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網易首頁 >> 財經頻道 >> 媒體園地 >> 21世紀經濟報導首頁 >> 評論 |
「安大線」之傷 中俄日更遠還是更近? 2004年03月16日10:02:22 21世紀經濟報導 石流 |
一次石油外交意外,中國、俄羅斯和日本———更遠還是更近? 「安大線」之傷 ![]() 中國和日本,就像兩隻老虎,在門口逡巡。 俄羅斯的策略是,與其餵飽一隻,讓另一隻在旁虎視眈眈,還不如把食物拋出去,讓兩隻餓虎去拼搶更安全。 這是俄羅斯在朝人士對「安大」、「安納」兩線之爭,三國微妙關係的比喻。 「日本虎」似乎更兇猛,搶到了食物——— 「『安大線』估計沒戲了。是否被徹底否決,目前還沒有接到任何具體文件。但從能源部部長的講話和通知石油運輸公司準備建設『安納線』來看,政府選擇了『安納線』方案。」尤科斯公司接待處的米哈伊爾握住記者的手,「我知道您是奔『安大線』來的。」 米哈伊爾的語氣中透著無奈,「這是一個信號,政府將依靠國營企業來整治石油行業。普京反對私人企業壟斷國家石油和天然氣管道。政府取消『安大線』方案後,尤科斯向中國出口的石油只能通過鐵路運輸。這將迫使尤科斯公司不得不加大運輸成本,降低利潤收入。同時,鐵路運輸部門的收入卻在增加。就這樣,本該由尤科斯公司吃的蛋糕,卻被鐵路部門拿走了。」 「據說,政府為了向中國表示否決『安大線』的歉意,將擴大鐵路運油量,使年運輸能力達到1000萬噸。目前,尤科斯公司向中國年運送石油計劃是380萬噸左右,僅運輸費用一項就佔石油總價的40%。當『安納線』建成投產後,如果尤科斯公司繼續通過鐵路來執行同中方籤訂的供油協議,將不得不面臨破產的命運。」米哈伊爾說。 確切的官方消息來自於3月6日。「出於俄羅斯能源戰略安全考慮,政府放棄了與中國的石油合作項目———『安大線』管道輸油工程。在俄羅斯朝野持續了一年多的『安大線』和『安納線』之爭在普京總統即將連任的前夕,以興建『安納線』而告結束。」俄羅斯能源部戰略研究中心新聞發言人A·波格丹諾夫在當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安大線」一度呼聲很高 2004年2月26日,普京在遠東地區州長會議上指出,「安納線」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石油輸出工程,要求沿線各州區積極配合,為即將興建的「安納線」管道輸油工程尋找油源。目前,普京已籤署命令,授權新政府制定關於發展俄羅斯東部地區石油管道體系的文件。 安加爾斯克位於俄羅斯工業重鎮伊爾庫茨克西北約60公裡的地方,是一座有3萬多居民的小城。在其周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儲量遠遠高於俄羅斯秋明大油田。20世紀60年代,為了開發東部地區的油田,前蘇聯先後在安加爾斯克興建了一批大型石化企業。同時,在安加爾斯克與秋明油田之間鋪設了一條年輸油能力為5000萬噸的石油管道。由於這裡石油儲量豐富,又有連接秋明油田的輸油管道,1994年這兒就被俄尤科斯石油集團選作向中國大慶修建年輸送石油3000萬噸管道工程的起點(即「安大線」)。 經過俄中雙方技術專家的多年研究,2002年合作修建「安大線」輸油管道工程經濟技術論證方案由尤科斯石油公司、石油運輸公司和中石油敲定,進入擇日動工階段。 「『安大線』以運距短(設計長度2260公裡),沿途地形平緩,投資少(設計總投資25億美元,其中俄方投資為17億美元),工期短(一期工程2年),見效快(一期工程2000萬噸),輸運能力符合油田儲量和市場消費水平,運作起來比較容易,在25年內向中國出口原油7億噸,可預見效益約1500億美元而受到石油界和經濟界學者們的贊同。」A·波格丹諾夫語氣平靜地說。 「由於『安大線』巨大的潛在效益,導致俄羅斯魯克石油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和石油運輸公司等數家財團之間的激烈競爭。後因日本『安納線』方案的介入,建『安大線』還是建『安納線』?在俄羅斯曾引起一場大辯論。」波格丹諾夫說。 俄羅斯的石油戰略牌 波格丹諾夫表示:「在兩條線的辯論中發現,『安大線』暴露出的缺點太多。首先是石油管道只通向中國一個消費者,管道建成投產後很容易被中國強加給其它附帶條件;其二,石油管道線要經過圖寧斯基國家公園,距離貝加爾湖只有20公裡。自然資源部認為如果這條管線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其三,石油管線沿途都是邊緣地區,這一投資龐大的工程除了發揮輸送石油單一的作用外,無法拉動整個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其四,該石油管道方案是由尤科斯石油公司舉薦的,由於該公司涉嫌經濟案件,被懷疑在『安大線』方案上做名堂。」此種說法是中方及一些俄方專家均不願意接受的。 據俄羅斯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資料顯示,2001年,俄石油產量為3.5億噸,石油工業投資比2000年增長了34%,達78億美元,產值佔俄羅斯GDP的8%。石油出口帶來的收入佔俄羅斯外貿總收入的35%,佔財政預算收入的20%—25%,石油產業成為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帶動經濟快速增長。 有分析家認為,1999年—2002年,俄羅斯幾乎90%的GDP增長都得益於能源出口的拉動。 2003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率達到7.6%。其中,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增長使俄羅斯去年的外貿順差達500多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達到了840億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 據莫斯科石油大學瓦季姆教授介紹,俄羅斯石油今年日平均產量將達到850萬桶以上,要遠遠超過世界石油第一大國沙特的日均776萬桶的產量。俄羅斯政府計劃到2010年把石油年產量增加到5.1億噸(目前產量為3.78億噸),出口從目前的1.95億噸增加到2.96億噸。 瓦季姆教授認為,增加出口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尋找新的市場對俄羅斯政府來說是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 圍繞這一中心任務,俄羅斯在增加石油出口的同時,正在積極地拓展能源外交,實施能源出口多元化戰略,搶佔能源出口市場。俄羅斯要搶佔的第一個目標是美國。因此,近兩年來俄羅斯與美國的能源合作迅速升溫。第二個目標是歐盟。經過大力鞏固與歐盟的能源合作,俄羅斯石油出口額已佔領了17%的歐洲市場。第三個目標是東亞地區。俄羅斯把東亞地區作為最具潛力的未來石油出口市場。 瓦季姆教授告訴記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俄羅斯政府可謂四方出擊,制定了北方方案、西方方案、南方方案和遠東方案。從四個方案中可見俄羅斯政府手中的石油戰略牌已在握。 日本與中國的拼命架勢 「事實上,日本於2003年1月向我國政府推薦的『安納線』方案,正好符合政府於1993年擬定的『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計劃(也稱遠東方案)。」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工程師馬爾金3月9日在莫斯科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據馬爾金介紹,「安納線」西起安加爾斯克油田向北繞過貝加爾湖,經過伊爾庫茨克州東北部、布裡亞特共和國北部、赤塔州、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再向南進入濱海邊疆區。輸油管道沿途可以匯集東西伯利亞各大油田和雅庫特塔拉甘斯克油田的原油,主幹道全長大約3900公裡,設計建設費用50億-70億美元。2005年第一期工程完工後,年輸送能力為3000萬噸,到2010年二期工程後年輸送能力將增加到5000萬噸。 他說,「政府力主修建『安納線』輸油管道工程,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照顧幾家石油公司和石油運輸公司的各方利益,同時還能帶動整個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 據馬爾金分析,支持和贊成「安納線」方案的在俄羅斯朝野佔絕大多數。他認為,這也許就是尤科斯石油公司推薦的「安大線」被否決的主要原因。 當記者於3月10日再次對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副總經理格裡戈裡耶夫採訪時,他頗為得意地對記者說,「瞧,我沒說錯吧,去年我就認為『安納線』方案會勝出。」 格裡戈裡耶夫認為,在開拓國際石油市場時,俄羅斯會把中國放到整個東亞地區內來考慮。因為俄羅斯不能把自己鎖在中國一個用戶身上。「安納線」的最大好處在於整個工程都在俄羅斯境內,通過這條管道可以向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印度等國家開放石油供應市場。從俄羅斯的石油經濟安全來考慮,「安納線」更具備應變能力。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問題研究所瑪麗婭博士是支持「安大線」方案的學者。但是,她對政府最後選擇「安納線」方案還是表示理解。 「經過將近一年的爭吵和重新論證,政府放棄了投資少、見效快的『安大線』方案,而選擇了工期長、投資大、風險係數高的『安納線』方案。這裡面除了人們常說的經濟和政治問題之外,還受到了國際關係的深刻影響。」瑪麗婭博士並不對同一個問題在一年後出現數次變故而深感意外。 她認為,日本放棄了一貫堅持避免直接與中國利益發生碰撞的原則,不惜一切代價與中國爭奪俄羅斯石油,令俄羅斯政府無法應對。因為俄中關係正處在良性發展時期,日本與中國的拼命架勢,使俄羅斯不知如何將重心從俄、中雙邊關係轉向俄、中、日三邊關係。 對於中日「兩隻老虎」的比喻,瑪麗婭博士認為,「比喻的言外之意,自然是他們擔心中國快速強大起來,來擠佔俄羅斯的國際空間。」她分析說,從近年來中日之間大小事件摩擦不斷的局勢來看,日本已經不再滿足依靠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來維護自己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而是想依靠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亞太地區扮演說了算的角色。從中日遠東石油爭奪戰中可以看出,日本對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開始持防範和排斥態度。 莫斯科有位叫盧達科夫的國際分析專家向媒體指出,與其說俄羅斯政府否決了「安大線」方案,還不如說俄羅斯政府為了貪求日本人的一點小利而背信棄義,出賣了中國。俄羅斯政府在「安大線」項目上的失信,將影響其它俄中合作項目,最終給俄羅斯帶來不利結果。 ·相關· 俄羅斯的四種方案 ◎北方方案 在俄羅斯政府的積極倡導下,俄四大石油公司———魯克石油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和秋明石油公司於2002年11月27日籤署了備忘錄,決定修建從西西伯利亞到北部港口摩爾曼斯克的輸油管道,年輸油設計能力為800萬噸。該管道將投資34億—45億美元,建成長約2500—3600公裡,經過巴倫支海專門向美國和西歐出口原油。該工程計劃於2007年投入使用。 ◎西方方案 俄德元首於2003年會晤時商定,俄德將建設一條跨波羅的海的石油管道。該管道從俄羅斯西北部的港口維博爾格直達德國,還可能延伸到荷蘭和英國。到德國的預計長度為1860英裡,設計年輸油能力為500萬噸,造價約60億美元。 ◎南方方案 俄、美、哈正在探討修建一條北起薩馬拉、伏爾加格勒通向黑海口岸城市新俄羅斯克的輸油管道。(具體情況不詳) ◎遠東方案 即「安納線」方案。 |
【我要發表評論】 【財經論壇】【一劍封喉】【】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