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效度
(一)效度的涵義
測驗的效度指的是測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換言之,效度指的是測驗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測驗的目的。效度是科學測驗工具最重要的質量指標。能測出來想測量東西的程度,則效度高;測不出來,則效度低。例如:想要測量小明的身高,測量工具是秤,那麼,測量不出想要測量的東西,則效度低。
(二)效度的類型
根據測量的問題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即內容效度、構想效度、預測效度。
1.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指的是測驗所選取的項目是否符合所要測量的東西,其代表性是否適當。例如:要測量小學生現代文的閱讀能力,就應該選取適合他們的現代文。假如選取了文言文,則不能測出他們現代文的閱讀能力,說明該試卷缺乏內容效度。
2.構想效度
構想效度是指測驗對某種理論的符合程度,其目的在於用心理學的理論觀點對測驗結果加以解釋及探討。簡而言之,構想效度就是從某一理論出發,根據理論構想有關的假設,據此設計和編制測驗,然後由果溯因,審查結果是否符合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例如:假設學生獲得語言知識的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升。測驗後,發現確實是這樣,那麼,構想效度較高。
3.預測效度
指的是一個測驗能夠預測學生將來某種特定行為或表現的程度。預測得越準,效度就越高。例如:李老師預測小明經過一個星期的學習後,數學成績會有所提高。事實確實是,那麼構想效度較高。
二、信度
(一)信度的涵義
測驗的信度又叫做測驗的可靠性,指的是測驗的一致性程度,即多次測驗結果要保持一致。信度指標通常以相關係數表示,即用同一被試樣本所得的兩組資料的相關係數作為測量一致性的指標,成為信度係數。例如:想要測量小明的性格是什麼樣的,測驗結果發現,第一次測驗是內向,第二次測驗是外向,第三次測驗是中性的,那麼它的信度比較低。
(二)信度的類型
1.再測信度
用同一組被試對同一測驗前後兩次施測的測驗得分的相關係數表示信度,它反應測驗分數的穩定程度。例如:用同一張智力測驗試卷對同一組人去進行測驗,前後兩次測驗後的結果一致,則表明這份智力測驗信度高。
2.分半信度
用同一組被試對同一測驗對等的兩半的測驗得分的相關係數表示信度。例如:把一張試卷分為等質量的兩半(題型、題量、難易程度基本一致),對同一組被試進行測量,如果這兩半試卷的得分基本一致,則表明這張試卷的信度高。
3.評分者信度
把相同的測驗結果提供給不同的打分者,若不同的打分者給的分數大致相同,說明該測驗有較高的信度。例如:高考作文打分,三位老師若給出的分數一樣,都是滿分,則說明評分者信度高。
三、信度與效度之間的關係
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信度低,效度一定低;效度低,信度不一定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