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會加速人體衰老,降低人體抵抗力

2020-12-01 澎湃新聞

DNA甲基化會加速人體衰老,降低人體抵抗力

2020-08-25 0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Lauren

導言:基因的功能特徵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甚至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都會發生變化,環境因素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近些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全球表觀遺傳圖譜的建立,研究人員發現,表觀遺傳變化可能對複雜疾病的發展、加速衰老或認知能力的急劇下降至關重要。

近日,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一位心理學家領導了一項研究:人們如何適應晚年的生活可能受到基因的影響。

這項發表在《衰老細胞》上的研究暗示了表觀遺傳因素與衰老的關係,題為「A decade of epigenetic change in aging twins: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longitudinal DNA methylation」。

表觀發生是附著在DNA上的化學物質控制其活性的過程。表觀遺傳變化可以遺傳給後代,它可能對加速衰老以及伴隨衰老而來的認知和身體功能衰退至關重要。導致基因表達改變的表觀遺傳修飾可能是由許多生物學過程引起的,其中包括研究人員關注的一個生物學過程:DNA甲基化。

在DNA甲基化過程中,甲基被添加到DNA分子中。DNA有四種不同類型的核苷酸:A、T、G和C。DNA甲基化發生在真核生物DNA的C鹼基上。DNA甲基化的變化與衰老密切相關。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錢德拉·雷諾茲(Chandra Reynolds)和她的同事們認為,在96對瑞典和丹麥同性老化雙胞胎中,DNA甲基化跨越了10年的時間跨度,這是第一次縱向雙胞胎研究,旨在確定遺傳和環境影響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特定部位的DNA甲基化。

他們發現,在超過35萬個位點的老化雙胞胎的表觀基因組中,血液DNA甲基化的個體差異在晚年部分可遺傳,而在69歲到79歲的十年間則是縱向遺傳的。這些發現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基因和環境對老化過程中甲基化的穩定性和動力學的影響,並為未來在不同人群中的研究奠定基礎。

10年間按地理位置劃分的廣義遺傳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所顯示的位點差異顯著

認知老化方面的專家、領導該研究的雷諾茲表示,「我們還發現,之前與年齡有關的甲基化位點,以及甲基化『時鐘』中的甲基化位點比其他剩餘位點更具遺傳性,最大的遺傳性存在於參與免疫炎症和神經遞質途徑的基因中。10年來甲基化不穩定的位點存在於參與壓力相關通路的基因中。」

與年齡相關的位點是最容易遺傳的,這一發現支持了生物衰老率的遺傳調控,包括調節人們對環境挑戰的反應,如暴露於SARS-Cov-2病毒,傳播COVID-19病毒。

雷諾茲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觀察到甲基化模式的改變,由於甲基化的差異可能部分源於我們的經歷和行為,它們可能是可以改變的。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即使是在晚年,在「令人難以接受的命運的打擊」中,一些甲基化的個體差異是適度遺傳的,並促成了10年後的甲基化模式。」

年齡相關的CpG設置:由CpG位置的廣泛遺傳能力

雷諾茲進一步解釋說,遺傳影響有助於穩定性,而非共享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重要,這表明人們對環境暴露的反應越來越多樣化。遺傳能力通常是由於穩定的基因貢獻,但非共享環境因素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這些環境因素是一個人獨有的,在不同的年齡段沒有與兄弟姐妹共享。

根據雷諾茲的研究,與衰老相關的DNA甲基化位點總體上更具遺傳性。這與生物老化率的基因調節是一致的,可能包括參與免疫炎症途徑和神經遞質途徑的基因位點,並解釋了人們如何適應健康和老化條件。

雷諾茲表示,「最可遺傳的位點可能參與這些途徑,這表明對衰老和衰老的適應可能受到遺傳背景的不同影響。最具遺傳性或家族性的部位位於參與免疫炎症途徑的基因中,這表明我們如何適應衰老過程,包括對疾病的抵抗或來自疾病的挑戰,可能部分受到基因調控。」

參考: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genetic-background-affect-aging.html

【2】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acel.13197

原標題:《【新發現】DNA甲基化會加速人體衰老,降低人體抵抗力》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發現】DNA甲基化會加速人體衰老,降低人體抵抗力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Lauren 導言:基因的功能特徵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
  • 40歲後,人體會加速衰老!避開6個「老化劑」,讓你更顯年輕!
    衰老是一個避免不了的過程。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健康狀況會在25歲左右達到頂峰狀態,之後人體會慢慢步入衰老階段,健康開始走下坡路,到40歲後衰老加速,更易隨之出現各種跡象。而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不同,衰老時間及進程也會有所不同,甚至會出現特例情況。
  • 40歲後,人體會加速衰老!避開6個「老化劑」,讓你比別人老得慢一點~
    衰老是一個避免不了的過程。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健康狀況會在25歲左右達到頂峰狀態,之後人體會慢慢步入衰老階段,健康開始走下坡路;到40歲後衰老加速,更易隨之出現各種跡象。而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不同,衰老時間及進程也會有所不同,甚至會出現特例情況。
  • 科普:人體免疫細胞與衰老、疾病的關係
    人體免疫系統作為機體重要系統之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也一樣會發生衰老,即免疫衰老。隨著免疫系統的衰老或功能衰退,與之相連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細菌病毒、自身免疫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則相應增加。在科學家對細胞的大量研究中,發現免疫細胞的衰老與壽命有重要關係。當免疫細胞消滅入侵的有害物時(即排異反應),人才會不生病。
  • 人體各項器官衰老時間表找到了,原來最先衰老的不是皮膚,而是它
    人體各項器官衰老時間表找到了,原來最先衰老的不是皮膚,而是它大腦:20歲開始衰老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大腦中神經細胞的數量會逐漸的減少。有研究表明從20歲開始,大腦就開始逐漸的衰老,每年神經細胞的數量都會有所下降。
  • 人體中被忽視的60%「垃圾DNA」並非毫無作用,或與衰老有關!
    6月5日發表在《衰老細胞》(Aging Cell)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一部分被稱為重複元素轉錄本的非編碼遺傳物質可能是衰老過程的一個重要生物標記。CSU科倫拜恩健康系統中心的健康老化助理教授Tom LaRocca領導這項研究,調查越來越多的證據,重複元素——轉座子和其他序列出現在人類基因組的多個拷貝——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活躍。
  • 人體最容易衰老的部位是哪裡?皮膚還是頭髮?
    俗話說的好人老腿先生,很多人認為人在衰老的時候腿會首先萎縮,走路速度也會變慢,走路姿勢也會有所變化。如果生活中的你也出現了這種情況,說明已經進入衰老狀態。但是也有人感覺人在衰老的時候肯定會是頭髮先變白,而頭髮變白,同樣也是衰老的標誌,因為頭髮才是最容易衰老的。當然也有一些人說牙齒是身體最堅固的部位,同樣也是最容易衰老的部位。這是因為人體在上了年紀以後,牙齒會逐漸鬆動,逐漸脫落。那到底人體最容易衰老的部位是哪裡呢?
  • 地球磁場與人體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人體中細胞的活力均受到磁的影響。新生的細胞含磁量多,呈圓形,細胞若含磁量不足則衰亡。大量的血液因缺磁而活性減少。
  • 人體確認存在新的DNA結構,或與人類衰老、癌症有重大關聯
    原標題:人體確認存在新的DNA結構,或與人類衰老、癌症有重大關聯 我們距離 DNA 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已經過去了 65 年。這種結構是除了雙螺旋結構以外第一種在人體細胞內被確認的 DNA 結構.
  • 自由基產生與6個因素有關,控制人體衰老退化,若能控制或能延緩
    自由基產生與6個因素有關,控制人體衰老退化,若能控制或能延緩衰老是一持續的變化過程,指人在中年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新陳代謝逐漸衰退,各器官功能開始降低而逐漸轉入老化狀態。自由基在人體代謝過中會不斷產生,對人體造成破壞。然而,在長期進化過程中,人體內也會會產生一些物質能清除這些自由基,因此,年輕的時候,人體內自由基能保持一定的平衡。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大,或生存環境惡化,使得人體清除劑的能力逐漸下降,從而加速了人體的衰老。由此可見,自由基是人體衰老、疾病乃至最終死亡的重要因素。
  • 人體最容易衰老的器官是哪個?皮膚還是頭髮?多數人都猜錯了
    俗話說,人老腿先衰,很多人都以為人在衰老的時候腿首先會萎縮,走路速度會變慢,而當人體出現了這樣的表現,也說明人正在進入衰老階段,還有人覺得人在衰老的時候肯定頭髮會變白,而頭髮變白也是衰老的標誌,因此頭髮才是最容易衰老的。
  • 近幾個月身體有這些表現,可能說明你在加速衰老!
    到中年以後,如果不進行運動和營養的幹預,肌肉量會以每年1%的速度減少;到了70歲左右時,大約三到四成的肌肉就消失了。當原本緊實的肉開始松垮、運動變得力不從心、平衡能力降低常摔倒時,這都表示肌肉在減少,也預示著衰老的發生。
  • 暴露在外太空的太空人會加速衰老
    最新研究報告表明,長期太空任務將對人體帶來各種健康風險,其中包括:暴露外太空可能加速人體衰老,輻射導致DNA損傷等。雖然最新研究中列出的6種潛在有害因素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深遠影響,但端粒長度改變和DNA損傷尤其與衰老過程有關。 端粒是位於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細胞核中攜帶基因的螺紋結構),端粒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短,端粒長度的顯著變化被認為是衰老加速或者與衰老相關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痴呆症等)風險增大的標誌。 暴露在太空中會改變端粒長度,這並不足為奇。
  • 暴露在外太空的太空人真的會加速衰老
    最新研究表明,長期太空任務將導致太空人加速衰老。正如我們所了解的那樣,太空對於弱小的人類而言真的很糟糕!最新研究報告表明,長期太空任務將對人體帶來各種健康風險,其中包括:暴露外太空可能加速人體衰老,輻射導致DNA損傷等。
  • 人體衰老「時間表」,從這年齡就已經悄悄開始,讓人難以置信
    人體衰老「時間表」,這年齡就已經悄悄開始,讓人難以置信你從哪一刻起,覺得自己身體不如以前了?關於這個問題,此前英國一項調查發現,大多數人認為是從40多歲開始,感覺身體開始明顯走下坡路了。其中超過四成受訪者表示:「後悔沒能更早地關心身體狀況。」
  • 浙江大學聯合耶魯大學揭示衰老相關DNA甲基化時鐘
    導言:衰老生物標誌物研究對基礎和轉化醫學均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近年來基於年齡與DNA甲基化(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之間的密切聯繫,學者們建立了可以表徵衰老的DNA甲基化時鐘(表觀遺傳鐘),後者成為目前衰老最具前景的生物標誌物。
  • 新研究表明:屏幕藍光或損害大腦 加速人體衰老
    10月17日,據外媒報導,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衰老與疾病機理》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發光二極體產生的藍色波長會損害大腦和視網膜中的細胞。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電子設備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 以色列發現純氧療法可逆轉人體衰老過程
    據當地媒體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沙伊·埃弗拉提教授領導的,沙米爾醫學中心研究小組參與的研究發現,老年人每周5天在加壓室內每次接受90分鐘純氧治療,三個月後延緩了其衰老過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僅藉助氧氣就成功地逆轉了人體衰老過程。
  • 揭秘人體各器官衰老時間:大腦20歲開始衰老
    研究顯示大腦在20歲就開始衰老,眼睛和心臟的衰老年齡則為40歲。以下就是人體一些器官的衰老退化時間表: 大腦:20歲開始衰老 隨著我們年齡越來越大,大腦中神經細胞(神經元)的數量逐步減少。我們降臨人世時神經細胞的數量達到1000億個左右,但從20歲起開始逐年下降。
  • DNA甲基化 |「雙面間諜」或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思路!
    毫無疑問,胞嘧啶甲基化的缺陷與發育異常、遺傳疾病以及癌症有關。最新的一項研究中,La Jolla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了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之間的平衡是如何阻止基因組不穩定性,進而阻止癌症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