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善勳/文
類似航空運輸業一樣要求嚴謹的商業活動不多,此行業對從業者的能力要求最為嚴格,即要具備多種高度複雜的工程和電子技術,也需要獲得經營執照和國外運營許可,這需要具備相當高的才能和外交手段,此外還需巨額的投資。
上世紀中,泛美航空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在其靈魂人物胡安·特裡普執掌下,在1927年其便在美國國際商業航空業樹立標杆地位,他憑什麼引領泛美走向航空公司的巔峰之位呢?
圖、1937年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向胡安特裡普辦法科利爾獎
1899年6月27日,胡安·特裡普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西布萊特,從小便深得家人喜愛。其出生於一個富貴家庭,父親出生在巴爾的摩,是華爾街的銀行家和股票經紀人,母親則從事房地產行業。
飛機被發明後,航空業很快就深深走入那些想要在其中某些方面取得持續成就的人心中。特裡普十歲那年,威爾伯·萊特駕駛著飛機繞著自由女神像環飛,這一景象深深刺激了他。特裡普回到家後便動手製作了一架大型飛機模型,沒有人能料到,特裡普在以後的幾十年中深深影響了整個航空運輸業。
特裡普天資聰穎身體健碩,在耶魯讀大學時便是學院的橄欖球明星。1918年10月,特裡普在佛羅裡達州學習飛行,並成為一名夜間轟炸機飛行員。不久後便顯現出特裡普在飛行方面的天賦,1920年美國12所大學使用「寇蒂斯」飛機展開25英裡的飛行比賽,同為耶魯的特裡普和喬治·霍恩組合獲得冠軍。
1919年5月,美國海軍準備嘗試飛躍大西洋時,特裡普便大膽預測,飛躍大西洋的行為是安全的,而且也是一種合理的商業事業,而不是賭博。也許正是此時,他內心已萌生主導一家航空公司,用商業客機將旅客送往歐洲。
圖1、特裡普的海軍照
特裡普從耶魯畢業後,子承父業當起了證券經紀人,但是兩年後他身上的航空基因驅使自己放棄安逸的生活。24歲的特裡普決定涉足航空業,他以500美元的單價從拍賣會上買回來7架破舊的二手水上飛機。特裡普僱傭了六名飛行員開通了科尼島和火島業務,他業餘時間還為百老匯進行飛行表演。然而不久後,初出茅廬的特裡普便因負債而關閉了公司。
這段失敗的商業經歷並沒有讓特裡普心灰意冷,幾天後,他便以專家的身份參加「華爾道夫-阿斯託裡亞酒店」的商業航空大會。在會上,他意氣風發預言:只要有合適的機場和導航設備,載人航空將會快速普及。——當時,拉瓜迪亞機場還是一座遊樂園;甘迺迪機場還只是一座高爾夫球場。
航空,改變了這一切。
特裡普的發言贏得了飛機製造商和銀行家的讚賞,美國國會也開始著手將屬於軍方的航空郵政業務移交給私營機構。
春江水暖鴨先知,特裡普聞風而動,他在華府上下遊走,並和波士頓的商人朋友一拍即合,共同創辦了「殖民航空運輸公司」(Colonial Airways)。新公司成功獲得紐約和波士頓之間的郵件運輸許可證,特裡普任副總裁。
圖2、特裡普迎接首架郵政航班,時任殖民航空公司常務董事
胸懷壯志的特裡普顯然不滿意國內航線市場,他雖然覬覦國際航線,但是受制於國會限制。他通過時任航空局局長馬羅的引薦,打通了國內航空郵政環節。緊接著,特裡普藉助影響力強大的耶魯校友會,拜訪了新任古巴總統馬查多。在特裡普的運作下,他獲得秘密許可,獨佔哈瓦那郊區的古巴國際機場的降落權。
然而,殖民航空的其他董事成員並不認可特裡普的行為,他們的主要精力還是在國內的郵政運輸。殖民航空總裁賈納斯和特裡普也意見相左,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雙方很快分道揚鑣,殖民航空公司也沒有挨過1930年,被併入「美國航空公司」。
出走的特裡普專注於海外航空業務,他組建「美國航空股份公司」。這次又是耶魯的校友站了出來,3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很快籌齊。新公司雖然面對兩大集團的威脅,但特裡普不為所動,泛美展開差異化競爭,開始基韋斯特至哈瓦那之間的業務。時任郵政局副局長格洛弗想要撮合幾家航空公司合併經營,霍特集團也有意涉足國際航線業務,但是特裡普才是擁有秘密許可的人。經過協商「泛美航空公司」橫空出世,霍特擔任主席,特裡普擔任總裁兼總經理,那一年他才28歲。
1927年10月19日,古巴郵政局長親自迎接泛美航空首批郵件。9天後,泛美航空便開通了首條定期國際航線,這架福克三發飛機,印刷著簇新的藍色「PAA」標示平穩地降落在哈瓦那。為了向古巴總統的支持表示敬意,它還被命名為「馬查多將軍」號。
圖3、「泛美航空」誕生地
「馬查多將軍」號拉開了泛美航空帝國般宏偉藍圖的帷幕
泛美航空的強大離不開靈魂人物特裡普,他對自己未來有深刻的認識,為了實現航空夢想矢志不渝。
特裡普眼光獨到,善於思辨,頗具商業頭腦。
儘管大多數人評價特裡普「冷漠而小氣」,然而,他挑選併集聚了許多極富才華的航空人才。
特裡普在制定戰略規劃時,清晰地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他為管理層預留了充分的施展空間,這些公司運營的核心人員很快成長為泛美開疆拓土的中堅力量。創業伊始,特裡普就使最初的六名飛行工程師和機械員團結一起,他還招攬了傳奇飛行員E.C.繆齊克,這讓泛美保持了高水平的經營標準。
特裡普在華府上層的運作開始嶄露崢嶸,1928年3月8日,美國國會通過「凱勒航空郵運法案」,同意私營國際郵件漲至2美元/磅。特裡普還展現出天才般的商業技巧,泛美航空也迎來急速增長期。泛美航空頻繁更換辦公地點,但是每次他總會在辦公室最顯眼的地方,放置一個巨大的地球儀,特裡普還經常拿一根細繩在上面測量距離,擴張全球航線的企圖心在這張照片上一覽無餘。
圖4、特裡普和他著名的地球儀前
泛美航空站穩腳跟後,特裡普決定揮師南下。1928年7月的一天,他在哈瓦那一座酒店裡向泛美管理層通報了自己的計劃。他計劃環飛加勒比海,將航線開進南美腹地,而且要在半年時間內達成目標。當時泛美航空正為邁阿密至哈瓦那的航線忙碌,新的計劃讓員工不堪重負。時不待我,特裡普認為德國和法國的航空運輸業已經進入美國市場,他們必須為自己構築新的業務「護城河」體系。
泛美工程師普利斯特指出,福克飛機的設計航程僅為100英裡,泛美根本沒有能力執行此計劃。特裡普淡淡說,我已經訂購了西科斯基S-38型水上飛機。泛美律師羅伯特指出,該計劃要得到外國政府的批准,起碼也要幾個月時間。特裡普安慰道,這不是問題。他手裡握有美國郵政部對外的郵政許可,而且在南美的代理人計劃進展順利。最後運輸經理伊頓稱,即便萬事俱備,但是現在也沒有航運的市場啊。
特裡普說,那就開闢一個市場出來!
圖5、到1930年,泛美航空已經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它以德克薩斯州和佛羅裡達州為基地,壟斷了北美、中美和南美的航空業務。同時特裡普揮師南下,泛美航空兼併了古巴、哥倫比亞、墨西哥、巴西和秘魯的航空公司。
泛美航空的確面臨重重挑戰,比如某些技術問題,當時飛機上既沒有導航系統,也沒有和地面聯絡的通訊系統。飛行員僅憑目視飛行,地圖也是從舊西班牙雜誌上剪下的圖片,當加勒比海上空烏雲密布的時候,他們只得將命運交給運氣。泛美工程師盧特瑞茲要求美國無線電公司設計一臺無線電發送接收器,但是卻遭到拒絕。
不信邪的盧特瑞茲決定自行研發,他很快便造出了適合單發飛機的10瓦特無線電發送器,適合三發飛機的100瓦特無線電發送機。善於專研的盧特瑞茲還將傳輸距離延伸至150英裡,隨後他還設計出一款固定迴路方向測定器,讓摩爾斯電碼在飛機、海船和陸地呈三角定位關係,這大為減少飛行員偏航的危險性。
圖6、泛美航空飛機在哈瓦那機場
泛美飛行員為了找到合適的地點修建加油站和跑道,需要在比落基山脈更為險峻的山區低空飛過,此外還有更多的是叢林和沼澤地區。他們看到合適的區域,便空投下一袋袋粉末作為標記。隨後地面工程師指揮著工人、毛驢運輸隊和船隊,開進那些荒無人煙的地方。他們不僅要披荊斬棘開拓道路和空間,還要和當地土著搞好關係,然後從最近的海港運來一桶桶航空燃油。
泛美航空成為全美首家應用無線電和導航通信的航空公司,隨後還和二十七個國家籤訂了運輸協議。泛美在美洲大陸建立了93座無線電和氣象站,其也擁有了當時全球最大的私人無線電通信網,這為開拓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南美洲的國際航線奠定了基礎。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泛美航空在特裡普的帶領下鬥志昂揚,在他們眼中,任何問題和困難都是機遇,為了達成願景,排除艱難萬險也在所不惜。
圖7、一架福克F-10在邁阿密
偉大的相遇
1927年5月,林德伯格剛剛完成航空史上,首次個人不著陸飛躍大西洋的壯舉。1928年的一天,在特裡普的住所,兩位航空界傳奇人物相遇了。會談中,林德伯格被特裡普的激情所感染,特裡普稱他要將泛美的旗幟從西半球擴張至歐洲、亞洲乃至全球。
次年初,特裡普難掩亢奮之情,他對外宣布,林德伯格加盟泛美公司,成為泛美的技術顧問!
圖8、特裡普和林德伯格在西科斯基S-38前
林德伯格的加盟讓泛美航空光芒四射,華府也開始相信泛美是當時美國航空的希望之星,他們認為泛美一定能阻止歐洲航空勢力對美國航空業的衝擊。特裡普還巧妙的將泛美航空的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利益聯繫在一切,他要代表美國和具有官方背景的帝國航空公司和KLM公司正面抗衡。
林德伯格的加盟讓特裡普如虎添翼,他為泛美試飛了很多前人不敢嘗試的航線。1931年7月,他駕駛架單發「天狼星」單翼飛機(妻子安妮擔任導航和無線電通訊員),從長島出發探索大洋彼岸的另一端。他們途徑阿拉斯加,一路西飛,有驚無險地迫降在日本庫瑞利群島的濃霧中,然後飛越中國東海抵達上海和漢口。
特裡普對政治的熱衷也為泛美航空帶來了超額回報,任何稍具實力的競爭對手不是被淘汰,就是被收購。泛美航空迅速成長為世界最大、美國唯一的國際航空公司。
泛美勢力範圍不斷擴大的同時,還贏得資本市場的追捧,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讓泛美的全球擴張計劃勢如破竹。(1933年,泛美航空購買了中國航空公司的美方股份,並為之注入資金,提供先進的管理經驗,讓中航進入了黃金髮展時期)。
最終,特裡普擁有或控制了全美境內的大多數航空公司。1932年~1934年,泛美航空包辦了全美99.46%的運輸合同,這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數據讓特裡普成為航空史上唯一的「航空沙皇」。
圖9、特裡普在1933年7月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1933年7月,特裡普榮登《時代周刊》封面。商業上的成功並未讓特裡普裹足不前,他很快將興趣點轉移到對於技術的追求。特裡普總是能趕在飛機製造專家之前,敦促他們挑戰飛機的極限設計。泛美航空是世界首家要求飛機製造商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設計的公司。於是經常出現的一幕是,特裡普手握雪茄凝視世界地圖,林德伯格則在傾斜的設計圖版上用框尺揮舞春秋。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看特裡普和他的泛美帝國如何影響半個世紀的世界航空進程——
胡安·特裡普——航空沙皇和他的泛美帝國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