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自在武威 上央視啦!

2020-12-02 澎湃新聞

天馬行空·自在武威 上央視啦!

2020-11-26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期,中央電視臺十套節目科教頻道傾情播出我市旅遊廣告宣傳片「天馬行空·自在武威」。美麗武威,閃亮登場,魅力四射。

播出時段:每天7:00-8:00、11:30-12:30、17:00-17:30

一瞬千年,過往如煙,時光之重,澆築了多少雄渾與感慨。初識武威,是一場歷史與人文、自然與生態、古典與現代共同交織的恢宏之旅。

01

河西門戶/絲路要衝

武威,自古就是連接西域、連接歐亞的交通要衝,亙古綿長的「絲綢之路」橫貫東西,途經武威,造就了「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軍事要地和商埠重鎮。

武威市地處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東端,東接蘭州,南靠西寧,北鄰銀川和內蒙,西通新疆,地處亞歐大陸橋的咽喉位置,是西部重要的交通隘口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

武威交通便利,火車、自駕均可順利抵達。

02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武威,擁有4000餘年的文明史及2000多年不間斷的城市文明。作為「五涼古都」、「西夏輔郡」,武威以其厚重的歷史和多元燦爛的人文底蘊著稱於世,被賦予「河西都會」的美譽,曾一度是中國西北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

千百年來,絲路綿延的武威大地留下了太多的華彩篇章,也封存了太多史不絕書的古老印記。「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第三大孔廟」、「中國石窟鼻祖」、「西藏正式回歸中國行政版圖歷史見證地」等不朽圖騰風採依舊,而上承建安、下啟隋唐的「五涼文化」,「涼州七裡十萬家」的盛唐氣象,歷代文人墨客所留的千古絕句《涼州詞》,印證「隴右文風盛行」的明清世風,躍動著古典韻美的西涼樂舞,歌頌著古往今來忠孝賢良的涼州賢孝,傳承著豪邁雄風的攻鼓子等人文瑰寶也在世人的矚目中永久流傳。

03

自然瑰麗/萬象包羅

來到武威除了領略那波瀾壯闊的人文歷史,另一項不得不談的就是其包羅萬象的自然風光了,從雪山到冰川、從森林到草原、從沙漠到綠洲、從湖泊到河流,武威縱橫3.3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涵蓋著除海洋以外絕大多數的地形地貌,上演著無以計數的自然奇觀。

攝影/韓建業

攝影/王世昆

04

宜居之城/宜遊之城

武威在充分保留古老韻味的同時,也正積極地探索、創新、與時俱進著。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康莊大道,將逐漸掀開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之「和諧武威」的新篇。武威也將就此步入經濟強市、生態大市、文化旅遊名市的行列,成為絲綢之路黃金旅遊帶上的明星旅遊城市。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節會和宣傳推廣科

猜你喜歡

本文為武威市文體廣電旅遊微信公眾號整合內容。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微信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私信「武威文體廣電旅遊」微信公眾號或致電:0935—2211772,我們及時審核處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天馬行空·自在武威 上央視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今天,我們網易影見AR上央視啦!
    今天,我們網易影見AR上央視啦! 來源:易現EZXR 原標題:今天,我們網易影見AR上央視啦
  • 品味早讀 | 我上央視新聞啦!
    我上央視新聞啦!      我上央視新聞啦!哈哈哈……當總部劉瑞琦琦哥說在新聞上看到了我,我才知道自己上新聞啦!我太興奮了,太驚訝了,我完全沒想到我能出現在央視新聞裡,沒想到在西貝也能上CCTV!      這次我們的外賣竟然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沒想到我在西貝也能上央視,我現在更加堅定地相信,我的夢想在西貝一定能實現!
  • 武威激活「融合因子」 讓文化旅遊詩意愈濃! 「十三五」期間武威市...
    武威激活「融合因子」 讓文化旅遊詩意愈濃!   雷臺漢墓探漢風文化、華銳草原上騎馬放歌
  • 武威故事|詩人王維在涼州
    詩人王維在涼州唐朝時期的武威,是西部軍事重鎮和戰略要地,鑑於其在戰略上的重要地位,唐王朝在涼州設置了河西節度使,布駐重兵,用以抵擋吐蕃。大詩人王維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737年出使河西,並駐留武威達一年之久,留下了一首首膾人口的詩篇,字裡行間洋溢著詩人對武威的深厚感情。當時的王維是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使河西的。他一邊察訪軍情,一邊犒勞對吐蕃作戰有功的將卒。
  • 大工又上央視啦
    9月29日晚,央視國防軍事頻道(CCTV-7)軍事科技欄目聚焦「飛向深空——衛星在節目開始,鍾興教授向央視主持人藍皓老師簡要介紹了通信衛星、
  • 武威重離子治癌系統投入臨床試驗
    武威重離子治癌系統投入臨床試驗每日甘肅網5月28日訊(西部商報首席記者 金奉乾)5月26日,武威重離子治療中心隆重舉行重離子治癌系統臨床試驗啟動儀式,標誌著我國第一臺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離子治癌系統在註冊上市和產業化發展道路上邁出新的關鍵一步
  • 武威一中學子張翔榮獲郭沫若獎學金
    中國甘肅網4月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4月1日,自武威市傳來喜訊,武威一中2015屆畢業生張翔獲「郭沫若獎學金」,他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一名甘肅籍學生。3月3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第三十八屆「郭沫若獎學金」頒獎典禮,武威一中校長李萬忠、張翔同學的高中班主任老師王開元及張翔同學的大學導師、父母親應邀參加頒獎典禮,共同見證了張翔同學的受獎儀式。
  • 雁蕩山又上央視啦!
    據了解,央視《地理中國》屬科普類欄目,該欄目主要採用外景行進式拍攝的形式,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質學知識為宗旨,以「行進中的地質科考」為主線,攝製組跟隨地質專家,在科考行進中發現問題、求證問題、解答問題,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也展示地質科考的過程,講述地質科學的原理。...
  • 富有生活氣息的武威漢代木俑
    從1956年起,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群陸續出土了一系列時代為西漢晚期延續至東漢晚期的木雕文物。武威出土大量木雕也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 武威磨咀子墓群的年代大約為西漢末期至東漢中期,墓葬中出土的木俑是當時莊園經濟生活的寫照。
  • 「老王說隴史」這個武威太守造出螢火丸,他是世界上最早的化武專家?
    這個武威太守造出螢火丸,他是世界上最早的化武專家?東漢時期的涼州和周邊遊牧部族勢力東漢永平年間,武威太守劉子南,被強虜圍困後,使用一種名為「螢火丸」的道術藥丸,在箭雨中成功脫身。據研究,螢火丸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化學武器之一,這位武威太守被學者們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化學武器專家。【1】 太守出巡遇見強敵東漢前期,劉秀平定戰亂統一全國之後,在上上下下的努力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取得比較好的成就。但到了東漢中晚期,中央政府逐漸為宦官、外戚所把持,各地陸續陷入混亂之中。
  • 小學生作文《小卒子》,天馬行空的想像,老師反手就是一個贊
    我小時候可寫不出來這種詩歌,天馬行空的思想,真的很自在。
  • 從武威一中走出的火箭總設計師
    範瑞祥在會館巷小學上學,學習非常刻苦努力,以優異成績考入百年名校武威一中,16歲又以高分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991年,風華正茂的範瑞祥步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大門,開始從事航天領域的研發工作。2004年,39歲的他成為火箭總設計師。
  • 武威即將擁有通用機場!
    民勤通用機場及配套工程項目開工建設 (全媒體記者甘曜毓 王華賢)8月7日上午,民勤通用機場及配套工程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武威民勤通用機場及配套工程項目的建設,將結束我市沒有通用機場的歷史,同時將進一步拓寬我市及周邊地區多產業發展外部渠道,與正在加快推進的蘭張三四線高鐵,共同撐起全市「陸、空、鐵」多式聯運的大交通格局,為提升武威全方位開放水平增添強勁動力。(來源:武威日報)
  • 臺山奄仔蟹、黃鱔飯上央視啦!饞得全國食客……
    臺山奄仔蟹、黃鱔飯上央視啦!>就在昨晚江門登上CCTV-2《消費主張》欄目本期節目央視編導陳曄、江門日報記者任曉盈帶領大家逛了江門夜市、品了江門美食
  • 武威重離子治癌系統已成功治療患者超過100例
    武威重離子治癌系統已成功治療患者超過100例我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自主研發重離子治療系統和臨床應用能力的國家7月16日,甘肅(武威)重離子醫院、武威腫瘤醫院在蘭州舉行「我國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重離子治療系統在武威正式投入臨床治療技術發布會」。
  • 甘肅武威舉辦澳洲白胚胎移植實操與現場觀摩培訓
    中國經濟網武威11月25日訊(記者李琛奇 陳發明)11月24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畜牧專家西蒙·貝爾、瑪麗亞·舍恩、keeta·多爾曼、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客座教授林春建博士、天津奧群董事長陳華等國內外專家和甘肅省、武威市畜牧獸醫方面的專家,武威市各縣區畜牧獸醫局管理與專業技術人員,武威市種羊場、規模化肉羊養殖場負責人等80多人,在甘肅武威普康現代農業產業園
  • 武威電網最大供電負荷和日供電量均創歷史新高
    武威電網最大供電負荷和日供電量均創歷史新高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1
  • 金昌—武威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的通知
    金昌和武威兩市要緊緊抓住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契機,加強合作,團結奮進,加快建立產業協同發展、重大項目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共建和公共服務資源共享的體制機制,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打造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一體化發展。省直有關部門要根據本規劃的要求,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努力促進金昌—武威區域經濟在高起點上爭創新優勢、實現新跨越。
  • 跟著課本遊武威 || 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
    武威古稱涼州,是著名的古「絲綢之路」要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武威市涼州區北關中路雷臺公園內的雷臺漢墓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便出土於此漢墓。走進廣場,巍然高聳的立柱上一匹矯健彪悍、三足騰空、右後足輕踏在一隻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飛鳥背上呈飛奔狀的銅奔馬雕塑映入了我們的眼帘。
  • 這位老爺子很逗,今晚十點半央視開講啦!
    這位老爺子很逗,今晚十點半央視開講啦!澎湃號·政務 16日晚,十點半檔,鎖定CCTV-1《開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