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垮泛美航空的最後一根稻草
泛美航空標誌
1988年12月21日,英國格林威治時間18時25分,一架隸屬於美國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747-121型客機(註冊編號N8844PA,機名「海之侍女飛剪」號,是波音公司製造的第15架波音747客機,1970年2月交付給泛美航空——當時的機名叫「晨光飛剪」,至事發時機齡18.8年,總共飛行時長超過75000小時,1988年初進行過一次大修,屬於一架老機)從位於英國倫敦的希思羅國際機場起飛,該機正在執飛的是從法蘭克福國際機場起飛、經停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紐約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國際機場前往底特律大都會韋恩縣國際機場的PA103航班(從法蘭克福至倫敦航段的航線因為人數較少、航程較短、從節省燃油的考慮由波音727執飛,到達倫敦後再與從倫敦出發的乘客一起換乘波音747客機橫跨大西洋前往紐約)。當時機上一共有3名機組成員、13名乘務組成員以及243名乘客,乘客中173名來自美國(加上機組成員機上的美國人總共189名,乘客中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馬可.甘農,臨時調任美國國防情報局的陸軍軍官理查斯.麥基少校),他們中有的是美國公司外派的職員,有的是留學生,搭乘PA103航班是為了趕在聖誕節到來前回家和家人團聚。
空中浩劫畫面,在夜空中飛行的PA103航班
執飛PA103航班的機長為時年51歲的詹姆斯·布魯斯·麥克康奈爾;副駕駛為時年52歲的雷蒙德·羅納德·萬格;第二副駕駛兼飛航工程師為時年46歲的傑瑞·唐·阿維特。他們都是泛美航空公司資深的波音747飛行員,擁有豐富的波音747機型的執飛經驗。按照規定,他們將飛機飛回美國後也能享受久違的聖誕假期,他們已經近一個月沒有回家了,個個歸心似箭。
空中浩劫畫面:詹姆斯·布魯斯·麥克康奈爾機長
PA103航班從倫敦起飛後用了10分鐘的時間爬升至31000英尺(9448.8米)的預定巡航高度,隨後機組熄滅了客艙的安全帶指示燈,乘務組開始向乘客提供晚餐和飲料,駕駛艙內,負責監控儀表和對地聯絡的麥克康奈爾機長(副駕駛萬格在操控飛機、阿維特飛航工程師在監視自動油門和液壓表)開始按照規定聯絡飛機此時所處空域的空管部門——蘇格蘭區管中心匯報本機的飛行情況。
機長:「晚安,蘇格蘭,這裡是泛美103,我們在310空層飛行。」
蘇格蘭區管:「泛美103,我們確認你的位置。」
一切都有如往常,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就是PA103航班留給地面的最後通話。
……
泛美航空塗裝的波音747-100型客機
泛美航空波音747客機部分機組/乘務組成員
本廠長繪製的泛美航空N8844PA「海之侍女飛剪」號波音747-121型客機二視圖
19時03分,蘇格蘭小鎮洛克比的居民正在為將要到來的聖誕節做準備、用聖誕樹來裝飾各自的客廳,大人們忙著準備給孩子們的聖誕禮物。但突然一聲巨響,地動山搖,一個火球從天而降,寧靜的小鎮洛克比的幾棟民居頓時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撞擊時發生了驚心動魄的爆炸,我聽到瓦片掀起的聲音,爆炸把所有電話線都震斷了,街道著火、草地著火、房舍都著火,所有的一切都在燃燒。」
空中浩劫畫面:一個火球從天而降,洛克比小鎮瞬間一片火海
小鎮居民以為是天降隕石砸中了小鎮,而實際上砸下來的根本不是什麼隕石,而是在31000英尺PA103航班凌空爆炸後散落下來的殘骸(直到一名居民在趕到現場查看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張完整的泛美航空公司機票,才意識到這不是什麼外星隕石,而是一架客機的殘骸)!泛美航空PA103航班N8844PA「海之侍女飛剪」號波音747-121型客機就這麼毫無徵兆的在正常巡航飛行過程中爆炸解體了,機上259人無一生還,砸向洛克比小鎮的大塊殘骸引發的爆炸和火災還導致11名洛克比小鎮當地居民喪生。
空中浩劫畫面:洛克比居民在墜機現場檢獲的泛美航空機票
PA103航班洛克比空難在世界範圍內涉及波音747客機空難事故死亡人數排名第六。
按照屬地管轄原則,PA103航班洛克比空難的調查工作由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負責,調查員在墜機8個小時後抵達災難現場。剛抵達墜機現場的時候,調查人員被現場的慘狀驚呆了——巨大的衝擊力掀翻了大約1萬5千噸的巖石和泥土,小鎮的南邊憑空被撞出一個巨大的坑洞,在深坑處留下了數以千計家族照片、聖誕卡與陶器小碎片。許多房屋憑空消失,另有21棟房屋嚴重損毀必須拆除,滿地的飛機碎片和支離破碎的肢體器官,混雜著空氣中彌散的汽油味,救援人員(超過1000名警察和600名士兵,他們得到的命令是:「只要不是常在地上的東西也不是石頭,就把他們撿起來吧」)不得不在這片人間煉獄中尋找遇難者的遺體和遺物。
洛克比空難墜機現場
調查組先將救援人員從現場收集到的飛機殘片和乘客遺物分門別類(白色塑膠袋用於盛放飛機殘骸和遺物;黑色塑膠袋則用於盛放遇難者的遺體或殘肢),飛機碎片散布的區域面積之廣超出了調查組的想像,他們不得不動用英國皇家空軍提供的直升機才能看到墜機現場的全貌。從空中視角下,整個墜機現場的飛機殘骸散布呈142千米長的圓錐狀,圓錐距離洛克比越遠的地方,散布的範圍就越寬,整個散落的面積達2188平方公裡,比整個倫敦市區的面積還要大,呈6處較大的殘骸分布場。調查組初步確定了PA103航班是在空中飛行時就發生了爆炸。
洛克比空難墜機現場殘骸分布示意圖
PA103航班機頭部分殘骸現場
PA103航班包括駕駛艙在內的機頭部分殘骸在墜落中奇蹟般的保持完整(相對於機身確實如此,在一對洛克比小鎮的夫婦發現機頭殘骸的時候在裡面發現機長、副駕駛、飛航工程師的遺體和1名尚有生命體徵的空姐,但是這名空姐在救援人員到來之前咽了氣),整個機頭部分落在洛克比小鎮東面4公裡處、呈左下右上的側臥狀態,左側損毀比較嚴重,但右側外觀還保持較好,駕駛艙內的儀表開關竟然還能辨別。調查員進入到殘骸的駕駛艙中並記下各種開關和儀表的位置。發現PA103航班在爆炸時的儀表還處在自動駕駛模式狀態,氧氣開關也處在關斷位置,調查組就此判斷PA103航班在爆炸發生前一刻都處在正常的巡航狀態。
負責PA103航班洛克比空難調查的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調查長米克·查爾斯,他身後是PA103航班拼湊起來的殘骸
洛克比小鎮被破壞的十分慘重,調查組認為這是PA103航班在空中解體後一段帶著9萬升燃油主油箱的機身段以926公裡的時速(500節)撞擊造成的,就是這部分的撞擊在小鎮南端撞出了一個巨大的水滴形的撞擊坑,同時摧毀了周圍的6棟房屋。
法醫的驗屍報告則向蘇格蘭警方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線索,他相信機長以及其他243名乘客在炸彈爆炸後、及有可能在撞擊的時候仍然有生命體徵。雖然遇難者可能已經在30,000英尺的高空中缺氧而失去了知覺,但調查人員相信他們可能在落到氧氣含量較高的高度時重獲知覺。
根據收斂屍體的人員回憶:一位母親被發現抱著她的嬰兒、兩個朋友握著對方的手、以及部分乘客則緊握著十字架。負責解剖遺體的法醫告訴警方,機長手指上有明顯的痕跡,證明他在飛機墜落的時候仍然緊握著操縱杆。
本廠長繪製的泛美航空N8844PA「海之侍女飛剪」號波音747-121型客機細節1
本廠長繪製的泛美航空N8844PA「海之侍女飛剪」號波音747-121型客機細節2
調查組下一步要做的是確認飛機的爆炸解體的起始點以及飛機因為什麼而爆炸。畢竟N8844PA「海之侍女飛剪」號波音747-121型客機是一架機齡18.8年,總共飛行時長超過75000小時的老機,機械部件的老化也完全可能導致飛機的爆炸解體。可是,「海之侍女飛剪」號的維修記錄十分嚴謹和完美,所有的定檢和維修都在規定時間完成,1988年當年還剛剛進行過一次大修,似乎不應該是因為飛機本身的機械原因導致的空中解體。當然了,如果調查組找不到由於非飛機本身原因導致爆炸解體的證據,那PA103航班洛克比空難的原因就只能是——意外。
因此,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和聯邦調查局隨後派員加入了調查組,協助調查PA103航班解體的第一發生點位置和解體的原因。這是調查2年前印度航空182航班愛爾蘭空難(印度航空182航班事故詳情請看本廠長一文)的原班人馬,預示著這起空難調查方向開始從意外向蓄意的恐怖襲擊轉變(相比殘骸沉入海底的AI182航班,PA103航班的殘骸都撒在陸地上,這對調查組來說是件好事)。
PA103航班洛克比空難號外
在PA103航班洛克比空難發生的最初24小時內,有4個組織(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的聖城旅、巴勒斯坦解放陣線、愛爾蘭共和軍以及RFL-PGC(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激進組織)宣稱對這起事件負責。半年前的1988年7月3日,一架隸屬於伊朗航空公司的空中巴士A300B2-203客機在執飛從伊朗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起飛、經停阿巴斯港國際機場前往阿聯杜拜國際機場的IR655航班過程中在波斯灣上空被美國海軍巡洋艦「文森斯」號發射的「標準」防空飛彈擊落,3名機組成員,12名乘務組成員和275名乘客無一生還。美國政府和海軍宣稱這件事是意外,他們將IR655航班當成了伊朗空軍的F-14戰鬥機。但是伊朗方面則堅持認為這件事是美國人的蓄意為之,伊朗國內民怨沸騰,發誓要進行報復。
在洛克比空難發生數周之前世界各地曾發生多起針對美國人的小規模(未遂)恐怖襲擊事件,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美國駐芬蘭使館也收到了匿名恐嚇信,信中顯示:從法蘭克福起飛的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機上將被放置炸彈。但是,美國方面無視了這份警告信,只是將此信件張貼到了美國駐外各大使館的宣傳欄上,但在和平時期,誰有心思有興趣看美國大使館的宣傳欄?
空中浩劫畫面:各地美國使領館宣傳欄上的「警告信」(誰會去注意)
調查組在空難事故發生後的第三天(12月24日)取得了重大發現——
在一小片原屬於一條用於引導標準貨櫃就位的行李艙軌道的殘骸上發現了不屬於飛機本身結構性破壞的爆炸痕跡——即爆炸產生的高溫氣流衝擊金屬表面的痕跡。隨後,在12月25日聖誕節的當天,放棄休假繼續工作的調查組又發現了更多在洛克比小鎮附近的農田中被發現的殘骸碎片上出現爆炸的痕跡。隨即這些關鍵的殘骸碎片被送往倫敦進行鑑定,鑑定結果顯示這些殘骸上被檢驗出兩種用於製造塑膠炸彈的化學物質——太安(PETN)和黑索金(RDX)。由此,調查組初步證實:PA103航班是毀於行李艙中安放的炸彈,而這批殘骸則來自於飛機最初發生爆炸的區域。
1988年12月28日,也就是洛克比空難發生後的一整周,調查組向全球發布了最新的調查進展,宣布有兩段金屬行李架能證實客機上有高爆能炸彈被引爆,泛美航空PA103航班洛克比空難就此被正式列為犯罪調查的範圍內。
PA103航班洛克比空難發生數月後,調查組將搜集到的PA103飛機殘骸送到附近的一處英國皇家空軍基地的機庫中拼湊還原起來,隨著拼湊工作的進行,調查組發現了更多可以證實爆炸後產生的證據。他們發現機身不是被炸裂開,而是直接被炸成碎片。爆炸部位的機體結構被燻黑,裂縫處也呈鋒利的鋸齒狀,而不像一般蒙皮撕裂的裂縫狀。爆炸的位置就處於前行李架的外側位置。一個編號為AVE4041的鋁製標準貨櫃貨櫃被炸得尤其嚴重,根據貨櫃記錄,這個貨櫃位於飛機700號肋骨後部,那裡正是調查組認定的爆炸發生位置。
調查組盡力還原了AVE4041號貨櫃,仔細檢查貨櫃底部和側面的損毀情況,判斷出炸彈就被安放在這個貨櫃中,並且爆炸的位置位於偏中部的位置,因為在這個位置的貨櫃鋁皮呈向外翻卷狀態。
空中浩劫畫面:炸彈行李在貨櫃貨櫃中爆炸示意圖
根據行李記錄,AVE4041號貨櫃裡的行李來自法蘭克福的轉機航班——也就是執飛從法蘭克福至倫敦那段航程的波音727客機,所以調查組以此證明炸彈行李來自法蘭克福。接下來要查證的是:炸彈從哪來?是怎麼帶上飛機的?是以什麼形態帶上飛機的?
一個調查員發現了一個被炸碎的電路板碎片,似乎來自一款收音機。經過進一步的辨認,證實這個碎片來自東芝SL16型卡式錄音機,很明顯,炸彈是被放置在這種錄音機裡,而類似的「錄音機炸彈」在1988年10月26日(也就是洛克比空難發生前約2個月)德國警方在杜塞道夫諾斯古鎮破獲的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組織據點中也有查獲,只不過錄音機的型號不同(雖然都是東芝牌,但是在杜塞道夫查獲的是單喇叭型號,而PA103航班上的是雙喇叭型號)。
一開始,調查懷疑對象集中在德國的RFL-PGC組織身上,他們確實有計劃將炸彈在倫敦放上PA103航班(在倫敦有49名PA103航班的乘客購買的是從倫敦至紐約的機票,但是泛美航空並未確認這49名乘客是否全部登機),但是泛美航空公司的行李記錄清楚的顯示炸彈是在法蘭克福登機的並且炸彈所安放的錄音機型號和該組織慣用的錄音機型號並不相同。因此,這個組織的嫌疑被首先排除。
但一些曾參與調查的中央情報局人員對記者說,他們相信PFLP-GC在伊朗的吩咐下策劃襲擊;如果PFLP-GC成員一旦被德國人拘捕即無法完成任務,就把襲擊計劃轉移給利比亞情報機構。調查人員相信幕後策劃者安排了兩個同時進行、性質相同的任務,以確保至少其中一個會成功。
空中浩劫畫面:PA103航班爆炸的連續畫面
刑事鑑定專家們搜集到了擁有爆炸物成分的行李箱碎片,表明這些碎片來自於著名行李箱品牌新秀麗的新秀麗4000型行李箱,這個限量版型號的行李箱進近只生產了數千個,並全部銷往中東地區。在同一個行李箱中,還發現了許多衣物的碎片,經過鑑定,大多數的衣物都產自一個位於馬爾他島的一個製造商,順藤摸瓜到馬爾他的這家售賣這些衣物的商店。商店的店主為負責刑事調查的聯邦調查局人員提供了一條關鍵線索:在泛美航空遭炸彈襲擊前兩周,有操著一口利比亞口音的北非人購買了這些衣物。
那年,(心胸寬闊、樂於助人、孔武有力、機智靈便、通曉古今、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思想成熟、精明能幹、為人誠實、個性穩重、具高度責任感、有進取心的)「卡大佐」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亞和美國之間關係劍拔弩張,爆發了數次武裝衝突,同時美國也對利比亞實施了經濟制裁,卡扎菲也發誓要對美國進行報復(1986年4月15日美軍戰機轟炸的黎波裡和班加西,在轟炸的黎波裡阿齊齊亞兵營的行動中卡扎菲夫婦收養的養女被炸死)。來自德國、英國警方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組成的洛克比空難刑事調查組查詢了大量的泛美航空PA103航班的行李記錄,發現有一件在稍早時間從馬爾他搭乘馬爾他航空KM180航班被帶到法蘭克福的行李,緊接著就從法蘭克福被運到了希思羅機場,隨後就被放置在貨櫃AVE4041號的第二層上,這也是調查組之前推斷攜帶有炸彈的新秀麗行李箱的位置。
那年那兔那些事中的「卡大佐」
原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
洛克比空難發生1年後,針對墜機的刑事調查又有了新的進展(此時調查組的駐地從洛克比遷到了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總部所在的範堡羅),調查組在來自馬爾他的衣服碎片中發現了一塊不屬於SL16收音機零件的、只有半個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電路板殘片,隨後這塊殘片的的照片被發往聯邦調查局總部進行比對,調查組懷疑這是引爆炸彈用的計時器的電路板。但經過比對後聯邦調查局的現有起爆計時器電路板檔案庫中沒有與之相同的型號。聯邦調查局幫不上忙,調查組就只能進一步向「路子」更廣也更野的中央情報局求助。經過中情局的比對,發現該電路板和數年前在非洲某國查扣的起爆計時器上的電路板為同一型號,當時,2名利比亞人想攜帶由該計時器和數磅炸藥組裝而成的炸彈企圖闖過非洲某國機場安檢時被安保人員查獲。這款計時器和在杜塞道夫查獲的炸彈錄音機的計時器原理不同,它的啟動方式在特定的時間而不是特定的海拔高度。
被搭建拼湊起來的PA103航班殘骸,可見1.5×5米的大洞
在範堡羅,調查組利用PA103客機殘骸重建20米長的機身結構,拼湊出的飛機殘骸顯示飛機的側面被炸出1.5×5米的大洞,炸毀飛機的炸藥含量不足半千克,但是卻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破壞力。調查組通過一系列的試驗發現最初的爆炸波並未唯一破壞飛機的力量。飛機貨艙天花板處有很大的區域被衝擊波向上頂,導致飛機骨架連接處的鉚釘鬆動,所以飛機不是被撕裂的而是被衝擊波破壞的。客機內部區域如同一個回音室,炸彈產生的衝擊波碰到之後會回彈,這些衝擊波的力量逐漸累加,直至找到蒙皮的某個最弱點進行突破,最終撕裂整架飛機。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的研究結果證明了小型炸彈也能形成驚人的破壞力。
在洛克比空難發生2年後,引爆炸彈用的計時器的源頭被查到——是一家位於瑞士蘇黎世的名叫「米寶」的瑞士公司,警察將該公司的法人埃文.保利亞逮捕,根據對他的審訊供稱:這個型號的計時器一共只為利比亞政府生產了20個。因此,利比亞政府成了唯一懷疑對象。
在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出具的關於泛美航空PA103航班洛克比空難的官方事故調查報告認為:是利比亞特工製作了錄音機炸彈,並將之放在行李箱中,經馬爾他、法蘭克福來到倫敦,隨後被放入AVE4041號標準貨櫃貨櫃裝入PA103航班N8844PA「海之侍女飛剪」號波音747-121型客機的行李艙中,飛機起飛後38分鐘,進入蘇格蘭領空數分鐘後,「錄音機炸彈」裡面大約280至400克塑膠炸彈被引爆,爆炸所造成的衝擊波衝破了貨艙和航電設備艙的隔板、衝擊飛行控制線路,令機身前段的加強帶被扯下並使之拍向左面的一排窗戶,並令它開始脫離機身。與此同時,爆炸所引起的衝擊波還打壞了機身後反彈回爆炸的方向,跟正在從爆炸中心發出的衝擊波匯合,形成了馬赫波,在機身的前面部分脫離,使得連帶駕駛艙在內的機頭前段率先斷裂,在斷裂區域的乘客最先被拋入夜空。機身的主要部分則連接聯通被安全帶固定在座位上的乘客繼續向前飛,直到機身高度掉到了19000英尺(5793米)、開始垂直下墜為止。飛機的解體過程十分迅速,機翼可能在炸彈引爆三秒後已經跟主要的機身分離,隨後是機身後段。沒有證據顯示飛機曾發出預警。由於爆炸已經破壞了其通訊裝置,並迅速將飛行記錄儀的電力截斷,因此機組人員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做出其最後的反應都沒有被記錄下來,最終令飛機墜入到了蘇格蘭小鎮洛克比。
本廠長繪製的泛美航空N8844PA「海之侍女飛剪」號波音747-121型客機細節3
本廠長繪製的泛美航空N8844PA「海之侍女飛剪」號波音747-121型客機細節4
本廠長繪製的泛美航空N8844PA「海之侍女飛剪」號波音747-121型客機細節5
利比亞阿拉伯航空公司前安保主管阿卜杜拉.巴塞特.阿里.邁格拉希和他的助手阿明.哈裡法.費希邁於1991年未被指控制造了洛克比空難。費希邁於1988年12月21月日在馬爾他的機場工作,而那時,使用假護照入境馬爾他的邁格拉希曾探望過他,檢方指控就是在這時他將炸彈交給了費希邁。並要求利比亞政府將此二人交出來。
起初,卡扎菲態度強硬,聲稱絕不把他倆交出來,但在遭受七年的經濟制裁後,內外交困的卡扎菲被迫同意把二人交出,但是條件是不能在美國或者英國審判。在各方勾兌後,西方同意讓步,將審判地點設在荷蘭的宰斯特營(根據英荷兩國所籤訂的協議,審訊期間蘇格蘭擁有該處地方的主權,擁有蘇格蘭法律的管治),同時,1998年8月聯合國安理會暫停了對利比亞的制裁。1999年4月5日,阿卜杜拉.巴塞特.阿里.邁格拉希和阿明.哈裡法.費希邁被移交給荷蘭警方。
法庭審理在2000年5月3日開始,經過數十次開庭,最終在2001年1月31日最後一次開庭上宣判:主犯邁格拉希罪名成立,被判處終身監禁(二十年內不得保釋);費希邁被判罪名不成立、無罪釋放,並在次日回到了利比亞。
2002年3月14日邁格拉希的上訴請求被駁回,隨後開始在位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的巴連尼監獄服刑(他的囚室有數個房間,獄方為他提供了阿拉伯食品)。
2003年8月15日,利比亞政府致函聯合國安理會,正式宣布對1988年發生的洛克比空難負責。利比亞同意向空難事件中遇難者的家屬提供總額達27億美元的賠償。根據安理會有關決議,提供賠償、對空難表示負責、譴責恐怖主義並交出涉嫌製造空難的嫌疑人是解除對利比亞制裁的一系列條件。
2003年9月12日,聯合國終止對利比亞十一年的制裁。
阿卜杜拉.巴塞特.阿里.邁格拉希
2003年11月24日,根據歐洲人權法要求,蘇格蘭最高法院將邁格拉希的最低刑期(即可接受假釋前的最少服刑年期)定為27年,由1999年的羈押開始計算。
2009年8月20日,英國蘇格蘭司法部門宣布,釋放因製造洛克比空難慘案而正在英國服刑的利比亞特工邁格拉希,理由是他已被確認患有晚期前列腺癌,離生命終止最多只有3個月的時間。
英國政府早在2007年就已決定,釋放邁格拉希以照顧英國的石油利益。英國司法部長斯特勞當時寫信給蘇格蘭司法部長麥卡斯基爾,通知他英國政府決定把邁格拉希列入轉移囚犯協議。斯特勞原本反對把邁格拉希列入有關協議,隨著利比亞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就一個大規模開採石油的交易的談判陷入僵局,斯特勞改變立場。邁格拉希最終沒有在轉移囚犯協議下獲釋,但麥卡斯基爾卻基於人道立場,在2009年8月提前釋放患末期前列腺癌的邁格拉希。英國政府堅稱釋放邁格拉希跟石油利益無關,不過,隨著斯特勞寫給麥卡斯基爾的信件曝光,他提前獲釋的真正原因再次令人起疑。斯特勞在2007年7月26日的信中,表示他同意不把邁格拉希列入囚犯轉移協議。不過,利比亞跟英國石油公司談判時,堅持要把邁格拉希列入有關協議,斯特勞在2007年12月19日的另一封信中改變立場。
2012年5月20日「洛克比空難」唯一被定罪者、利比亞前情報官員阿卜杜勒·巴塞特·阿里·穆罕默德·邁格拉希在利比亞去世,時年60歲。
洛克比市政廳紀念洛克比空難的玻璃,上面畫著PA103航班上遇難乘客的國籍的國旗圖案,航空之家
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導致跨大西洋的航空旅客量大減。經營已經舉步維艱的泛美航空將來往倫敦希斯羅機場的航線出售給美國聯合航空運營,達美航空收購泛美航空餘下有利可圖的資產,包括歐洲航線和甘迺迪國際機場的世界港,並注入資金維持泛美航空在加勒比以及拉丁美洲的服務。但泛美航空仍然巨額虧損。在達美航空停止注資後,泛美航空公司於1991年12月4日停業。其資產由達美航空、美國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三家瓜分完畢。
附錄:洛克比空難背後的陰謀論
英國媒體的評論說,邁格拉希的死亡標誌著「洛克比空難」唯一案犯已經不在人世。但對遇難者的家人來說,這依然無法彌補他們失去親人的痛苦。「他應該死在監獄裡,或者被送到美國執行死刑。但現實卻是他能出獄,去跟家人生活在一起,這是對法律的諷刺,」遇難者家屬蘇珊・考恩說。蘇珊的女兒是「洛克比空難」中35名雪城大學遇難學生之一,當時她剛剛和同學結束在歐洲的假期。
悲憤之餘,不少遇難者家屬都認為事實並沒有水落石出,因為從調查到定罪再到邁格拉希出獄,這期間發生了太多有爭議的事情。一名美國遇難者家屬說:「他的死完結了一個章節,卻沒有讓整本書可以結尾。我認為,他絕對不是當年唯一涉嫌此事的人。」
英國受害者家屬的代表戴維・艾瑞爾甚至認為,邁格拉希是無辜的的替罪羊,真正的兇手還躲在幕後,至今仍逍遙法外,他甚至用「洛克比空難第271位受害者」形容邁格拉希。
邁格拉希至死都否認自己策劃了那次襲擊。在「洛克比空難」發生後,最初的證據曾指向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人陣)。據美國媒體報導,人陣被指同伊朗有密切關係,實施「洛克比空難」是為了幫助伊朗尋仇,以報復美國軍艦在1988年7月擊落伊朗民航客機、造成290人死亡的事件。
相信邁格拉希為無辜的人建立了好些陰謀論。一些人相信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阿布·尼達爾(Abu Nidal)才要為襲擊負責。但他在過去20年一直以利比亞為基地,他的參與不一定會免除卡扎菲的嫌疑。
其他人相信襲擊責任在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總指揮部(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 - General Command,簡稱PFLP-GC),一個由阿赫曼·基利爾領導、以大馬士革為基地的抵抗派組織。該組織在1988年10月、襲擊前兩個月期間,活躍於法蘭克福地區,而且他們將土製炸彈藏在家庭電子用具內,包括至少兩部東芝收音錄音機。不過他們所制的炸彈使用氣壓計觸發器,在飛機達到其巡航高度時就會引爆。換言之,如果PA103上的炸彈用上氣壓計觸發器,它在馬爾他航空的班機上就已爆炸。
PFLP-GC在德國的活動為西方情報機構所知,原因是他們其中一個炸彈製作人馬爾旺·克裡薩特是一名約旦雙重間諜,向約旦情報機構匯報組織的一切資料。約旦人將資料交給監視該組織的德國警方及情報官員。
另一個陰謀論說,中央情報局跟利用PA103運送海洛因的敘利亞毒販合作。中央情報局被指保護那些裝有毒品的手提包、保證它們不會被搜查,以換取阿拉伯組織在敘利亞的情報;但有一天,恐怖分子將毒品換成炸彈。
這個陰謀論的另一個版本是,中央情報局明知恐怖分子掉了包,但仍讓事件發生,因為中央情報局對毒品手提包的保護是非常規的行動,而PA103上的美國情報官員發現了此事,正要回華盛頓告訴他們的上司。
這陰謀論大多建立在那些指洛克比四周田野發現有海洛因的謠言上。但是,既然毒品已被換成炸彈,那麼毒品就不會去到洛克比了。所以在墜機地點附近發現毒品不能作為陰謀論的論據。
這陰謀論的第一個版本由紐約私人調查公司Interfor Inc.的老闆阿維夫提出。他聲稱自己是前以色列情報局官員,領導一隊叫「上帝之手」的殺手小隊、刺殺了數名要為1972年奧運選手村襲擊事件負責的巴勒斯坦人。阿維夫在炸彈襲擊後被泛美航空聘請為顧問,向泛美航空提交一份所謂Interfor報告,指責中央情報局保護毒品路線。死難者家屬向泛美索取賠償時,泛美以此作辯護,因為如果是美國政府讓炸彈越過泛美保安的話,那就不是航空公司的責任。但紐約一個法庭拒絕Interfor報告的結論,泛美要為事件負責。
後來又有列斯特·柯曼支持這個陰謀論。他自稱由前自由新聞記者變為前藥物執行管理局/國防情報局在賽普勒斯的線人,聲稱在藥物執行管理局的辦公室見過PA103其中一名乘客。柯曼後來將他的故事寫成書,叫《八爪魚的痕跡》。他沒有提出任何證據支持他的說法。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014年3月10日報導,一名前伊朗情報部門叛逃官員日前表示,震驚世界的1988年洛克比空難的幕後策劃者實為伊朗,爆炸由一個敘利亞恐怖組織實施,此番言論為空難提供了新的證據,也對美英兩國此前認定的兩名利比亞嫌犯提出質疑。
報導稱,叛逃人員Abolghassem Mesbahi為伊朗前情報部門官員。他表示,美國泛美航空103號航班在1988年12月份的爆炸,是伊朗對美國海軍用飛彈攻擊伊朗民用客機的報復行為。Mesbahi指控爆炸由伊朗時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親自指揮,並「完全模仿了美軍用飛彈攻擊伊朗空客時的場景」。
N8844PA號機性能數據
機型:波音747-121
設計商:波音飛機公司
乘員:機組3人+載員500人(典型)
長度:70.67米
翼展:59.64米
高度:19.33米
空重:162386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340195千克
發動機:四臺普拉特·惠特尼JT9D-7A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推力208.9千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907千米每小時
最大載重航程:904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