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中國人取英文名,竟然變成一門暴利生意

2020-12-06 新周刊

今天的中國小孩幾乎人人都有英文名,明星的孩子更不例外。

只要提供星座、性別、中文姓名、想要的風格等,就有人為你定製一個專屬英文名,並提供一對一售後服務。當起個英文名逐漸變成一門生意,不少中國人也規避了無意間成了Cinderella(灰姑娘)或者Gandalf(甘道夫)的尷尬。

倫敦政經學院社會人類學專業大學生波·傑薩普(Beau Jessup)正在放暑假,但她依然忙得不可開交。她每天要花幾個小時回覆郵件,為自己辦的一個專門給中國人起英文名的網站做售後客服。

當被問到「為什麼想到給中國人起英文名」時,傑薩普在一分鐘後回復了一段絕不可能在一分鐘內敲出來的詳細文字描述——看來她經常被問這個問題。

不少來中國的外國人可能都遇到過類似經歷:幾年前傑薩普隨父親到成都旅遊,認識了父親的朋友王女士,王女士請傑薩普為女兒起一個英文名,傑薩普認為這是一份難得的信任,對此頗為上心。

在仔細了解王女士女兒的性格特點以及個人理想等信息後,傑薩普想到了「Eliza」這個名字。這與奧黛麗·赫本出演的《窈窕淑女》女主角Eliza Dolittle同名,包含善良與優雅等美好的意味。王女士欣然採納。

孩子的英文名,暗含了家長的美好祝願。/《窈窕淑女》

傑薩普隨後問王女士為何要給女兒特地起個英文名,王女士回答說:中國人對起名這事相當鄭重,給子女起名時,經常要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討論半天,名字寄託著家長對子女的美好期望。

相比之下中國孩子的英文名大多是英語老師隨便起的,或者直接用某個電影人物或卡通形象的名字。

將來孩子免不了要出國,或者跟外國人打交道,考慮到外國人念中文名有點難,起個英文名還是有必要的。而王女士不希望給女兒起個像Apple一樣的奇怪英文名。

不久,傑薩普認識了更多中國人,得知有人叫Cinderella(灰姑娘),有人叫Gandalf(甘道夫)。

她很快意識到,需要起英文名的人應該不止王女士女兒一個。中國一年一千多萬新生兒,他們的父母可能也會有類似需求,何況還放開了二孩。

她開始把這個想法變成一門生意——一個由她打理的、專門給中國人起英文名的網站上線。

在這個叫「特別名字」的網站上,用戶選擇性別之後,在包括「優雅」「樂觀」「敏感」「自信」等12種性格特徵選項中選擇5種,一份命名申請就完成了。目前每次命名的價格是19.96元,支持支付寶。

Special Name官網首頁。

網站算法會根據用戶的信息從資料庫中挑出三個名字,每個名字會附帶相關細節,如名字的涵義以及同名的名人。

如果用戶對名字不滿意,就得重新找到該用戶登記的相關信息,然後再找三個備選項。要是還不行,傑薩普只好在跟用戶詳細討論後量身定做一個。「賣東西嘛,總有客人會不滿意的。」

當然,偶爾也會遇到特別難纏的客人,傑薩普表示遇到這種情況只能道歉:「很抱歉我們無法滿足您的需求,我們給您退款,再見。」

至今為止傑薩普只有一個助手,幫助她做些回復售後郵件等工作。整個業務最大的一塊成本投入便是聘請外包團隊,根據她的設想進行網頁設計、完善起名算法。

傑薩普對自己的客戶做了一番統計,最大客戶群為準媽媽和0—6歲兒童的母親,佔比87%。

目前的客戶主要為移民到國外的華人父母,傑薩普聲稱,來自中國大陸的一個新合作夥伴將會向中國用戶全面推廣她的網站,甚至準備邀請名人在微博上進行宣傳。她預測,到2019年第四季度,業務將迎來幾何級增長。

傑薩普不願透露營收細節。但早在2016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還是高中生的傑薩普表示,自己靠這個英文名網站已經賺取超過48000英鎊。

彼時下單用戶數剛剛超過20萬人,傑薩普不敢把自己照片放在網站上的自我介紹欄裡——讓用戶知道是個小孩做的,可能會不把這個網站當回事——為此她上網買了張面相穩重慈祥的中年女士照片貼了上去。

時間來到2019年夏,自我介紹欄的照片終於換成傑薩普自己的,雖然看上去仍稚氣未脫,但至少已經有了成年女性的樣子。網站首頁顯示,「我們命名的寶寶」已經超過74萬人。

創辦起英文網站時,波·傑薩普仍是個高中生。

算法命名不夠好,還可以人工定製

給中國人起英文名的生意,不止傑薩普一個在做。長期在國外生活、工作的中國女生Arinta在淘寶上賣自製珠寶的同時,也會接定製英文名的單。

網店的介紹裡,Arinta表示自己「從高中起便在英國上學,在倫敦藝術學院學習珠寶設計,對發音和設計富有敏感的藝術創造力」,她將「根據你中文名起一個屬於你自己、具備你個人特色的英文名」。

定製英文名的整套流程大致如下:顧客提供名字、星座、性別、想要的風格、自己的照片等內容,Arinta根據中文名純手工查資料改編、設計,最後拿出6—9個英文名,其中有一兩個「根據中文名音譯轉換成的英文名,獨一無二」, 3—5個「從外網上找的和用戶名字類似音譯的少見英文名」作為推薦,以及1—3個簡單暱稱,方便朋友和家人稱呼。

定價最早是68元,但做多了之後Arinta發現,從名字的編輯到售後回復都要耗費大量時間,因為她要跟對名字感到不滿或不解的顧客慢慢磨。一個名字從接單、開始設計到最後客人認可、完成售後,要花上5—30天不等。

於是Arinta將價格改為168元。定製英文名是這個賣自製珠寶的網店賣得最好的商品之一。

置頂的那位評論者激動地表示,店主從事時尚行業,經常全球各地奔走看展、看時裝周,「博學多才,真的有留過學」,正是給他起英文名的理想人選,比網上那種快速出活、複製粘貼的濫大街英文名好太多,錢花得非常值。

很多中國人的英文名,都是英語課或培訓班的老師隨便取的。

跟傑薩普的自動生成以及Arinta的定製相比,林賽·哲尼根(Lindsay Jernigan)的英文命名網站顯得更為專業且系統。

提供命名服務的是包括哲尼根在內的多人團隊,網站上的介紹特別指出,「所有專家是外國人」。

哲尼根介紹,「他們大多都是在命名學或語言學領域有過長期深入研究且獲得過相關學位的專家」。

哲尼根也有一個「為什麼想到給中國人起英文名」的故事。2013年她來到上海工作,是公司當時唯一的外國員工。

到公司的第一天她就聽到了不少奇怪的英文名,跟家人朋友聊天時她提及此事,聽到那些奇怪英文名的人個個樂不可支。

哲尼根表示,她對這種嘲笑感到不大舒服,因為她從小就經常接觸新環境,對被嘲笑頗有感觸。她決定幫助這些同事起一個不至於被嘲笑的名字,而她創辦的提供命名服務的網站在一年後上線。

華裔演員劉玉玲的英文名叫Lucy。/《致命女人》

跟早早發了一筆小財的傑薩普不同,哲尼根的網站運作4年多後,收支才剛剛實現平衡。

一開始哲尼根和她的團隊經常要花很大工夫向顧客解釋他們真的不是詐騙分子,而在業務走上軌道之後,他們需要花更多時間向顧客進行英文名命名學的科普。

「有人一上來就說,我想要一個Z開頭A結尾的英文名,你起一個吧。這時你就得跟他解釋,英文名有一套特有的命名法則,不能這麼幹。」

因為是專家人工命名而非系統生成,哲尼根的英文名網站收取費用自然要比傑薩普的高。目前有三種定價:98元起5個名字;188元起10個名字;348元起20個名字。

這個價位讓不少人有點猶豫,於是網站的「常見問題」中出現了這樣一條:「為什麼取英文名這麼貴?」

網站如此回答:「我們的取名報告和諮詢定價都直接反映了取名專家所花的時間、專業技能及取名經驗。也許現在還不夠明顯,但是取好英文名之後,這個名字將伴隨你或孩子的一生。這會是別人每天稱呼你的代號,也是你將會用來進行自我介紹的名字,還會被用在各個社交平臺。」

此外也有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如:「我不會說英語,外國專家能幫我起英文名嗎?」

網站的回答讓人感到親切:「不會講英語不用擔心哦!我們有專業的客服會幫你翻譯,在微信群,你只需要打中文,我們的客服也會將外國專家的英語給你翻譯過來。」

但哲尼根並不鼓勵這種做法。「如果你非要起一個英文名,你就該花點時間學學背後的命名文化,最好再跟我們這樣的專業人士聊聊。」

外國人最熟悉的兩個華裔英文名:Jackie Chan和Bruce Lee。/《英倫對決》

英文名,是否需要?

給中國人起一個英文名,這種做法在日益普及的同時,也帶來了爭議。

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非英語國家教授過英語的美國教師蕾貝卡·弗格森-魯茨(Rebeka Fergusson-Lutz)便一直對非英語國家的人起英文名持頗為強烈的反對意見。

弗格森-魯茨表示,在她曾經執教的中東、東歐、拉美等地區,學生極少使用英文名,偶爾有一兩個也純為好玩;中國學生則幾乎個個都有。

她認為這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這世上其實不存在英文名這個具體概念,比如英語國家裡有幾百萬叫卡洛斯(Carlos)的人,不能說卡洛斯不是個英文名,但這個名字來自西班牙語,一個中國人用這個名字,就顯得很突兀。

「很多中國學生所理解的英文名,往往是盎格魯-撒克遜族群的白人名。」特地起一個很「白」的英文名,「實則屈從於一種種族霸權」。

至於說起個英文名方便交流這種說法,弗格森-魯茨不以為然。「哪怕我口音很重,我還是會嘗試用學生的本名稱呼他們,這是種尊重。」而單純為了自己方便,便要對方提供一個好念的稱呼,「是在營造一種文化優越感」。

《絕望的主婦》中 Carlos夫婦僱傭的中國女傭。

當然,大多數人對起英文名這個事的看法並不會上升到弗格森-魯茨這種地步。

方便交流有時真的很重要,尤其當中外交流太過頻繁的時候——比如在自己家裡。

資深媒體人黃嘯與一位紐西蘭人結婚多年,一起在國外生活,至今仍無法接受對方把自己名字念成「晃叫」,「起個英文名,彼此都方便」。

哲尼根也透露,常有顧客向自己抱怨,表示再也不想整天糾正外國人的中文名發音了。但她同樣表示,自己也很抗拒那種為了方便交流隨便起個英文名的做法,「英文名應該讓交流的雙方都感到舒服」。

至於在職場,人們似乎更加無從顧忌英文名背後是否有什麼文化霸權。

自1997年起跟蹤研究中國白領階層多年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前學者勞麗·達奚(Laurie Duthie)發現,隨著商業社會中外交流增加,不少中國員工表示實在難以忍受外國同事念的中文名,索性起個英文名拉倒,也更方便日常的文書工作。

楊迪的英文名曾叫「Happy」。/《萬物生長》

此外,英文名似乎為中國職場帶來了一種新的風氣,即製造一種相對平等的交流模式。

中文名的稱呼方式背後,暗含許多人情世故的門道——比如直呼全名不禮貌,去姓稱名又好像沒那麼熟,叫領導前輩的名字更是大忌,等等,而英文名憑著一層文化隔膜,「讓人們從等級文化的顧忌中解脫」。

馬化騰、李彥宏這些新興網際網路企業的大佬,在公司內部郵件中也常以英文名自稱——你猜對了,馬化騰的英文名叫Pony。

發展到後來,在華外企通用英文名已是約定俗成的規則,一些員工入職外企時若沒有英文名,甚至不得不臨時起一個。

連一些中國本土企業——即便員工全是中國人,也可能互相以英文名相稱,同辦公室多年不知坐旁邊那位的真名姓的情況比比皆是。

再後來就有了那個著名的段子:過年了,北上廣的Mary、Vivian和David陸續回老家,變成了翠花、大妮和二狗子……

初入職場的杜拉拉想把自己的英文名取為「Lala」。/《杜拉拉升職記》

不過弗格森-魯茨提及的觀點,隨著近些年國際上種族主義情緒的回潮,其現實意義開始顯現。

2009年美國德克薩斯州議員貝蒂·布朗(Betty Brown)曾發表爭議性言論,稱亞裔美國人應改名,因為他們的原名太難念。

這或許只是某個美式大嘴議員博出位的招數,但2017年發生在美國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惡劣事件,讓很多人對中國人的英文名有了更多思考。

2017年春節期間,哥倫比亞大學不少中國留學生發現宿舍門牌上自己的名字被有意撕毀——因為這些名字用的是拼音,而名牌上寫了英文名的中國留學生得以「倖免」。

中國留學生們做出了針鋒相對的回應,那些因為寫了英文名而沒被騷擾的人,特地換上了拼音名牌,並公開在社交網站上喊話:我的拼音名牌貼好了,歡迎來撕。

用英文名省掉的一些麻煩似乎還是沒能省掉,多名哥大中國留學生隨後錄製了傳播甚廣的視頻《說出我的名字》,他們在裡面仔細念著自己的本名,認真地解釋其涵義。

「我叫海歌,意思是大海的歌聲……」

作者 | 李屾淼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第545期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英女孩給中國人取英文名收入百萬 網友:錢太好賺
    原標題:英國19歲女孩給中國人取英文名,收入上百萬元,大學學費自己交!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碧兒·傑賽普(Beau Jessup)是個19歲的英國姑娘,但小小年紀已經是一個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她通過給中國寶寶取英文名,已經賺了上百萬元。
  • 給中國人起英文名成了生意……花幾十塊起個「Mary」您幹麼?
    「寶寶入學雙語幼兒園需要英文名、進入外企工作需要英文名、出國留學需要英文名……怎樣才能起一個合適的英文名?」在自己的網店裡,主業是中英文翻譯的李斌斌這樣打著廣告。近年來,給中國人起英文名,漸漸成了一門生意。經營這門生意的,有的是外國人,有的是學英語的中國人,還有留學海外的留學生。英語專業出身的李斌斌就以每次大約30元的價格,在網絡上提供起英文名的服務。
  • 中國人取英文名是文化不自信嗎?
    今天我們跟大家聊聊具有爭議的話題,近來小編開始活躍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媒體,搜索發現不少如上言論,國人取英文名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種表現嗎?那我們為什麼要取英文名?希望我們用科學的研究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
  • 如何給孩子取一個地道好聽的英文名?
    這個時代的家長,除了要深思熟慮地給孩子取中文名外,還得絞盡腦汁地再取個英文名,尤其是孩子上學或參加英語課程後,英文名或多或少已成為標配,有時候沒有英文名的孩子,甚至還會被同伴嘲笑、鄙視(鄙視鏈無處不在~)。
  • 中國明星的英文名是怎麼取的?
    關於中國人的英文名,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吳海雲在第六聲撰文稱: An obvious interpretation of naming practices claims that having a Western name makes it easier for a Chinese person to navigate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 2021年竟然流行用地點為新生兒取英文名?
    如果你也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妨我們一起看下為什麼地點成為很多國外家長取名的靈感之一,以及有哪些與地點相關的熱門英文名。因為名字影響一個小孩的一生,所以很多家長不敢草率決定,很多家長取名從家族傳統中尋找靈感,或者是讓親朋好友一起幫忙頭腦風暴,又或者從網上搜索一些熱門或者好聽的名字,尋找靈感。
  • 中國人怎樣起個不錯的英文名?
    原標題:中國人怎樣起個不錯的英文名? 今天小洛要跟你聊聊中國人取英文名字。 小洛總結了一些中國人取英文名字中出現的問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可以幫你取一個好聽的英文名字。
  • 取個優雅而不失尷尬的英文名很難嗎?
    今天看到忍不住大笑不吹不黑可能是因為中國的文字太博大精深了所以在取英文名的時候常常剎不住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於是有了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英文名」今天就跟大家叨叨下有哪些英文名雷區以及如何給自己取個優雅得體的英文名
  • 挖空心思給娃取的英文名,竟然是外國人眼裡的二狗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幼兒園也有了英文名鄙視鏈,有英文名的瞧不起沒有英文名的,英文名好聽的嘲笑英文名普通的。取英文名這件事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怕就怕挖空心思取的英文名,在歪果仁眼裡還是像「二狗子」一樣的存在。究竟怎樣才能給寶寶取一個好聽又適合的英文名?米娜總結了一些小方法,避開這些雷區,就離優秀的英文名不遠了。
  • 給娃取英文名怕鬧笑話?國外最經典的英文名排行榜,任挑不謝!
    原標題:給娃取英文名怕鬧笑話?國外最經典的英文名排行榜,任挑不謝!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的英文名怎麼取呢? 取不好會遭同伴笑話,可是好的英文名又該怎麼取呢?一起來看看取英文名之五大禁忌,爸爸媽媽要牢記喔,別誤入雷區。
  • 根據中文名取英文名,仿佛為你量身定製!
    取英文名,對於中國人來說,不是一件非常重視的事情,但是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國人從小學習英文也是一件為孩子打下良好基礎的事情,而起一個英文名更是學習英文的第一步。如果所起的英文名能夠聯想到中文名,就更能夠加深記憶,一些就來看看如何根據中文名取英文名?
  • 老外建網站在中國做「起英文名」生意
    她注意到很多中國人都有英文名,其中有一些英文名不錯,但有一些卻真的上不了臺面!比如,「蘋果」(Apple )、「櫻桃」(Cherry)、西紅柿(Tomato)。。她舉了一個例子:一個中國小夥在簡歷中用了足球運動明星卡卡(KaKa)作為英文名,結果連面試的機會都沒得到,因為他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他在社交場合或複雜工作環境中不能很好地與外國人相處。於是她建立了一個網站:BestEnglishName.com,幫顧客取一個合適自己的英文名。在這裡,你只需通過支付寶支付15元,並回答幾個問題,就可以獲得5個推薦的名字。
  • 【薦讀】老外崩潰:你們中國人起的英文名,快把我們嚇壞了好嗎!
    這年頭的年輕人,誰沒個英文名,仿佛跟時代脫節了似的。要取英文名沒人攔著。但是,名字取得太銷魂那就尷尬了……據說,現在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就起好英文名了。更有甚者,還沒出生爸媽就給想好了英文名。雖然是中國人,但英文名的重要性……雖然我也不知道究竟重要在哪,但似乎已經成了「標配」嘛 作為一個沒有英文名的異類
  • 如何取好英文名?這5個坑和1個建議你一定要看
    今天來和大家聊聊老外取英文名時有哪些原則和方法值得大家學習,還有哪些取英文名的雷區要避開。起一個英文名,不管它好不好聽,用的人多不多,復不複雜,只要你喜歡,那就完全沒問題。所以,如果還有用 Easy 作為英文名的女生,建議你換個名字。03日語名我見過不少中國人會用一個日語的名字來當做英文名,這也是比較不建議的。
  • 寶寶無釐頭名字逗笑外教,三招教你給娃取英文名
    最近給鏘寶報名了一門英文戲劇課,課前老師私信家長給孩子起個英文名,方便課上和外籍教師交流。鏘寶出生時,我和鏘爸就因為給娃起名字絞盡了腦汁,還免不了被家人奚落:兩個文學碩士,取不出一個名字,大學都幹了啥?萬沒想到過了中文關,還有英文關,只能向英語專八的Kiki求助。
  • 老外崩潰:你們中國人起的英文名,能不能正常點!
    據說這年頭,如果你沒有英文名,簡直不好意思出門混。尤其是外企裡,沒有一個英文名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在Quora(國外版知乎)上,有老外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中國人起過哪些在中國以外很少用的奇葩英文名?在評論下方有人表示,自己公司裡不少同事起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英文名。
  • 老外崩潰:你們中國人起的英文名,快把我們嚇死了好嗎!
    雖然是中國人,但英文名的重要性……雖然我也不知道究竟重要在哪,但似乎已經成了「標配」嘛雖然,看到這種新聞標題時還是會瑟瑟發抖於是,在取英文名的道路上,許多國人通常走向了兩條路:其一,跟隨大流,取個簡單好念的普通名字。比如咱們在中學英語課本裡看到的那群Lucy, Kate, Tom, Jim, 雖然撞名率超高,但不會出啥大錯。其二,劍走偏鋒,取個過於有「個性」的名字。
  • 這些沒人注意的小生意,實際上卻是暴利行業,就在你我身邊
    所以很多人都想從事一門暴利行業,暴利,顧名思義,這個行業的利潤也很高,發展前景也不錯。但事實上,暴利行業很常見,它們就散落在無人注意的小生意上。這些沒人注意的小生意,實際上就是暴利行業,就在你我身邊。 比如水,不管是生活用水還是工業用水,所有人都離不開水。尤其是生活用水,雖然水很重要,但是很多人都不認為水是一門暴利行業。雖然超市貨架上水的種類很多,依然有很多人認為水的利潤不高,不是暴利行業。原因就在於水的利潤不高。
  • 如何起個與時俱進的英文名
    在穿上西裝的同時,他們的名字也紛紛變成了Vivian、Joyce、Kevin、Jason、Leo、Lucy、Eddie、Jack。」 如今,擁有一個響噹噹的英文名已經成為了都市白領的標配。在不少企業,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幾乎成了一個強制性的規定。
  • 不知如何給自己取一個恰當的英文名?趕緊看這裡!
    如今,無論是學生還是工作者幾乎都有兩個名字:中文名和英文名,但有些人的英文名對外國人而言是非常搞笑或奇怪的「Apple Li、Cherry Zhang」,就如同中國人聽外國人說他的中文名叫「李蘋果、張櫻桃」一樣;所以,取英文名也大有講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