為內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兩類。內在信度:是指衡量研究問卷中的多個題目是否測量了同一概念或者內容,即題目之間是否具有內在一致性。這也就是大多數量表問卷所做的信度分析。外在信度:通常指不同時間測量時,是否測量結果具有一致性。比如說剛才舉例中提到的考試成績例子。衡量信度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常用的內在信度係數包括:克隆巴赫α係數和折半係數;常用的外在信度是重測信度。α信度係數,即內部一致性係數。
  • 如何區分信度與效度之間的關係
    信度與效度兩者間的關係是歷年來的重要考點也是同學們做題時候的難點,常以單選、填空和簡答來考察大家,理解性去做題就比較容易得分,那麼今天就來為大家解讀一下這部分知識點
  • 《量表信效度分析》系列文章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堂推出了量表信效度系列,超詳細的為大家講解如何對問卷進行試測,調整問卷結構,設計更為優質的問卷。為讓大家更加方便的學習信效度分析的基礎知識與應用,學堂現將《 量表信效度分析》系列文章匯總起來呈現給大家。此系列文章專門為信效度分析的初學者準備,內容全面、豐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慢慢學習,後續文章將持續更新中!
  • 問卷數據分析——區分效度
    前面介紹了合成信度相關內容,現在我們來看區分效度部分。同樣先簡介定義,然後介紹操作計算部分。由於區分效度也是伴隨因子分析進行的,其畫圖、建模以及運行等過程,與合成信度的過程一模一樣,本文中案例所用的數據與合成信度也是同一數據,文中關於畫圖等過程就省略了,大家自行參照合成信度相關內容。
  • 效度不達標的處理方式
    如同信度一樣,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量表設計不合理,基於此量表的數據也會受到置疑。接下來闡述效度分析(上一篇文章闡述信度分析),以及效度分析時的操作方法,如何解決出現的問題等。本書中使用的較多內容參考於「問卷數據分析-破解SPSS的六類分析思路」一書,以及使用網頁版本在線spss軟體spssau進行操作說明等。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測驗的效度和信度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測驗的效度和信度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教基每日一練:測驗的信度和效度(1.4)
    一、效度(一)效度的涵義測驗的效度指的是測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換言之,效度指的是測驗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測驗的目的。效度是科學測驗工具最重要的質量指標。能測出來想測量東西的程度,則效度高;測不出來,則效度低。例如:想要測量小明的身高,測量工具是秤,那麼,測量不出想要測量的東西,則效度低。
  • 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之間有何不同?
    知識點在考試中通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但是幾乎沒有識記類的考法,基本以概念反選、事例反選類單選題或判斷題為主,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個知識:信度——是指測驗結果的穩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測驗在多次進行後所得到的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它即包括在時間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內容和不同評分這之間的一致性。如,在不同時間測兩次相同的試卷,如果成績基本相當,那麼我們就認為測驗的信度較高。
  • 如何看懂一篇學術文章的效度和信度
    最近在一門課上聊到政府部門招聘的問題,好幾個學生同時抱怨說自己參加過的好多次面試都跟該工作崗位一點關係都沒有。比如,工作崗位是圖書館管理員,筆試一輪中全是寬泛的性格測試;工作崗位是政策分析諮詢師,面試完全沒有問到受試者研究經驗或者測試分析能力,而是進行了一個小時漫無邊際的閒談等等 (是的,美國公務員招聘也存在諸多問題)。
  • :信度與效度、創造性與智商的關係探究
    :信度與效度、創造性與智商的關係探究,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一、信度與效度   信度指的是所測量的屬性或特徵前後一致性的程度,即多次測驗的結果是否一致。一個人在多次進行某種測驗時,如果得到近乎相同的分數,那麼,可以認為該測驗穩定可靠,其信度是高的。例如,採用性格量表測量學生,他們在這一個月的結果,如果大致等於六個月前和三個月前的得分,那麼我們就認為測驗的信度較高。
  • 問卷信效度分析的步驟
    3.由於人口變量的異質性關係,對於沒有足夠辨別力的人而言,使用7 點量表法,會導致信度的喪失;對於具有足夠辨別力的人而言,使用5 點量表,又令人有受限的不適感。李克特式量表法,重視其「內在一致性程度」,這是量表題項兩兩之間關係強度的函數,也是題項與潛在變量間的關係指針,函數值大小與題項數多寡有密切關係,題項數愈多,愈有可能涵括所要測量的潛在變量:不過,題項數過多,在實際研究情境中多數會有實際的困難,如受試者時問不允許或造成填答者不用心作答等。
  • 超全整理!你一定要知道的效度分析攻略
    效度分類 效度可以分為三類:內容效度、效標效度、結構效度。 內容效度,檢驗問卷內容是否符合研究目的和要求。 效標效度,問卷測量結果與效標的相關程度。
  • SPSSAU數據分析入門教學03:信效度分析指標
    信效度是衡量一份問卷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的依據。問卷設計完成之後到分析結束,一般要經過兩次信效度分析。一次是預調查時,一次是正式分析。2 信度與效度的關係信度是效度的基礎,必須要有信度才有效度。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但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
  • 一文掌握效度分析所有知識點!
    通常情況下,效度分析只能分析量表題。 針對效度分析,通常會使用內容效度分析、結構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結構效度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分析。效度分析類型如下所示。結構效度分析通常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進行驗證,即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對題進行分析,如果輸出結果顯示題和變量的對應關係基本與預期一致,則說明結構效度分析良好。 1效度分析基本說明 效度分析的目的在於判斷研究題是否可以有效地測量研究人員需要測量的變量,通俗來講就是測量問卷題是否準確有效。
  • 問卷一定要做效度分析嗎
    效度分類效度又可分為內容效度、結構效度和效標效度。內容效度,指問卷題項對相關概念測量的合理性情況,通常是以文字來說明問卷的有效性。如通過參考文獻,或者權威來源說明問卷的權威性和有效性。還有就是通過對問卷前測並結合結果進行題項的修正等工作來充分說明問卷的有效性。(內容效度並非統計軟體進行的統計方法,對於問卷研究來講,基本上均需要進行內容效度說明。)
  • 你會進行標準關聯效度分析嗎?|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4)
    校標關聯效度是以一個公認有效的量表作為標準,檢驗新量表與標準量表測定結果的相關性。例如,研究者本人自己編制了一個測量生活質量的新量表,其測量的結果與世界衛生組織的生活質量量表的結果相似,即新量表得分高者,在世界衛生組織的生活素質量表中的得分也高,表明新量表的效標關聯效度好。效標關聯度可分為「同時效度」和「預測效度」。
  • 超級糟糕的問卷效度,要如何調整?
    以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檢驗結構效度為例:(1)KMO>0.6、通過巴特萊球形檢驗SPSSAU效度分析中可自動輸出KMO 和 Bartlett 的檢驗結果。(2)分析項歸類清晰結構效度分為兩種:一種是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另一種是使用驗證性因子性分析。其中探索性因子分析適合非經典量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