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自主成資金黑洞?去年虧損高達87億元

2020-11-25 易車網

你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可能導致網站不能正常訪問!為了您能正常使用網站功能,請使用這些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 作者: 百家車壇
  • 2016-04-15 09:27


近日,一份從內部流出的北京汽車財報(原件為英文,北京汽車為北汽股份在香港上市公司名稱)堪稱重磅:2015年,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盈利下滑26%,估計虧損高達87億人民幣。另據該財報披露,2015年,北京汽車從北京奔馳和北京現代的淨利潤所得為15億和52億人民幣;2014年底北京汽車現金結餘為80億人民幣,2015年底降至63億;也就是說,為了支持自主品牌,2015年北京汽車將其從兩家合資企業所得的67億淨利潤全部賠光都不夠!

北京汽車自主品牌2015年銷量為33.7萬輛,包括紳寶和威旺合計27萬輛;北汽新能源2萬輛(純電動車),以及北京汽車製造公司和福田的少量乘用車。按此測算,虧損87億,相當於每輛車虧損2.58萬。這不能不令人思考,北汽的自主之路是否有違商業邏輯?

眾所周知,紳寶是北汽自主品牌的「心頭肉」,熟悉其品牌淵源的都知道,北汽的構想是:直接移植薩博血統,從高端起步打造北汽自主品牌。2013年,紳寶首款B級車在北京上市,之後又推出更高端的C級車D80。時至今日,紳寶總共推出6款轎車和3款SUV。

2015年,紳寶銷量僅為12.45萬輛,其中D70賣了1438輛,D80僅賣了18輛,而為紳寶品牌保住顏面的是A級轎車D50(6萬輛)、緊湊級SUV X65(2.2萬輛)以及去年12月才上市的小型SUV X25(5571輛)。

這樣一個銷量構成或能說明兩點:其一,北汽藉助薩博平臺、從高端起步的自主路線是不成功的;其二,目前紳寶品牌的市場地位主要是靠著「群狼戰術」和不計成本的燒錢維持的。威旺是低端微面,北汽數十億的虧損應該大部讓紳寶吞噬了。據北京某紳寶4S店4月9日信息,14款D20價格統一下調2.6萬元,最低售價僅為2.78萬!

更為殘酷的或許是:北汽不惜血本打造紳寶,幾乎是傾其所有堅持著,換來的卻是品牌價值一路下滑,一年銷量不及長安、長城、吉利的一個暢銷車型。這個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假如當初北汽從低端起步自行開發,憑藉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和得天獨厚的政府支持,結果再差也不過如此吧?

北汽紳寶的身世及其現狀,實際上反映了過去15年自主品牌的艱難探索。大致說來可分為兩種模式。

一種模式是藉助國際資源、從高端起步、不惜成本做品牌的發展路線。選擇這種模式的除了北汽,還有上汽和觀致。2015年,上汽榮威和MG,這兩個源自英國高檔車羅浮血統的自主品牌,銷量合計僅為17萬輛;而在其銷量最高的2013年不過23萬輛。

北汽、上汽尚且如此,觀致的悲情就可想而知了。中國的現代轎車工業幾乎是從零起步,「曲線救國」也許沒錯,但在自主品牌認知度很低的現實面前,產品路線恐怕只能從低端起步,即便首推高端車型也不能高端定價。只需看一下榮威、紳寶、觀致初期的產品和定價,以及之後在銷量壓力下的不斷調整和「認栽」,就知道它們是怎麼失利的了——就同級競品而言,隨便一個合資品牌就能把它們斃了。

而北汽、上汽、觀致「高舉高打」的失利,則反證了另一陣營從低端起步、逐步向上突破的「草根」發展模式更適合中國市場。

2015年,長安、長城、吉利銷量分別為100萬輛、85萬輛、50萬輛,吉利雖然稍遜,但其帝豪EC7已經躋身自主轎車銷量前三、中國轎車(含合資品牌)銷量前十。同時考慮到長安在主要細分市場的均衡地位和長城SUV的穩固市場地位,事實上自主品牌「三強」已經決出。而吉利收購沃爾沃,不僅為中國盤活了一個歐系豪華車品牌,未來吉利若能與其實現技術共享,或將決定其高端之路率先突破。據傳吉利已與沃爾沃籤署零部件全球共同採購協議。

長城、吉利的發展歷程毋庸贅述,其對自主品牌的最大啟示就是它們的專注和堅韌。比亞迪走過一段彎路,但其在傳統汽車領域的低端、負面形象並未影響它成為中國第一新能源車製造商——它靠的也是一種專注和堅韌,儘管比亞迪自身的問題和外界質疑都很多。最缺乏專注和堅韌的要數奇瑞。這個曾經的自主領軍企業,折騰了這麼多年仍在不斷的調整和搖擺之中,48萬輛的銷量實在對不起它的「名氣」。

與上述兩種發展模式相比,還有一個更為內在的因素決定著自主品牌的命運,它就是企業體制。長城、吉利包括比亞迪的成功,本質上是民營企業的成功。北汽、上汽、奇瑞的失利,根源就在其國企性質。而兩者的區別在於,民營企業輸不起,國企背後則有著強大的政府資源,但同時也將其變為被動的業績驅動型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說,長安的崛起堪稱奇蹟,值得專文探討;而一汽、東風的常年墊底實在有愧「共和國長子、次子」的稱謂。

反思自主品牌的發展之路,當年一汽集團總經理竺延風的那句「做自主品牌,要耐得住20年寂寞」曾經為其招來無數罵名。但今日長安、長城、吉利的上位和榮耀,北汽、上汽、奇瑞們的失意和迷茫,都是這句話的最好註腳。不過,儘管在過去15年本土車企付出了巨大代價,但畢竟成就了自主「三強」,為此中國消費者應該向所有成功的和失利的本土車企致敬——它們大多都是有擔當的,如果沒有它們的艱難探索和堅守,今日中國的車型絕不會有這麼多,能滿足這麼多層次的需求,汽車價格更不會降的這麼快。

來源:蓋世汽車每日速遞

百家車壇,最新鮮、最活躍的汽車移動平臺,聚焦中國車壇新新聞、新產品、新模式、新科技、新投資,月均瀏覽量高達5000萬人次以上,傳遞中國車壇好聲音,壇壇都有好味道。

微信號:eautochina

相關焦點

  • 彩虹去年虧損高達2.73億 液晶玻璃基板國產化之路既阻且長
    彩虹去年虧損高達2.73億 液晶玻璃基板國產化之路既阻且長 作者:touchpanel時間:2017-03-20 來源:手機報在線
  • 大漲23%:北汽接盤神州租車?「神州系」還剩什麼好資產?
    北汽要接盤神州租車?瑞幸咖啡董事長或全面退出!「神州系」還剩什麼好資產?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開始出售資產,以緩解旗下公司資金壓力。他的另一知名企業——神州租車,6月1日在港交所公告稱,北汽集團計劃收購公司約21.26%股權。若交易順利,北汽集團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 公告匯總:天神娛樂2018年度虧損75.22億元
    麥捷科技:2018年淨利潤1.34億元,同比扭虧麥捷科技披露2018年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收17.06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歸母淨利潤1.3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3.51億元,同比扭虧;基本每股收益0.19元。
  • 七成募資投向虧損子公司 奶茶產業鏈成員佳禾食品直面IPO拷問
    報告期內,佳禾食品主營業務收入呈現上升趨勢,分別為13.2億元、13.7億元、16.0億元和3.8億元,主營業務成本分別為8.9億元、9.9億元、11.3億元和2.6億元,但相對應的營業利潤走勢並非相同,分別為3.3億元、1.8億元、2.1億元和0.8億元。
  • 2020財富中國500強虧損排行榜!青海鹽湖居首位,虧損額超458億元
    500強營收達50.5萬億,淨利潤4.2萬億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接近178億元,相比去年提升了近10%。
  • 成都彭州56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 資金高達350億元
    王爵 攝  中新網成都8月18日電(王爵)18日,記者從成都彭州2017年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暨開工儀式上獲悉,迪默透輕型航空發動機生產、航空發動機關鍵部件研發與製造、高端小容量注射劑生產線、泛丹景山國際文化旅遊度假區等12個項目現場籤約,此次彭州舉行的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和開工共56個,資金高達350億元。
  • 高瓴資本重倉的百濟神州闖A股,6年虧損124億,曾遭機構做空
    百濟神州在美股市場和港股市場表現較好,被資金追捧的原因是明星投資機構高瓴資本持股以及公司手握重磅自研產品。然而,百濟神州也被外界爭議,主要是公司業績持續虧損,6年間累計虧損約124.6億元。業績虧損背後又與高研發投入有關。值得關注的是,去年9月,百濟神州曾遭做空機構狙擊。
  • 盈虧險企佔比「平分秋色」 四家虧損超10億元
    其中,有34家盈利,合計淨利209億元;33家出現虧損,合計虧損9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壽險公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出現分化。其中,泰康人壽、華夏人壽、陽光人壽、恆大人壽均實現超10億元的淨利潤。但也有4家險企出現超10億元的淨虧損,大額虧損的險企中,個別險企償付能力逼近監管紅線。
  •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盈利方面,去年同期淨利潤為8.47億美元,今年淨虧損43.0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608.62%。而據美航此前披露的年度報告,該公司2008年淨虧損21億美元,2009年淨虧損15億美元。如今,2020年上半年的虧損額就已超過以往業績最糟糕的兩個年份虧損之和。
  • 虧損超22億,上置集團賣項目自救
    上置方面預計,該項目未來可售貨值約160億元。上置集團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負債總計99.95億元,總負債與資產淨值比率為182%,較2018年的167%上升了15個百分點。合同銷售額為28.09億元,公司股東應佔虧損則高達22.56億元。「雖然項目未來利潤可觀,但如按正常開發到真正開始回籠現金,仍需要投入不少資金。
  • 影視公司三季報超83%虧損,四季度還剩40多天,拿什麼「力挽狂瀾」?
    在前三季度中,影視娛樂業務營收佔比高達近九成。根據華誼兄弟此前披露出《八佰》帶來的票房營收,每經記者曾按照燈塔專業版的分帳比例大致推算,在近30億元的票房成績下,華誼兄弟來源於《八佰》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5.23億元~6.26億元。
  • 【獵雲早報】蘋果二季度拿走全球手機六成利潤;B站第四季度淨虧損...
    財報顯示,嗶哩嗶哩第四季度總淨營收為人民幣11.555億元(約合1.681億美元),同比增長57%;淨虧損為人民幣1.908億元(約合2780萬美元),虧損幅度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5130萬元有所擴大。(騰訊科技)人人車回應40億資金支持:是由政府搭臺協助完成對於二手車交易平臺人人車的40億元融資被成都區金牛區否認一事,人人車官方於2月27日晚間回應稱,李健朋友圈說的是「40億資金支持」,並不是說由政府直接投資,是由政府搭臺協助人人車,通過銀行、基金、金控平臺等市場方式,逐步實現獲得40億元甚至更高的資金支持。
  • 透視上市公司投資收益:貢獻淨利逾兩成,助推部分公司扭虧
    公司表示,上半年持有和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而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合計-13.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7.7億元,導致2018年半年度業績虧損。類似的公司還有蘭州黃河、西部礦業等。這些非投資類的上市公司,利用大量資金進行投資的原因是什麼,投資收益對淨利潤的貢獻度怎樣。本文將對上半年上市公司投資淨收益情況進行多維度分析。
  • 往日的「虧損王」美團,強勢歸來!阿里和騰訊的強敵即將到來?
    雖說美團為外賣霸主,但是在今年的3月份,美團將2019年的財報給公布出來,美團在2019全年營收高達975億元,同比大增49.5%。全年總交易額更是達到驚人的6821億元,對比往年共增長32.3%。尤其是餐飲外賣業務到現如今更是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也是達到了87億筆,同比去年增加36.4%。值得我們大家注意的是,它全年淨利達到了47億元,而在2018年的同期,這個數字為虧損的1154.93億。
  • 消息稱與華為Hicar合作新車型將推出,北汽藍谷直線漲停,引爆汽車板塊
    據《科創板日報》,華為Hicar與北汽藍谷(600733.SH)始於去年1月28日的合作,將於2021年上半年落地有新車型推出。華為將在此款車型中承擔軟體系統、ICT技術和雲計算等方面的研發落地工作。當日,主角北汽藍谷被13點16分趕來的資金,迅速推升至漲停,截至下午2點,封單甚至接近50萬手,最終漲停收盤。
  • 330億元!這一航空巨頭遭遇史上最大虧損
    27日,日本全日空集團正式公布,由於疫情下國際航線恢復難度大於預期,本財年將出現相當於人民幣約330億元的史上最大淨虧損。全日空方面將會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這也直接導致了全日空集團這一財年將出現約330億元人民幣的史上最大淨虧損。
  • 廣州浪奇回函:存貨黑洞增至8.67億元,28個銀行帳戶被凍結8059.87萬元
    廣州浪奇回函:存貨黑洞增至8.67億元,28個銀行帳戶被凍結8059.87萬元
  • 上市車企「翻車」:去年10餘家淨利下跌,海馬賣房回血
    上汽、廣汽、東風、北汽、長安等汽車集團,2019年淨利清一色地大幅下滑。其中A股市值最高車企上汽集團營業收入8265.30億元,同比減少6.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6.03億元,同比減少28.90%。這也是上汽集團近10年來首次出現淨利下滑;上汽集團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受公司本年整車銷量同比減少、同時疊加國五與國六車型切換加劇供需矛盾、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多重因素的不利影響。
  • 北汽集團三力協同摘「金盾」
    北汽集團較去年實現了近31%的增長,以品牌價值2839.75億元排名第18位,汽車行業排名第3位。北汽集團旗下北汽福田與北汽新能源同樣以優秀的品牌價值名列總榜單。8月10日,美國《財富》雜誌公布「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北汽集團連續第八年上榜,排名第134位,榮列上榜的中國汽車企業前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