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又上央視啦

2020-10-09 大連理工大學

9月29日晚,央視國防軍事頻道(CCTV-7)軍事科技欄目聚焦「飛向深空——衛星」,大連理工大學微納衛星總設計師、航空航天學院院長夏廣慶,國際宇航聯合會空間大學聯盟副主席、我校航空航天學院教授於曉洲以及我校兼職教授、「吉林一號」系列衛星總師鍾興做客節目,向人們介紹了衛星如何飛向深空以及衛星的分類、運行軌道、電推進等關鍵技術和未來發展趨勢等。

在節目開始,鍾興教授向央視主持人藍皓老師簡要介紹了通信衛星、遙感衛星以及導航衛星的工作原理與廣泛應用。並向主持人展示了衛星光學器件的加工研製過程,現場利用遙感衛星為地面園區拍攝高清照片,展示了遙感衛星的強大功能。

節目中,夏廣慶教授向主持人介紹了衛星電推進系統相較於傳統動力系統的優勢。據夏廣慶教授介紹,為保證衛星在重力和攝動力等作用下能夠保持特定姿態,需要衛星具備相應的機動能力,動力系統便是衛星姿態控制、軌道轉移、南北位置保持等的關鍵所在。相較於傳統動力系統而言,電推進通過加速等離子體產生微小精確推力,具有噴出束流速度高、節省推進工質、可延長衛星使用壽命等顯著優勢。

在衛星小型化方面,夏廣慶教授向主持人介紹了大連理工大學研發的微納衛星進展,並利用樣機實物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標準立方星的框架結構、電推進裝置及其工作原理。

隨後,於曉洲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微納衛星的優勢及發展前景。於曉洲教授提到,微納衛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研製周期短、成本低的特點。和傳統大衛星相比,微納衛星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是利用其低成本的特點,可以批量製造、發射並組網,大幅提高衛星任務的實時性。

節目最後還介紹到,從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到今天一箭九星的衛星發射,中國人的太空旅程走得越來越快,微小衛星產業的迅速崛起是航天發展的時代所需,它開創了新的航天應用的運營模式,使航天應用進一步走進千家萬戶,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在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大工人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精神。這一精神必將激勵新一代大工學子勇於探索未知世界、揚帆星辰大海,成為未來的國之棟梁!

新聞來源:大工新聞網

編輯:張杭曉

校對:白書彬

相關焦點

  • 大工再登央視!《科學》雜誌合作期刊在大工發行!
    大工再登央視!《科學》雜誌合作期刊在大工發行!大連理工大學主持發行全球頂尖雜誌,有利於大工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進入全球ESI前百分之一行列,對提升大連理工大學國際學術影響力發揮著重要作用。王德主任代表中國醫師協會致辭,熱烈祝賀《科學》雜誌子刊《代謝探索》正式籤字發行,表示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密切與《科學》雜誌的學術溝通和交流,進一步提升我國的醫學學術水平。
  • 今天,我們網易影見AR上央視啦!
    今天,我們網易影見AR上央視啦! 來源:易現EZXR 原標題:今天,我們網易影見AR上央視啦
  • 品味早讀 | 我上央視新聞啦!
    我上央視新聞啦!      我上央視新聞啦!哈哈哈……當總部劉瑞琦琦哥說在新聞上看到了我,我才知道自己上新聞啦!我太興奮了,太驚訝了,我完全沒想到我能出現在央視新聞裡,沒想到在西貝也能上CCTV!      這次我們的外賣竟然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沒想到我在西貝也能上央視,我現在更加堅定地相信,我的夢想在西貝一定能實現!
  • 天馬行空·自在武威 上央視啦!
    天馬行空·自在武威 上央視啦!「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第三大孔廟」、「中國石窟鼻祖」、「西藏正式回歸中國行政版圖歷史見證地」等不朽圖騰風採依舊,而上承建安、下啟隋唐的「五涼文化」,「涼州七裡十萬家」的盛唐氣象,歷代文人墨客所留的千古絕句《涼州詞》,印證「隴右文風盛行」的明清世風,躍動著古典韻美的西涼樂舞,歌頌著古往今來忠孝賢良的涼州賢孝,傳承著豪邁雄風的攻鼓子等人文瑰寶也在世人的矚目中永久流傳。
  • 【大工人物·校友篇】楊樹杉:雙18背後的非凡一生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屈院長愛大工學生的心人人都感受到,楊樹杉也不例外。1966年5月,學校停課,學習無法正常繼續。楊樹杉著急,大工老師們更著急。兩個「著急」碰到一起,楊樹杉們的學習就從公開變成了偷偷摸摸,老師教課也偷偷摸摸。停課期裡,這些大工學生也在曲折的繼續學業。複課後,老師和同學們異常喜悅,也更加著急。
  • 雁蕩山又上央視啦!
    據了解,央視《地理中國》屬科普類欄目,該欄目主要採用外景行進式拍攝的形式,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質學知識為宗旨,以「行進中的地質科考」為主線,攝製組跟隨地質專家,在科考行進中發現問題、求證問題、解答問題,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也展示地質科考的過程,講述地質科學的原理。...
  • 大工20部本科教材獲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
    大工20部本科教材獲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 2021-01-08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工數學學院首度開展赴美名校名企交流實踐
    大工數學學院首度開展赴美名校名企交流實踐 2019-12-21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工山,南陵3000年銅文化的源頭
    巍巍大工山,四季皆如畫。極目望去,主峰海拔558米、南陵縣境內第一高峰的大工山雄渾莊嚴,巍然屹立,昭示著大地的孕育,昭示著姿態的永恆。大工山,是南陵縣鎮山,歷代縣誌均記載為工山,又名大工山。後因清末北方移民誤讀為戴公山。「天半芙蓉爭削翠,案頭一點是工山。」
  • 你還記得大工即將發射的首顆衛星嗎?快給它選個名字吧!
    ,跨越蒼穹互為連理星,展現著大工航天人心繫家國、載夢蒼穹的情懷。04玉蘭方案釋義:玉蘭花是大連理工大學的校花,以校花為名易於構建起大工的立體形象,建立起大工衛星的標識,如哈工大的「紫丁香」號、清華的「紫荊」號等。玉蘭花的花語為「報恩、真摯、芬芳」,象徵著真摯純潔的愛,知恩圖報的高潔品質,寓示了大工學子對母校的真摯感情,投身於祖國科技發展的純粹理想。
  • 紀念大工屈伯川老院長誕辰110周年,這份珍貴資料首次公開
    70年來,大工有許許多多的故事,或停留在時間裡,或散落在文字裡,而屈老的故事,卻珍藏在每一名大工人的記憶中,流傳至今。屈老領導大連理工大學的籌備、建設和改革工作整整50年。大工美麗校園的一草一木,大工萬千學子的種種貢獻,無不凝聚著老院長的點點心血。在舊中國,他面對黑暗統治,上下求索,奮勇拼搏;在新中國,他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感到歡欣鼓舞,竭盡全力,不斷創新,為後人留下了一行無私奉獻、催人奮進的足跡。「對辦學有利的事,就是要冒點險。不幹,機會就錯過;一闖,也就上去了。」
  • 臺山奄仔蟹、黃鱔飯上央視啦!饞得全國食客……
    臺山奄仔蟹、黃鱔飯上央視啦!>就在昨晚江門登上CCTV-2《消費主張》欄目本期節目央視編導陳曄、江門日報記者任曉盈帶領大家逛了江門夜市、品了江門美食
  • 大工首顆衛星即將發射!面向全球大工人徵名!
    想念那些在大工讀書的日子他是敢給教材挑錯的大工男孩兒為大工點讚
  • 大連市副市長楊耀威一行來大工看望鍾萬勰院士
    大連市副市長楊耀威一行來大工看望鍾萬勰院士 2020-01-19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位老爺子很逗,今晚十點半央視開講啦!
    這位老爺子很逗,今晚十點半央視開講啦!澎湃號·政務 16日晚,十點半檔,鎖定CCTV-1《開講啦》
  • 央視聚焦!大工校友:深耕指靜脈識別技術,實現世界領先水平!
    生物識別技術領域競爭激烈,深受「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浸染的許炎明白,必須要沉下心來,深耕指靜脈識別這一垂直領域,不斷打磨產品才能形成競爭力。「在新時代的號召下,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無數創業人在路上,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 遼寧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趙建華一行來大工看望賈振元孫立成院士
    遼寧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趙建華一行來大工看望賈振元孫立成院士 2019-12-21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工金博教授當選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傑出會員
    大工金博教授當選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傑出會員 2020-10-04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位共青人登上央視《開講啦》!
    作出解答在最新一期的央視一套《開講啦》節目中東亞南北方史前人類基因組的科研帶頭人——付巧妹付巧妹告訴我們研究古DNA能刷新對人類演化的一些認識能了解人類在每一個「枝葉」上的情況從而繪製出人類演化圖譜
  • 首屆幾丁質科學與應用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大工成功舉辦
    首屆幾丁質科學與應用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大工成功舉辦 2019-09-15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