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學一直是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通常在我們的眼中的教育學知識只要「背下來」就行,但殊不知教育學中也有許多要求我們重在理解的知識,今天就來為大家梳理其中之一:衡量測驗質量的四個指標,即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知識點在考試中通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但是幾乎沒有識記類的考法,基本以概念反選、事例反選類單選題或判斷題為主,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個知識:
信度——是指測驗結果的穩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測驗在多次進行後所得到的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它即包括在時間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內容和不同評分這之間的一致性。如,在不同時間測兩次相同的試卷,如果成績基本相當,那麼我們就認為測驗的信度較高。
效度——是指測量的正確性,即一個測驗能夠策略出其索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準確度。故而通常效度考慮的問題是:測驗測量什麼?測驗對測量目標的策略精確性和真實性有多大?就一個測驗的優劣而言,效度是一個比信度更為重要的指標。如,我想測量初一年級的數學成績,但是給他們做了一套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試卷,此時不能測量出我原本想要測量的東西,我們認為測驗的效度不高。
難度——是指測驗包含的試題難易程度。一般來說,難度可以用:「P(通過率)=通過人數/總人數」的公式來表示,可見P(通過率)值越低難度越大,兩者間呈反比關係。
區分度——是指測驗對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夠區分的程度,即具有區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如,一次測驗之後,能夠明確分清不同學生的水平,我們就認為該測驗的區分度較高。
在我們明確了這四個指標的含義之後,我們會發現這四個指標都是用來衡量測驗質量高低的,那麼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繫呢?答案當然是有的,特別是信度與效度之間,難度與區分度之間都有一點的聯繫,需要同學們加以明確:
信度與效度——信度與效度都是衡量測驗質量的重要指標,雖然其中效度更為重要,但是兩者都不能忽視,而兩者之間的關係我們用一句話就可以總結:「信度低效度低,效度高信度高」。
難度與區分度——試題過難或過易都不能準確測出學生的真實成績,那麼難度和區分度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難度與區分度雖然沒有信效度一樣的明確關係,但是難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測驗的區分度較低。所以,只有在試卷中包含有不同難度的試題,才能提高區分度,做到難易適中的同時又能準確地測量出學生的水平。
到這裡,相信同學們對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了,接下來讓我們來通過幾個練習題來鞏固一下:
【經典考題】
1.高水平學生在測驗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學生只能得低分,說明該測驗( )質量指標高。
A.效度 B.信度 C.區分度 D.難度
【答案】C。解析:區分度是能夠鑑別學生真實水平的指標,能夠使高水平學生得高分,低水平學生得低分。
2.當一個測驗信度較低時,它的效度一定低。( )
【答案】√。解析:信度和效度之間的關係為,信度低效度一定低,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中公輔導專家-李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