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剛剛過去,八年級的孩子們在這個期中考試中,會發現兩個相對來說比較頭痛的問題,就是一些很熟悉的題目,一些很明顯做過無數次地輔助線,怎麼出現在考試中自己就做錯了,後悔的情緒鋪天蓋地。
我們不用去過分地去苛責一份試卷上你究竟失分多少,得分多少。八年級了,你首先要問清楚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 你自己的幾何圖形的學習究竟開竅了嗎?
第二, 你自己的函數學習掌握了嗎?
為什麼專門拿出來這兩個問題來說,沒有涉及到因式分解、整式乘法和分式運算,原因很簡單,就是初中和小學最大的區別就是平面幾何中三角形、四邊形的學習,函數更是解析幾何運用的根本,其他的部分或多或少都是在小學基礎上延續下來的。
那麼,我們看一下,平面幾何的學習中,我們的老師經常會用到徒手畫圓等一系列的操作在黑板上把圖形畫得很完美,當然很多時候用上幾何畫板等繪圖軟體,幫助孩子們去進行反饋與思考的也很多,當然ppt的運用是目前我看到老師當中使用最普遍的,這些東西都能夠很好的幫助咱們去形成幾何的動態畫面去思考。但是也在某些時候扼殺了我們的想像空間和抽象能力,從而產生依賴。
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孩子們平時學習過程中的幾何重難點通過一種持續性的思考訓練傳遞給學生一種深層次的思考,從而幫助他們獲得數學學習中的成就感,特別是幾何學習的快感。
現在我嘗試開闢這個平臺,就是希望能夠用儘可能比較直觀又相對集中的方式,去把這些知識點串起來,畢竟網絡上現在很多資源真的很棒,老師們也很優秀。但是,如果不能針對性地幫助到孩子們養成一種系統性思考的習慣,其實作用就弱化了許多。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在一線的原因,一線永遠可以用最直觀的方式了解孩子們現在的苦惱和困惑。而且越是牛娃我越喜歡,為什麼?不是因為牛娃就聰明,而是因為牛娃可以幫助教書的我成長更快。教師是要用儘可能簡練並且具有持續、系統性的表達,將很多數學知識進行二次甚至三次加工之後反哺給學生。
教師的職責更多時候,並不是為了去完成一項或者某項教學任務,而是真正讓孩子們明白和了解學習這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向持續給大家分享很多數學當中的思考,不一定是有趣,但是我儘可能讓咱們這些爸爸媽媽們,多用一些換位思考的方式,陪著咱們的孩子共同成長,只有不斷地精進自身,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到我們的同學。
期中考試之後,我們的整個教學側重點北師大版本的教材會側重在一次函數和三角形的結合知識點,人教版教材的側重點放在了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和分式學習,但是最終在期末考試的時候,無論是哪個教材的版本,一定是逃開不了三角形全等,方程,勾股定理,一次函數這四個必考的知識點,從今天開始,我儘可能圍繞這四個內容,進行系統性的真題演練,所以,千萬記住,別告訴我這個知識點你還沒學,我會將裡面涉及到的知識點告知各位,也希望那些持續關注我的網友們,咱們可以共同成長。
關注我,分享出去,專注於陪孩子成長的數學老師,教書匠老王,兩個娃的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