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在廣播裡初聽「愛你就等於愛自己」,現在想來非常有代入感。
在那後來的許多年裡,只要電視上一看到那個純淨水的廣告,依舊能完整唱完整首歌。
初聽那年我10歲,現如今我也過了而立之年,唱那首歌的王力宏,現如今已然也44歲了。
然而,他跟20年前沒多大變化,有粉絲髮了一組圖,疑問他是否吃了「防腐劑」。
王力宏除了擁有俊俏外表同180CM身高之外,他還練成一身壯碩肌肉,完美身材令不少人羨慕。
而一向有運動習慣的他,近日就在微博上貼一張在家健身的照片,大曬飽滿手臂同腹肌,其肌肉量比從前更精實,搞到網友紛紛都叫他「王猛男」。
曾表示一星期健身六日的王力宏,近日就在家健身同粉絲分享運動心得。
眼見他,裸露上身只穿著一條運動褲,在家中空地中做出高難度動作,
用雙手支撐身體,雙腳離地,只見他二頭肌﹑三頭肌收縮後顯壯碩,腹肌也明晰。
肌肉線條如此條理清晰,目測他的體脂應該低於15%,
事實上,王力宏在過去的演唱會中不時穿無袖設計的衣服,展示精壯的麒麟臂。
另外,他亦因為好身材曾登上男性雜誌「時尚健康」雜誌的封面,自信展現二﹑三頭肌﹑腹肌﹑人魚線﹑鯊魚肌精壯一面,粉絲紛紛稱讚其「十全十美的天王」。
而他的「凍齡」效果,也一度被質疑是因為後期用醫學「加工」過了。
對此他也曾回復道,自己平日裡會喝很多老婆煲的湯,或許這些愛意綿綿的湯是駐顏的關鍵。
除了這些湯之外,他說自己幾十年如一日來健身運動,這更是關鍵所在。
初期出道的他,還只是以體能訓練為主,所以那個時候看起來瘦,但是體脂率超15%。
隨著年紀的增長,他開始注重肌肉和骨骼的保護、鍛鍊,現而今雖然壯了不少,但是體脂率降到了10%。
2018年的《龍的傳人2060》巡迴演唱會期間,他說道「我每天早上力量訓練1小時,晚上1小時的有氧訓練,第一天練胸肌和三頭肌,第二天背和二頭肌,第三天腿部訓練和肩部,第四天休息。」
多年的堅持訓練,從最初的「瘦」到現在的「精壯」,皮膚越來越白且緊緻,身材越加的挺拔魁梧。
也是多年合理規律的訓練,得以讓她由內而外盡顯年輕,所以雖然我比他小,但是他比我年輕。
為什麼要辛苦鍛鍊身體?
儘管人類老化有模式和趨勢,我希望我很清楚傳達了最重要的一點——老化過程因人而異,但大部分在我們的控制範圍之內。
尤其是能維持功能與活力到什麼程度。鍛鍊身體正是能左右老化的主要方式之一。
下圖顯示鍛鍊身體能夠取得的成效,以及年齡增長對於器官功能的影響:
最上方的線代表特定系統(如骨骼肌肉系統或心血管系統)一生最大的潛能。
以一個保持健康的人來說,這條線幾乎能夠維持水準,時間只會讓它微微下降。
這條線的位置和斜率受到各種環境因素影響,可能也受到遺傳因素影響。
例如,年輕時抽菸會削弱晚年的呼吸功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靠近下方的線條代表身體大多完全不動,從未鍛鍊的衰退速度。
身體的功能永遠落於這兩條曲線之間的某個點。
上方的線代表理論上器官於一生中的最大潛能,下方的線代表身體從未接受鍛鍊情況下的衰退速度,這兩條線隨著時間推移而背離,這個事實點出了重要的結論。
資料來源:ME Williams,「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ging Phys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76, no. 6 (1984): 1049–54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線會逐漸背離,導出三個重要的推論。
第一,由於年齡造成的自然衰退,通常沒有身體狀況和環境因素所導致的衰退嚴重。
第二,隨著年齡增加,出現顯著衰退的可能也提高了,所以注重身體健康變得更加重要。
第三,除非你接近最佳狀態,否則年齡愈大,改善的空間也就愈大。例如,有一個完全沒受過訓練的人,身體功能接近下方的線,透過鍛鍊,改善了身體狀況,就能沿著功能曲線向上移動,靠近最上方的線,身體功能變得更好,甚至超過久坐不動的年輕人。
除了影響身體功能和生活品質,鍛鍊身體還能降低罹患衰退性疾病與早故的風險。
例如,荷蘭研究人員推測,50歲時適度鍛鍊能延長1.5年的壽命,高強度運動則能達到兩倍效果,延長壽命超過3年。
此外,運動可以降低依賴的可能。平均而言,在沒有失能的條件下,65歲的人預期可以再活大約13年,不過活動量大的65歲人,在身體功能健全的情況下,至少可以再活18年。
鍛鍊為何有效
運動鍛鍊對於身體生長和修復的生物化學機制有顯著影響,這個影響可以長久抗衡導致衰退的生物過程。
人體的生物系統不會靜止不變,而是處於持續更新的狀態。
當我們年輕時,在基因的設定下,生物化學系統的預設模式以生長和修復為目的。
隨著年齡增長,衰老和衰退成了主要的生物效應,少了規律的身體活動,肌肉就會萎縮,走路步伐也開始變得緩慢拖沓,稍微一動就喘不過氣,站立也沒那麼穩定。
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儘量減少這個日漸衰敗的現象,換句話說,我們偶爾認為與年老有關的虛弱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及早行動的話,甚至能夠逆轉。
關鍵在於透過規律運動鍛鍊身體,我們的努力與投入時間會讓身體變得非常不同。
對抗自由基
氧自由基是衰老性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既然自由基是老化的重要生化基礎,減少自由基的活動,自然能夠降低老化所帶來的影響。
鋼管會生鏽,暴露在空氣中的蘋果切片或酪梨會變成褐色,都是氧化降解的明顯證據。
人體內發現的大部分氧自由基來自粒線體,粒線體是每一個細胞內的微型「發電廠」,在產生能量的過程中,有時也會有副作用,產生出自由基。
環境因素(比如過度曝曬陽光)以及承受情緒壓力會導致自由基大量產生,多餘的自由基會損害粒線體(導致製造出更多的自由基)和其他細胞組織,比如細胞膜和DNA。
由於處理氧是如此危險的工作,因人體進化出複雜的化學過程來消除自由基。
運動和良好的營養,是對抗與老化相關的自由基損傷的兩個關鍵武器。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自然抗氧化機制會減弱。
而運動可以通過增強身體的抗氧化防禦系統扭轉部分損耗。
透過這種方式,運動一方面提高氧氣利用率,一方面減少氧自由基的產生。
此外,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綠茶和黑巧克力)也有助於減少自由基。
然而,不是所有運動的效果都是一樣的。
劇烈運動其實會增加自由基的產生,但是規律運動增強防禦能力的功效更大,所以可以防止自由基的傷害。
因此,我們得出一個重點:平日久坐不動,周末才化身為「運動戰士」,偶爾做做劇烈運動,反而會摧垮氧化防禦,導致自由基損傷加劇,弊大於利。
關鍵在於按部就班建立鍛鍊計劃,更重要的是每天運動,才能保持有益的效果,得到減少自由基傷害又提高生長和修復機制的實質效益。
所以有條件的,建議到健身館找專業的器械進行訓練,不僅強健體魄、減脂塑形,規律的訓練更能保持年輕態/
沒有條件的,也可以在家徒手訓練,分享一套10個動作的徒手訓練計劃,每周訓練3~4次,關鍵在於動作標準,且堅持規律訓練。
建議每個動作12~16次,或者30秒~45秒,做2組。
動作一,後弓箭步+前踢腿(右)
動作二,後弓箭步+前踢腿(左)
動作三,半蹲左右並步
動作四,俯身提膝+後抬腿(右)
動作五,俯身提膝+後抬腿(左)
動作六,動態平板支撐
動作七,平板支撐
動作八,半蹲保持
動作九,登山者
動作十,俯身卷腹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