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號探測器,伴木星14年後,終化作它身邊的一陣風

2020-12-06 高品圖像

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是1989年從「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上發射的,是美國航天局第一個直接專用探測木星的太空飛行器。也是美國宇航局發射的最成功的探測器之一。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於1989年升空,1995年12月進入環木星軌道。它旅行了28億英裡,繞木星飛行了34圈,觀測結果大大增進了人們對木星和四顆伽利略衛星的了解。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1995年12月10日,伽利略號軌道器釋放一枚木星大氣探測器,成為木星的人造衛星,獲得了有關木星大氣層的第一手探測資料。圖為伽利略號探測器發回的木星大氣中的一個大風暴系統照片。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下降到木星表面,並及時地向地球連續地發回了各種寶貴的探測數據。使人類對這個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的星球第一次有了了解。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伽利略號探測器呈不規則長形體,是美國迄今最精密的星際飛行器之一。飛船總重 2550公斤,有一具核動力裝置,內裝22.7公斤放射性鈾-238。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伽利略號探測器由木星軌道器和再入器兩部分組成,在到達木星前約150天時,兩者分離,軌道器環繞木星運行探測;再入器深入木星大氣層考察。圖為探測器直徑為4.8米的天線。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伽利略號的觀測進一步加深了人們繼旅行者號之後對木星及其衛星系統的了解,例如木衛三有自發的偶極磁場和地下鹽水海洋,木衛二上劇烈的板塊構造等。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在1995年12月飛抵環木星軌道後的7年多時間內,它創造的記錄有:繞木星運行34周,與木星主要衛星35次相遇,發回包括1.4萬張照片在內的3萬兆比特數據,在木星的三顆衛星上發現了地下液態鹽水存在的證據,第一次從軌道上對木星系統進行了完整考察,第一次對木星大氣進行了直接測量。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相關焦點

  • 「伽利略」號 撞向木星(組圖)
    為避免探測器上可能攜帶的地球微生物汙染「歐羅巴」的環境,美國宇航局改變了原定讓「伽利略」號「自然死亡」的計劃,轉而操控它衝向木星大氣層。  木星天際的一道弧光  在太空中「超期服役」的美國「伽利略」號木星軌道探測器,在離開地球14年後,幾乎耗盡了全部的能量。
  • 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探測器伽利略號將撞向木星
    9月21日,前後耗時25年,為人類做了14年貢獻的「伽利略」號探測器將在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們的控制下撞向木星,從而結束輝煌的太空探索生命。在美國宇航局上千名科學家的眼裡,「伽利略」號不只是冷冰冰的一個宇宙探測器,而是他們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就跟他們自己的孩子一樣!
  • 伽利略號是第一個到達木星軌道的探測器
    木星,是太陽系的行星之王。大部分到訪過木星的探測器都是在前往另一個星球的旅途中,藉助引力助推法,在木星的軌道上做了短時間的近地飛行,只有一個進入了木星的軌道。首次飛出太陽系的太空飛船是先驅者10號和11號。
  • 「伽利略」號探測器走向太空一波三折
    2003年9月21日下午16時,著名的「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以一種近乎自殺的方式「跳入」木星大氣層,最後焚毀在木星大氣層的方式結了自己14年的太空之旅,為整個伽利略計劃畫上了完美的句號。伽利略木星探測計劃始於1978年,最初計劃於1982年1月發射,後因經費不足、飛行設計修改和太空梭發射失敗等原因而先後9次變動計劃,致使發射一再推遲,研製經費高達13.6億美元;探測器由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設計,製造,重量為2378千克,正常情況下以3.15轉/分鐘自旋穩定。由軌道器和再入器兩部分組成。
  • 科技日曆|30年前「伽利略號」發射成功,它發現了木星上的海洋,還拍...
    木星內部流出的能量為什麼會大於入射的太陽光?木星怎麼會有那麼強的磁場?因此,美國決定發射一顆探測器來探測木星。1989年10月18日,在經歷多年先後9次變動計劃後,美國終於成功發射外行星探測器——「伽利略號」(Galileo),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行星探險之一。
  • 如果太空人掉到氣態行星木星會怎樣?伽利略號探測器給出了答案
    說起伽利略號探測器,可能有一些朋友不是很熟悉,因為這個探測器發射的年代很早,在1989年發射升空,經過數年的長途跋涉以後,在1995年12月進入了環繞木星運行的軌道。伽利略號探測器的到來,將木星以及一些木星衛星的細節展現在我們人類的面前,讓我們對這些星球有了更多的了解。
  • 美國發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 2016年抵達
    該計劃支持的首個探測器是飛往冥王星和柯伊伯帶的「新地平線」探測器(New Horizons),已經升空,並將於2015年7月抵達冥王星系對這顆太陽系邊緣的矮行星及其4顆衛星展開首次近距離考察工作。接下來的下一個項目則是計劃於2016年發射升空的OSIRIS-Rex探測器,它將對小行星1999RQ36進行考察並進行取樣返回。
  • 對太陽系大個子的探索,細說「伽利略」的木星之旅
    在距離今天400多年的1610年,義大利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就是用自己製作的望遠鏡,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利用望遠鏡進行的天文觀測,看到了很多天文學新發現。伽利略的天文新發現中對當時社會最有啟發意義的,就是對木星的觀察,通過持續對木星進行望遠鏡觀測,伽利略發現了木星最亮的四顆衛星。在那個年代,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宇宙中所有的行星、恆星、星系都統統是繞著地球轉的。
  • 近距離接觸木星,盤點那些造訪木星的探測器
    木星先驅者-先鋒十號時間到了20世紀70年代,這個時候正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冷戰,軍備競賽成為了兩國展示國力的一個窗口,航天領域也不例外。1972年2月28日,NASA發射了先鋒十號,它的任務探索木星,在發射之後21個月,先鋒十號進過了木星,這不僅是第一艘飛越木星的飛行器,也拍攝了第一張木星的照片,人類第一次這麼近的觀察木星。
  • 木星探測器朱諾號帶來的高清無碼大圖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新疆界計劃」實施的第二個探測項目(第一個項目是已於2006年發射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2011年8月5日12時25分,它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點火升空,開始了遙遠的木星之旅。
  • 探索木星的腳步從未停止,78分鐘的測量,探測器發現了什麼?
    198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梭上發射了由伽利略軌道器和空間探測器組成的伽利略太空飛行器。它利用38個月的金星軌道和地球的引力來獲得到達木星必須的速度。圖解: 伽利略號探測器藝術概念圖,主天線完全展開。
  • 木星「朱庇特」的衛星 用它情人們的名字命名
    於是,科學家們5年前發射了一枚名叫「朱諾」的木星探測器。  昨天,朱諾終於來到了朱庇特的身邊,一部都市情感劇似乎就要上演……  ——朱諾來了!  成功被木星引力捕獲  在歷經近5年、跋涉27億公裡的「愛情長跑」後,北京時間5日11時18分,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木星探測器點燃主引擎,執行「木星軌道嵌入」動作。
  • 朱諾號探測器發現木星「白雲」,由此認定木星可能有生命靠譜嗎?
    1989年,NASA發射了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經過幾年利用金星和地球重力加速後,經歷了6年旅途,於1995年12月7日進入了木星軌道。這是第一顆木星專門探測器,對木星近距離進行了8年探測,於2003年9月22日,按預期遙控墜毀在木星,以燦爛的火花結束了它光輝的一生。
  • 歷時五載,朱諾號探測器抵達木星!
    朱諾號上的主引擎Leros-1b能夠提供645牛頓的推力,持續35分鐘的點火讓探測器的速度減慢了542米/秒,使得探測器能夠被木星的引力所俘獲。點火完成後不久,朱諾號調整了姿態,以便讓陽光再次照射到探測器攜帶的超大太陽能板上,為朱諾號接下來的科學探測提供電力。
  • 「朱諾」探測器飛行5年成功進入木星軌道 探索木星未解之謎
    北京時間2016年7月5日消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朱諾號(Juno)號探測器在經歷35分鐘的減速後,成功進入木星軌道。為了這一天,「朱諾」已經在茫茫太陽系中飛行了近5年。 2011年8月,朱諾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這顆宇宙飛船並不是徑直向木星飛去,朱諾號在擺脫地球引力後仍然受到太陽引力的作用。
  • 朱諾號——窺探木星的悲劇英雄
    早在1989年,美國已經發射過一枚「伽利略」號探測器,它在1995年抵達木星,開始圍繞木星旋轉。為了研究木星大氣構成,「伽利略」號探測器還向木星釋放了一顆大氣探測器。這顆探測器「命運悲慘」,在進入木星大氣1個小時後,就在與木星大氣距離的摩擦和強大的壓強下被摧毀了,科學家預測它可能直接被融化甚至蒸發,徹底消失在木星大氣中。這也將是「朱諾」號最終的命運。
  • 深空探測史話|被磨難環繞的「伽利略號」的一生
    其中一個伸杆頂部裝有核能電池,這個為飛船提供能源的核能電池也給伽利略號本來「不幸」的命運增添了幾分的「悲劇」,當然這是後話。飛船的底部有個小型的木星大氣探測器,在飛船抵達木星附近後小探測器會直接墜向木星,探測木星的大氣構成等。
  • 近距離與木星接觸,9個空間探測器的歷史!
    先鋒11先鋒11號太空船於1973年4月發射,沿著其姐妹衛星先鋒10號穿過小行星帶並越過木星。然後它成為第一個飛越土星的宇宙飛船,並發現了一個以前看不見的行星環系統成員,被稱為「F環」。先鋒11來到木星雲頂26,569英裡(42,760公裡)之內 - 比先鋒10更近三倍。
  • 伽利略號到達7億千米外深空,發現冰下海洋,顛覆對地外生命認知
    ,1997年,靠近木衛二的伽利略號探測器似乎穿過了一個木衛二上的噴泉噴出的羽流,但卻因為伽利略探測器並沒有搭載這種類型的相關設備,無法證實!,它是在1989年10月18日由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送入近地軌道的,並在6年後的1995年12月7日接近木星!
  • 伽利略號到達7億千米外深空,發現冰下海洋,顛覆對地外生命認知
    但很快春天來了,NASA專門為木星制定了伽利略探測器計劃,它是在1989年10月18日由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送入近地軌道的,並在6年後的1995年12月7日接近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