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信度效度之間有什麼關係如何分析

2020-12-05 SPSSAU

什麼是信度?

信度指的是可靠度、一致性或者穩定性。比如說,在對同一對象進行測量,多次測量結果都很接近,大家會認為這個結果是可信的,真實的,也就是信度高。如果每次測量的結果都有很大的差異(例如,用同一份考卷對同一批學生進行測驗,每次測試平均分數差別都很大),則說明信度較低。

同樣在問卷研究中,也通過信度分析來測量樣本回答結果是否真實可靠,檢驗信度越高,就是表示結果越可信。

內部與外部可靠性

信度可分為內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兩類。內在信度:是指衡量研究問卷中的多個題目是否測量了同一概念或者內容,即題目之間是否具有內在一致性。這也就是大多數量表問卷所做的信度分析。

外在信度:通常指不同時間測量時,是否測量結果具有一致性。比如說剛才舉例中提到的考試成績例子。

衡量信度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常用的內在信度係數包括:克隆巴赫α係數和折半係數;常用的外在信度是重測信度。

α信度係數,即內部一致性係數。是最為常見的信度測量方法(SPSSAU默認為此信度係數)。基本上所有問卷信度分析均會使用此類分析。通過軟體計算出α信度係數值,並且用其進行信度水平判斷。一般來講:α係數最好在0.8以上,0.7~0.8之間屬於可以接受範圍,而分量表的α信度係數希望在0.7以上, 0.6~0.7之間可以接受。如果α信度係數低於0.6則考慮修改量表。

折半信度折半信度就是將所有量表題項分為兩半,計算兩部分各自的信度以及相關係數,進而估計整個量表的信度。判斷標準可參考α信度係數的衡量標準。

重測信度指同樣的樣本,在不同的時間點回答同樣一份問卷。繼而計算兩份數據的相關係數,並且通過相關係數去衡量信度質量。重測信度可以評估時間差異帶來的誤差。

複本信度:此外還有複本信度,是同樣一組樣本,一次性回答兩份問卷,比如同樣一組學生連續做兩份同樣難度水平的試卷。然後通過計算兩份樣本相關係數,從而進行信度質量衡量。

什麼是效度?

效度分析,簡單來說就是問卷設計的有效性、準確程度。當我們在為研究主題設計問卷時,都會希望問題實際測量到的是我們希望測量的,這樣研究的數據才能準確的說明問題。

例如,我們想了解一個班級裡學生的綜合成績情況,正式研究中如果僅測試數學一科,然後得出結論,這樣的研究有效性可能很低,原因在於實際測量的方向與研究方向之間有很大偏差。

效度又可分為內容效度、結構效度和效標效度。內容效度,指問卷題項對相關概念測量的合理性情況,通常是以文字來說明問卷的有效性。如通過參考文獻,或者權威來源說明問卷的權威性和有效性。還有就是通過對問卷前測並結合結果進行題項的修正等工作來充分說明問卷的有效性。

(內容效度並非統計軟體進行的統計方法,對於問卷研究來講,基本上均需要進行內容效度說明。)

結構效度,指測量題項與測量維度之間的對應關係。測量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一種是驗證性因子分析。其中,探索性因子分析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結構效度測量方法。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驗證時,應該以量表為準,對變量或者量表分別進行分析。

效標效度,如果以前有一份權威且標準的量表數據,現在依舊使用該量表進行研究,並且收集回來一份數據。以前權威標準數據作為標準,當前數據與前一份數據之間進行相關分析,如果說相關係數值較高,則說明效標效度良好。

信度與效度?

分析的過程中有人會有這樣的疑惑,「我的數據明明信度係數這麼高,為什麼效度卻很低呢?」

從計算公式角度看,信度和效度之前確實存在一定的關係。兩者的關係可以理解為:

效度高,信度一定高;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

有效的測試也是可靠的。高考是有效的(且可靠),因為它衡量的是學生在高中學到的東西。但是,可靠的測試並不總是有效的。例如,假設你的體重秤只會顯示60。那麼它是可靠的(每次都是相同的結果)但卻無效(因為體重秤沒有記錄正確的體重)。

當然,一份好的問卷應該同時具有足夠的信度和效度,並且從實踐角度要兼顧實用性和科學性。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信度與效度之間的關係
    信度與效度兩者間的關係是歷年來的重要考點也是同學們做題時候的難點,常以單選、填空和簡答來考察大家,理解性去做題就比較容易得分,那麼今天就來為大家解讀一下這部分知識點
  • 問卷信效度分析的步驟
    問卷設計是科研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如何設計出高信效度問卷,臺灣學者吳明隆給出了很好的答案。2.3點量表限制了溫和意見與強烈意見的表達,五點量表則正好可以表示溫和意見與強烈意見之間的區別。3.由於人口變量的異質性關係,對於沒有足夠辨別力的人而言,使用7 點量表法,會導致信度的喪失;對於具有足夠辨別力的人而言,使用5 點量表,又令人有受限的不適感。
  • 信度分析完整流程總結,一定有你需要的
    在問卷研究中,分析問卷信效度總是不可避免的環節之一。很多人會選擇直奔主題,點開信度分析界面,拽上所有題目就開始分析。但往往這樣「高效」的做法,總是得不到理想的結果。如何更有效獲得信度分析結果,避免無用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 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之間有何不同?
    效度——是指測量的正確性,即一個測驗能夠策略出其索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準確度。故而通常效度考慮的問題是:測驗測量什麼?測驗對測量目標的策略精確性和真實性有多大?就一個測驗的優劣而言,效度是一個比信度更為重要的指標。如,我想測量初一年級的數學成績,但是給他們做了一套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試卷,此時不能測量出我原本想要測量的東西,我們認為測驗的效度不高。
  • 《量表信效度分析》系列文章
    轉載 | SPSS學堂各位小夥伴們,在推出《問卷設計與統計分析》系列後,有許多小夥伴來反饋怎樣設計更為優質的問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堂推出了量表信效度系列,超詳細的為大家講解如何對問卷進行試測,調整問卷結構,設計更為優質的問卷。
  • 沒有信度和效度,還能叫問卷嗎?
    1、重測信度重測信度是指用同樣的測量工具,對同一組被調查者間隔一定時間重複測試,兩次測試結果的相關程度。重測信度可以通過兩種途徑進行考察:途徑1:計算兩次測試結果的相關係數,如果經過統計檢驗,相關關係有統計學意義,則認為測量工具的信度高,否則信度低。
  • 如何看懂一篇學術文章的效度和信度
    最近在一門課上聊到政府部門招聘的問題,好幾個學生同時抱怨說自己參加過的好多次面試都跟該工作崗位一點關係都沒有。比如,工作崗位是圖書館管理員,筆試一輪中全是寬泛的性格測試;工作崗位是政策分析諮詢師,面試完全沒有問到受試者研究經驗或者測試分析能力,而是進行了一個小時漫無邊際的閒談等等 (是的,美國公務員招聘也存在諸多問題)。
  • 信度和效度的關係和區別
    信度是什麼?效度是什麼?信度和效度的關係和區別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一一介紹:【什麼是信度】信度指測驗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內部一致性來加以表示該測驗信度的高低。信度係數愈高即表示該測驗的結果愈一致、穩定與可靠。
  • 新傳名詞解釋全整理:效度/表面效度/準則效度/結構效度/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信度與效度的關係
    信度與效度的關係1.效度(Validity)即測量的有效度或準確度。它是指測量工具或測量手段能夠準確測出所要測量的變量的程度,或者說能夠準確、真實地度量事物屬性的程度。 2.表面效度(Fact validity)表面效度也稱內容效度或邏輯效度,它指的是測量內容或測量指標與測量目標之間的適合性和邏輯相符性。也可以說是測量所選擇的項目是否「看起來」符合測量的目的和要求。
  • 問卷數據分析——區分效度
    前面介紹了合成信度相關內容,現在我們來看區分效度部分。同樣先簡介定義,然後介紹操作計算部分。由於區分效度也是伴隨因子分析進行的,其畫圖、建模以及運行等過程,與合成信度的過程一模一樣,本文中案例所用的數據與合成信度也是同一數據,文中關於畫圖等過程就省略了,大家自行參照合成信度相關內容。
  • 問卷一定要做效度分析嗎
    什麼是效度?效度分析,簡單來說就是問卷設計的有效性、準確程度。當我們在為研究主題設計問卷時,都會希望問題實際測量到的是我們希望測量的,這樣研究的數據才能準確的說明問題。例如,我們想了解一個班級裡學生的綜合成績情況,正式研究中如果僅測試數學一科,然後得出結論,這樣的研究有效性可能很低,原因在於實際測量的方向與研究方向之間有很大偏差。效度分類效度又可分為內容效度、結構效度和效標效度。內容效度,指問卷題項對相關概念測量的合理性情況,通常是以文字來說明問卷的有效性。
  • SPSSAU數據分析入門教學03:信效度分析指標
    信效度是衡量一份問卷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的依據。問卷設計完成之後到分析結束,一般要經過兩次信效度分析。一次是預調查時,一次是正式分析。1 定義信度分析用於測量樣本回答結果是否可靠,即樣本有沒有真實作答量表類題項。信度係數越高表示該測驗的結果越一致、越穩定。效度分析用於測量題項設計是否合理,通過因子分析方法進行驗證。
  • 信度與效度的理論溯源
    如果我們據此編制學績測驗,並對測驗結果分析後發現,測驗分數隨年級的上升而提高;同一年級不同學生的年齡無顯著差異;測驗得分高的學生平時成績好。那麼,我們就可以說該學績測驗具有很高的構想效度。簡而言之,構想效度就是從某一理論出發,根據理論構想有關的假設,據此設計和編制測驗,然後由果溯因,審查結果是否符合心理學的相關理論。
  • 測驗的效度和信度
    一、效度(一)效度的涵義測驗的效度指的是測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換言之,效度指的是測驗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測驗的目的。效度是科學測驗工具最重要的質量指標。能測出來想測量東西的程度,則效度高;測不出來,則效度低。例如:想要測量小明的身高,測量工具是秤,那麼,測量不出想要測量的東西,則效度低。
  • 問卷調查:如何判斷設置的問題是有效的?
    第一個問題是問卷的效度,後兩個問題是問卷的信度。簡單來說,效度是指你是否問了該問的問題,而信度就是把該問的問題問好。只有把該問的問題問好了,才會形成一份好的問卷,因此,我們也常常把信度看做是效度的一部分。
  • 一文掌握效度分析所有知識點!
    當信度分析不達標時,效度分析必然也不能達標。效度分析常見的有內容效度分析、結構效度分析,建議研究人員通過內容效度分析和結構效度分析這兩方面對問卷進行效度分析,如下圖所示。內容效度分析是指問卷題對相關概念測量的適用性情況,簡單來講,即題設計的合理性情況。內容效度分析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說明。 第一,專家判斷。專家具有權威性,因此如果專家對問卷進行判斷並得出肯定,那麼可以說明問卷具有有效性。此處的專家是指行業內專家或參考量表、權威來源等。 第二,問卷預測試。
  • :信度與效度、創造性與智商的關係探究
    :信度與效度、創造性與智商的關係探究,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或測量工具能夠正確測量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徵的程度。它是科學測量工具最重要的必要條件。一個測量如果沒有效度,那麼無論具有其他任何優點,都無法發揮其真正的功能。即效度的重要性大於信度,因為一個低效度的測驗,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獲得有用的資料。
  • 信度不達標的處理方式
    在進行問卷研究時,特別是問卷中有非常多的量表題時,數據質量是基礎保障,問卷研究中排在最前面的即為數據質量分析,通常包括信度和效度分析。本身進行信度或者效度分析並非難事,但最難的事情在於如果信度或者效度不達標應該如何處理。
  • 效度不達標的處理方式
    在進行問卷研究時,特別是問卷中有非常多的量表題時,量表設計是否合適,量表設置有效嗎?如同信度一樣,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量表設計不合理,基於此量表的數據也會受到置疑。接下來闡述效度分析(上一篇文章闡述信度分析),以及效度分析時的操作方法,如何解決出現的問題等。
  • 教基每日一練:測驗的信度和效度(1.4)
    一、效度(一)效度的涵義測驗的效度指的是測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換言之,效度指的是測驗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測驗的目的。效度是科學測驗工具最重要的質量指標。能測出來想測量東西的程度,則效度高;測不出來,則效度低。例如:想要測量小明的身高,測量工具是秤,那麼,測量不出想要測量的東西,則效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