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色、抗爭和西方世界走向

2020-12-04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的話題從2019年第91屆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膚色》說起。

影片的主角是美國小鎮的一對白人父子。父親傑弗瑞是家裡的支柱,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兒子特洛伊懵懂可愛,正處於是非觀尚未形成的階段。

閒暇時,傑弗瑞會帶著妻兒與朋友們一起出去玩耍,遊樂項目則是真槍射擊。在此過程中,特洛伊學會了開槍,傑弗瑞與朋友打賭,兒子可以一槍命中目標,最後特洛伊確實做到了。傑弗瑞非常自豪,用打賭贏的錢到超市購物獎勵兒子。在傑弗瑞結帳的時候,無聊的特洛伊打量起隔壁結帳的黑人大叔。黑人大叔也注意到這個可愛的萌娃,於是拿起給兒子買的玩具逗笑了特洛伊。

作為種族主義者的傑弗瑞,看到這一幕卻認為是黑人大叔在嚇唬自己的兒子,於是挑釁的叫其黑鬼,兩人產生了口角。

怒火中燒的傑弗瑞叫來朋友,在停車場暴打了黑人,而這一切都被躲在車上不敢下車的黑人妻子和兒子看在眼裡。黑人妻子打報警電話,卻支吾半天有所顧慮,可能是感到警察來了也不會替丈夫伸冤,而黑人兒子則流著淚眼睜睜看著白人們嘲笑而去。

傑弗瑞一家很快把打人的事拋在腦後,但不久後的一天,回家路上的傑弗瑞被一幫黑人劫持了,目睹這一切的特洛伊雖跑下車,卻無能為力。原來,這是超市事件後黑人大叔朋友們的打擊報復。在車庫裡,黑人們報仇的手段格外清奇,就是用了10天時間將傑弗瑞全身紋成黑色,過程中黑人的兒子也充當了幫手。

後來全身烏黑的傑弗瑞被放走。因為半夜回家,受到驚嚇的妻子以為是入室搶劫的黑人,在傑弗瑞的極力解釋下最終認出了丈夫。

這時槍聲響起,傑弗瑞應聲而倒。他身後開槍的,正是眼神中充滿仇恨慌亂的寶貝兒子特洛伊。

整個影片僅20分鐘,卻講述了一個諷刺殘酷而又映照現實的豐滿美國故事。

片中的很多細節耐人尋味:自由自在的特洛伊活潑外向,當看到父親被劫持會打開車門不管不顧地跑過去,但黑人的兒子目睹父親被打只敢在車內按喇叭不敢下車。兩個孩子面對同一件事的行為截然不同。

這是為什麼?因為在美國,白人小孩的世界是被善意包圍的,敢喝酒、開槍,敢在超市盯著陌生人微笑,他們知道不會受到傷害,他們是社會的強勢群體。而黑人孩子的世界則是充滿暴力的,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那種場景下車就意味著受欺凌。

友善的黑人父親有一個參與劫持的兒子,暴力的白人父親卻有一個傻白甜的兒子,這真實反映了美國社會對白人和非裔群體不同的態度,也揭示了偏見的代際傳遞對美國不同族群人格、價值觀塑造的深遠影響。

不難想像,特洛伊會把親手槍殺父親的罪責怪罪到黑人身上,而黑人孩子則會銘記父親在停車場遭受的傷害,這樣的種族歧視和對抗將會長期持續下去,就像如今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殺」事件引發的抗議浪潮一樣,綿延不絕。

我們從電影回到現實,目前美國示威活動已超過三周仍跌宕不息,並蔓延至全球,抗爭內容也從種族歧視、警察暴力擴展到社會不平等甚至殖民歷史,愈演愈烈的背後除了西方種族歧視問題積怨已久集中爆發、新冠疫情加劇了不滿情緒和大選背景下美內外力量借勢對川普政府政策的強烈施壓外,也顯示出百年變局大勢下西方社會的幾個動向:

首先是美國際地位和形象將遭遇進一步的打擊。大規模抗議是疫情和經濟衰退後對川普政府的又一沉重打擊,這加速暴露了美國社會制度的弊端、脆弱和不公平,根據美聯儲統計, 2016年美白人家庭財產中位數為17.1萬美元,黑人家庭僅為1.76萬美元。CBS民調顯示,57%的美民眾認為警察在執法中對黑人存在歧視。

再加上川普政府推行霸權主義和單邊政策,讓美國盟友也紛紛借美種族問題、平權運動對其開展批評和指責,這將嚴重削弱美國的國際地位。如今,美國戰略界對此痛心疾首,美國對外關係領域專家哈斯等學者稱美國內的動蕩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實力的懷疑,危及美對外政策的有效性,使美國的盟友更加焦慮,而會讓美國的對手和敵人更加大膽。

其次是上一輪全球化的深層次影響日益顯現。儘管疫情造成了去全球化的呼聲高漲,但抗議浪潮顯示全球化除了帶來經濟融合外,對西方社會的政治和社會影響都十分深刻。

其一是人口和種族構成帶來的顯著改變。隨著大批非白人移民進入西方社會,各國種族和文化多元化成為大勢所趨,少數族裔的政治訴求也日益強烈。

其二是社會問題和社會思潮更加聯動。全球化帶來的經濟聯繫和社會流動直接影響了國際分工的深刻調整,由此造成的社會融合、不平等、身份認同等問題在西方社會將更加普遍,相應的平權、包容、多元共存等社會思潮也隨之共享。媒體刊文認為,世界正進入「憤怒時代」,由疫情導火索而暴露出的長期的不平等、恐懼和屈辱感導致人們在政治上的憤怒情緒的爆發。

其三是西方各國國內政治的「溢出效應」更明顯,內外相互作用更強。隨著信息流動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全球政治扁平化、同步化特徵突出, 西方各國國內治理受到的外部影響更加突出,不得不互相借鑑治理手段,防範外輸入性風險。

最後是西方社會在矛盾與撕裂中將走向調整與重構。此次全球抗議浪潮是對川普上臺、英國脫歐等保守化潮流的一次強烈反彈,背後是西方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

據美最新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18歲以下人口中少數族裔已超過一半,到2030年50歲以下白人將不到半數。隨著種族構成日益影響選舉結果, 「平權」的政策壓力將明顯上升。在抗議浪潮中,美司法、學術、輿論界紛紛採取措施照顧黑人等少數族裔,再加上勢同水火的民主黨抓此機會大力反擊,導致其國內對川普不滿的社會力量已開始「全面站隊」,引發了針對「政治正確」的巨大爭議,也必然引起白人保守勢力的激烈抵抗。

一段時間內西方社會圍繞種族、平等、認同、宗教等問題的鬥爭可能加劇,甚至引發更多動蕩。就像現在,在抗議中民眾將矛頭直指西方殖民主義的根基,哥倫布、傑斐遜等部分歷史人物雕像被破壞,都顯示了重新評判歷史的民間呼聲的大大增強。隨著西方文化多元化的趨勢,西方歷史文化的基礎將面臨更大的衝擊,甚至出現價值重構,其影響的最終結果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但無論如何,此次全球性的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凸顯了百年變局下西方社會的整體性衰落,美國種族主義暴行不但激怒了美國民眾,也在其他種族問題嚴重的國家引發「算舊帳」的連鎖反應,國際各方力量都在「穩住自己,冷看美國」。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美西方肯定不會坐視自身矛盾蔓延,勢必千方百計禍水外引、轉嫁矛盾,借內部平權運動對外掀起新一輪意識形態攻勢,加大宣揚西方的自由、人權、民主理念,在國際上鼓吹其「平權」治理模式和制度,並趁亂輸出「顏色革命」,在他國煽動社會動亂、趁勢炒作,為自身減壓解套。

電影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而看故事的人要有所觸動並得到啟示,才會活出自己不一樣的精彩,對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來源: 有理兒有面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其實並不是我們的膚色真的從白色變成了黃色,而是世界變了人們的看法思想變了而已在人類的歷史上種族被分為三六九等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同樣世界上的人也根據膚色和體質等特點,把這個世界的所有人給分為了三大種類: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也有得分為四個種類在加上一個棕色人種。
  • 從猿到人,從非洲走向世界,人類的膚色為何如此不同?
    能人化石最早是英國史前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瑪麗·利基於1960年在坦尚尼亞奧杜瓦伊峽谷第一層中發現的。能人是介於南方古猿和猿人的中間類型,大約生活在180萬年前,主要分布在東非和南非。一般來說,能人個頭不到150cm,但腦容量更大一些,牙齒則變得更小,而且鎖骨與現代人相似。直立人生活在距今180萬~30萬年前,活動範圍要廣得多,有非洲,有歐洲,也有亞洲。
  • 中國人膚色並不黃,為何叫黃種人?白種和黃種人,依據什麼劃分?
    文 | 歷史九點半根據膚色和體質特徵的不同,世界上的人種主要被分為三大類: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也有的劃分四類,外加棕色人種。,認為除了長相和他們有差別外,膚色也幾乎沒有區別,中國人的膚色大多也是比較白皙的,只是在中國內部南北略有差異,南方人皮膚相比北方略暗一些,類似於歐洲內部的北歐人與南歐人的差別。
  • 西方反華陰謀論正在走向真相和真理的反面
    然而,我們看到在重大疫情面前,西方社會完全沒有團結一致共同「抗疫」的決心。面對每天死亡數百乃至數千病患,部分西方政客和媒體展現了毫無底線的政治和職業操守。當他們從最初的恐懼和慌亂中回過神來,並沒有對自身薄如蟬翼的抗疫防線有任何反思,反而紛紛禍水東引,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責任一股腦兒甩鍋給在疫情初期獨自承擔巨大抗疫壓力和責任的中國。
  • 為何說世界分中國和外國?西方學者:中國人的信仰我們永遠做不到
    有人說:世界上有隻有「兩個國家」,中國和外國。這句話看似霸道,但卻極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所蘊含的「大道理」。從信仰上可以發現,中國與外國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信仰,在外國,火是上帝賜予人類的;大洪水時,為了拯救一部分人類,使人類不至於滅絕,上帝又幫助人類建造了諾亞方舟。
  • 魔獸世界9.0獸人新膚色 9.0獸人新增膚色一覽
    魔獸世界9.0獸人新膚色 9.0獸人新增膚色一覽 發布時間:20-07-12 10:32 來源:NGA 作者
  • 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西方學者:我們不能做中國人的信仰
    這就是中國人的信仰,是中國人對自己的抗爭和信任,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有西方學者說,中國人的信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從信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中國與西方,甚至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境遇。西方相信上帝,相信神的無窮力量,相信他們創造的神。在他們的大多數神話中,他們依靠神的幫助。
  • 黃仁偉:未來世界格局將走向「無極化」
    按照英國歷史學家埃裡克·霍布斯鮑姆所說「詞彙經常是比文獻更響亮的證言」的歷史還原法,我們大致可以記下這些詞彙:恐怖主義與單邊主義、金融槓桿化的狂飆突進與泡沫破裂、經濟衰退與債務危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與倒退、中東變局、金磚國家崛起、世界權力從主權國家向民間和社會媒體轉移、財富兩極分化與中產階級的抗爭、生態危機加重與環保運動的此起彼伏,以及「歷史終結論」的時興與自我修正、「軟實力」概念喧囂過後「巧實力」
  • 黑人要和白人混血幾代才能接近白人膚色?
    黑色人種佔比世界總人口的16%左右非洲的土地大約有三分之四的部分都被太陽垂直照射,所以這裡的大部分地方都比較炎熱,但這並不等於每天都是三十多度的高溫天氣。對黑人如何走出非洲有所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即便如今某些地方依然存在膚色偏見,但現狀也憑藉先人的鮮血改善了很多。白色人種的遷徙和分布更為複雜不知道的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白種人的原生地之一竟然有北方,另外一個原生地則是歐洲、南亞和西亞。
  • 東方人和西方人,都是一家人!為啥它還找事呢?
    首先東方人和西方人本屬一家人,要講東西方人體不同,那就要講人類的文明史,實際上就是講人類起源。古埃及文明使用的是象形文字,而世界上只有中國還在使用象形文字。都是使用的象形文字,預示著什麼呢?下期詳細講解這個問題,中華文明及傳統文化,為啥才是世界上價值無量的?
  • BeautyCam美顏相機遠赴俄羅斯,呼籲世界膚色和平
    在這場用競技代替戰爭的狂歡盛事裡,各國球員匯聚一堂,馳騁著對足球的熱愛,並不計較膚色是否有別。BeautyCam 負責人表示,足球競技不問膚色,只論出色的公平精神,恰與他們 「膚色和平」的理念殊途同歸。因而他們選擇於7月11日在俄羅斯威登漢公園廣場舉行這場展出,期待與世界共鳴。展出當日,吸引了許多不同膚色的球迷駐足欣賞。
  •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西方文明走向沒落,珍妮預言成為現實
    她臨終前曾預言:西方將走向沒落,人類的希望在東方。川普是一個優秀的人,有一顆真實深刻的心,光明磊落不虛偽做作,毫不掩飾其做生意只為自己,當總統只為美國的真性情。真性情的根本前提是擁有一顆足夠真實深刻的心,如果沒有這一點,所謂的真性情就是以賤賣賤厚顏無恥。足夠真實的心就是強烈深刻之存在。
  • 2020非常難(藍),2021走向輝(灰)煌(黃)
    官方解釋到:持久的極致灰和充滿活力的亮麗黃相結合,在堅如磐石的支持下,傳遞溫暖和樂觀,給世界帶來希望,一切都會變得光明。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有著太多的坎坷和磨難。疫情的陰影籠罩著全球,不斷新增的確診病例、被封鎖的城市和社區、戴口罩和核酸檢測成為了日常……整個世界似乎都淪陷在一種持續的、混沌的灰色之中。
  • 為什麼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全球化拉近了原來相隔遙遠的大陸,「地球村」中不同膚色的人類交流越來越多。隨之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混血兒,他們身上流淌著不同膚色人種的血液,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可以進行基因交流。那麼,為什麼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呢?
  • 魔獸世界9.0虛空精靈女性新增膚色一覽
    魔獸世界9.0虛空精靈女性新增膚色一覽 發布時間:20-07-12 09:26 來源:NGA 作者:
  • ——全球抗爭與我們時代的「非運動」(上)
    在起初的亂局中,人們甚至可以在因應匿名者Q時代(QAnon,註:發源於美國遍及西方世界的一場基於陰謀論的右翼運動)而出現的所謂「傾斜陣線」(Querfront)民兵中找到這場運動的支持者。【2】起初,新冠病毒的出現看起來意味著階級鬥爭將暫時停滯,或者至少會賦予壓迫者及其機制以額外的資源手段。
  • 人類有四大人種,膚色迥異,為何彼此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人類的膚色與緯度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來說緯度越低,距離赤道越近,那麼人類的膚色就會越深,反之亦然,其實在100多年前,科學家就曾經對人類進行過膚色劃分,當時他們把人類劃分為4個人種,除了我們熟知的黃黑白外,還有一類棕種人。
  • 人類膚色的秘密,種族不同膚色不同,是否和不同種族外星人有關?
    為何人類膚色不同?難道是早期外星人種類不同,造成的膚色變化?這讓大家不得不提起外星文明,根據金星人歐米娜的理論,人類的膚色不同,主要還是因為和外星種族的基因不同,它們在幾千萬年以前到達太陽系,分別生活在4個不同的星球上,根據它們的描述它們有很強大的科技,否則根本不可能隨意穿梭在恆星中,這4個文明的種類分別是黃種人、紅色人、黑人和白種人。
  • 諾貝爾和平獎是西方給劉曉波的政治「犒賞」
    人們不難嗅出其中暗藏的西方政治意圖和意識形態陰謀。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聲稱,決定把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一個重要理由是他長久以來用非暴力形式在中國為基本人權作抗爭,並表示一直相信,人權與和平有密切的關係。
  • 250個中式英語詞彙如何闖進西方世界?
    ,也表現出中國歷史的時代感和制度的影響力。而西方一些語言專家則認為,隨著中國的節日民俗、先賢思想、傳統美食等越來越深刻地影響世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話語方式也在對世界發揮影響。可以看出,中國的開放與發展是這些中式英語走向世界的關鍵因素。當然,中國的本土化努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2017年中國就開始有意識加強對文化多元化和本土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