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AU數據分析入門教學03:信效度分析指標

2020-12-05 SPSSAU

信效度是衡量一份問卷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的依據。問卷設計完成之後到分析結束,一般要經過兩次信效度分析。一次是預調查時,一次是正式分析。

1 定義

信度分析用於測量樣本回答結果是否可靠,即樣本有沒有真實作答量表類題項。信度係數越高表示該測驗的結果越一致、越穩定。

效度分析用於測量題項設計是否合理,通過因子分析方法進行驗證。

2 信度與效度的關係

信度是效度的基礎,必須要有信度才有效度。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但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

另外兩者的研究對象不同:信度對象:答卷人 效度對象:題項

3 指標解讀

信度分析

(1)指標解讀

指標描述

(1)校正的項總計相關性,也稱CITC值,比如某維度對應5個題項,那麼此5個題項之間的相關關係情況則使用此指標進行表示,通常此值大於0.4即說明某題項與另外的題項間有著較高的相關性,預測試時通常會使用「校正的項總計相關性」這一指標。

(2)項刪除後的克隆巴赫係數,如果某個維度或變量對應著5個題項,那刪除掉某題項後餘下4個題項的信度係數值即稱作「項刪除後的克隆巴赫係數」。

(3)克隆巴赫係數,也稱信度係數,內部致性係數,或者Cronbach's Alpha,或者α係數,此值一般大於0.7即可。

如果在預測試中使用信度分析,則可能涉及到校正項總計相關性(CITC)和項已刪除的α係數這兩個指標,用於輔助判斷量表題目是否應該進行修正處理。如果是正式數據的分析,通常此兩個指標的意義相對較小。

(2)信度分析的分析步驟

① 分析α係數,如果此值高於0.8,則說明信度高;如果此值介於0.7~0.8之間;則說明信度較好;如果此值介於0.6~0.7;則說明信度可接受;如果此值小於0.6;說明信度不佳;

② 如果CITC值低於0.3;可考慮將該項進行刪除;

③ 如果「項已刪除的α係數」值明顯高於α係數,此時可考慮對將該項進行刪除後重新分析;

④ 對分析進行總結。

效度分析

(1)效度種類

針對效度分析,通常會使用內容效度,或者結構效度,或者驗證性因子分析(CFA)進行效度驗證。效度分析類型總結如下表:

(2)指標解讀

由於效度分析通過因子分析的方式驗證,所以這裡也涉及因子分析的指標。

(3)效度分析的分析步驟

① 首先分析KMO值:如果此值高於0.8,則說明效度高;如果此值介於0.7~0.8之間,則說明效度較好;如果此值介於0.6~0.7,則說明效度可接受,如果此值小於0.6,說明效度不佳(如果僅兩個題;則KMO無論如何均為0.5);

② 接著分析題項與因子的對應關係:如果對應關係與研究心理預期基本一致,則說明效度良好;

③ 如果效度不佳;或者因子與題項對應關係與預期嚴重不符,也或者某分析項對應的共同度值低於0.4(有時以0.5為標準);則可考慮對題項進行刪除刪除題項的常見標準:一是共同度值低於0.4(有時以0.5為標準);二是分析項與因子對應關係出現嚴重偏差;

④ 重複上述步驟,直止KMO達標;以及題項與因子對應關係與預期基本吻合,最終說明效度良好;

⑤ 對分析進行總結。

更詳細的方法說明以及具體原理介紹,可查看SPSSAU官網,以及可使用SPSSAU上面的案例數據,進行實際的操作分析。

相關焦點

  • 你會進行標準關聯效度分析嗎?|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4)
    上圖中,標準量表為CS(結局為鎮靜過深和鎮靜不足二分類),分別於CBS和SBS量表(結局也為鎮靜過深和鎮靜不足二分類)進行校標關聯效度分析,此時使用的是kappa一致性檢驗。譚蓉, 胡德英, 劉義蘭, 等. 住院患者自殺風險評估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 中華護理雜誌, 2018,53(09):1096-1099.
  • 超級糟糕的問卷效度,要如何調整?
    一、效度的標準在解決效度低的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一起來回顧下,判斷效度達標的指標都有哪些。如果KMO值高於0.8,則說明效度高;如果此值介於0.7~0.8之間,則說明效度較好;如果此值介於0.6~0.7,則說明效度可接受,如果此值小於0.6,說明效度不佳(如果僅兩個題;則KMO無論如何均為0.5)。通過Bartlett 球形度檢驗意味著變量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適合使用因子分析檢驗效度。
  • 教學測驗指標簡析
    教學測驗的指標在歷次考試中出現頻率都較高,考生的正確率卻不高,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區別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區分方式,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設計和編制任何一種測驗,都必須使其在效度、信度、難度和區分度方面達到一定要求,即起碼達到有效、可信,具有一定難度和區分度。
  • 問卷信效度分析的步驟
    問卷設計是科研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如何設計出高信效度問卷,臺灣學者吳明隆給出了很好的答案。第五步 因素分析項目分析完後,為檢驗量表的結構有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應進行因素分析。結構效度係指態度量表能惻量理論的概念或特質之程度。
  • 效度不達標的處理方式
    接下來闡述效度分析(上一篇文章闡述信度分析),以及效度分析時的操作方法,如何解決出現的問題等。本書中使用的較多內容參考於「問卷數據分析-破解SPSS的六類分析思路」一書,以及使用網頁版本在線spss軟體spssau進行操作說明等。
  • 《量表信效度分析》系列文章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堂推出了量表信效度系列,超詳細的為大家講解如何對問卷進行試測,調整問卷結構,設計更為優質的問卷。為讓大家更加方便的學習信效度分析的基礎知識與應用,學堂現將《 量表信效度分析》系列文章匯總起來呈現給大家。此系列文章專門為信效度分析的初學者準備,內容全面、豐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慢慢學習,後續文章將持續更新中!
  • 效度分析完整總結!你一定要知道的分析流程
    在問卷研究中,分析問卷信效度總是不可避免的環節之一。尤其是效度分析過程,常常令研究人員頭痛不已。如何更有效得到效度分析結果,避免無用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討論。本文從分析思路角度進行全面梳理,希望能夠讓大家對效度分析有更深入地理解。
  • 百篇數據分析方法合集,真是太太太全面了
    從SPSSAU發布第一篇文章到現在已有大半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前前後後更新了近百篇統計方法的相關文章,希望這些文章可以真正幫助沒有接觸過數據分析的朋友,輕鬆上手學會數據分析。(2)權重類問卷,設計及分析思路實驗對比類問卷,設計及分析思路聚類問卷研究分析思路1.信效度分析信度分析:檢驗問卷可靠性折半信度
  • 你一定要知道的效度分析攻略
    在問卷研究中,分析問卷信效度總是不可避免的環節之一。 尤其是效度分析過程,常常令研究人員頭痛不已。 如何更有效得到效度分析結果,避免無用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討論。 本文從分析思路角度進行全面梳理,希望能夠讓大家對效度分析有更深入地理解。 1.
  • 從零開始數據分析:一個數據分析師的數據分析流程
    數據分析流程完整數據分析流程圖1.3、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和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用以測試各構面衡量題項的聚合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與區別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因為僅有信度是不夠的,可信度高的測量,可能是完全無效或是某些程度上無效,所以我們必須對效度進行檢驗
  • 教學測驗的指標及其關係
    教學測驗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測驗的指標主要有四個:(1)效度;(2)信度;(3)難度;(4)區分度。這部分的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通常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各位考生重點需要掌握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便是理解各指標的含義,其二便是理解各指標之間的關係。下面就這部分的內容結合相關習題給各位考生進行備考指導。
  • 從零開始數據分析:一個數據分析師的數據分析流程 | 網際網路數據...
    3、推斷分析通常使用數理統計方法對所定模型或估計的可靠程度和精確程度作出推斷。數據分析流程完整數據分析流程圖1. 識別信息需求識別信息需求是確保數據分析過程有效性的首要條件,可以為收集數據、分析數據提供清晰的目標。2.
  • 問卷數據分析——區分效度
    前面介紹了合成信度相關內容,現在我們來看區分效度部分。同樣先簡介定義,然後介紹操作計算部分。由於區分效度也是伴隨因子分析進行的,其畫圖、建模以及運行等過程,與合成信度的過程一模一樣,本文中案例所用的數據與合成信度也是同一數據,文中關於畫圖等過程就省略了,大家自行參照合成信度相關內容。
  • 教學測驗指標的「四大天王」
    教學測驗有四大指標: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在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中佔據一席之地,主要考查大家對這四個概念的區分以及關係,所以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四大天王」。一、信度信度是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重複測量之後結果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例如,數學老師重複兩次在一年級四班測驗同一份試卷,發現兩次測驗結果一樣,說明這個試卷的信度高。
  • 問卷一定要做效度分析嗎
    結構效度,指測量題項與測量維度之間的對應關係。測量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一種是驗證性因子分析。其中,探索性因子分析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結構效度測量方法。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驗證時,應該以量表為準,對變量或者量表分別進行分析。效標效度,如果以前有一份權威且標準的量表數據,現在依舊使用該量表進行研究,並且收集回來一份數據。
  • 新傳名詞解釋全整理:效度/表面效度/準則效度/結構效度/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信度與效度的關係
    表面效度(Fact validity)表面效度也稱內容效度或邏輯效度,它指的是測量內容或測量指標與測量目標之間的適合性和邏輯相符性。也可以說是測量所選擇的項目是否「看起來」符合測量的目的和要求。準則效度(Criterion validity)準則效度也稱為實用效度或經驗效度,它指的是用一種不同以往的測量方式或指標對同一事物或變量進行測量時,將原有的一種測量方式或指標作為準則,比較二者測量結果的相關程度。
  • 新媒體學院新傳所學術工作坊——「AMOS統計分析入門」講座舉辦
    本次工作坊主講嘉賓是新聞與新媒體學院陳強副教授,主題為「AMOS統計分析入門」。新聞與新媒體學院張立老師、蒙勝軍老師等參加本次工作坊。講座還吸引了來自管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師生參與。 講座伊始,陳老師為師生推薦了兩本結構方程模型領域的入門教程,分別是吳明隆教授的《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和李茂能教授的《圖解AMOS在學術研究中的應用》。這兩本教程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AMOS軟體。
  • 一文掌握效度分析所有知識點!
    通常情況下,效度分析只能分析量表題。 針對效度分析,通常會使用內容效度分析、結構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結構效度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分析。效度分析類型如下所示。當信度分析不達標時,效度分析必然也不能達標。效度分析常見的有內容效度分析、結構效度分析,建議研究人員通過內容效度分析和結構效度分析這兩方面對問卷進行效度分析,如下圖所示。
  • 你會區分教學評價的質量指標嗎?
    教學評價的質量指標有四個: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對這些概念的區分歷來都是教師招聘考試的難點,也是廣大考生複習備考的重點。今天,遼寧分校中公講師就來為大家做細緻講解。首先是信度,指的是測驗結果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即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後所得到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例如,在某次測驗中,小軍第一次得分80分。時隔三個月再次測驗,小軍第二次得分也是80分。
  • SPSS+統計分析+SEM,想提升量化研究能力的你有福了
    第八講  項目打包(Item parcel)第九講  皮爾森相關第十講  回歸與路徑分析第十一講  獨立與配對樣本T檢驗第十二講  方差分析(ANOVA)課程特色:以生活化的例子代入統計分析中,讓學員在不知不覺中了解統計方法的應用,降低入門障礙,提升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