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讓水滴穿上「鎧甲」:成理想微型生物或化學反應器

2020-11-24 澎湃新聞
穿上「微納」鎧甲後,水滴成為「液體彈珠。西北工業大學供圖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多年來,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臧渡洋教授團隊一直孜孜不倦地研究水滴。他們給水滴穿上「鎧甲」,使之變成穩定的「液體彈珠」,並最終成為理想的微型生物/化學反應器,在細胞培養中起到重要作用。

給水滴穿上「鎧甲」,一切都變了

一滴雨水,從天而降,落到地上,在重力作用下,變成了不規則的「一攤」,這幾乎是我們每個人的常識。但有時候,如果地面有細細的灰塵,雨滴掉在上面,在灰塵裡打個滾,穿著「灰塵」外衣的雨滴便能穩定地保持「水滴」的形狀。

從這個原理出發,臧渡洋教授團隊用一層微納米顆粒均勻地包裹在水滴表面,為水滴「穿上鎧甲」。這時的水滴,落到桌面後不會馬上攤開並沾在上面,而是成為一顆「液體彈珠」,不但可以保持形態在桌面滾動,甚至還可以蹦來蹦去。

正因為有這層不潤溼的微納「鎧甲」,讓水滴有了「常形」,才使操控、轉移水滴成為可能。而這種穩定的「液體彈珠」,更可作為理想的微型生物/化學反應器。

與普通的培養皿比較,這種「立體」的反應器具有巨大的優勢。比如細胞培養——傳統的培養皿中,細胞常常進行二維生長,且有接觸到器皿壁被汙染的風險;而在水滴「立體」反應器中,細胞可以進行三維生長,且不會接觸「器皿壁」。

臧教授課題組曾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合作,將老鼠的胚胎幹細胞放在液體彈珠中培養,成功培育出了三維心肌細胞。

「超聲的手」,操控水滴於無形

在魏炳波院士和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多米尼克•朗之萬教授長期指導下,臧教授團隊創新開展了用聲場控制水滴的研究。

在聲場中,水滴穩定地懸浮,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託舉。「超聲懸浮」為「操控」水滴提供了可能——臧教授帶領同學們開始了探索和嘗試。

他們發現,利用聲場強度的變化,可以控制「液體彈珠」表面「鎧甲」的打開和閉合。「在聲場中,液體彈珠的『赤道』位置受到的是拉力,在『南北極』位置受到的是壓力。當聲場足夠大的時候,在拉力和壓力共同作用下,液體彈珠『南北極』的『鎧甲』便會打開一對窗口,液體便會從『鎧甲』中顯露出來。」臧老師介紹。

「不但能開門,還能關門——這種操作是完全可逆的。通過調節聲場強弱,可以自由實現水滴表面微納層的打開與閉合。」這種「開合」有什麼應用意義呢?當「液體彈珠」作為微型生物化學反應器時,可以通過「開閉門」,更加便利地從液滴中抽取、植入成分,使控制液滴內部反應成為可能。

他們還發現,可以通過對聲場的操作,實現兩個或多個液滴的凝並——即在聲場中的兩個或多個液滴,只需調節聲場強度,就可以將不同的液滴拉到一起並融合為一個。

這種「凝並」有什麼應用意義呢?它可使多個包含不同反應物質的液滴融合在一起,這個過程不需要任何其他外力,並使液滴在聲場中加速流動、混合和反應。這種方式可以克服傳統培養皿和人為手工操作的種種弊端,是液滴融合併誘發反應的一種新方式。

突如其來的小氣泡,打開新的研究方向

一直以來,臧教授團隊利用聲場操控水滴,並研究其中的原理、變化。忽然有一天,一個不速之客的到來,為他們打開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2013年4月,臧老師的兩位學生陳陣和李遠正在觀察聲場中懸浮的水滴。一眨眼工夫,出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一直懸浮得很穩定的水滴不見了,聲場中飄著的,竟然是一個氣泡,而且這個氣泡非常穩定,可以保持很長時間。

兩人沒有放過這個變化,馬上拍攝視頻,並將當時的實驗參數記錄下來,匯報給了當時在海外出差的臧老師。「有趣!非常有趣!」這是臧老師第一次看到氣泡時的心情。

我們都見過吹肥皂泡。如果你拿一個吹泡泡棒蘸點肥皂水,棒的整個縫裡就會出現肥皂水形成的膜,然後對準一吹,就能吹出一串泡泡。學術上將這個過程稱為失穩現象。實際上,吹出來是一個很長的「口袋」,當「口袋」斷了之後,開口的一端閉合就形成一個氣泡。

然而,聲懸浮條件下液滴轉化為氣泡的現象,既無法用聲懸浮液滴的平衡形狀理論解釋,也無法從現有的液滴失穩現象中得到借鑑。氣泡是如何產生的呢?

遠在海外的臧老師迫不及待地囑咐學生立刻開展研究,讓同學們用不同液體重複試驗,複製了產生氣泡的過程。隨後便是異常辛苦的研究。對著一枚枚小小的氣泡,臧老師帶領同學們整整研究了5年。

開始時,團隊從力學角度分析,但每次感到快接近真相時,又發現不是問題的根本。一次次地猜想、驗證,又一次次推翻,轉眼間,4年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研究進入第五年時,團隊從力學的分析中跳出來,終於發現了液滴—氣泡現象完美的理論解釋——共振!

超聲懸浮條件下,隨著聲場強度的調節,液滴可以被聲場「壓」成薄片狀的液膜;繼續調控聲場,薄膜被彎成碗狀;一旦碗狀液膜達到合適的體積,便會與聲場產生共振,大量吸收振源的能量,而導致腔體的劇烈膨脹,並迅速閉合形成氣泡。

該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用聲懸浮彎曲液膜包圍的空腔,可看作一種與液體性質無關的聲學諧振器。一旦彎曲的液膜腔體達到合適的體積,無論是增加聲場強度還是通過外部拖拽,都會產生超聲共振,從而突然膨脹形成氣泡。

該成果為液滴動力學操縱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方法,對殼核型軟材料製備、藥物封裝等領域也有一定借鑑意義。研究成果以「Inducing drop to bubble transformation via resonance in ultrasound」(譯為《聲場共振引起的液滴—氣泡轉變》)為題,於今年9月11日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通訊》)在線發表。西工大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訊作者單位,合作單位有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和英國赫爾大學。

這種氣泡有什麼應用意義呢?「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嘗試製作納米氣泡,它的活性和穩定性都很高,在汙水處理等方面可以發揮巨大作用。」臧老師表示,「也可以在這種穩定均勻的氣泡表面有序排列微納米顆粒,當氣泡破碎後,就得到了新型的微納米材料——氣泡就像一個『模具』,比用水滴作『模具』有好得多的效果。」

臧老師說,氣泡在人們生產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比如,在食品加工中的發酵和膨化就是氣泡形成的過程,在製藥、化妝品、礦物浮選等諸多領域也都少不了氣泡的作用。而臧渡洋老師團隊通過聲控技術實現的液體氣泡,從理論研究和實際運用方面都具有巨大潛力。

談到科研工作和對學生的要求,臧老師反覆強調兩個詞——好奇心、執行力。在臧老師看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同等重要。

研究「氣泡」的例子,讓臧老師和同學們記憶深刻。在實驗中,很多時候,同學們會把聲場中那些「形狀不規則」「長得不好看」的水滴用紙巾輕輕蘸掉,擠進另一個水滴,重新做實驗。而當水滴變成氣泡時,同學們並沒有對這次「失敗」的實驗一帶而過,強烈的好奇心使他們對這個「失敗」的氣泡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認真記錄這個奇特的現象,猜想背後的原理,開始了這段不凡的研究,並在歷經艱辛後,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正是好奇心和執行力,讓一個氣泡背後的原理,最終水落石出。

(原標題:小氣泡「吹」出新發現 水滴穿上「鎧甲」 變身「液體彈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最早鎧甲化石(圖)
    中國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最早鎧甲化石(圖) 2014-08-24 12:24:19來源:北京日報作者:責任編輯:金鵬飛 中生代鎧甲化石
  •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給牙齒穿上「鎧甲」
    今日起,本報推出「企業創新故事」專欄,您讀到的一個個關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模式的鮮活案例,便是我市企業在創新道路上披荊斬棘、銳意進取的縮影。  重慶登康口腔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登康公司)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攜手,不久前成功研發出全球領先的抗牙本質敏感材料——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
  • 如果平成三傑穿上艾雷王的鎧甲,那麼他們就變成了這樣
    艾克斯奧特曼不僅可以借怪獸的力量,還可以借怪獸的力量,而且是將這股力量化成鎧甲,穿在自己的身上,比艾雷王鎧甲。說到艾雷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首次出現在賽文奧特曼中,就用尾巴將賽文奧特曼捆住,並且釋放電能。而艾克斯奧特曼使用了艾雷王的力量,也可以使用電能,如果平成三傑也找艾雷王借力量之後,迪迦奧特曼還是一樣的帥。
  • 漫威:鋼鐵俠計劃為地球穿上一件鎧甲!
    而當鋼鐵俠的機器人軍團籠罩了整個地球之後,也就等於是給地球穿上了一件「鎧甲」,不管外星人從何處入侵,鋼鐵俠都可以調集機器人軍團前往支援。在《復仇者聯盟2》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鋼鐵俠的機器人軍團的雛形,那些機器人不僅外形與鋼鐵俠的戰甲很像,而且胸前還有復聯標誌,科技感十足。
  • 為超疏水材料披上「鎧甲」
    受上述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們逐漸掌握了材料疏水的秘密——其對水具有極好的排斥性,水滴在其表面保持球狀極易滾動,且水珠滾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帶走材料表面的塵埃,達到清潔效果。但是,以往人們製備出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結構十分脆弱,難以實現廣泛應用。如何給超疏水材料表面披上堅固「鎧甲」且不影響其疏水性能,成為該領域研究學者努力的方向。
  • 市民路邊撿到穿鎧甲怪魚 眼睛鼻孔長在頭頂/圖
    這魚怪不怪?   海西晨報訊眼睛和鼻孔長在頭頂上,嘴巴藏在頭的底部,嘴型像年邁的老太太,魚鱗堅硬像鎧甲,身上的花紋古典而奇特,就像「遠古生物」,這是什麼魚,您知道嗎?   昨日中午,家住海滄的小吳和夥伴騎車經過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附近時,注意力突然被路邊的一處積水吸引住。「我看到水坑裡有個東西在動,就下車看看。原來是條魚,長相很奇怪。」
  • 古代閱兵穿啥樣:唐朝有紙鎧甲 明代出現"V"字領
    明代《出警入蹕圖》   宋代鎧甲穿戴展示圖   現在,全國人民都在期待後天的大閱兵,以閱兵式壯軍威,古今中外都如此。想知道古代兵哥哥接受檢閱時穿成啥樣嗎?南京服飾史學者黃強為您揭開古代軍戎禮服的神秘面紗。
  • 超疏水材料披「鎧甲」,疏水耐磨可兼得
    受上述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們逐漸掌握了材料疏水的秘密——其對水具有極好的排斥性,水滴在其表面保持球狀極易滾動,且水珠滾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帶走材料表面的塵埃,達到清潔效果。  但是,以往人們製備出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結構十分脆弱,難以實現廣泛應用。如何給超疏水材料表面披上堅固「鎧甲」且不影響其疏水性能,成為該領域研究學者努力的方向。
  • 長刀在手,鐵甲在身——識別歷史上出現過的十類鎧甲
    人類戰爭歷史上,鎧甲作為貼身的防護一直到火藥武器出現才被淘汰。如今隨著防彈衣的進步,古老的鎧甲又有了復興的趨勢,這裡讓我們認識一下十種不同的古代鎧甲。為了防止填充物跑位,軟甲往往用大線一排一排軋上,看上去有點像羽絨服的感覺。這是最便宜也是最容易製造的裝甲,農民套上一身就是精良的披甲士兵了。 騎士老爺也會來上一身,作為平時的常服,或者穿在鎖甲、板甲的下面提供多層保護,也能緩衝鈍器擊打造成的傷害。這種東西雖然名叫軟甲,但是既硬又不透氣,除了冬天,沒人喜歡穿它。
  • 鎧甲勇士:魔十被「帝皇穿風刺」封印,不僅是懷念,更是一種傳承
    帝皇俠和最後一隻異能獸魔十戰鬥時,使用出了「帝皇穿風刺」將其封印,其實這並不是帝皇俠隨手用出的小必殺,這是一種對風鷹俠的懷念,更是一種傳承。為什麼說帝皇俠當時使用的必殺「帝皇穿風刺」不是偶然呢?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當時遇到了最後一隻異能獸,帝皇俠利用帝皇劍想要將其封印時,隨手就從腰帶上取了一個屬性,這便就有了後續的情節。
  • 中國科學家成果登上《Nature》封面!荷葉出淤泥而不染的「續篇」來了
    如何給超疏水材料表面「披上」堅固「鎧甲」?未來這種新型表面會有哪些應用?記者6月8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日前《自然》雜誌封面發表了該校基礎與前沿研究院鄧旭教授團隊最新科研成果,該篇名為《設計堅固的超疏水表面》的論文提出,通過為超疏水表面「穿上」具有優良機械穩定性微結構「鎧甲」的方式,解決了超疏水表面機械穩定性不足的關鍵問題。
  • 中國鐵鎧甲的代表之作!為什麼說明光鎧影響了幾百年鎧甲設計
    在漫長的冷兵器時代,面對著刀矛弓弩的殺傷,鎧甲成為了士兵們最重要的保護神。在冷兵器作戰中,批鎧甲的士兵和無鎧甲的士兵在存活率上簡直是天壤之別。而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中國鎧甲歷史上的一款代表之作——明光鎧。秦皇陵兵馬俑中的披甲戰士方陣,代表著中國古代軍隊的形象古代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很早就有了軍隊和戰爭,而鎧甲作為戰爭的產物也很早就出現在了中國歷史上。
  • 閱兵鎧甲考:唐代有紙做的鎧甲 宋代有"五色介冑"
    這些鎧甲的部件用皮線穿連起來,一副鎧甲重50斤,將士們穿戴如此沉重的鎧甲打仗,行動不便。因此,宋代也生產輕甲。輕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皮甲,它主要用於鐵鎧甲臂肘間的連接,既增加了鎧甲的靈活性,又能減輕分量;還有一種是紙甲,它用柔軟的紙捶打製成,這些紙疊加起來,厚度達到三寸,表層蓋上布料,再訂上釘子固定,如遇雨水,紙甲浸溼後,連射出的箭和鳥銃打出的子彈都不能穿透。
  • 鎧甲勇士:窮奇沒有刻意抵擋風鷹俠的穿風刺,反而選擇了正面硬剛
    面對四大鎧甲的必殺,看似遠古四大惡獸全處於防禦狀態,其實唯一的一個異能獸——窮奇選擇了硬碰硬的手段,正面硬剛「穿風刺」。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鳴人~在《鎧甲勇士》這部特攝片接近尾聲的時候,遠古四大異能獸的出場頗有一種小boss的感覺,雖說在終極鎧甲帝皇俠面前不值一提,不過四大異能獸vs四大鎧甲可謂是看點十足。鎧甲的必殺一般都能夠直接將異能獸行動進行束縛,從而完成下一步的封印。
  • 閱兵鎧甲:唐代紙做 宋代出五色
    輕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皮甲,它主要用於鐵鎧甲臂肘間的連接,既增加了鎧甲的靈活性,又能減輕分量;還有一種是紙甲,它用柔軟的紙捶打製成,這些紙疊加起來,厚度達到三寸,表層蓋上布料,再訂上釘子固定,如遇雨水,紙甲浸溼後,連射出的箭和鳥銃打出的子彈都不能穿透。這些輕甲和鐵鎧甲結合在一起,有效地解決了宋代將士的鎧甲在靈活性與安全性的矛盾。
  • 當鎧甲勇士空降王者,峽谷惡勢力誕生,穿風刺和震雷削不再是夢!
    (轉自POKA臉)震雷削原本是鎧甲勇士雪獒俠的必殺技,但是慢慢的演變成了網友對王者一種打法,也就是由亞瑟,白起以及典韋組成的峽谷惡勢力,三個人可謂都是近戰強者,組成聯盟,基本沒有人能夠擋得住,當然核心還是在典韋,畢竟最後輸出都是由他來打的,另外兩位只要控制就行了,但似乎這樣的陣容還是缺少一點靈魂。那麼如果鎧甲勇士披風成為典韋的披風會怎麼樣呢?
  • 看膩了猛虎巨獸,微型動物的世界其實也相當精彩!
    比如這種芝麻粒大小的偽蠍,最近就成了網紅寵物。我個人是挺好奇養它的樂趣在哪,是為了找到它嗎?話說回來,小小的動物,像寄居蟹、切葉蟻之類的,的確很迷人,不信,你看看!為「住房」煩惱的寄居蟹如果沒有攝像師舉著微距鏡頭蹲點跟拍,我們或許一輩子都看不到那些可愛的迷你動物,比如,寄居蟹。在BBC紀錄片《自然界的微型奇蹟》的一開頭,鏡頭就對準了它。
  • 福特工人穿上外骨骼「鎧甲」EksoVest 為手臂提供最高6.8kg支撐力
    PingWest品玩9月6日訊,福特汽車全球工廠的工人們也有了高科技的「鎧甲」。這款高科技「鎧甲」名叫EksoVest,由福特與機器人外骨骼公司Ekso Bionics聯合開發,自重很輕,方便工人全天使用。它採用液壓裝置,不需任何電機或電池,可將工人的負重合理施加在骨盆上。
  • 這位鎧甲勇士的攻擊速度很快,號稱擁有淨化汙濁的力量
    鎧甲勇士馱拏多的召喚者有三位,分別是蕭風、端木燕和馬青山,在第14集登場,由召喚者和狂颶鎧甲合體而成的戰士、穿裂狂颶的力量,鎧甲勇士馱拏多的攻擊風格為快速攻擊,類似武術中的輕功,並投過狂颶元素進行戰鬥。