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5號化身「快遞小哥」!動用17臺發動機,就為送回4斤月壤
11月24日凌晨4點半,在巨大的轟鳴聲中,長徵5號遙5火箭成功將體型巨大的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推離地心引力,後者則是滿載著全國人民的期望,正式踏上了前往月球「挖土」的徵程。據悉,此次任務將歷時23天左右,如果挖土和返回成功,那麼我國也將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世界第三個具備獨立獲取月壤的國家。而這次也是人類44年來,再一次從月球上獲取月壤。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任務難度大完成「2+2+2+1」探月飛行:兩次發射、兩次著陸、兩次封裝、一次交會對接實現四個我國「首次」:首次在月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千米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出發!去月球「挖土」!
為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設計師們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當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將開展為期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約2千克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經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過程將月球樣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園。——首次月面起飛上升。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40年前中國獲贈1克月球土壤,今嫦娥五號親登月球「挖土」
1970年9月至1976年8月,蘇聯先後發射月球16號、20號和24號,開展了3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總共帶回326克月球樣品。 1970年9月12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個無人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月球16號」。它高約4米,底部直徑約4米,重5.8噸,由著陸器和上升器組成。
-
「嫦娥」月球挖土前,他們造了11年「月壤」
「嫦娥」月球挖土前,他們造了11年「月壤」本報記者 陳 曦 通訊員 劉曉豔穩了!穩了!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實驗室模擬月球造土11年此次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去月球採樣返回,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挖土」。早在2009年,天津大學空間力學團隊崔玉紅教授和王建山教授就開始在實驗室裡「造土」——尋找各種合適的材料,儘量符合月球表面土壤的各種參數,部分成果最先應用於嫦娥三號。
-
嫦娥五號剛上月球挖土,美國就伸手要月壤,它有什麼資格這麼做?
圖為登月行動 最近嫦娥五號探測器登陸月球表面,令人沒想到的是,嫦娥五號剛剛上月球挖土,美國就伸手要月壤,並且還趕忙喊話要挾,理由是當年美國將不到1克的月壤樣品曾贈送給中國,所以希望能夠藉此實現合作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多的月壤,終於不再用0.5克來發論文了
5號」的火箭送上太空。此次嫦娥5號在月球的登陸點,「嫦娥五號」是如何在月球上「挖土」的?5號的任務並不僅僅只有挖土,記者專訪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我們為什麼要登月「挖土」?
-
探月收官之戰:「嫦娥」奔月「挖土」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此次執行任務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與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相比,技術跨度大、結構也更為複雜,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重達8.2噸,是迄今我國發射重量最重的探測器。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之旅,期待中國分享月壤數據
(中新社)嫦娥五號或將成為月球「挖土第三人」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樣本,蘊藏著極大的科學價值。科學家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重要信息。俄新社、《共青團真理報》、REGNUM通訊社報導,嫦娥五號執行的中國歷史上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若成功完成,將成為上個世紀70年代末之後,首個將月壤帶回地球的探測器,此前完成這項任務的只有蘇聯和美國。
-
嫦娥五號如何回家,中國還會到哪些天體"挖土"?"嫦娥之父"解答
嫦娥五號「挖土」地點選址意義非凡歐陽自遠院士說,「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選擇的著陸區,在風暴洋的西北部,這塊區域距離美國「阿波羅」號系列飛船6次登月採樣的地點以及蘇聯LK飛船3次登月採樣的地點距離都在1000公裡以上。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接下來,她就準備在月球上挖土啦! 從上周開始,地月天宮,好不熱鬧。「胖五」火箭,「嫦娥」探測器,以中國探月工程為代表的民族之光,已然成為2020年最後幾周內,夜空中最亮的星。 11月24日4時30分,長五送嫦五,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啟程。
-
登月六次的白頭鷹,欲求嫦娥5號採集的月壤數據?
12月1日23時,嫦娥5號著陸月球表面,在這荒涼了千年的土地上再一次留下了中國人的痕跡。比起以往的1、2、3、4號,嫦娥5號的任務更加艱巨——挖土。呃,不對,是採集月壤。嫦娥5號所採集的月球樣本與白頭鷹的月球樣本並不完全一樣。這裡的不一樣,有兩個方面。第一,地點不同。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
-
月壤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嫦娥5號這次「挖土」竟然改寫了月球歷史
月壤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呢?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樣本,由月球巖石在遭受隕石撞擊、太陽風轟擊和宇宙射線輻射等空間風化作用後形成,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巖石碎塊、礦物及隕石等物質。科學家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原標題:出發,去月球「挖土」!剛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摘要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嫦娥五號落月48小時匆忙挖土,只為不錯過回家的「末班車」
11月24日凌晨從地球出發,直至12月1日夜晚落地月球,開始為期兩天的挖土之旅。而事實上,只用了今天一天,挖土工作就宣告結束了。剩下的就是包裝好月壤,把它們完完整整的帶回來,任務已完成大半,還剩最後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